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2 Map和mDIXON Quant探讨MRI定量评价拇外翻肌病的效能
1
作者 张慧慧 孟祥虹 王植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5期144-147,共4页
目的 探讨T2 Map和mDIXON QuantMRI评价拇外翻(HV)肌肉病变的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初诊HV患者9人13足,健康志愿者6人10足为对照组。行负重X线片,常规MRI及T2 map、mDIXON Quant检查。在X线片测量拇外翻角和第1、2跖骨间角,足内、外侧纵... 目的 探讨T2 Map和mDIXON QuantMRI评价拇外翻(HV)肌肉病变的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初诊HV患者9人13足,健康志愿者6人10足为对照组。行负重X线片,常规MRI及T2 map、mDIXON Quant检查。在X线片测量拇外翻角和第1、2跖骨间角,足内、外侧纵弓。功能序列测量拇展肌,拇收肌斜头、横头,拇短屈肌内、外侧头T_(2)值和脂肪分数。应用U检验比较HV组与对照组T_(2)值和脂肪分数的差异,Spearman相关检验评价T_(2)值、脂肪分数与平片角度之间相关性。结果 HV组拇短屈肌内、外侧头,拇收肌斜头和横头T_(2)值较对照组均增高(P<0.05)。拇收肌斜头T_(2)值与拇外翻角正相关(R=0.611,P=0.027),与内侧纵弓角度正相关(R=0.69,P=0.009)。两组脂肪分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T2 map可以定量评价HV肌肉病变,HV患者拇短屈肌和拇收肌水肿更明显,拇收肌斜头水肿程度与HV严重程度和扁平足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T2 mapping mDIXON Quant 骨骼肌 MRI
下载PDF
手部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17
2
作者 郭林 王植 +1 位作者 宫可同 王林森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23-327,共5页
掌指骨是位于肢体末端的短管状骨,其原发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较少见,大部分病变为良性。手部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为内生软骨瘤,通常因病理性骨折而偶然发现。掌指骨原发或继发的恶性骨肿瘤很罕见,最常见的是软骨肉瘤。各种各样的类肿瘤样... 掌指骨是位于肢体末端的短管状骨,其原发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较少见,大部分病变为良性。手部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为内生软骨瘤,通常因病理性骨折而偶然发现。掌指骨原发或继发的恶性骨肿瘤很罕见,最常见的是软骨肉瘤。各种各样的类肿瘤样病变如Florid反应性骨膜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表皮样囊肿等,皆可以侵犯邻近骨质结构。显示病变的特点需要综合使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如X线、CT和MRI。本文既描述了手部常见良性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也讨论了手部的恶性骨肿瘤(如软骨肉瘤和转移瘤)以及各种骨肿瘤样病变(如血管球瘤、骨内上皮样囊肿、感染性病变、系统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并且讨论了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在鉴别良恶性骨肿瘤时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影像学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应用T_2 mapping及CUBE序列观察盘状软骨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关节软骨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孟祥虹 王植 +3 位作者 杨建平 张中礼 郭林 张雪宁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6-400,共5页
目的应用T_2mapping和CUBE序列探讨盘状软骨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病人关节软骨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10月—2017年6月经X线诊断为DDH或因髋关节不适来我院就诊并行MRI检查的年龄≤5岁的56例患儿,男13例,女43例,年龄2~60个月... 目的应用T_2mapping和CUBE序列探讨盘状软骨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病人关节软骨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10月—2017年6月经X线诊断为DDH或因髋关节不适来我院就诊并行MRI检查的年龄≤5岁的56例患儿,男13例,女43例,年龄2~60个月,平均年龄(24.6±10.3)个月。将所有患儿分为3组:组1,有DDH和盘状软骨者(18例);组2,有DDH无盘状软骨者(21例);组3,无DDH者(17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冠状面T_2 mapping序列计算髋臼及股骨头侧关节软骨的T_2值,并在冠状面T_2 CUBE序列及横断面、矢状面重组影像上测量盘状软骨的径线。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关节软骨T_2值的差异,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组1盘状软骨体积对关节软骨T_2值的影响。结果组1的髋臼侧关节软骨的T_2值大于组2、组3(均P<0.05),组2和组3 T_2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1的股骨头侧关节软骨的T_2值大于组3(P<0.05),其余组间的T_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盘状软骨体积增大,组1病人髋臼侧(Y=47.759+0.027X,R^2=0.840)及股骨头侧(Y=43.929+0.022X,R^2=0.269)关节软骨的T_2值增加。结论应用T_2 mapping和CUBE序列可发现盘状软骨阻碍DDH病人髋关节软骨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状软骨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T2 MAPPING 三维快速自旋回波-CUBE
下载PDF
膝类风湿关节炎的MRI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孟祥虹 王植 +1 位作者 万业达 徐瑾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5年第6期511-515,519,共6页
目的通过对膝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髓及半月板进行MR-病理对照分析,探讨膝RA的MRI特点及病变发生机制。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1月—2014年12月间确诊为膝RA并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1例病人(共13只膝关节)资料。评价关节... 目的通过对膝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髓及半月板进行MR-病理对照分析,探讨膝RA的MRI特点及病变发生机制。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1月—2014年12月间确诊为膝RA并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1例病人(共13只膝关节)资料。评价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髓及半月板的MRI表现,并在显微镜下对观察膝RA病人膝关节各部位组织的病理学特点。当细胞成分不确定时,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确定细胞种类。对关节软骨损伤MRI分级和半月板损伤MRI分度以及不同部位关节软骨下骨髓水肿和关节软骨、半月板损伤的病理学表现分度进行分析,并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位于裸区和远离裸区的软骨下骨髓水肿的病理学表现分度进行比较。结果本组膝RA病人中大部分病人的MRI关节软骨破坏程度为4级,半月板破坏程度为4度。MRI显示52处软骨下骨髓水肿的部位中有18处(34.6%)于骨髓水肿上方覆盖有关节软骨且远离裸区,而34处(65.4%)的骨髓水肿位于裸区且邻近滑膜。在软骨下骨髓水肿的病理学表现中,纤维化、骨小梁镶嵌样结构及淋巴细胞浸润为最常见的表现。位于裸区和远离裸区骨髓水肿的两组间各种病理学表现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关节软骨破坏的病理学表现中,纤维环、关节软骨破坏变薄及关节软骨增生为最常见的镜下病理表现。在全部13只切除的膝关节共26个半月板标本中,仅发现5个(19.2%)残留半月板标本,在MRI上均表现为萎缩、变薄,信号不均,其最常见的病理学表现为纤维化和吞噬包裹钙化碎片。结论晚期膝RA病人半月板及关节软骨破坏严重,骨髓水肿可发生于关节裸区或远离裸区部位,提示膝RA可同时累及多个部位,导致病人关节功能严重减退甚至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膝关节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骨肌系统淀粉样变性的MRI表现 被引量:1
5
作者 孟祥虹 王植(审校) 马信龙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4-706,共3页
淀粉样变性(AM)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多见于肾衰而行透析治疗的病人或浆细胞骨髓瘤病人.该病是由于淀粉样物质沉积于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外间隙所引起.AM累及骨肌系统较为少见,病变的MRI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就AM的概念、分... 淀粉样变性(AM)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多见于肾衰而行透析治疗的病人或浆细胞骨髓瘤病人.该病是由于淀粉样物质沉积于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外间隙所引起.AM累及骨肌系统较为少见,病变的MRI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就AM的概念、分类及其在骨关节及肌肉的MRI特点及鉴别诊断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变性 脊柱 关节 肌肉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扩散张量成像在颈椎管狭窄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2
6
作者 孟祥虹 王植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6年第4期344-348,共5页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TI)评价颈椎管狭窄对颈髓白质纤维表观扩散系数(ADC)及各向异性分数(FA)值等定量参数变化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126例因颈肩部疼痛、感觉异常及运动功能减退等症状而行颈椎MRI检查的病人,同时纳入34名年龄条件匹配...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TI)评价颈椎管狭窄对颈髓白质纤维表观扩散系数(ADC)及各向异性分数(FA)值等定量参数变化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126例因颈肩部疼痛、感觉异常及运动功能减退等症状而行颈椎MRI检查的病人,同时纳入34名年龄条件匹配,无颈肩部不适的正常志愿者。根据颈椎管狭窄程度将病人分为3组,其中1度组82例、2度组36例、3度组8例,正常志愿者为0度组,进一步将所有受试者分为无脊髓受压组(0度组+1度组)及脊髓受压组(2度组+3度组)。所有受试者均行常规矢状面及横断面T2WI扫描,同时行DTI序列扫描。分别比较受试者各兴趣区(ROI)的FA及ADC值。结果4组间各ROI的FA值无明显差异,而ADC值除右后区ROI(F=1.56,P=0.20)外,其余5个ROI区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度组右前和左前区ROI的ADC值均高于0度组和1度组(均P<0.05);2度组与3度组各ROI的ADC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度组各个ROI的ADC值均高于0度组和1度组(P<0.05)。除右后区ROI外,其余各区脊髓受压组的ADC值明显大于无脊髓受压组。结论 DTI可对颈椎管狭窄病人的颈髓进行定量研究,颈髓受压早期,白质区的ADC值升高而FA值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张量成像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管狭窄 表观扩散系数 各向异性分数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髋关节MR造影检查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病人髋臼盂唇损伤程度的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晓亮 孟祥虹 +3 位作者 张晓光 李晓峰 王植 张雪宁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评价髋关节MR造影检查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病人髋臼盂唇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0月进行髋关节MR造影检查的DDH病人16例,其中男3例,女13例,年龄10~20岁,平均(14.88±2.60)岁。对每例病人的患侧髋... 目的评价髋关节MR造影检查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病人髋臼盂唇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0月进行髋关节MR造影检查的DDH病人16例,其中男3例,女13例,年龄10~20岁,平均(14.88±2.60)岁。对每例病人的患侧髋臼行超声引导下髋关节MR造影检查,分别对前、外上及后盂唇进行观察,由2名影像诊断医师评价盂唇损伤的部位及程度,并以术中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对比。采用Kappa检验计算髋关节MR造影检查与术中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16例病人共48处盂唇,无撕裂37处(0期32处,Ⅰ期损伤5处),髋臼实质部撕裂3处,髋臼盂唇-软骨连接区撕裂8处。术中所见无撕裂38处,髋臼实质部撕裂3处,髋臼盂唇-软骨连接区撕裂7处。髋关节MR造影诊断髋臼盂唇撕裂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7.37%,阳性预测值为90.91%,阴性预测值为100%。MR髋关节造影检查与术中诊断的一致性较好(Kappa=0.939,P<0.001)。髋关节MR造影显示盂唇肥大、内翻2例,均为前盂唇,与术中所见相吻合。结论髋关节MR造影检查对DDH病人髋臼盂唇损伤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可作为术前常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盂唇 磁共振成像 髋关节造影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闭合复位术失败影响因素的MR评价 被引量:6
8
作者 高珊 田德润 王植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50-54,68,共6页
目的:通过MRI评估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儿闭合复位术结果 ,探讨哪些因素会导致复位失败。方法:连续收集85例行闭合复位术并石膏裤外固定治疗的DDH患儿,术后均行常规核磁扫描,在冠状面图像上测量软骨性臼头指数(CAHI),以此为标准... 目的:通过MRI评估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儿闭合复位术结果 ,探讨哪些因素会导致复位失败。方法:连续收集85例行闭合复位术并石膏裤外固定治疗的DDH患儿,术后均行常规核磁扫描,在冠状面图像上测量软骨性臼头指数(CAHI),以此为标准分为闭合复位成功组与失败组。分别测量两组患儿的骨性髋臼指数(BAI)、软骨性髋臼指数(CAI)、中心边缘角(CE角)、软骨性中心边缘角(CCE角),并观察髋臼软骨、盂唇、圆韧带的情况。比较组间BAI、CAI、CE角、CCE角以及髋臼软骨内出现高信号区、盂唇肥大及内翻、圆韧带延长肥厚的概率是否有差异性。结果:两组间BAI、CAI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失败组CE角、CCE角明显小于成功组(均P<0.05),髋臼软骨内出现高信号区、盂唇肥大内翻、圆韧带延长肥厚的概率明显高于成功组(均P<0.05)。结论:CE(CCE)角可以作为判断闭合复位术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髋臼软骨内高信号区的出现、盂唇肥大内翻、圆韧带延长肥厚会导致治疗效果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脱位 先天性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UTE的基本原理及在骨关节系统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高珊 田德润 王植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7年第5期552-555,共4页
骨关节系统主要由短T_2组织构成,在常规MRI检查中常表现为低信号或无信号。超短回波时间(UTE)序列是研究短T_2组织最常用的成像技术,短T_2组织在UTE影像上表现为高信号。对UTE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并综述其在骨皮质、骨膜、肌腱... 骨关节系统主要由短T_2组织构成,在常规MRI检查中常表现为低信号或无信号。超短回波时间(UTE)序列是研究短T_2组织最常用的成像技术,短T_2组织在UTE影像上表现为高信号。对UTE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并综述其在骨皮质、骨膜、肌腱和韧带、关节软骨和半月板中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回波时间 磁共振成像 骨关节系统 T2加权
下载PDF
骶骨骨折致腰骶丛神经损伤的MRI评估进展
10
作者 董潇蔓 田维 +1 位作者 郭林 王植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第5期426-429,共4页
外伤性骶骨骨折较少见,但在骨盆骨折中发生率较高,为10%~45%[1]。其常继发于高暴力损伤,创伤严重且合并症多,合并神经损伤的发生率较高,为15%~40%[2]。其中DenisⅡ、Ⅲ型骶骨骨折较常见,部分学者[3]认为骨折线越靠近骶骨中线伴发神经损... 外伤性骶骨骨折较少见,但在骨盆骨折中发生率较高,为10%~45%[1]。其常继发于高暴力损伤,创伤严重且合并症多,合并神经损伤的发生率较高,为15%~40%[2]。其中DenisⅡ、Ⅲ型骶骨骨折较常见,部分学者[3]认为骨折线越靠近骶骨中线伴发神经损伤可能性越大。由于骶骨周围结构复杂且常伴有严重的合并伤,掩盖合并神经损伤所致的功能缺失,易出现漏诊及误诊而不能及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骨折 合并神经损伤 骨盆骨折 暴力损伤 骨折线 功能缺失 合并伤
下载PDF
肱骨近端内侧柱的解剖测量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烨明 李健 +1 位作者 杨建华 东靖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9期3187-3191,共5页
目的测量健康人群肱骨近端内侧柱的三维解剖数据,分析年龄、性别差异和不同年龄段皮质骨的分布特点。方法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纳入103名健康人在天津医院进行肩部CT扫描,按照年龄分为3组:A组(20~39岁)31名,B组(40~59岁)35... 目的测量健康人群肱骨近端内侧柱的三维解剖数据,分析年龄、性别差异和不同年龄段皮质骨的分布特点。方法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纳入103名健康人在天津医院进行肩部CT扫描,按照年龄分为3组:A组(20~39岁)31名,B组(40~59岁)35名,C组(〉60岁)37名。应用皮质骨测量软件Stradwin 5.2读取CT原始影像数据,生成骨皮质的彩色分布图。在不同横断面1~3,建立肱骨近端骺端内、外侧柱的感兴趣区(ROI 1~6)。测量骨皮质厚度(CTh)、骨皮质密度(CMSD)和皮质下骨小梁密度(ECTD)。对比分析内外侧柱皮质骨属性差异,以及内侧柱皮质骨的性别差异和随年龄变化的特点。内外侧柱皮质骨参数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在内侧柱ROI 2、3,骨皮质参数的测量值在男性高于女性,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是ROI 2的CMSD、ECTD和ROI 3的ECTD值(t=2.100、2.238、2.530,均P〈0.05)。直线回归分析发现,在ROI 1~3的CTh、CMSD和ECTD值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有不同程度的降低(r2=0.042~0.248,均P〈0.05)。在A、B、C组,内侧壁ROI 1的CTh和CMSD值高于相应外侧壁ROI 4的相应值,仅在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6、3.749,均P〈0.05)。在A组,内侧壁ROI 1的CTh、CMSD和ECTD值最高,ROI 2其次,ROI 3最低(F=5.867、6.776、19.062,均P〈0.05)。在B、C组,内侧壁ROI 1~3的CTh和CMS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肱骨近端内侧柱皮质骨区域分布差异明显,其属性变化受到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 皮质骨 年龄 性别
原文传递
核磁神经成像术在骶骨骨折合并腰骶神经损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晓光 贾健 +4 位作者 陈文欢 董潇蔓 田维 郭林 王植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06-312,共7页
目的探讨核磁神经成像术在骶骨骨折合并腰骶神经损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总结骶骨骨折合并腰骶神经损伤的临床特征。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天津医院收治骶骨骨折合并腰骶神经损伤4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单侧骶... 目的探讨核磁神经成像术在骶骨骨折合并腰骶神经损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总结骶骨骨折合并腰骶神经损伤的临床特征。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天津医院收治骶骨骨折合并腰骶神经损伤4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单侧骶骨骨折24例,均为Tile分型C1型,Denis分型Ⅱ型16例、Ⅲ型8例;双侧骶骨骨折16例,均为Tile分型C3型,Denis分型Ⅱ型,均为骶骨"U"形骨折。所有患者均存在腰骶神经损伤表现,采用对比增强三维核磁神经成像术(contrast-enhanced three-dimens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neurography,CE-3D MRN)检查明确骶神经损伤部位及严重程度。将L_(5)及S_(1)~S_(4)神经依据侧别及椎管内(intraspinal type,IS)、椎间孔内(intraforaminal type,IF)及椎间孔外(extraforaminal type,EF)进行分段定位,并判断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轻度、中度及重度)。将各段神经损伤数量进行整体及两两配对χ^(2)检验。11例患者进行神经探查术,根据术中所见记录神经损伤部位及严重程度,并与CE-3D MRN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E-3D MRN显示腰骶神经损伤发生侧均存在骶骨骨折,共239段神经发生不同程度及部位的损伤。统计分析显示神经损伤发生由多至少依次为S_(1)、S_(2)、L_(5)、S_(3)、S_(4)神经;除S_(1)、S_(2)间及S_(3)、S_(4)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神经损伤发生例数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1例手术患者术中直视下见神经损伤部位及严重程度与影像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检验,P=1.000)。结论核磁神经成像术能够清晰、准确显示骶骨骨折合并腰骶神经损伤的部位及严重程度,可作为此类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腰骶神经损伤具有S_(1)、S_(2)最为多发,L_(5)次之,S_(3)、S_(4)最少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 骨折 脊神经 周围神经损伤 磁共振成像 神经成像
原文传递
不同年龄段健康国人肱骨头区域骨皮质区域性分布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烨明 李健 +3 位作者 刘俊阳 田旭 杨建华 东靖明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8年第2期94-98,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肱骨头区的骨皮质区域性分布差异.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健康志愿者51人,男27人,女24人;年龄20~88岁,平均48.69岁.所有健康志愿者行肩部CT扫描,按照年龄分为3组:A组(20~39岁)17人;B组(40~59岁)18人;C组...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肱骨头区的骨皮质区域性分布差异.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健康志愿者51人,男27人,女24人;年龄20~88岁,平均48.69岁.所有健康志愿者行肩部CT扫描,按照年龄分为3组:A组(20~39岁)17人;B组(40~59岁)18人;C组(≥60岁)16人.应用骨皮质测量软件Stradwin 5.2读取CT原始影像数据,生成骨皮质的彩色分布图.垂直于肱骨头关节面,将肱骨头高度四等分后建立相互平行的3个横截面;在横断面1、2、3,测量分析肱骨头区前壁、外侧壁和后壁的骨皮质厚度、骨皮质密度和皮质下骨小梁密度.结果 在A组,骨皮质厚度和密度在肱骨头区前壁、外侧壁、后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在B、C组,骨皮质厚度和密度在肱骨头区前壁、外侧壁、后壁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后壁的骨皮质厚度和密度在A、B、C组的横截面1、2中均较低.在C组的横截面3,外侧壁的骨皮质厚度和密度值最低.A、B、C组在横断面1、2、3中各个测量点的皮质下骨小梁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在各个年龄段,肱骨头区的骨皮质区域性分布差异程度不同,40岁以后差异程度有所减弱.肱骨头区的外侧壁或者后壁,是骨皮质的薄弱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 肱骨头 骨皮质 骨小梁 骨密度 厚度
原文传递
基于CT影像的经皮椎间孔镜腰椎体间融合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凯辉 徐宝山 +4 位作者 董潇蔓 郭林 杜立龙 张维昊 许海委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8年第3期223-228,共6页
目的探讨在椎间孔区域的神经根与邻近组织的CT影像学的解剖学关系,为经皮椎间孔镜腰椎融合手术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0月天津市天津医院因腰背部不适行腰椎CT检查的110例患者CT影像资料。110例患者均行螺旋CT平扫... 目的探讨在椎间孔区域的神经根与邻近组织的CT影像学的解剖学关系,为经皮椎间孔镜腰椎融合手术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0月天津市天津医院因腰背部不适行腰椎CT检查的110例患者CT影像资料。110例患者均行螺旋CT平扫,图像经AW46图像工作站后处理,行三维重建及测量。选取L2/3~L5/s,节段椎问盘三维重建旋转冠状面可见神经根走行的层面以及相应节段椎间盘横断面图像,对椎间盘上、下缘两个层面出口神经根到脊髓硬膜囊的最短距离(Js、Ji),出口神经根到椎弓根内、中、外侧的距离(Pa、Pb、Pc),以及出口神经根到骨性关节突和关节突关节面的最短距离(Gs、Gi)进行测量分析。结果L2/3节段-L5/S1节段,Js和Jj数值均逐渐增大,且Ji均〉Js,其中L2/3节段Js的数值最小为(6.71±2.10)mm,L5/Sl节段Ji的数值最大为(22.05±3.96)mm;每一节段出口神经根一椎弓根的距离从内侧向外侧逐渐减小,Ph及Pc值逐渐减小,以k/S.节段为最小(3.86±1.93)mm;下缘层面的Gi均大于上缘层面的Gs。结论在L3/4以上节段置入宽度为10mm的椎间融合器较为困难;术中镜下磨除部分或全部上关节突,可以扩大安全区域,避免损伤神经及周围重要结构,利于融合器的置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术 内窥镜 神经根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手术入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