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贵忻 何锦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235-3241,共7页
背景:在踝关节内侧组织中踝关节三角韧带为最重要的力学结构,对维持踝关节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对于踝关节急、慢性三角韧带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式仍然存在争议。目的:综述近年来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方法:第一作者应用... 背景:在踝关节内侧组织中踝关节三角韧带为最重要的力学结构,对维持踝关节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对于踝关节急、慢性三角韧带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式仍然存在争议。目的:综述近年来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18年12月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国期刊网等收录的与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诊断和治疗的文献,优先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上的文章。英文检索词为"ankle,deltoidligament,management",中文检索词为"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诊断、治疗",初级共检出文献310篇,4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结果与结论:通过对踝关节三角韧带解剖及功能、损伤机制、诊断方法及急慢性损伤的治疗5个方面进行综述讨论,系统阐述了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的最新诊疗进展。踝关节三角韧带发挥着维持踝关节内侧稳定性的重要作用。三角韧带损伤的漏诊或者误诊,会导致严重的足踝部畸形和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综合应力位X射线、MRI及超声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踝关节镜下探查,可以确诊三角韧带损伤及踝关节内侧不稳定。三角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仍然存在较大争论,麻醉下的应力试验为医生提供了判断的依据,尤其存在下胫腓联合时,三角韧带的修复是至关重要的。带线锚钉技术已经成为修复三角韧带应用最广泛的技术,而慢性三角韧带损伤通常需要应用同种自体肌腱或异体肌腱进行三角韧带的重建,最终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三角韧带损伤 足踝畸形 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三角韧带重建 踝关节镜 踝关节内侧稳定性
下载PDF
陈旧性Chopart关节损伤1例
2
作者 王贵忻 辛景义 +1 位作者 曹红彬 李楠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17年第4期38-41,共4页
1病历资料 患者,女性,25岁,主因右小腿及足骨折术后1年,右足部畸形、行走疼痛入院。患者来院就诊前1年,因车祸伤右小腿,导致右胫腓骨远端开放骨折,于当地医院急诊手术室行开放胫腓骨骨折清创缝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收住院,抗炎对... 1病历资料 患者,女性,25岁,主因右小腿及足骨折术后1年,右足部畸形、行走疼痛入院。患者来院就诊前1年,因车祸伤右小腿,导致右胫腓骨远端开放骨折,于当地医院急诊手术室行开放胫腓骨骨折清创缝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收住院,抗炎对症治疗。伤后1周患者诉右足疼痛,拍摄足部X线片示:右足舟骨骨折、距舟关节脱位(图1)。伤后2周,在当地医院再次行右足舟骨骨折、距舟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损伤 Chopart关节 畸形
下载PDF
改良Scarf截骨术矫正第一跖骨远端关节面固有角增大型拇外翻 被引量:11
3
作者 邬博来 辛景义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3期361-363,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Scarf截骨术矫正第一跖骨远端关节面固有角(DMAA)增大型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拇外翻患者(33足)采用改良Scarf截骨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足负重位正、侧位X线片的拇外翻角(HVA),第一、二跖骨间角(IMA),DMAA的变化。依... 目的探讨改良Scarf截骨术矫正第一跖骨远端关节面固有角(DMAA)增大型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拇外翻患者(33足)采用改良Scarf截骨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足负重位正、侧位X线片的拇外翻角(HVA),第一、二跖骨间角(IMA),DMAA的变化。依据AOFAS足拇趾、跖趾关节、趾间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36个月。33足术后足负重位正、侧位X线片所示的HVA、IMA及DMAA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01)。术后未出现畸形复发、截骨处不愈合、跖骨头坏死及足趾坏死等并发症。其中有2足螺钉松动,1足术后感染,1足术后跖趾关节活动僵硬。末次随访参照AOFAS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9足,良2足,差2足,优良率93.94%。结论对于合并DMAA增大型拇外翻患者,采取改良Scarf截骨术治疗可有效矫正畸形并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Scarf截骨术 跖骨远端关节面固有角
下载PDF
Maisonneuve骨折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何锦泉 马信龙 +7 位作者 辛景义 梁军 黄海晶 曹红彬 李楠 孙振辉 王贵忻 付鑫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293-1300,共8页
目的探讨Maisonneuve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治疗21例Maisonneuve骨折患者资料,男16例,女5例;年龄21~61岁,平均38.8岁;左侧11例,右侧10例;车祸伤4例,扭伤9例,摔伤8例。21例患者中,内踝骨折1... 目的探讨Maisonneuve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治疗21例Maisonneuve骨折患者资料,男16例,女5例;年龄21~61岁,平均38.8岁;左侧11例,右侧10例;车祸伤4例,扭伤9例,摔伤8例。21例患者中,内踝骨折16例,三角韧带完全断裂4例,部分断裂1例;后踝骨折17例,根据Bartonícek分型,Ⅰ型5例,Ⅱ型8例,Ⅲ型4例,无后踝骨折者4例,其中下胫腓后韧带完全断裂者1例;初次诊断时4例腓骨近端骨折被漏诊。受伤至手术时间2~12 d,平均4.9 d。结果21例患者中腓骨钢板固定3例。内踝骨折16例,其中空芯钉固定13例,抗滑钢板固定3例。三角韧带完全断裂者4例,均行锚钉缝合修复;三角韧带部分断裂者1例,未予处理。后踝骨折17例,其中手术治疗12例,包括空芯钉固定9例、抗滑钢板固定3例。下胫腓联合损伤21例,其中钢板固定1例;内踝及后踝固定结合下胫腓前韧带锚钉缝合后,下胫腓稳定未应用螺钉者1例;其余19例应用下胫腓螺钉固定(2枚螺钉固定11例,1枚螺钉固定8例)。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48个月,平均25.6个月。腓骨及踝部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9个月。踝关节均获得解剖复位,活动范围与健侧相比无明显减少,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骨折复位丢失、下胫腓螺钉断裂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13例在术后13~25周(平均15.38周)取出下胫腓螺钉。末次随访时,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为84~100分,其中优13例、良8例,优良率为100%(21/21);Baird?Jackson功能评分为83~100分,其中优11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90.48%(19/21)。结论Maisonneuve骨折中腓骨近端损伤易被漏诊,对于完全断裂的三角韧带和明显移位的后踝骨折,建议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中注意恢复腓骨长度,解剖复位并固定下胫腓联合,术后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腓骨 骨折 韧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