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髁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的康复时机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庆宇 于立普 +3 位作者 项顶 付方真 马宝通 刘世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12期1172-1175,共4页
目的探讨双髁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康复的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双髁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依据术后开始康复的时机分为早期康复组(30例)和恢复期康复组(36例)。通过测定X线片胫骨平台内翻角及胫骨平台后倾角、关节活动度... 目的探讨双髁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康复的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双髁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依据术后开始康复的时机分为早期康复组(30例)和恢复期康复组(36例)。通过测定X线片胫骨平台内翻角及胫骨平台后倾角、关节活动度检查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末次随访与术后X线片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平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SS评分、膝关节屈曲和伸直关节活动度(ROM)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康复开始时间与总治疗次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膝关节屈曲ROM和H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康复介入时机与双髁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相关性显著,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预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康复 膝关节 功能评定
下载PDF
布袋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1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周雅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6586-6588,共3页
回顾性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保守治疗的效果。纳入81例患者,神经放射痛表现在C7 40例,C6 37例,C5 2例,C8 2例。78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前进行MRI检查,显示71例在相对应的截断出现间盘突出,7例椎管狭窄。81例均进行佩戴围领固定和颈... 回顾性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保守治疗的效果。纳入81例患者,神经放射痛表现在C7 40例,C6 37例,C5 2例,C8 2例。78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前进行MRI检查,显示71例在相对应的截断出现间盘突出,7例椎管狭窄。81例均进行佩戴围领固定和颈椎布袋牵引治疗,牵引质量5-6kg,治疗时间20min,1次/d,持续3-6周。患者症状平均持续时间为(43.0±8.3)d。其中63例患者(78%)对治疗性牵引有反应,疼痛明显减轻,3例患者不能忍受牵引,15例牵引失败。在63例接受牵引的病例中,有3例(1.89%)出现症状复发,并需要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布袋牵引 神经压迫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对肱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张庆宇 东靖明 +4 位作者 李奇 帅胜斌 李耀民 项顶 马宝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255-2259,共5页
[目的]探讨肱骨远端骨折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2年6月在天津医院骨科康复中心接受康复治疗并符合筛选标准的67例肱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康复治疗介入时间的不同,将入选病例分... [目的]探讨肱骨远端骨折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2年6月在天津医院骨科康复中心接受康复治疗并符合筛选标准的67例肱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康复治疗介入时间的不同,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早期康复组(A组)35例,均在术后1~3d开始康复治疗;恢复期康复组(B组)32例,均在手术4周-3个月开始正规康复治疗。依据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分型(AO/ASIF),A组:A型10例,B型9例,C型16例;B组:A型11例,B型8例,C型13例。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两组研究对象在统计学上具备可比性。所有入选病例骨科临床治疗方案无差别,B组术后前3周未接受早期系统康复治疗,自术后第4周开始康复治疗内容与A组相同。术后12个月时对所有入选病例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及关节活动度(ROM)进行功能评定,并对两组患者接受康复治疗的总次数进行统计。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录入和处理,行双侧检验,α=0.05。[结果]本组67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平均15.8个月(12~25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2.7周(10~15周)。术后12个月时,A组与B组总治疗次数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治疗次数明显多于A组;肘关节屈曲ROM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肘关节伸直受限ROM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明显优于B组;前臂旋前ROM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臂旋后ROM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单纯肱骨远端骨折术后对前臂旋转功能影响较小;两组MEPS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MEPS分级,A组:优17例、良15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91.4%;B组:优7例、良16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71.8%。[结论]早期个体化、系统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肱骨远端骨折患者预后功能,并能明显降低总治疗次数,节省直接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康复 肘关节 功能评估
原文传递
肱尺关节分离技术对上肢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洁 李云飞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27-530,共4页
目的观察单纯肱尺关节分离技术对肘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因上肢骨折固定制动造成肘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27例,分为对照组14例和观察组13例。对照组采用多种关节松动术与被动牵伸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单纯采用肱尺... 目的观察单纯肱尺关节分离技术对肘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因上肢骨折固定制动造成肘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27例,分为对照组14例和观察组13例。对照组采用多种关节松动术与被动牵伸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单纯采用肱尺关节分离技术并辅以无痛且无负重的主动运动训练进行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1,2,4周后采用关节活动度(ROM)与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肘关节屈曲的ROM值分别为(47.86±23.35)°和(48.46±22.86)°,2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肘关节屈曲的ROM值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肘关节屈曲的ROM值为(110.00±2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36±23.5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的肱尺关节分离技术治疗肘关节功能障碍所取得的疗效明显优于多种关节松动术结合被动牵伸技术的综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尺关节分离 手法治疗 上肢骨折 肘关节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