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俄语动词隐喻象似的复合性与合成性——兼论动词多义问题
1
作者 彭玉海 于鑫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3年第1期14-18,共5页
象似性是动词隐喻的基础和灵魂,而与它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文章将对俄语动词隐喻的象似性及其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新的审视和分析,具体论述俄语动词隐喻象似性的复合性和合成性问题:一方面,动词隐喻包含动作象似及动作... 象似性是动词隐喻的基础和灵魂,而与它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文章将对俄语动词隐喻的象似性及其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新的审视和分析,具体论述俄语动词隐喻象似性的复合性和合成性问题:一方面,动词隐喻包含动作象似及动作相关联事物的象似这两个层次的象似性,而且后一层次内嵌于前一层次中,形成动词隐喻的"复合象似"。另一方面,动词隐喻的合成象似性有其特定内涵,合成象似运作表现为"发现象似性"和"创造象似性",合成象似的运作具有自己的内在统一性。该研究为隐喻象似性理论问题的探讨提供了新的揭示,同时有助于深入认识和了解俄语动词隐喻的特质及俄语动词隐喻意义的认知性能、认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语动词隐喻 象似性 复合性 合成性 多义性
下载PDF
中俄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宁怀颖 李迎迎 《西伯利亚研究》 2011年第3期53-56,共4页
跨文化商务交际是跨文化交际学范畴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因语用失误导致的交际不适、交际中断和交际冲突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商务谈判的效果。从跨文化交际和交际—语用的角度探讨中俄商务活动中的语用失误,可以最大... 跨文化商务交际是跨文化交际学范畴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因语用失误导致的交际不适、交际中断和交际冲突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商务谈判的效果。从跨文化交际和交际—语用的角度探讨中俄商务活动中的语用失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误解,增进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商务谈判 语用失误 俄罗斯 中国
下载PDF
情感状态意义的动词隐喻问题分析——俄罗斯民族情感的认知表现机制
3
作者 彭玉海 于鑫 《语言文化研究辑刊》 2014年第1期27-37,共11页
富而复杂,它隐喻。物为作情感态度或情论:对俄语隐错置、意象图人类情绪感受、情感活动内容以人的心理活动机制为基础,丰属于非可见层次行为,因而往往需要借助可见层次动作进行认知用动词隐喻衍生情感语义可表示情感状态意义、情感... 富而复杂,它隐喻。物为作情感态度或情论:对俄语隐错置、意象图人类情绪感受、情感活动内容以人的心理活动机制为基础,丰属于非可见层次行为,因而往往需要借助可见层次动作进行认知用动词隐喻衍生情感语义可表示情感状态意义、情感反应意义、感关系意义。本文仅就情感状态喻性情感状态动词加以语义描写意义的俄语动词隐喻问题展开讨具体分析由认知相似性、语义式、隐喻映射,以及隐喻模式等方面构成的动词隐喻运作机制,考察俄罗斯民族情感的语言概念化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状态意义 动词隐喻 认知语义 运作机制 民族情感重构
下载PDF
试论俄语动词隐喻模式——也谈动词多义衍生 被引量:4
4
作者 彭玉海 于鑫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1,36,共6页
俄语动词隐喻模式与一系列认知、语义问题相关联,隐喻相似性和映射是其灵魂和内核,在此基础上认知隐喻生成具体的操作模式,形成动词隐喻模式的次范畴。本文从俄语动词隐喻的实际出发,提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这三种次范畴模式... 俄语动词隐喻模式与一系列认知、语义问题相关联,隐喻相似性和映射是其灵魂和内核,在此基础上认知隐喻生成具体的操作模式,形成动词隐喻模式的次范畴。本文从俄语动词隐喻的实际出发,提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这三种次范畴模式,对它们进行新的定位、阐释,分析与它们相关的理论问题,考察其认知特点和运作方式。这将有助于从深层次揭示俄语动词认知语义的隐喻机制、深入了解动词认知隐喻建构及动词多义性的语义衍生问题,同时能为其他词汇单位的隐喻意义认知分析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语动词 隐喻模式 多义衍生 认知语义
原文传递
论动词隐喻的“否定”语义特征——兼论俄语动词多义性
5
作者 彭玉海 于鑫 《外国语言文学》 2013年第4期237-241,250,共6页
隐喻不仅有共性内容、相似性,而且还包涵"否定"语义特征,如果说前者是人们已经注意到而且研究较多的,那么后者则是学者们很少关注、研究非常有限的。本文专门对俄语动词隐喻所蕴含的否定语义特征问题展开研究,具体分析内容包... 隐喻不仅有共性内容、相似性,而且还包涵"否定"语义特征,如果说前者是人们已经注意到而且研究较多的,那么后者则是学者们很少关注、研究非常有限的。本文专门对俄语动词隐喻所蕴含的否定语义特征问题展开研究,具体分析内容包括动词隐喻的语义"否定"内涵、动词隐喻否定语义特征的不同层次、动词隐喻否定与肯定的转化等。这对于深入挖掘动词隐喻的语义结构、语义机制及动词多义性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隐喻 否定性 语义特征 动词多义性
原文传递
从符号学视角看汉俄政治文献翻译 被引量:2
6
作者 于鑫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8-134,共7页
借助符号学理论可对翻译过程进行新的解读。翻译是一种符号延伸方式,它联系着两个不同系统中的符号文本。翻译过程中符号经过跨语际、跨文化的解释而被重建,意义可能会发生增加、流失或改变,读者对符号的解释可能已不同于作者最初的意... 借助符号学理论可对翻译过程进行新的解读。翻译是一种符号延伸方式,它联系着两个不同系统中的符号文本。翻译过程中符号经过跨语际、跨文化的解释而被重建,意义可能会发生增加、流失或改变,读者对符号的解释可能已不同于作者最初的意图。译者应对符号可能获得的解释进行预测,针对不同的翻译目的和文本类型,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本文结合汉俄政治文献翻译中的具体实例分析了翻译中的信息偏离与校正,以及跨越符号系统时的文化和语言干扰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符号学 政治文献 解释项
原文传递
俄罗斯学界关于拜伦对莱蒙托夫的影响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晓敏 《俄罗斯文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9-124,共6页
莱蒙托夫作为经典作家,一直以来在俄罗斯学界持续不断地受到关注。对莱蒙托夫创作中拜伦影响元素的探究曾是评论家们争论的焦点。鉴于国内该课题研究资料相对匮乏这一状况,本文力图对俄罗斯学界该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较为详细地引... 莱蒙托夫作为经典作家,一直以来在俄罗斯学界持续不断地受到关注。对莱蒙托夫创作中拜伦影响元素的探究曾是评论家们争论的焦点。鉴于国内该课题研究资料相对匮乏这一状况,本文力图对俄罗斯学界该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较为详细地引介与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蒙托夫 拜伦主义 影响 诗歌
原文传递
动词隐喻象似的实质及表现——兼动词多义理据 被引量:1
8
作者 彭玉海 于鑫 《外国语言文学》 2013年第1期1-6,71,共7页
象似性问题的分析对于隐喻的构成、理解至关重要。本文拟对隐喻象似性的实质及表现展开讨论,具体分析俄语动词隐喻象似性的"非对称性"、象似性的完形感知、隐喻象似性的语境性实质以及俄语动词隐喻象似性类型(具体表现)。这... 象似性问题的分析对于隐喻的构成、理解至关重要。本文拟对隐喻象似性的实质及表现展开讨论,具体分析俄语动词隐喻象似性的"非对称性"、象似性的完形感知、隐喻象似性的语境性实质以及俄语动词隐喻象似性类型(具体表现)。这两大方面的分析内容深入了解认知象似性、认知隐喻及其与动词语义衍生之间的关系颇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语动词 认知隐喻 象似性 实质 表现
原文传递
莱蒙托夫创作中的圣经主题研究
9
作者 黄晓敏 《俄罗斯文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51,共8页
《圣经》对俄罗斯文学的影响可以溯源至古代俄罗斯文学。莱蒙托夫作为19世纪的经典作家之一,其创作同样反映了圣经影响之印记。其中显在的对圣经人名、地名的使用,圣经中某些章节的直接引用等;隐在的圣经主题,如堪比背负十字架的精神之... 《圣经》对俄罗斯文学的影响可以溯源至古代俄罗斯文学。莱蒙托夫作为19世纪的经典作家之一,其创作同样反映了圣经影响之印记。其中显在的对圣经人名、地名的使用,圣经中某些章节的直接引用等;隐在的圣经主题,如堪比背负十字架的精神之痛、被拣选的使命感、传道书式的虚空等思想表达,彰显了莱蒙托夫矛盾的宗教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蒙托夫 圣经 主题 抒情诗 小说
原文传递
关于俄罗斯文化概念分析方法
10
作者 彭玉海 于鑫 《外国语言文学》 2016年第1期1-7,72,共7页
文化概念是反映民族文化的独特"心灵价值"单位,是民族情感、道德、伦理、审美、意志等文化间性的栖息之所,包含丰富的民族文化思想内涵,要走近一个民族的精神、心灵、思想世界,就必须对该民族的文化概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文化概念是反映民族文化的独特"心灵价值"单位,是民族情感、道德、伦理、审美、意志等文化间性的栖息之所,包含丰富的民族文化思想内涵,要走近一个民族的精神、心灵、思想世界,就必须对该民族的文化概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解读。本文从文化认知立场出发,就俄罗斯文化概念分析方法问题展开讨论。本文一方面对文化概念分析作出定位和阐释,另一方面,梳理、归纳出俄罗斯语言学界有关于文化概念分析的5种主要方法,进而对各类分析方法加以剖析。这些方法的合理运用将有助于全方位揭示俄罗斯民族文化概念内涵和民族意识、民族心智特征,从方法论实质上推动俄罗斯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概念 文化概念分析 分析方法 文化认知 俄罗斯文化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