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故事化教学视阈下“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教学探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红运 郑海呐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1期177-182,共6页
"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以往本专题教学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感"、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的倾向,故事化教学方式是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学生知识体... "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以往本专题教学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感"、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的倾向,故事化教学方式是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学生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有益尝试。在本专题教学中,应讲好先进知识分子在比较和鉴别中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人生故事,讲好普通大众通过认同中国共产党进而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心理故事,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近代以来中国从世界边缘走近中央的国家故事,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人民获得尊严和幸福的群众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化教学 选择 马克思主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下载PDF
关于宣传工作的范畴、路径及理论演进——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
2
作者 师林 宋婷 《昌吉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9-43,共5页
马克思主义早期经典作家关于宣传工作的思想论述为中国共产党基层宣传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框定了宣传工作思想的范畴,即无产阶级党员是宣传主体、无产阶级革命是宣传内容,宣传工作要从科学社会主义理... 马克思主义早期经典作家关于宣传工作的思想论述为中国共产党基层宣传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框定了宣传工作思想的范畴,即无产阶级党员是宣传主体、无产阶级革命是宣传内容,宣传工作要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角度展开,将理论普遍宣传给群众。列宁进一步丰富了宣传工作理论,即宣传目的是以普及先进理论为主,宣传路径要以灌输与鼓动为核心,宣传载体要借助报纸与刊物,宣传核心是坚持执政党的领导。这对当前推动和发展宣传工作、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宣传工作 科学社会主义 党的领导
下载PDF
从虚假到科学——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范畴的演进及启示
3
作者 吴松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69-74,共6页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范畴从奠基之日起,便随着时代的发展处于理论逻辑的不断演进中。马克思、恩格斯从三个维度构筑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地基,经由普列汉诺夫到列宁最终构建起了完备的、科学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范畴从奠基之日起,便随着时代的发展处于理论逻辑的不断演进中。马克思、恩格斯从三个维度构筑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地基,经由普列汉诺夫到列宁最终构建起了完备的、科学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范畴完成了从虚假到科学的“华丽转身”。厘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范畴的历史嬗变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马克思 列宁 启示
下载PDF
曲折前行:二战后西方共产党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及启示
4
作者 原宙 《新闻论坛》 2022年第5期80-82,共3页
二战结束后的7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西方国家的传播进程同西方共产党的政治发展息息相关。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共产党固有的群众基础中保持影响,这是马克思主义在发达国家传播力的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传播始终受到资本主... 二战结束后的7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西方国家的传播进程同西方共产党的政治发展息息相关。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共产党固有的群众基础中保持影响,这是马克思主义在发达国家传播力的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传播始终受到资本主义政党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侵蚀而备受挑战。西方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我们当前传播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重要启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真理信仰,同时代实践与人民需要紧密结合,在不断创新中增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理论传播 实践
下载PDF
星火燎原: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主义在欧美的传播
5
作者 原宙 《东南传播》 2022年第2期40-43,共4页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西欧,19世纪中后期在欧美的广泛传播中,其影响力与日俱增。出于斗争的需要,国际工人运动组织和工人政党的革命家、理论家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书报刊物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西欧,19世纪中后期在欧美的广泛传播中,其影响力与日俱增。出于斗争的需要,国际工人运动组织和工人政党的革命家、理论家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书报刊物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力武器,同时始终与错误思想思潮作斗争也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力与吸引力。回顾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在欧美的传播,这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传播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需要我们在传播主体、受体、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去不断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欧美 传播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基层宣传理论与实践探索
6
作者 师林 宋婷 《大连干部学刊》 2023年第3期38-43,共6页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党主要围绕“引导工农认识其阶级属性及历史使命”进行宣传,以普及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唤醒了大众,有效拓展了宣传阵地;土地革命时期,党主要围绕“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进行宣传,以宣传土地政策、加强...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党主要围绕“引导工农认识其阶级属性及历史使命”进行宣传,以普及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唤醒了大众,有效拓展了宣传阵地;土地革命时期,党主要围绕“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进行宣传,以宣传土地政策、加强党内和军队思想建设、宣传抗日救亡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主要内容;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党主要围绕“对共同思想进行联合,对敌对思想进行斗争”进行宣传。总结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效发挥宣传优势的经验,对今天做好基层宣传工作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革命 宣传工作 宣传方式 思想建设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法治底蕴、底色和底气
7
作者 宋婷 《长白学刊》 2024年第3期69-79,共11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分别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和“法治篇”。法治文化是两种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两个独立分领域的耦合之处生发出的、具有高度关联性和契合性的思想精华... 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分别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和“法治篇”。法治文化是两种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两个独立分领域的耦合之处生发出的、具有高度关联性和契合性的思想精华,激活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法治底蕴、底色和底气。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法治底蕴植根马克思主义法治文化观,深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汲取世界法治文化精华,延绵红色法治文化,不断发展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法治底色凸显了良法之治、公平之治、信仰之治、制度之化、精神之化、人本之化的价值理念,实现了文化中的法治与法治中的文化休戚与共。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法治底气源自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全过程,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指导实践,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法治强国提供坚定的信念伟力、持久的思想定力和巨大的前进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法治文化 法治底蕴 法治底色 法治底气
下载PDF
用好“起承转合” 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8
作者 杨红运 《求知》 2024年第3期46-49,共4页
城市治理不仅关乎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更关乎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治理现代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规律。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 城市治理不仅关乎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更关乎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治理现代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规律。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我国城市治理的目标与路径,即“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更新 城市发展规律 城市治理现代化 起承转合 城市规划 城市发展方式 智慧城市
下载PDF
在“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间——儒家生态哲学定位问题新探 被引量:5
9
作者 卢兴 吴倩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8-104,共7页
儒家生态哲学难以用“人类中心主义”或“非人类中心主义”加以定位,其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理解遵循着“理一分殊”的原则: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存在关联性和共通性,人是自然有机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点与西方“非人类中心主义”... 儒家生态哲学难以用“人类中心主义”或“非人类中心主义”加以定位,其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理解遵循着“理一分殊”的原则: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存在关联性和共通性,人是自然有机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点与西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思想具有相通之处;另一方面,人较之于自然物具有构成上的优越性与价值上的优先性,人物之间体现出价值差等层级,这一点与西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存在对话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生态哲学 “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 理一分殊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引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认识的契合点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彬武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17期71-73,共3页
高校思政课具有铸魂育人的责任使命,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与国际风云变幻的复杂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有着自身的思维方式。思政课要把理论体系与大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点相融合,在理论体系内容上符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丰富大学... 高校思政课具有铸魂育人的责任使命,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与国际风云变幻的复杂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有着自身的思维方式。思政课要把理论体系与大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点相融合,在理论体系内容上符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丰富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在思政课的教学方式方法上,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与学生产生思维互动;通过数据信息技术提炼出契合大学生思想认知的有价值信息资源,达到理论与心灵的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思想认知 思维互动 契合点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历史逻辑探赜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婷 《决策与信息》 2020年第11期42-48,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历史逻辑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着深厚而丰实的理论根基,既来源于精深的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历史逻辑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着深厚而丰实的理论根基,既来源于精深的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汲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思想精华,又借鉴西方法治思想的有益经验,同时在中国共产党探索依法治国的理论和实践中与时俱进。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标注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新高度,是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法治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理论逻辑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权之道省思
12
作者 李承福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8期26-31,共6页
中国传统经权之道的智慧告诫我们既要立经守经,权不离经,又要经中行权,执经达权。改革开放40年的探索,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必须坚守的"巨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改革开放的行权之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中国传统经权之道的智慧告诫我们既要立经守经,权不离经,又要经中行权,执经达权。改革开放40年的探索,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必须坚守的"巨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改革开放的行权之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从经权之道审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我们应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道""巨经",坚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应依时顺势地推进改革开放,让改革成为只有进行时的伟大革命;应行中道守中节,以"不变"制约"变",以"变"完善"不变",坚持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的辩证统一,全面落实党的基本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权之道 改革开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唤醒民众”: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是如何动员群众的?
13
作者 杨红运 《文史杂志》 2022年第3期4-9,共6页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离不开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在思想启蒙荒野上的辛勤耕耘。为了使共产主义运动从“三五文人的运动”转变为“劳工阶级的运动”,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以笔为戎,创办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报刊,大力宣传“劳工神圣”,为工...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离不开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在思想启蒙荒野上的辛勤耕耘。为了使共产主义运动从“三五文人的运动”转变为“劳工阶级的运动”,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以笔为戎,创办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报刊,大力宣传“劳工神圣”,为工农群众发声。他们通过工人夜校、补习学校、识字班等深入群众,帮助群众识字,从中发展积极分子,凝聚革命力量。他们身体力行,不顾个人安危,领导群众向腐恶势力宣战,竭力使“麻木不仁的社会闹起来”,让革命的萌芽在中国大地上破土而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唤醒民众 共产主义知识分子 阶级觉悟 建党
下载PDF
刍议如何增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被引量:6
14
作者 唐卓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9-92,共4页
贯彻十九大精神增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应重点把握好与当代大学生成长最为密切的三个基D性抓手。一是推进思政课“三进”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二是增强校园文化建设感染力,以中国梦引领... 贯彻十九大精神增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应重点把握好与当代大学生成长最为密切的三个基D性抓手。一是推进思政课“三进”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二是增强校园文化建设感染力,以中国梦引领塑造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生n;三是强化团学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夯实宣传党的主张团结动员群众的坚强堡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思想政治理论课 校园文化建设 团学组织活动
下载PDF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衍生逻辑
15
作者 吴松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0期76-77,共2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诸多优越性,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新的历史...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诸多优越性,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理论演进;是社会主义制度从初步建立、基本成型、成熟完善的历史必然;是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调整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经济制度 所有制 市场经济
下载PDF
伟大建党精神孕育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彬武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4-68,共5页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近代以来激励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晶。深刻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正确理解红色基因的核心内涵,把伟大建党精神孕育红色基因及革命精神谱系与时代相互融合促进,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近代以来激励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晶。深刻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正确理解红色基因的核心内涵,把伟大建党精神孕育红色基因及革命精神谱系与时代相互融合促进,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精神特质。把伟大建党精神孕育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规划红色基因融入思政教学的系统布局,抓住红色基因融入思政教学的主体课堂,激活红色基因融入思政教学的实践课堂,引领红色基因融入思政教学的网络课堂,用好红色基因融入思政教学的社会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红色基因 思政课教育
下载PDF
运用三种思维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17
作者 杨红运 《求知》 2023年第7期10-13,共4页
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中国共产党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全党开展集中性学习教育是党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应有之义。当前,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中国共产党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全党开展集中性学习教育是党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应有之义。当前,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主题教育 思想建党 艰难困苦 集中性 自我革命 强党
下载PDF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8
作者 杨红运 《求知》 2023年第2期19-21,共3页
一百多年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政治保障,更是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所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 一百多年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政治保障,更是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所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将“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十条历史经验的第一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五条重大原则的第一条,并再次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走向胜利 攻坚克难 伟大飞跃 重大成就 前进道路 六中全会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重要论述的学理框架研究
19
作者 俞淼 《新丝路(中旬)》 2023年第8期0040-0042,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重要论述是当代中国的“劝学篇”。文章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重要论述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及实践逻辑统一法,从形成个因和历史条件、思想理论渊源与借鉴、逻辑结构和主要内容、实践途径和基本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重要论述是当代中国的“劝学篇”。文章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重要论述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及实践逻辑统一法,从形成个因和历史条件、思想理论渊源与借鉴、逻辑结构和主要内容、实践途径和基本经验等方面构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的重要论述的学理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的重要论述 学理框架 实践逻辑
下载PDF
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深度融合:机理与进路 被引量:9
20
作者 俞淼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8-64,共7页
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是优势互补、互促共生的命运共同体,两者深度融合既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破解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乡村发展不充分难题的治本之策,也是加快城乡资源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现实需要。乡村... 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是优势互补、互促共生的命运共同体,两者深度融合既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破解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乡村发展不充分难题的治本之策,也是加快城乡资源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现实需要。乡村要实现全面振兴,离不开新型城镇化优质要素的带动,以解决乡村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土地利用率不高以及资金缺乏等难题;新型城镇化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样离不开乡村振兴释放的人口红利、土地红利和资本红利的坚实支撑。新时代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深度融合,需要以现代产业体系引领城乡“统筹联动式”发展,以生态文明建设力促城乡“绿色可持续”发展,以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赋能城乡“协同高质量”发展,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城乡“包容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型城镇化 城乡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