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Fu纳米毫微粒的制备及体外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新玲 李筱荣 +1 位作者 常津 刘晓燕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4期293-296,共4页
目的制备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聚乳酸纳米毫微粒并观察其表征及体外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复乳法制备5Fu聚乳酸纳米毫微粒,观察毫微粒的大小、表面形态和结构,毫微粒载药率和体外药物释放曲线。取传3代晶状体... 目的制备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聚乳酸纳米毫微粒并观察其表征及体外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复乳法制备5Fu聚乳酸纳米毫微粒,观察毫微粒的大小、表面形态和结构,毫微粒载药率和体外药物释放曲线。取传3代晶状体上皮细胞进行对比试验,设5Fu纳米毫微粒、5Fu原药、空载纳米毫微粒组、空白对照组。设0.5~62.5mg·L-14个剂量组,作用24h、72h、120h、168h后光镜下观察细胞性状,MTT法检测抑制作用。结果(1)制备的5Fu纳米毫微粒平均粒径(191.000±0.202)nm;载药率为8.1%;首日药物突释率为38.3%,缓释时间20d;(2)5Fu纳米毫微粒和5Fu原药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并随时间和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空载聚乳酸纳米毫微粒对细胞无抑制作用;(3)作用初期各剂量组5Fu纳米毫微粒的抑制作用低于或等于原药,随时间延长分别在不同时间点超过原药,差异有显著性。结论5Fu聚乳酸纳米毫微粒性状稳定,可长期释放药物,有效抑制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生,随时间延长作用明显高于原药,可以作为靶向缓释药物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纳米毫微粒 晶状体上皮细胞 后囊膜混浊
下载PDF
靶向5-氟尿嘧啶纳米微球对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筱荣 刘新玲 +1 位作者 常津 刘小燕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6-530,共5页
目的评价靶向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免疫载药纳米微球HILE6-PLA(5-FU)-NP的免疫学特征及体外对靶细胞的特异性结合和杀伤作用。方法采用碳二亚胺法将5-氟尿嘧啶(5-FU)聚乳酸纳米微球PLA(5-FU)-NP与抗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单克隆抗体HILE6连接,制... 目的评价靶向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免疫载药纳米微球HILE6-PLA(5-FU)-NP的免疫学特征及体外对靶细胞的特异性结合和杀伤作用。方法采用碳二亚胺法将5-氟尿嘧啶(5-FU)聚乳酸纳米微球PLA(5-FU)-NP与抗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单克隆抗体HILE6连接,制备免疫载药纳米微球。测定其中5-FU与HILE6物质的量之比;ELISA法检测连接后单克隆抗体HILE6的活性变化。设免疫纳米微球组、HILE6与载药纳米微球混合组、载药纳米微球组、空白对照组,MTT法检测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单克隆抗体HILE6、免疫纳米微球和载药纳米微球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附着、内化过程。结果免疫纳米微球中5-FU与HILE6物质的量之比约为1809∶1,单克隆抗体HILE6保留免疫活性可达原抗体的84%。免疫纳米微球对晶状体上皮细胞作用2h的半数抑制剂量IC50为5.0μg/ml,抑制作用较载药纳米微球组、单克隆抗体与微球混合组有明显提高。免疫纳米微球在30min内可识别并附着于兔晶状体上皮细胞;2h进入细胞质均匀分布;4h后集中于细胞核区。结论免疫纳米微球HILE6-PLA(5-FU)-NP可携带大量药物,保持特异的免疫活性,在体外识别并进入晶状体上皮细胞有效抑制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纳米微球 靶向治疗 抗体 单克隆 晶状体上皮细胞
原文传递
免疫载药毫微粒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新玲 李筱荣 +3 位作者 孙靖 袁佳琴 刘小燕 常津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7-349,共3页
目的制备免疫载药毫微粒HILE6-PLA(5-Fu)-NP,体外评价其表征、免疫学特性及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将抗人LECs膜单克隆抗体HILE6与5-Fu聚乳酸毫微粒采用碳二亚胺法相连接制备免疫毫微粒。扫描电镜观察微粒形态;间... 目的制备免疫载药毫微粒HILE6-PLA(5-Fu)-NP,体外评价其表征、免疫学特性及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将抗人LECs膜单克隆抗体HILE6与5-Fu聚乳酸毫微粒采用碳二亚胺法相连接制备免疫毫微粒。扫描电镜观察微粒形态;间接免疫荧光法评价其免疫特异性;建立LECs、角膜基质细胞培养模型,体外检测不同质量浓度免疫微粒和单纯载药微粒对细胞作用2h后的杀伤作用。结果免疫毫微粒保持对LECs的免疫特异性,对LECs具有很强的杀伤作用,明显高于同质量浓度毫微粒,62·5μg/ml作用2h抑制率可达到92·3%,撤药后观察时间延长到7d时的抑制作用高于或不低于3d时的效果。使用药物质量浓度<12·5μg/ml对角膜细胞相对较安全。结论该免疫毫微粒可有选择性的,长时间杀伤LECs,预防后囊混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纳米毫微粒 晶状体上皮细胞 单克隆抗体 靶向治疗 后囊膜混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