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磨生物炭的性质及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毒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郭赛赛 刘小妹 +3 位作者 陈宏坤 庄志成 王宜志 唐景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68-1475,共8页
为研究球磨生物炭的微生物毒性效应,采用元素分析、比表面积分析(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傅立叶红外(FTIR)表征等手段研究了500℃裂解小麦秸秆生物炭(BC)和球磨生物炭(BM)的性质,采用毒性暴露实验分析了不同浓度(0、10、20、50、10... 为研究球磨生物炭的微生物毒性效应,采用元素分析、比表面积分析(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傅立叶红外(FTIR)表征等手段研究了500℃裂解小麦秸秆生物炭(BC)和球磨生物炭(BM)的性质,采用毒性暴露实验分析了不同浓度(0、10、20、50、100、200 mg·L^-1)下两种生物炭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ATCC 2592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ATCC 25923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BC的比表面积为98 m^2·g^-1,而BM的比表面积提升到309 m^2·g^-1,球磨可以增加生物炭中含氧官能团的数量;在0.9%NaCl溶液中,添加10 mg·L^-1的BM时,S.aureus存活率为90.1%,E.coli存活率为98.2%。当浓度增大到200 mg·L^-1时,S.aureus的存活率降低为23.5%,E.coli的存活率仍可达91.8%;而在LB培养基中,BM浓度为200 mg·L-1时,S.aureus的存活率增加到58.1%;相同条件下,BM对微生物的毒性显著强于BC,这可能与粒子大小差异相关。而BM对革兰氏阳性菌S.aureus的毒性显著强于革兰氏阴性菌E.coli,这可能与E.coli产生的胞外聚合物(EPS)有关;添加活性氧自由基(ROS)消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发现,氧化损伤是造成S.aureus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是纳米颗粒对细胞的机械碰撞等其他因素也有可能是BM产生毒性的原因。研究表明BM对微生物具有一定的环境毒性效应,因此在BM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其可能的环境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生物炭 毒性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RO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