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辐射接枝制备荷负电聚砜中空纤维膜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彦明 魏俊富 +3 位作者 赵孔银 张环 王晓磊 冯敬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以聚砜(PSF)中空纤维超滤膜为基体,通过紫外辐射的方法接枝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制得荷负电聚砜中空纤维膜,并研究辐照时间、单体浓度对膜纯水通量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膜接枝前后组成和形貌的变化.结... 以聚砜(PSF)中空纤维超滤膜为基体,通过紫外辐射的方法接枝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制得荷负电聚砜中空纤维膜,并研究辐照时间、单体浓度对膜纯水通量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膜接枝前后组成和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辐射接枝后的中空纤维膜表面引入了磺酸基荷负电基团,膜表面的水接触角显著减小:在辐照时间2 min、单体质量分数0.5%、阻聚剂质量分数0.5%、交联剂质量分数0.15%的条件下,膜的纯水通量达最大值92.46 L(/m2.h),比原膜提高了82.04%;对硫酸钠溶液截留实验表明,荷负电膜对硫酸钠截留率有所提高,由此可以证明荷负电膜的荷电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辐射接枝 聚砜 荷负电膜 AMPS 纯水通量
下载PDF
荷负电中空纤维膜用于含聚丙烯酰胺污水的处理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晓磊 魏俊富 +3 位作者 赵孔银 张环 杨彦明 冯敬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共4页
以聚砜中空纤维超滤膜为基体,通过紫外辐射接枝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制备荷负电膜,并用于含聚丙烯酰胺(PAM)污水的处理.结果表明:荷电膜通量下降率小于原膜,稳定通量是原膜的1.4倍,对PAM的去除率大于原膜,达到82%;操作压力增... 以聚砜中空纤维超滤膜为基体,通过紫外辐射接枝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制备荷负电膜,并用于含聚丙烯酰胺(PAM)污水的处理.结果表明:荷电膜通量下降率小于原膜,稳定通量是原膜的1.4倍,对PAM的去除率大于原膜,达到82%;操作压力增大,荷电膜通量衰减加快,PAM的去除率降低;随着PAM初始浓度的增大,荷电膜通量下降率先增大后基本不变;过滤不同浓度的含PAM污水,荷电膜对PAM的去除率均大于80%,COD去除率均在70%以上.在25℃,0.10 MPa下反洗20 min后荷电膜通量恢复率比原膜提高20.17%,重复使用3次后,通量恢复率仍保持在9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砜中空纤维膜 荷负电膜 含PAM污水 通量恢复率 AMPS
下载PDF
荷正电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冯敬 魏俊富 +3 位作者 赵孔银 张环 杨彦明 王晓磊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3,共4页
采用紫外辐射接枝方法将亲水性单体三甲基烯丙基氯化铵(TMAAC)接枝到聚丙烯腈(PAN)中空纤维超滤膜上,制备了带季铵基的荷正电膜.测试PAN-g-TMAAC膜的红外光谱(FTIR),出现了-N(CH3)3-骨架振动吸收峰,表面的静态接触角由基膜的38.55°... 采用紫外辐射接枝方法将亲水性单体三甲基烯丙基氯化铵(TMAAC)接枝到聚丙烯腈(PAN)中空纤维超滤膜上,制备了带季铵基的荷正电膜.测试PAN-g-TMAAC膜的红外光谱(FTIR),出现了-N(CH3)3-骨架振动吸收峰,表面的静态接触角由基膜的38.55°下降到15.13°,证明季铵基接枝到PAN膜上,提高了膜的亲水性.实验表明:当溶液的pH值小于BSA的等电点(pH=4.7)时,荷正电膜利用与带有正电荷的BSA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使其对BSA的截留率由基膜的76.7%提高到了9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正电中空纤维膜 三甲基烯丙基氯化铵(TMAAC) 紫外辐射接枝
下载PDF
膜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应用(综述)
4
作者 吕晓龙 夏泽坤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6年第S1期12-,共1页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型分离净化技术,大多数膜分离过程在常温下进行,无相变,不产生二次污染,广泛用于化工过程的分离与精制、环保、生物制药、食品卫生等领域,与光纤、超导等技术并列为未来工业六大高新技术之一和新世纪十大高科...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型分离净化技术,大多数膜分离过程在常温下进行,无相变,不产生二次污染,广泛用于化工过程的分离与精制、环保、生物制药、食品卫生等领域,与光纤、超导等技术并列为未来工业六大高新技术之一和新世纪十大高科技产业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 化学改性方法 膜分离技术 分离膜 扩散膜 领域
下载PDF
表面组装CdTe量子点的中空纤维膜抗菌性能研究
5
作者 孙孟娜 倪柳松 +7 位作者 何磊 张晨 张欢 许世超 魏俊富 王兵 张纪梅 代昭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8-162,共5页
聚砜中空纤维膜由于其独特的性质成为广泛使用的基膜之一,微生物污染是其使用过程中常见的一个严峻问题,量子点具有粒径小,生物毒性强等特点,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量子点修饰的聚砜中空纤维膜表面的抗菌性能,... 聚砜中空纤维膜由于其独特的性质成为广泛使用的基膜之一,微生物污染是其使用过程中常见的一个严峻问题,量子点具有粒径小,生物毒性强等特点,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量子点修饰的聚砜中空纤维膜表面的抗菌性能,通过在水相中合成了稳定的具有窄而对称荧光发射带的量子点CdTe,以巯基丙酸作为表面修饰剂,对其进行了荧光光谱、透射电镜表征,得到了粒径约为3nm的CdTe半导体纳米粒子;以二苯甲酮为光敏剂,通过连续化紫外辐照的方法将亲水性单体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接枝到中空纤维膜的表面,利用羟基和羧基的反应成功地在其表面组装上量子点,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从野外环境中分离培养了棒状细菌B1,其形态通过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表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光学密度,分析中空纤维膜上量子点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经过改性,细菌的光学密度由原膜的0.88降低到量子点改性膜的0.27.表明中空纤维膜的抗菌性有了较显著的改善.进而表明,连续化紫外辐照改性的方法切实可行,并展现了在工业应用领域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生物技术 生物学 接枝 量子点 中空纤维膜 微生物
下载PDF
洗毛、染色废水除硫、脱色的研究
6
作者 刘广庆 韦贵菊 +1 位作者 杜启云 戴海平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84-86,89,共4页
利用硫酸亚铁、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混凝沉淀,对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废水进行除硫、脱色处理,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FeSO_4·7H_2O为100 mg/L,PAC为75 mg/L,PAM为2mg/L,最佳pH值为7.5。并对次氟酸钠的脱... 利用硫酸亚铁、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混凝沉淀,对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废水进行除硫、脱色处理,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FeSO_4·7H_2O为100 mg/L,PAC为75 mg/L,PAM为2mg/L,最佳pH值为7.5。并对次氟酸钠的脱色效果进行了研究,认为将二者结合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脱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沉淀 除硫 脱色 正交试验 混凝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