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股沟嵌顿疝行无张力修补术30例
1
作者 曹景新 《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2期94-95,共2页
目的 探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疗效、放置补片的指征、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疝类型、嵌顿时间、手术方式、... 目的 探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疗效、放置补片的指征、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疝类型、嵌顿时间、手术方式、是否放置补片、术后并发症。结果 除2例患者因肠管嵌顿坏死、破溃感染行肠切除仅行疝囊高位结扎外,其余均放置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疝无复发。结论 腹股沟嵌顿疝无肠管坏死情况不是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的禁忌,对于无肠管绞窄坏死情况可选择补片修补,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术后无疼痛、减少复发的获益大于其潜在的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嵌顿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下载PDF
初诊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的真实世界研究
2
作者 王晓娜 曹景新 +6 位作者 王宝贵 詹宏杰 刘勇 丁学伟 刘宁 张汝鹏 梁寒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80-1086,共7页
目的探讨初诊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847例初诊手术治疗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405例, 女442例;年龄为(60±10)... 目的探讨初诊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847例初诊手术治疗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405例, 女442例;年龄为(60±10)岁。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 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1)GIST临床病理特征。847例患者中, 肿瘤原发部位为胃585例、空肠和回肠142例、十二指肠76例、结直肠10例、食管3例、胃肠道外31例;合并肝转移13例, 合并腹腔转移22例;肿瘤最大径为(7±5)cm, 核分裂象为4(0~60)个/50高倍视野或5 mm2;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危险度分级为极低危31例、低危238例、中危213例、高危365例。847例患者中, CD117阳性839例, Dog-1阳性788例, CD34阳性710例;272例Ki-67指数<5%, 214例为5%~9%, 198例为≥10%, 163例未知;R0切除814例, 非R0切除33例。(2)GIST患者基因检测与术后辅助治疗。①基因检测情况:847例患者中, 424例行基因检测, 其中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基因检测率分别为1.89%(1/53)、9.76%(8/82)、8.45%(6/71)、15.66%(13/83)、50.00%(40/80)、55.26%(42/76)、73.86%(65/88)、68.27%(71/104)、80.65%(75/93)、88.03%(103/117)。424例行基因检测患者中, KIT突变338例, PDGFRA突变31例, 野生型55例。②辅助治疗情况:847例患者中, 253例行术后辅助治疗, 其中低、中、高危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比例分别为8.82%(21/238)、41.78%(89/213)、39.18%(143/365)。578例中高危患者中,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术后辅助治疗比例分别为15.15%(5/33)、14.71%(10/68)、22.45%(11/49)、29.09%(16/55)、41.38 %(24/58)、46.15%(24/52)、32.81%(21/64)、60.00%(45/75)、60.42%(29/48)、61.84%(47/76)。253例术后辅助治疗患者中, 247例接受伊马替尼治疗、6例接受舒尼替尼治疗。(3)非胃来源和胃来源GIST临床病理特征的比较。847例患者中, 非胃来源和胃来源GIST分别为262例和585例, 两者性别、肿瘤数目、肿瘤最大径、Ki-67指数、NIH危险度分级、R0切除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62、8.40、12.97、6.57, Z=-6.15, χ^(2)=17.19, P<0.05)。(4)GIST患者无复发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诊年度、原发部位、肿瘤最大径、核分裂象、NIH危险度分级、R0切除、基因检测、术后辅助治疗是影响初诊手术治疗GIST患者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因素(风险比=0.58, 0.61, 2.00, 1.71, 5.81, 2.56, 0.65, 0.38, 95%可信区间为0.39~0.85, 0.45~0.83, 1.46~2.74, 1.24~2.35, 3.16~10.69, 1.63~4.02, 0.46~0.94, 0.25~0.56, P<0.05)。结论初诊手术治疗GIST部位以胃多见, CD117和Dog-1阳性率高。GIST行基因检测和靶向治疗的人数逐年增加。非胃来源和胃来源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不同。初诊年度、原发部位、肿瘤最大径、核分裂象、NIH危险度分级、R0切除、基因检测、术后辅助治疗是影响初诊手术治疗GIST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手术 临床 病理 无复发生存率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