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食管反流病与消化道微生态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培彩 唐艳萍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53-156,170,共5页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发现GERD与消化道微生态存在明显的相关性。GERD患者的食管菌群存在明显改变,GERD与小肠细菌过度增长(SIBO)、肠道微生态也有密切联系。消化道微生态改...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发现GERD与消化道微生态存在明显的相关性。GERD患者的食管菌群存在明显改变,GERD与小肠细菌过度增长(SIBO)、肠道微生态也有密切联系。消化道微生态改变可通过激活免疫炎性反应通路,影响食管及胃肠动力,提高内脏敏感度等多种机制,参与GERD的病理生理过程。该文就GERD与消化道微生态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微生态 肠道微生态 相关性 精神心理
下载PDF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天锡 曹泽伟 《疑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352-352,共1页
关键词 毛细血管扩张 出血性 遗传性 出血 上消化道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与消化系统免疫性疾病
3
作者 弓艳霞 唐艳萍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3年第7期130-133,139,共5页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与消化系统免疫性疾病的关系。TNF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具有调节免疫、炎症反应、抗肿瘤等作用,是消化系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过程中的重要因子。TNF在炎症性肠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皮质类固醇的抗...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与消化系统免疫性疾病的关系。TNF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具有调节免疫、炎症反应、抗肿瘤等作用,是消化系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过程中的重要因子。TNF在炎症性肠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皮质类固醇的抗炎症作用被血小板激活因子转录抑制有关。TNF在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作用为:触发IL-6、IL-1和TNF-α本身产生的级联反应;调节HLAⅡ类分子和黏附分子的表达;抑制B细胞的激活和抗体的产生,激活巨噬细胞,促发迟发超敏反应和增加细胞毒性等。可溶性TNF在肿瘤患者中较正常人明显升高。以上理论为消化系统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指导,为以TNF为靶细胞的新型免疫新药对免疫相关性疾病的诊疗指引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消化系统 免疫性疾病 综述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活血通降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分子机制
4
作者 刘磊 郭政 +1 位作者 唐艳萍 杨磊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22-728,共7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以及分子对接技术来研究活血通降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分子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TCMSP数据库获取活血通降方中7味中药相关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结合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反流性食管炎疾病主要靶点;利用Venny...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以及分子对接技术来研究活血通降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分子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TCMSP数据库获取活血通降方中7味中药相关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结合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反流性食管炎疾病主要靶点;利用Venny2.1软件筛选活血通降方活性成分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共同作用靶点;提交二者交集靶点至STRING平台,分析二者的蛋白质互作网络;利用DAVID平台对其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通路富集(KEGG)分析。利用Cytoscape3.8.2和String数据库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活性成分-作用靶点-通路”网络以及利用Cytoscape3.8.2软件对该网络进行拓扑分析。利用分子的对接技术,由Autodock Vina实现核心成分白细胞介素(IL)-6与关键靶点分子对接。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活血通降方119个活性成分及相应靶点268个。反流性食管炎潜在作用靶点89个。经Cytoscape拓扑分析得到STAT3、TP53、JUN、AKT1、IL6、TNF等17个核心靶点,槲皮素、木犀草苷、山奈酚、黄芩素、柚皮素等20个核心活性成分。生物信息学富集分析中共获得711个GO条目,其中包括571个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53个细胞组成(cellular component,CC)、87个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06条通路,主要涉及癌症通路(pathways in cancer)、HIF-1信号传导途径(HIF-1 signaling pathway)、TNF信号传导途径(TNF signaling pathway)等。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发现黄芩苷元、柚皮素、川陈皮素与IL-6靶点有较强的亲和能力。结论:活血通降方通过降低炎症通路的激活,导致炎症因子分泌减少,从而起到修复食管黏膜炎症的作用。系统性揭示了活血通降方多途径、多靶点、多层次的调节作用,为活血通降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通降方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反流性食管炎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索中医药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用药规律
5
作者 孙中美 杨磊 唐艳萍 《光明中医》 2024年第22期4451-4455,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现有文献数据库的中药复方治疗湿热证UC的随机对照研究。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本研究纳入的中药方剂进行用药频次分析、性味归经分析,并预测潜在新...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现有文献数据库的中药复方治疗湿热证UC的随机对照研究。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本研究纳入的中药方剂进行用药频次分析、性味归经分析,并预测潜在新方。结果研究纳入方剂共计136首,涉及中药153味。使用频率前5位的中药有甘草、黄连、木香、白芍、黄芩。分析药性,以寒性药最多,温性次之。药味排序为苦味、甘味、辛味、酸味、咸味。药物归经以脾经、胃经为主;药物聚类分析得到潜在新方4首。结论中医药治疗湿热证UC以清热燥湿、理气健脾为原则,并应全程顾护脾胃,调气化滞。治疗UC不可一味应用苦寒之品,应寒温并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泻 溃疡性结肠炎 湿热证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下载PDF
舒肝和胃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JAK/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6
作者 刘茜 杨磊 唐艳萍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9期958-963,共6页
目的探讨舒肝和胃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剩余30只大鼠用复合造模法制备CAG模型,造模成功后,将27只模型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及舒肝和胃方低、高剂量组... 目的探讨舒肝和胃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剩余30只大鼠用复合造模法制备CAG模型,造模成功后,将27只模型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及舒肝和胃方低、高剂量组,各9只。造模24周后,舒肝和胃方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5、10 g/(kg·d)药物灌胃;模型组、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灭菌饮用水灌胃,1次/d,连续8周。8周后收集大鼠血清和胃黏膜组织。观察并记录大鼠一般情况、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用RT-qPCR检测大鼠胃黏膜中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c-myc mRNA,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胃黏膜中JAK2、STAT3、c-myc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4、IL-10、IL-6。结果舒肝和胃方能不同程度改善CAG模型大鼠一般情况。造模20周时,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8周后,舒肝和胃方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高于模型组和舒肝和胃方低剂量组(P<0.05)。舒肝和胃方能改善CAG大鼠胃黏膜状态。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中JAK2、STAT3、c-myc mRNA表达高(P<0.05)。舒肝和胃方高剂量组大鼠胃黏膜中JAK2、STAT3、c-myc mRNA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和舒肝和胃方低剂量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中p-JAK2、p-STAT3、c-myc蛋白表达高(P<0.05)。舒肝和胃方高剂量组大鼠胃黏膜中p-JAK2、p-STAT3、c-myc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和舒肝和胃方低剂量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6水平高,IL-4、IL-10水平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舒肝和胃方低、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4、IL-10水平高,IL-6水平低(P<0.05);舒肝和胃方低、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4、IL-10、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和胃方能修复CAG大鼠胃黏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c-myc表达及改变炎症因子IL-4、IL-10、IL-6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舒肝和胃方 蛋白酪氨酸激酶2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大鼠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68
7
作者 弓艳霞 唐艳萍 +2 位作者 牛薇 刘思邈 徐阳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512-516,共5页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西医涉及遗传、免疫、环境、微生态、感染、心理应激等诸多因素。中医认为其多为素体正气不足、外感邪寒、饮食不节(洁)、情志内伤所致,本于脾胃,与肺肝肾关系密切,表现为脾肾本虚、邪滞肠道、气血不...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西医涉及遗传、免疫、环境、微生态、感染、心理应激等诸多因素。中医认为其多为素体正气不足、外感邪寒、饮食不节(洁)、情志内伤所致,本于脾胃,与肺肝肾关系密切,表现为脾肾本虚、邪滞肠道、气血不调、肠络受损、血肉腐败等。本文总结归纳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发病机制,并阐述相应的内外科治疗研究进展,以期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发病机制 治疗 进展
下载PDF
糖尿病胆囊超微结构的改变 被引量:12
8
作者 曹泽伟 李方儒 +1 位作者 白景文 杨海贤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21-422,共2页
目的 :观察糖尿病伴有胆结石患者胆囊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 :对1993年—1995年因胆石症行胆囊切除的合并糖尿病患者12例和未合并糖尿病患者的3例胆囊 ,进行电镜观察。结果 :合并糖尿病者胆囊上皮细胞内局部组织溶解 ,血管内皮细胞变性 ... 目的 :观察糖尿病伴有胆结石患者胆囊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 :对1993年—1995年因胆石症行胆囊切除的合并糖尿病患者12例和未合并糖尿病患者的3例胆囊 ,进行电镜观察。结果 :合并糖尿病者胆囊上皮细胞内局部组织溶解 ,血管内皮细胞变性 ,血管平滑肌细胞变性 ,基底板增厚和基底水肿 ,而未合并糖尿病者则无上述改变。结论 :糖尿病胆囊的微血管病变可能影响胆道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胆囊 电子显微镜检查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观察旋覆代赭汤及其拆方对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食管线粒体ANT转运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田晶晶 杨幼新 +1 位作者 袁红霞 马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58-1761,共4页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及其拆方对反流性食管炎(RE)模型大鼠线粒体腺苷酸转运体(ANT)转运活性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旋覆代赭汤全方组及拆方组(包括苦降组、甘升组),每组10只大鼠。对...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及其拆方对反流性食管炎(RE)模型大鼠线粒体腺苷酸转运体(ANT)转运活性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旋覆代赭汤全方组及拆方组(包括苦降组、甘升组),每组10只大鼠。对除正常组外的造模组大鼠采用"4.2 mm幽门夹+胃底2/3结扎术"制备RE动物模型。从术后第7天开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旋覆代赭汤全方组、拆方各组及西药组分别给予相应药液灌胃,干预14 d后,第22天处死全部大鼠后,取材,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RE大鼠病理分级,各组随机取6份食管标本匀浆制成线粒体悬浮,液通过H3-ADP掺入法测量检测食管线粒体ANT转运活性。结果:各组大鼠食管黏膜病理形态学积分比较:模型组大鼠食管黏膜病理积分比正常组显著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全方组、西药组、甘升组食管黏膜病理形态学积分比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苦降组食管黏膜病理形态学积分较模型组稍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方组及西药组食管黏膜病理形态学积分较甘升组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食管线粒体ANT转运活性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西药组、全方组、甘升组大鼠食管线粒体ANT转运活性略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苦降组略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全方组及甘升组大鼠食管线粒体ANT转运活性略提高略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全方组、甘升组及苦降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覆代赭汤通过调节脾胃气机改善RE模型大鼠食管黏膜光镜下表现,促进黏膜修复,改善炎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RE大鼠线粒体ANT转运活性,辅助线粒体能量的顺利完成,亦可能是旋覆代赭汤治疗RE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旋覆代赭汤 气机升降 能量代谢 线粒体腺苷酸转运体转运活性
下载PDF
清肠愈疡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1
10
作者 张娟 曹泽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观察清肠愈疡汤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颗粒剂(艾迪莎)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将轻、中度UC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2例,采用清肠愈疡汤保留灌肠联合艾迪莎口服治疗;对照组32例,单纯口服艾迪莎。主要观察临床疗... 目的观察清肠愈疡汤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颗粒剂(艾迪莎)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将轻、中度UC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2例,采用清肠愈疡汤保留灌肠联合艾迪莎口服治疗;对照组32例,单纯口服艾迪莎。主要观察临床疗效、不同病变部位的疗效比较、临床症状的改善、结肠镜检积分的改善情况及半年内复发率。结果试验组在改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结肠镜检积分、复发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肠愈疡汤保留灌肠联合艾迪莎口服治疗UC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肠愈疡汤 中药灌肠 美沙拉嗪 结肠炎 溃疡性
下载PDF
地区差异对胃癌疾病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弓艳霞 唐艳萍 +6 位作者 郭丽 陈洮明 康丽丽 牛薇 王占风 陈盈 张婷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092-1097,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胃癌在天津市南开区及甘肃省陇南市两地区的疾病特征差异性,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两地区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率、年龄、性别、家族史、癌前状态、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胃镜... 目的:对比分析胃癌在天津市南开区及甘肃省陇南市两地区的疾病特征差异性,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两地区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率、年龄、性别、家族史、癌前状态、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胃镜及病理特点、治疗等,回顾性分析两地区胃癌的不同疾病特征.结果:天津市南开区与甘肃省陇南市胃癌发病率分别为4.60%及5.77%,H.pylori检测率分别为74.16%及55.60%,伴随H.pylori感染率分别为50.70%及57.95%,发病年龄分别为63.09岁±9.46岁及54.46岁±8.87岁,其中高发年龄分别为60-69岁及50-59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地区早期胃癌诊断率分别为0.72%及0.58%,男女发病比分别为1.23∶1及1.2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肃省陇南市胃癌患者多数存在肿瘤家族史及萎缩性胃炎等癌前状态.两地区胃癌发生部位均以胃窦及低分化腺癌为主,但患者采取治疗及预后不同.结论:胃癌的发病率及疾病特征存在地区差异性,天津市南开区胃癌的发病率及H.pylori感染率低,患者随诊依从性好,多数采取手术及化疗积极手段,预后较好;甘肃省陇南市胃癌的发病年龄轻,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多数患者存在癌前状态.胃癌疾病特征地区差异性可能与环境、饮食、H.pylori感染、患者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地区 疾病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药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小鼠NFκB p65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思邈 唐艳萍 +1 位作者 武文静 弓艳霞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518-522,共5页
目的:探讨清热利湿方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不同时段结肠黏膜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蛋白表达及相关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80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造模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20只,... 目的:探讨清热利湿方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不同时段结肠黏膜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蛋白表达及相关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80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造模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灌肠法配合饮食加环境复合法建立小鼠湿热型UC模型,术后西药组予以美沙拉嗪灌肠,中药组予以清热利湿方灌肠;第3 d、7 d每组各取10只小鼠观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gA、黏膜sIgA水平,结肠黏膜NFκB p6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造模组TNF-α、IgA、黏膜sIgA水平升高,NFκB p65蛋白表达增加,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与造模组相比,中药组、西药组TNF-α、IgA、黏膜sIgA、NFκB p65蛋白表达下降(P<0.01);中药组与西药组相比,给药3 d,上述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给药7 d,中药组TNF-α为(240.16±16.24)pg/mL、IgA为(161.46±28.75)ng/mL、黏膜sIgA为(18.25±2.20)μg/mL、NFκB p65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3.3%,较西药组TNF-α(290.58±18.33)pg/mL、IgA(184.90±33.23)ng/mL、黏膜sIgA(20.86±1.84)μg/mL、NFκB p65蛋白表达阳性率(55.6%)明显降低(P<0.05)。结论:湿热型UC动物模型造模成功,清热利湿方治疗湿热型UC疗效肯定,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 p65蛋白表达、降低TNF-α、IgA、黏膜sIgA水平等相关免疫指标有关,随疗程增加,中药疗效优于西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清热利湿 核转录因子ΚB P65 黏膜s IG A
下载PDF
应激对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食管下段pH值及黏膜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瑞 唐艳萍 +2 位作者 弓艳霞 刘思邈 康丽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应激对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食管下段p H值及黏膜血流的影响,探讨心理因素在反流性食管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应激组、模型组、应激-模型组,每组15只。采用改良部分贲门肌切开术联合外... 目的:观察应激对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食管下段p H值及黏膜血流的影响,探讨心理因素在反流性食管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应激组、模型组、应激-模型组,每组15只。采用改良部分贲门肌切开术联合外置幽门部分结扎术制备大鼠反流性食管炎模型。造模后7 d,应激组和模型-应激组用水浸束缚法行应激实验。实验结束后,各组大鼠麻醉、剖腹,检测各组大鼠食管下段p H值、黏膜血流。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应激组大鼠食管下段p H值(3.21±0.32)、黏膜血流[(38.62±6.11)BPU]均下降(P<0.01),模型组大鼠食管下段p H值(2.23±0.27)、黏膜血流[(30.16±6.79)BPU]均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应激-模型组大鼠食管下段p H值(2.01±0.19)、黏膜血流[(14.41±7.04)BPU]均下降(P<0.01)。结论:应激可加重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食管黏膜缺血、降低食管下段p H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水浸束缚 黏膜血流 PH值 大鼠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研究近况 被引量:19
14
作者 袁红霞 田晶晶 闫早兴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32期4323-4329,共7页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多从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等方面开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认为RE多与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劳倦内伤有关,因脾胃虚弱、胃气上逆而发病;临床上采用专方治疗及辨证施治;并且...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多从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等方面开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认为RE多与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劳倦内伤有关,因脾胃虚弱、胃气上逆而发病;临床上采用专方治疗及辨证施治;并且从胃肠道激素、相关炎性因子与蛋白、下食管括约肌钙通道等方面开展RE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本文对相关研究做了简要的述评,同时将我们治疗RE的策略进行详细的总结论述,以供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病因病机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为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Meta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郑敏 唐艳萍 《天津中医药》 CAS 2016年第8期456-461,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柴胡疏肝散为主治疗反流性胃食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纳入柴胡疏肝散为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或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 [目的]系统评价柴胡疏肝散为主治疗反流性胃食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纳入柴胡疏肝散为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或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6月,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柴胡疏肝散为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在临床总有效率[OR=5.05,95%CI(4.04,6.32)]、胃镜下有效率[OR=3.67,95%CI(2.60,5.19)]及复发率[OR=0.50,95%CI(0.37,0.67)]方面具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研究文献表明柴胡疏肝散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在总有效率、内镜下有效率、复发率方面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疏肝散 胃食管反流病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为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Meta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郑敏 唐艳萍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5期610-614,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半夏泻心汤为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纳入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或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 目的系统评价半夏泻心汤为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纳入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或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6月,对纳入研究的文献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合计130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半夏泻心汤为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在临床总有效率[OR=4.16,95%CI(2.91,5.95)]及复发率[OR=0.27,95%CI(0.15,0.48)]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研究文献表明半夏泻心汤对反流性食管炎在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方面优于单纯西医组。但由于纳入研究文献数量和质量有限,上述结论尚需开展大样本、高质量、多中心的研究文献进一步验证,为临床和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反流性食管炎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下载PDF
胃动汤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动素胃泌素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明 曹泽伟 《天津中医药》 CAS 2013年第3期142-144,共3页
[目的]观察以陈皮、木香、枳实、香附为组方的胃动汤对糖尿病性胃轻瘫(DGP)的临床疗效及对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组,其中30例予降糖治疗加中药治疗(治疗组),30例予降糖治疗加多潘立酮治疗(对照组)... [目的]观察以陈皮、木香、枳实、香附为组方的胃动汤对糖尿病性胃轻瘫(DGP)的临床疗效及对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组,其中30例予降糖治疗加中药治疗(治疗组),30例予降糖治疗加多潘立酮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胃排空时间变化和胃动素、胃泌素变化。[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6.67%,对照组治愈率为36.66%(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63.33%(P<0.01);治疗组胃排空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胃动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胃泌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结论]胃动汤治疗DGP,能改善患者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缩短胃排空时间,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胃动素 胃泌素 胃排空 胃动汤
下载PDF
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及诊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8
作者 徐阳 唐艳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83-186,共4页
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RRE)是指经过质子泵抑制剂治疗8周无效的反流性食管炎。其发生机制复杂,据多方研究证实,极有可能与食管高敏感性、弱酸反流、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及依从性差等因素有关。诊断需要通过内镜及造影检查、食管测压食管24小... 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RRE)是指经过质子泵抑制剂治疗8周无效的反流性食管炎。其发生机制复杂,据多方研究证实,极有可能与食管高敏感性、弱酸反流、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及依从性差等因素有关。诊断需要通过内镜及造影检查、食管测压食管24小时pH监测等。目前,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促动力药物,仍然是内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最常用方法,但对于RRE,常规内科治疗方案往往束手无策。此时中西医结合及外科治疗方法就显示出无法替代的优势。不过RRE的中医疗法同样有需要进一步改进之处,如果对中医治疗方法进一步进行完善,做到扬长避短,将是治疗RRE的好方法。本文综述RRE的病因及规范诊断流程和治疗方法,探讨中西医治疗方法的优势。希望对临床治疗RRE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 病因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9
作者 康丽丽 唐艳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14-416,共3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科常见的功能性疾病,症状容易反复发作,目前西医尚无有效治疗办法。近年中医治疗成为热点,治疗方法灵活多样,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同时中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现代机制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该...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科常见的功能性疾病,症状容易反复发作,目前西医尚无有效治疗办法。近年中医治疗成为热点,治疗方法灵活多样,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同时中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现代机制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该病的中医治疗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 中医治疗
下载PDF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观察旋复代赭汤及其拆方对RE模型大鼠AMPK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田晶晶 杨幼新 +2 位作者 袁红霞 马艳 许云姣 《新中医》 CAS 2016年第3期230-234,共5页
目的:观察旋复代赭汤及其拆方对反流性食管炎(RE)模型大鼠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含量的影响。方法:将8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7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旋复代赭汤全方组及拆方各组(包括苦降组、甘升组、升降相因组)、西药... 目的:观察旋复代赭汤及其拆方对反流性食管炎(RE)模型大鼠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含量的影响。方法:将8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7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旋复代赭汤全方组及拆方各组(包括苦降组、甘升组、升降相因组)、西药组(兰索拉唑+莫沙必利),每组12只大鼠。对造模组大鼠采用"4.2 mm幽门夹+胃底2/3结扎术"制备反流性食管炎动物模型。从造模术后7天开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旋复代赭汤全方组及拆方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液,西药组给予(兰索拉唑+莫沙必利)灌胃,干预14天后,处死全部大鼠后,其中每组分别送2份大鼠食管组织制作线粒体超微结构切片,应用电镜观察食管下段黏膜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其余食管组织匀浆后应用ELISA测定AMPK含量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模型对照组大鼠电镜下食管黏膜线粒体稀少,形态、大小不一,内膜、外膜及嵴断续模糊,部分线粒体呈肿胀、空泡化,偶见巨线粒体;旋复代赭汤全方组、西药组较模型对照组改善(P<0.05),甘升组、升降相因组较模型对照组也明显改善(P<0.05);各组AMPK含量:旋复代赭汤全方组、西药组较模型对照组降低(P<0.05);甘升组、升降相因组较模型组也降低(P<0.05)。结论:旋复代赭汤及其药物通过调节脾胃气机,降低食管组织AMPK含量,促进线粒体能量三磷酸腺苷(ATP)的生成代谢,增加线粒体数量,减少线粒体结构及食管黏膜损伤,调节线粒体能量代谢,治疗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RE) 旋复代赭汤 拆方 气机升降 能量代谢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