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咽源性咳嗽中医探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辛珈仪 王林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30期17-19,共3页
“咽源性咳嗽”首次由耳鼻喉专家干祖望教授提出,临床以咽喉不适为主要表现,可闻及患儿频繁清嗓之声,可见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其主要特点为喉头一痒即咳,不痒不咳,且病程多较长,短则数周,长则数月,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家长亦因多处... “咽源性咳嗽”首次由耳鼻喉专家干祖望教授提出,临床以咽喉不适为主要表现,可闻及患儿频繁清嗓之声,可见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其主要特点为喉头一痒即咳,不痒不咳,且病程多较长,短则数周,长则数月,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家长亦因多处求医但疗效欠佳而焦虑。西医多采用抗感染、抗过敏及局部雾化治疗,疗效欠佳,而中医则通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疗效显著。近年来,小儿咽源性咳嗽的患病率逐渐升高。为提高对小儿咽源性咳嗽的认识,更好诊治咽源性咳嗽患儿,对近10年各专家学者对小儿咽源性咳嗽的辨证治疗经验进行探析。多数中医学者认为咽源性咳嗽多归因于“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其发病与肺、脾、肝、肾脏器密切相关,肺气失宣、脾失运化、肝失疏泄、肺肾阴虚均可引起患儿咽源性咳嗽。临床医家多从肺脾、肺肝、肺肾论治,将其辨证为风邪犯肺证、痰热互结证、阴虚火旺证。吾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咽源性咳嗽初起以风寒风热袭咽为主,进而以痰热蕴结肺脾为主,后期以肺阴不足、脾胃虚弱为主,治以疏风宣肺、止咳利咽、清热化痰、滋阴润肺、健脾养咽;提出咽源性咳嗽患儿需注重日常防护,应做到戴口罩、避风寒、忌酸甜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源性咳嗽 儿童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