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性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因素分析
1
作者 刘津贤 王鹏 +7 位作者 高闯 苏万强 黄金浩 钱宇 龚之涛 宋一鸣 孙健 江荣才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29-32,37,共5页
目的研究女性颅脑创伤(TBI)患者的临床因素,为优化女性TBI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 368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女性TB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出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 目的研究女性颅脑创伤(TBI)患者的临床因素,为优化女性TBI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 368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女性TB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出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女性TBI患者例数约为男性的1/3。与男性TBI患者相比,女性患者中开放伤和多发伤者更少,老年(≥65岁)患者的比例明显增加。男女TBI的首要伤因均为交通伤,但≥75岁女性TBI患者的首要受伤原因是跌倒。女性TBI患者中,在伤后≤6 h即入院者更多,入院时昏迷程度较男性患者轻;但总体上女性与男性TBI患者的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5岁、受伤至入院时间≤6 h以及入院时GCS评分较低,可能是治疗后女性患者出院时GCS评分改善的保护因素(均P <0. 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0. 425,95%CI:0. 238~0. 760,P=0. 004)、受伤至入院时间(OR=0. 576,95%CI:0. 345~0. 962,P=0. 035)以及入院GCS评分(OR=0. 768,95%CI:0. 713~0. 827,P <0. 001)为女性TBI患者出院时GCS评分改善的影响因素。结论预防老年女性受伤及尽快将伤者送医院就诊,可能改善女性TBI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女(雌)性 临床特征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对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耿文静 张哲成 刘娜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6-358,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MS-MEP)对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脊髓侧索早期病变的评价作用,初步分析其在SCD定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10-2014年确诊的SCD患者20例为确诊组,并选取同期14例拟诊断为SCD的患...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MS-MEP)对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脊髓侧索早期病变的评价作用,初步分析其在SCD定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10-2014年确诊的SCD患者20例为确诊组,并选取同期14例拟诊断为SCD的患者为拟诊组,健康人21例为对照组。入选患者及对照组均进行TMS-MEP检查,分别比较确诊组、拟诊组与对照组MEP皮层潜伏期和中枢传导时间(CMCT)的差异。结果拟诊组14例患者中10例出现MEP异常,异常率为71.4%。确诊组中患者上肢MEP皮层潜伏期为(24.49±1.87)ms,CMCT为(12.08±1.43)ms;下肢MEP皮层潜伏期为(33.81±2.09)ms,CMCT为(19.88±1.89)ms,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拟诊组中患者上肢MEP皮层潜伏期为(24.05±1.94)ms,CMCT为(11.68±1.71)ms;下肢MEP皮层潜伏期为(33.00±2.52)ms,CMCT为(19.36±2.06)ms,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 TMS-MEP异常在SCD患者未出现脊髓侧索受累临床体征前即可出现,其可发现脊髓侧索亚临床病变,并提供SCD的早期锥体束损害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电位 运动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锥体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