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梗阻性膀胱逼尿肌功能失调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刘胜来 田大伟 吴长利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2年第10期1606-1610,共5页
膀胱出口梗阻(BOO)增加了排尿阻力,也延长了膀胱内高压的持续时间。腔内压力升高使逼尿肌受到的静水压力和机械拉伸力超出负荷时,促发了肌细胞以机械张力应激、低氧、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为始的级联反应,引起细胞内代谢的改变和细胞外... 膀胱出口梗阻(BOO)增加了排尿阻力,也延长了膀胱内高压的持续时间。腔内压力升高使逼尿肌受到的静水压力和机械拉伸力超出负荷时,促发了肌细胞以机械张力应激、低氧、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为始的级联反应,引起细胞内代谢的改变和细胞外基质的重构。此病理损伤具有不可逆性,最终的结局是膀胱功能失代偿,出现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确切病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发病机制的探索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实现精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出口梗阻 膀胱重构 尿路上皮纤维化 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静电纺胶原/丝素复合微纳米纤维的制备及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崔新爱 刘欣 +1 位作者 孔德领 顾汉卿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1-299,共9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胶原/丝素复合微纳米纤维,对其理化性能进行表征并观察其细胞相容性。以六氟异丙醇(HFIP)为溶剂,将胶原和丝素以100∶0、70∶30、50∶50、30∶70、0∶100的质量比共混进行电纺。制备的五种材料经戊二醛蒸汽交联12 ...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胶原/丝素复合微纳米纤维,对其理化性能进行表征并观察其细胞相容性。以六氟异丙醇(HFIP)为溶剂,将胶原和丝素以100∶0、70∶30、50∶50、30∶70、0∶100的质量比共混进行电纺。制备的五种材料经戊二醛蒸汽交联12 h。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其理化性能进行表征。材料种植成纤维细胞后,通过扫描电镜和噻唑兰(MTT)比色法观察其细胞相容性。结果显示制备的纤维平均直径在550~1 100 nm之间,随着丝素含量的增加纤维平均直径增加。交联后纤维的β化程度、结晶度和热稳定性均有一定提高,且随着丝素含量的增加提高越明显;交联后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交联前;当丝素含量为70%时,纤维膜的平均断裂强度为(8.70±1.05)MPa,高于其它配比的纤维膜。细胞在材料表面生长状态良好;丝素含量为70%组的细胞粘附和增殖高于其它组,与细胞培养板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其细胞相容性良好,可望成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胶原 丝素 交联 细胞相容性
下载PDF
胶原/丝素电纺纳米纤维膜体外培养肝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胡玮 崔新爱 +1 位作者 刘欣 顾汉卿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2-587,共6页
本实验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胶原/丝素纳米纤维支架,对支架上培养的人肿瘤肝细胞HepG2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功能和代谢功能检测。胶原/丝素纳米纤维支架以六氟异丙醇(HFIP)为溶剂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5种支架材料胶原和丝素配比分别为1... 本实验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胶原/丝素纳米纤维支架,对支架上培养的人肿瘤肝细胞HepG2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功能和代谢功能检测。胶原/丝素纳米纤维支架以六氟异丙醇(HFIP)为溶剂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5种支架材料胶原和丝素配比分别为10∶0、7∶3、5∶5、3∶7、0∶10。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制备的纤维平均直径在550~1100 nm之间,随着丝素含量的增加纤维平均直径增加。细胞培养结果显示HepG2细胞在材料表面生长状态良好并与支架材料紧密结合。随培养时间延长,常规培养组细胞在第5 d后逐渐死亡,失去细胞功能,胶原/丝素纳米纤维支架组细胞在4~9 d内能够维持稳定状态,其尿素合成、蛋白分泌与常规培养组有明显差别,其中丝素含量为50%组的细胞状态和细胞功能高于其它组。实验表明胶原/丝素纳米纤维支架材料细胞相容性良好,较之常规培养细胞增殖效果明显,维持功能表达时间延长,有望用于改善人工肝生物反应器中的细胞活性,维持细胞功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人工肝 静电纺丝 胶原 丝素
下载PDF
前列腺癌中雄激素受体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尚芝群 马媛 +2 位作者 田晶 韩瑞发 牛远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057-1060,共4页
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作为核内转录因子是前列腺癌中最常见的治疗靶标,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中雄激素受体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是当前的... 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作为核内转录因子是前列腺癌中最常见的治疗靶标,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中雄激素受体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表观遗传学的改变在前列腺癌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甲基化、乙酰化及非编码RNA可以通过对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的调控促进或者抑制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本文将近期关于前列腺癌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表观遗传学的调节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受体 表观遗传学 超甲基化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下载PDF
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韩瑞发 尚芝群 牛远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14-317,共4页
关键词 雄激素 非依赖型 前列腺癌 机制 干细胞
下载PDF
高风险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辅助化疗疗效分析及预后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杜智勇 秦川 +5 位作者 申忠华 陈斐然 唐刚 田大伟 胡海龙 吴长利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08-812,共5页
目的 探讨高风险[T3/T4(No/N+)期]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92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男54例,女38例.年龄44~94岁,平均67岁.肿瘤直径1~8 cm,平均... 目的 探讨高风险[T3/T4(No/N+)期]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92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男54例,女38例.年龄44~94岁,平均67岁.肿瘤直径1~8 cm,平均3.6 cm.所有患者均行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性手术.病理学分期均为T3/T4(No/N+)期.47例(51%)接受辅助化疗治疗.根据是否化疗将患者分为化疗组和非化疗组.采用性别、年龄、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肿瘤大小、肿瘤数量、肿瘤分期及分级作为分层指标,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性手术后是否联合辅助化疗及不同临床病理因素对患者总生存期及肿瘤特异性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本组92例患者随访4~ 5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4.4个月.21例(22.8%)死于肿瘤,5例(5.4%)死于其他原因.是否行辅助化疗对患者总生存期(P>0.05)和特异性生存期(P>0.05)无影响,肿瘤分期(P=0.018,P=0.010)和ECOG评分(P =0.011,P=0.034)是患者总生存期和肿瘤特异性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辅助化疗对于T3/T4(No/N+)期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和肿瘤特异性生存期无影响,肿瘤分期和ECOG评分是肿瘤特异性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辅助化疗 生存分析 预后
原文传递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发生尿道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东正 高靖达 +4 位作者 王鑫朋 张瑞珊 王锐 刘春雨 刘利维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81-684,共4页
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发生尿道癌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50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6~76岁,平均63岁。176例既往有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non-muscle-invasiv... 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发生尿道癌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50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6~76岁,平均63岁。176例既往有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病史。15例肿瘤侵及前列腺部尿道。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中尿流改道方式为:原位新膀胱172例,输尿管皮肤造瘘90例,回肠膀胱88例。331例术前行膀胱灌注化疗,36例术后行全身化疗。148例肿瘤病灶≥2处,189例肿瘤分期≥T2期,177例为高级别尿路上皮癌。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发生尿道癌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350例,28例(8.0%)术后发生尿道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NMIBC病史(HR=15.205,95%CI 3.718~62.180,P<0.001)、肿瘤侵及前列腺部尿道(HR=5.233,95%CI 1.106~24.754,P=0.037)、非原位新膀胱术(输尿管皮肤造瘘术和回肠通道术)(HR=6.656,95%CI 1.840~24.077,P=0.004)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发生尿道癌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膀胱灌注化疗(HR=0.470,95%CI 0.010~0.217,P<0.001)是发生尿道癌的保护因素。结论既往NMIBC病史、肿瘤侵及前列腺、非原位新膀胱术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发生尿道癌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灌注化疗是术后发生尿道癌的保护因素。术前常规行膀胱灌注治疗和对具备危险因素患者行尿道切除术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尿道癌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后发生慢性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唐刚 杜智勇 +7 位作者 秦川 陈斐然 王银蕾 张博 吴周亮 申忠华 田大伟 胡海龙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92-697,共6页
目的 探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根治性手术后发生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disease,CKD)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239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9例,女110例.年龄41 ~94岁,平均66岁... 目的 探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根治性手术后发生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disease,CKD)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239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9例,女110例.年龄41 ~94岁,平均66岁.所有患者均行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性手术,病理分期Ta~T4,病理分级G1~G3.利用CKD流行病学协作组(CKD-EPI)的计算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新发CKD定义为行根治术后1个月CKD-EPI GFR<60 ml/(min·1.73 m2),根据是否出现CKD将患者分为CKD+组和CKD-组.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吸烟情况、体重指数、高血压病、糖尿病、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是否多发、肿瘤分期、肿瘤分级、术前患侧肾积水及术前CKD-EPI GFR等指标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有无CKD对总生存期和肿瘤特异性生存期的影响.采用Cox回归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预测根治术后发生CKD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239例患者随访3 ~ 8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1.3个月.患者术前CKD-EPI GFR为65.2 ~ 108.7 ml/(min·1.73 m2)71.4 ml/(min·1.73 m2).患者术后CKD-EPI GFR为37.6~93.8 ml/(min·1.73 m2)54.7ml/(min·1.73 m2).术后1个月105例患者确诊为新发CKD.根治术后是否出现CKD对患者总生存期(P=0.137)和特异性生存期(P =0.190)无影响.年龄(HR=1.825,95%CI 1.203 ~2.768,P=0.017)、术前患侧肾积水(HR=0.243,95% CI0.106 ~0.613,P=0.034)、术前CKD-EPI GFR(HR=0.237,95%CI 0.109 ~0.524,P=0.021)与根治术后新发CKD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年龄、术前患侧肾积水、术前CKD-EPI GFR是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后发生CKD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根治性手术 慢性肾脏疾病 肾小球率过滤 风险分析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
原文传递
CCNE1、RIP2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癌发病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梁恩利 吴长利 +2 位作者 王莹 胡海龙 田大伟 《天津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1022-1025,共4页
目的 细胞周期蛋白E1(CCNE1)基因和受体相互作用蛋白2(RIP2)基因区域分别存在多态性位点rs8102137和rs42490,探讨这2种多态性与膀胱癌的发病风险及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和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膀胱癌患者(膀胱癌组)176例及非肿... 目的 细胞周期蛋白E1(CCNE1)基因和受体相互作用蛋白2(RIP2)基因区域分别存在多态性位点rs8102137和rs42490,探讨这2种多态性与膀胱癌的发病风险及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和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膀胱癌患者(膀胱癌组)176例及非肿瘤体检患者(对照组)210例血样本并提取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序方法检测CCNE1(rs8102137)和RIP2(rs42490)的多态性。根据术后病理结果确定膀胱癌患者的分级及分期。分析膀胱癌组和对照组中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分布差异。对2组间基因型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分析CCNE1(rs8102137)和RIP2(rs42490)各基因型与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间的关系,及与膀胱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样本的基因型分布具有良好的群体代表性。CCNE1(rs8102137)突变型(C/T+C/C)在膀胱癌组中频率(40.91%)高于对照组(30.95%,OR=1.54,95%CI:1.02~2.45,P〈0.05)。RIP2(rs42490)突变型(A/G+G/G)在膀胱癌组频率(72.73%)高于对照组(62.38%,OR=1.61,95%CI:1.04~2.48,P〈0.05)。不同膀胱癌病理分级、分期患者的CCNE1(rs8102137)和RIP2(rs42490)基因多态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CNE1(rs8102137)、RIP2(rs42490)基因型与膀胱癌易感性关系密切,携带突变型等位基因的个体患膀胱癌的风险显著高于野生型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多态现象 遗传 基因 细胞周期蛋白E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2
下载PDF
原发性肾脏滑膜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0
作者 邹雲 韩兴宝 +2 位作者 郭战军 王一 孙光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脏滑膜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报告1例原发性肾脏滑膜肉瘤诊治过程及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为尿路上...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脏滑膜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报告1例原发性肾脏滑膜肉瘤诊治过程及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为尿路上皮细胞癌,行患侧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术后常规病理诊断为后肾始基分化欠成熟的双向分化的癌肉瘤,经联合病理会诊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为肾脏原发性滑膜肉瘤(梭形细胞为主型)。术后生物治疗,随访1 a无复发。结论原发性肾脏滑膜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侵袭性强的肿瘤,易发生于年轻成人,预后较差;确诊主要依据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细胞遗传学,治疗需采取早期手术联合术后化疗、放疗或生物治疗的综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滑膜肉瘤 临床特点 病理特征 治疗
下载PDF
膀胱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一 梁博 +5 位作者 刘晓强 郭战军 刘雨 胡海龙 吴长利 孙光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 分析膀胱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方法 报告我院收治的1例膀胱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全程无痛肉眼血尿.尿脱落细胞检查为阴性.术前行B超检查提示膀胱左侧壁有一约2.5 cm... 目的 分析膀胱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方法 报告我院收治的1例膀胱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全程无痛肉眼血尿.尿脱落细胞检查为阴性.术前行B超检查提示膀胱左侧壁有一约2.5 cm×3.5 cm中低回声团块,CT检查示膀胱左侧壁一隆起性中等密度肿物,未见盆腔淋巴结肿大影.膀胱镜检查发现一广基、单发隆起性肿物,大小约2.5 cm×3.5 cm,表面可见出血坏死灶,双侧输尿管口未累及.术前病理活检诊断为膀胱尿路上皮癌,侵及肌层,临床分期为T2bN0M0.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肿瘤标本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本例术前诊断为膀胱尿路上皮癌,行膀胱全切除术加双侧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诊断为膀胱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肿瘤细胞浸润膀胱黏膜及黏膜下层,并侵及肌层.特殊染色AB/PAS阳性.免疫组化染色提示EMA、CK(AE1/AE3)、CK7、CK18、CK20、CEA、CD138、β-hCG均为阳性,E-cadherin、CD45、CD38、S-100、HMB45、vimentin、desmin、SMA、myogenin、MyoD1、Syn及CgA均为阴性.术后给予规律全身吉西他滨+顺铂(GC)方案化疗,4个疗程后由于化疗不良反应而终止.随访18个月,患者死于肿瘤进展.结论 膀胱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临床罕见,具有特殊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治疗方面尚没有明确的指导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尿路上皮癌 浆细胞样 诊断
原文传递
右侧完全性重复肾畸形伴同侧输尿管癌及输尿管结石一例报告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兴宝 邹雲 +3 位作者 李晨曦 王一 刘雨 孙光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58-558,共1页
患者,女,77岁。主因间断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3个月于2011年4月26日入院。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腰痛、发热。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超声检查:右侧肾窦回声分离4.2cm,右肾窦中部可见分隔;上位肾延续出管状结构,其输尿管末端可见多... 患者,女,77岁。主因间断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3个月于2011年4月26日入院。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腰痛、发热。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超声检查:右侧肾窦回声分离4.2cm,右肾窦中部可见分隔;上位肾延续出管状结构,其输尿管末端可见多发强光团,最大直径1.3cm;下位肾输尿管扩张至膀胱,扩张的输尿管末端管腔内可见5.7cm×3.0cm低回声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肾畸形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癌 右侧 完全性 无痛性肉眼血尿 输尿管末端 同侧
原文传递
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52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姜明东 陈靖 +4 位作者 王准 吴涛 赵鹏 权昌益 牛远杰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的诊疗方法,以提高本病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大第二医院泌尿外科10年来收治的52例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2例中7例行膀胱镜或输尿管镜下置入双J管并口服激素+他莫昔芬治疗... 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的诊疗方法,以提高本病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大第二医院泌尿外科10年来收治的52例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2例中7例行膀胱镜或输尿管镜下置入双J管并口服激素+他莫昔芬治疗;45例行输尿管置管+输尿管松解术,其中11例一期输尿管置管,待肾功能改善后二期输尿管松解术。行输尿管松解术患者中,输尿管移入腹腔35例,带蒂大网膜包裹10例。术后病理检查诊断均为纤维脂肪组织伴炎性细胞浸润。随访1月~10年,52例术后临床症状均减轻或完全消失,肾功能均明显改善。结论对于B超检查提示肾积水患者,在排除输尿管占位、结石、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等常见疾病后要考虑到腹膜后纤维化的可能,并进一步行IVU、CT、输尿管镜等检查,以在术前明确诊断。治疗以解除输尿管梗阻,尽可能保护肾功能,减少复发为主要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纤维化 肾积水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膀胱尿路上皮癌伴鳞状分化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涛 李刚 +3 位作者 姜明东 王准 权昌益 牛远杰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24-527,共4页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伴鳞状分化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8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伴鳞状分化患者(伴鳞状分化组)的临床资料,男39例,女9例。年龄29~87岁,中位年龄70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伴鳞状分化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8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伴鳞状分化患者(伴鳞状分化组)的临床资料,男39例,女9例。年龄29~87岁,中位年龄70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44例,体检发现膀胱占位4例。行TURBT 25例,膀胱部分切除术8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13例,单纯双侧输尿管皮肤造瘘术1例,膀胱镜检1例。根据临床资料和手术方式按照1∶1匹配原则选取48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不伴鳞状分化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男40例,女8例。年龄39~86岁,中位年龄68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45例,体检发现膀胱占位3例。行TURBT 28例,膀胱部分切除术7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13例。两组中53例行TURBT和1例行膀胱镜检者应用表柔吡星膀胱灌注治疗1年,其中19例行TURBT患者加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3~6个周期。15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26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1例行单纯双侧输尿管皮肤造瘘术患者应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3~6个周期。结果两组96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膀胱尿路上皮癌。伴鳞状分化组病理分期:pTa 期1例(2.1%),pT1期25例(52.1%),pT2期17例(35.4%),pT3期4例(8.3%)和pT4期1例(2.1%)。对照组:pTa 期1例(2.1%),pT1期28例(58.3%),pT2期16例(33.3%),pT3期2例(4.2%),pT4期1例(2.1%)。两组病理分级各有2例低级别和46例高级别。伴鳞状分化组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复发8例,中位复发时间12个月;死亡3例,其中1例死于尿路上皮癌。对照组术后平均随访23个月,复发7例,中位复发时间22个月,无疾病进展和死亡病例。行TURBT的伴鳞状分化组3年复发率为49.5%,对照组为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癌伴鳞状分化的恶性程度高,复发率高,发生进展的风险高于单纯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应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尿路上皮癌 鳞状分化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前列腺癌中血管抑制蛋白-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博 高琼琼 +4 位作者 吴周亮 唐刚 吴长利 田晶 胡海龙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探索前列腺癌组织中血管抑制蛋白-1(VASH-1)及相关血管活性因子(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情况,了解它们之间表达的相关性并分析它们对前列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 目的探索前列腺癌组织中血管抑制蛋白-1(VASH-1)及相关血管活性因子(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情况,了解它们之间表达的相关性并分析它们对前列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前列腺癌组织进行染色,分别检测VASH-1、VEGF-A及HIF-1α的平均累积吸光度值(AOD)并测定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值,运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及它们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VASH-1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及前列腺癌癌细胞胞浆中。VASH-1、CD34、VEGF-A及HIF-1α的表达均随着Gleason评分、pT分期的增加及远处转移有上升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患者的年龄及PS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VASH-1、CD34、VEGF-A及HIF-1α的表达之间具有正相关性,且它们的高表达提示前列腺癌预后不良。结论在前列腺癌组织中,恶性程度会随着VASH-1表达水平的增加而增加,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血管抑制蛋白-1 血管生成 进展 预后
下载PDF
膀胱灌注化疗对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根治术后复发膀胱癌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雪强 李常颖 +4 位作者 王一 张婷 郭战军 畅继武 孙光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4年第12期1088-1090,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灌注化疗对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根治术后复发膀胱癌的影响。方法:对原发性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膀胱灌注化疗及膀胱癌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的膀胱癌复发率为20.8%(16/77),未接受膀胱灌注化疗的... 目的:探讨膀胱灌注化疗对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根治术后复发膀胱癌的影响。方法:对原发性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膀胱灌注化疗及膀胱癌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的膀胱癌复发率为20.8%(16/77),未接受膀胱灌注化疗的复发率为55.1%(27/49),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1肿瘤接受灌注治疗的复发率为8.0%(2/25),未接受灌注治疗的复发率为40.0%(6/15),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2肿瘤接受灌注治疗的复发率为20.6%(7/34),未接受灌注治疗的复发率为55.0%(11/2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3肿瘤接受灌注治疗的复发率为38.9%(7/18),未接受灌注治疗复发率为71.4%(10/14),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内灌注的复发率为18.2%(4/22),术后2周开始行膀胱灌注的复发率为21.8%(12/55),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能有效降低膀胱内尿路上皮癌的复发。G1、G2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化疗预防术后复发膀胱癌的效果较G3肿瘤好。UTUC术后膀胱灌注化疗主要参考BUC的方案进行,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今后需要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尿路上皮癌 膀胱灌注化疗 膀胱尿路上皮癌
原文传递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并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沙楠 胡海龙 +6 位作者 谢林国 陈涛 汤洋 邢晨 徐浩 张羽 吴长利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6年第4期344-348,共5页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经病理检查回报为NMIBC的200例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41例)和非糖尿...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经病理检查回报为NMIBC的200例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41例)和非糖尿病组(159例)。所有患者均为首发尿路上皮癌。运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各临床病理特点对患者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影响,并用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曲线,运用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糖尿病与NMIBC之间的关系,并评估影响其RFS和PFS的预后因素。结果:200例NMIBC患者平均随访14.2(4-40)个月,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34.1%(14/41)和28.3%(45/159),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分别为12.0个月(4-38个月)和14.7个月(5-40个月),肿瘤进展率分别为9.8%(4/41)和6.9%(11/159),糖尿病组较非糖尿病组肿瘤复发率高(χ^2=4.875,P=0.027),无复发生存时间短(P〈0.001),而进展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0)。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糖尿病(P〈0.001,HR=2.731)、肿瘤大小(P=0.012,HR=2.344)和NMIBC更高的复发风险相关,而灌注药物(P〈0.001,HR=0.110)会显著降低NMIBC的复发风险。结论:糖尿病是NMIBC患者RFS的独立危险因素,患有糖尿病的NMBIC患者术后复发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糖尿病 预后
原文传递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伴术前脓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周亮 徐浩 +7 位作者 沙楠 张羽 申忠华 邢晨 刘肖腾 汤洋 吴长利 胡海龙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6年第6期519-522,共4页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伴术前脓尿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脓尿对其预后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1年3月我院278例首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定...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伴术前脓尿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脓尿对其预后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1年3月我院278例首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定义脓尿为每高倍视野下尿白细胞数量≥5个,根据术前尿白细胞值,将患者分为脓尿-组(尿白细胞〈5)和脓尿+组(尿白细胞≥5),运用卡方检验分析脓尿和各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运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之间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区别,并用Log-rank检验评估其统计学意义。结果:278例NMIBC患者中,有98例(35.3%)出现术前脓尿,平均随访48.6(3~72)个月。在随访期间内,脓尿的出现与大体积、多发、高TNM分期、高级别肿瘤以及高复发率和高进展率显著相关,且经Kaplan-Meier法分析发现,脓尿+组患者无复发生存率明显低于脓尿-组患者(58.2%vs.71.7%,P=0.016);同样,脓尿+组患者无进展生存率也明显低于脓尿-组患者(74.5%vs.85.6%,P=0.018)。结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伴术前脓尿患者肿瘤多发且体积大,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高,预后较差,应积极手术治疗并术后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非肌层浸润 脓尿 预后
原文传递
膀胱平滑肌肉瘤诊治体会(附4例报告)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意涵 胡海龙 +3 位作者 张羽 邢晨 郄云凯 吴长利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4年第6期331-333,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平滑肌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至2013年收治的4例膀胱平滑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患者均有肉眼血尿,其中伴排尿困难1例,伴尿频、尿急、尿痛1例。膀胱镜检见肿瘤位于膀胱顶部1例,膀胱侧壁3例。3例行... 目的:探讨膀胱平滑肌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至2013年收治的4例膀胱平滑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患者均有肉眼血尿,其中伴排尿困难1例,伴尿频、尿急、尿痛1例。膀胱镜检见肿瘤位于膀胱顶部1例,膀胱侧壁3例。3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3例术后 GC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病检均证实为膀胱平滑肌肉瘤。3例为低级别,1例为高级别。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1例术后1年内死亡,1例术后2年死亡。2例存活,其中1例为术后6个月,1例术后至今存活3年。结论膀胱平滑肌肉瘤罕见,预后较差,治疗以根治性手术为主,化疗及放疗效果均不理想,多样化的辅助治疗方案可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平滑肌肉瘤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
下载PDF
尿液载脂蛋白-A1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雪强 李宏杰 +4 位作者 李常颖 张婷 孙光 王一 畅继武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5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尿液载脂蛋白-A1(Apo-A1)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膀胱癌患者及健康人尿液标本行双向电泳,根据电泳图谱挑选表达差异显著的蛋白进行质谱鉴定分析;免疫印迹验证后ELISA方法检测尿液中差异蛋白的表达水平,绘制受试... 目的:探讨尿液载脂蛋白-A1(Apo-A1)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膀胱癌患者及健康人尿液标本行双向电泳,根据电泳图谱挑选表达差异显著的蛋白进行质谱鉴定分析;免疫印迹验证后ELISA方法检测尿液中差异蛋白的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确定该蛋白对膀胱癌诊断的最佳工作点,并进行大样本临床验证试验,计算相应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并分析差异蛋白检测与尿脱落细胞检查联合应用诊断膀胱癌的临床价值。结果:尿液双向电泳结合质谱分析结果显示,Apo-A1在膀胱癌组呈现显著的高表达趋势。ELISA结果表明Apo-A1在膀胱癌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19.21μg/L为临界点,可将膀胱癌患者与非膀胱癌患者较好区分,灵敏度为88.3%,特异度为83.7%。将Apo-A1检测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联合应用,能够明显提高膀胱癌诊断的灵敏度。结论:Apo-A1有可能是膀胱癌诊断的一个生物学标志物,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载脂蛋白-A1 诊断 分子标志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