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神经生长因子与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9
1
作者 苑建鑫 李萃萃 修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9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生长因子(NGF)与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脑水肿体积将患者分为轻度水肿组(68...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生长因子(NGF)与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脑水肿体积将患者分为轻度水肿组(68例)、中度水肿组(70例)及重度水肿组(62例),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TNF-α、NGF质量浓度。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172例)和死亡组(28例)。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TNF-α、NGF与患者脑水肿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3组不同时间点的TNF-α和NGF质量浓度有差异(P<0.05);3组的TNF-α和NGF质量浓度有差异(P<0.05),随着脑水肿严重程度的升高患者血清TNF-α和NGF质量浓度升高;3组的TNF-α和NGF质量浓度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存活组TNF-α、NGF质量浓度均低于死亡组(P<0.05)。TNF-α(r=0.462,P<0.05)、NGF(r=0.491,P<0.05)与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脑水肿严重程度(O^R=1.091,95%CI:1.020,1.275)、TNF-α(O^R=1.059,95%CI:1.011,1.176)、NGF(O^R=0.972,95%CI:0.778,0.998)是急性脑出血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脑水肿严重程度与血清TNF-α、NGF相关,检测上述指标可评估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脑水肿 肿瘤坏死因子-α 神经生长因子 预后
下载PDF
健脾止泻宁颗粒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斓 张彧青 +1 位作者 李慕然 苏啸天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5期947-951,共5页
目的探讨健脾止泻宁颗粒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天津市泰达医院收治的11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57例)和治疗组(58例)。对照组口服... 目的探讨健脾止泻宁颗粒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天津市泰达医院收治的11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57例)和治疗组(58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0.5 g/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温水冲服健脾止泻宁颗粒,20g/次,4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良Mayo评分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8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4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腹痛、腹泻、脓血便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便血、内镜结果、排便次数、总体评价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便血、内镜结果、排便次数、总体评价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显著降低(P<0.05),以治疗组CRP、IL-17、IL-23、MCP-1水平降低的更明显(P<0.05)。结论健脾止泻宁颗粒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可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减轻病情发展,降低炎症因子的水平,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止泻宁颗粒 美沙拉嗪肠溶片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改良Mayo评分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消炎利胆片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文胜 王军 +1 位作者 李昊天 陈斓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7期1430-1434,共5页
目的探讨消炎利胆片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天津泰达医院收治的126例慢性胆囊炎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n=63)和治疗组(n=63)。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哌拉... 目的探讨消炎利胆片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天津泰达医院收治的126例慢性胆囊炎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n=63)和治疗组(n=63)。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2.25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充分稀释后给药,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消炎利胆片,6片/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典型症状的缓解时间,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胆囊壁厚度、胆囊排空率、胃电图相关参数及血清总胆汁酸(TBA)、白细胞介素(IL)-6和瘦素(Le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典型症状(右上腹痛、右上腹不适、胆源性消化不良)的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胆囊壁厚度均显著降低,但胆囊排空率均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治疗组胆囊壁厚度和胆囊排空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餐后正常胃电慢波百分比、餐后/餐前功率比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但餐后胃电节律紊乱百分比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胃电图参数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BA、IL-6和Lep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炎利胆片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慢性胆囊炎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胆囊壁厚度和胆囊收缩功能均有显著改善作用,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紊乱的胃电节律,减轻其肝脏损伤和体内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炎利胆片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慢性胆囊炎 胃电活动 白细胞介素-6 瘦素
原文传递
胃切除术后胆囊结石形成原因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斓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1年第7期22-24,共3页
胆囊结石是临床中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于胆固醇结石或是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和黑色素结石,前期并无明显症状。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疾病治愈率提升的同时,外科医生和患者都越来越关注手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及... 胆囊结石是临床中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于胆固醇结石或是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和黑色素结石,前期并无明显症状。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疾病治愈率提升的同时,外科医生和患者都越来越关注手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及对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胃切除术虽然已有一系列比较成熟的术式,但术后除了常见的并发症外,术后胆囊结石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影响,有些患者甚至需要二次手术治疗。胃切除术后胆囊结石症的发生和迷走神经损伤、消化道激素紊乱等均有关系,治疗意见尚未统一,尤其在不同患病特征和并发症基础上,患者个体状况也会有不同,因此是否可行通气预防性胆囊切除治疗仍旧未能取得共识。本文对胃切除术后胆囊结石的形成原因以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为预防和治疗该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切除术 胆囊结石 形成原因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