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科住院患者诊断性取血与血红蛋白的关系
1
作者 张美娟 焦占全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6-18,22,共4页
目的:探讨诊断性取血与非危重症内科住院患者血红蛋白变化的关系。方法:连续回顾非危重症内科住院患者,记录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入院时血红蛋白、出院时血红蛋白、总采血管数、平均采血管数、血红蛋白变化、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 目的:探讨诊断性取血与非危重症内科住院患者血红蛋白变化的关系。方法:连续回顾非危重症内科住院患者,记录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入院时血红蛋白、出院时血红蛋白、总采血管数、平均采血管数、血红蛋白变化、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贫血等。应用多因素线性回归以及曲线拟合来检测诊断性取血量与血红蛋白变化的关系。结果:82例患者平均年龄(68.9±11.4)岁,52.4%为男性。单因素线性回归(β=0.39,95%CI:-0.09~0.86,P=0.113)和多因素线性回归(β=0.29,95%CI:-0.20~0.79,P=0.248)显示总采血管数与血红蛋白变化值无关。然而曲线拟合显示二者存在非线性关系(P=0.022)。计算拐点为12,拐点两侧β值和置信区间分别为-2.02(95%CI:-4.10~0.06,P=0.065)和0.89(95%CI:0.25~1.53,P=0.010)。结论:在非危重症内科住院患者中,诊断性取血与血红蛋白变化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血红蛋白变化对这些患者的长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性取血 血红蛋白 贫血
下载PDF
厄贝沙坦联合螺内酯在慢性心衰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陈营清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346-348,共3页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联合螺内酯在慢性心衰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天津市海河医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60例,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厄贝沙坦联合螺内酯...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联合螺内酯在慢性心衰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天津市海河医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60例,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厄贝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血压、心率、血清BNP及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与对照组63.3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LVDd(52.33±4.92)mm比(59.46±5.57)mm,LVSd(40.24±4.13)mm比(46.95±4.87)mm,LVEF(48.62±7.13)%比(42.41±6.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压、心率较治疗前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舒张压[(75.36±3.54)mmHg比(85.47±4.09)mmHg],收缩压(130.65±8.74)mmHg比(139.22±9.35)mmHg,心率(76.72±10.56)次/min比(82.59±11.34)次/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BNP、hs-CR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BNP(1.71±0.34)ng/mL比(2.48±0.57)ng/mL,hs-CRP(6.26±1.03)μg/mL比(8.79±1.12)μ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螺内酯联合治疗慢性心衰应用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延缓病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螺内酯 慢性心衰
下载PDF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N末端B型钠尿肽原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美娟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6期937-940,共4页
目的探讨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住院患者227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145例,风湿性心脏病14例,甲亢性心脏病14例,慢性阻塞肺疾病23例,尿毒症18例,焦虑状态13例,分别检测NT-proBNP水平... 目的探讨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住院患者227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145例,风湿性心脏病14例,甲亢性心脏病14例,慢性阻塞肺疾病23例,尿毒症18例,焦虑状态13例,分别检测NT-proBNP水平。结果尿毒症组NT-proBNP水平(24113.4±14178.41pg/ml)高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组(7051.90±7667.19pg/ml),风湿性心脏病组(1172.82±867.97pg/ml)及甲亢性心脏病组(1048.40±707.29pg/ml)NT-proBNP水平低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组而高于慢性阻塞肺疾病组(235.65±247.05pg/ml),焦虑状态组(37.34±10.75pg/ml)低于其余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湿性心脏病组与甲亢性心脏病组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组血红蛋白浓度与NT-proBNP水平呈负相关,肌酐、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I及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成正相关(P<0.05),结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可由多种疾病引起,测定NT-proBNP水平有助于鉴别诊断,同时其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B型钠尿肽原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高瑞霄 孙晓晨 唐亮 《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1期79-81,共3页
结核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有重叠、相似且容易合并发生,造成鉴别诊断及评估困难,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及延误诊断,影响治疗。两者合并常常累及全身多系统、器官,病情较重,治疗复杂,预后欠佳,亟需临床关注。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有重叠、相似且容易合并发生,造成鉴别诊断及评估困难,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及延误诊断,影响治疗。两者合并常常累及全身多系统、器官,病情较重,治疗复杂,预后欠佳,亟需临床关注。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诱发的免疫性疾病,基于对两者流行病学和免疫学机制的探索,认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互为危险因素,在彼此疾病进展过程当中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从结核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治、管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治疗 管理
下载PDF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疗效分析
5
作者 李国敬 刘玲梅 焦占全 《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8期141-144,共4页
目的评估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院内起始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9例于2018年8月—2020年1月入院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分析3个月后左心室结构、射血分数及NT-proBNP的变化,观... 目的评估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院内起始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9例于2018年8月—2020年1月入院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分析3个月后左心室结构、射血分数及NT-proBNP的变化,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较前明显缩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P<0.05);血清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血清肌酐、钾离子水平较前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及随访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内起始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逆转心脏重构,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室重塑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