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ckall、Blatchford和AIMS65评分系统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中的价值 被引量:25
1
作者 刘会领 罗雁 +5 位作者 李长平 梅玫 陈静 苏芳 张砚 陈延丽 《天津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423-427,共5页
目的比较Rockall、Blatchford和AIMS65这3种评分系统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IB)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30例AUGIB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Rockall、Blatchford和AIMS65这3种评分系统分别对患者危险程度进... 目的比较Rockall、Blatchford和AIMS65这3种评分系统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IB)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30例AUGIB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Rockall、Blatchford和AIMS65这3种评分系统分别对患者危险程度进行评分,观察患者入院确诊后2个月内的再出血及死亡情况。比较3种评分系统对AUGIB患者的危险程度分级及再出血、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根据Rockall评分系统和Blatchford评分系统分组的各危险组之间再出血率及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IMS65评分系统分组的低危组再出血率低于高危组(1.45%vs.13.11%,P<0.05),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Rockall评分系统、Blatchford评分系统和AIMS65评分系统评分为检验变量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3种系统预测再出血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6258、0.6910和0.7241,预测病死率的AUC依次为0.7031、0.7969和0.7031,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3种评分系统评估的危险程度分级为检验变量进行ROC分析,结果显示3种系统预测再出血率的AUC依次为0.6189、0.6139和0.7254(χ~2=1.99,P>0.05);预测病死率的AUC依次为0.6211、0.6641和0.7695(χ~2=29.67,P<0.01)。结论 AIMS65评分系统操作简单方便,适用人群范围广。在对再出血、死亡等进行预测时,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准度和稳定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出血 预后 诊断技术 消化系统 方案评价 Rockall评分 Blatchford评分 AIMS65评分
下载PDF
伴TSH瘤的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1例
2
作者 毕新宇 郭伟红 +3 位作者 肖金凤 张雪兰 俞浩楠 何庆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204-207,共4页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MEN-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影响多个内分泌器官。受影响的器官包括垂体、甲状旁腺和胰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腺瘤是一种罕见的功能性垂体腺瘤,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一,占垂体腺瘤的0.5%~3%[1],是导致...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MEN-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影响多个内分泌器官。受影响的器官包括垂体、甲状旁腺和胰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腺瘤是一种罕见的功能性垂体腺瘤,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一,占垂体腺瘤的0.5%~3%[1],是导致中枢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常被误诊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而延误诊治。随着影像学技术发展及超敏TSH测定方法的广泛应用,TSH腺瘤的诊断率明显提高。MEN-1在垂体瘤患者中比例不足3%,其中大多是催乳素瘤,伴TSH瘤的MEN-1报道极少[2]。本文报道1例伴TSH腺瘤的MEN-1,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 促甲状腺激素瘤 中枢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奥曲肽抑制实验 68Ga-DOTA-TATE PET/CT MEN-1基因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原因及防治对策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罗雁 刘会领 +1 位作者 金玉坤 陆伟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11-213,共3页
近年来,随着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的普遍开展,Hp根除治疗方案失败率逐渐上升,究其原因可能与根除方案的药物组成、治疗疗程与药物剂量欠合理、出现抗生素耐药以及Hp菌株本身特性、患者自身因素等有关,防治对策包括严格掌握Hp根除的指... 近年来,随着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的普遍开展,Hp根除治疗方案失败率逐渐上升,究其原因可能与根除方案的药物组成、治疗疗程与药物剂量欠合理、出现抗生素耐药以及Hp菌株本身特性、患者自身因素等有关,防治对策包括严格掌握Hp根除的指征、规范化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使用补救方案,并应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如光动力学治疗、Hp治疗性疫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根除失败 原因 防治
下载PDF
夜间酸突破现象分析与治疗 被引量:8
4
作者 罗雁 金玉坤 陆伟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02-404,共3页
夜间酸突破现象(NAB)是指在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的情况下,夜间(当晚22时至次日早上8时)胃内pH值小于4.0的时间持续超过60min,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夜间激活的质子泵数量较少、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性高、幽门螺杆菌(H.pylori... 夜间酸突破现象(NAB)是指在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的情况下,夜间(当晚22时至次日早上8时)胃内pH值小于4.0的时间持续超过60min,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夜间激活的质子泵数量较少、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性高、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以及代谢酶CYP2C19的基因类型等因素有关。NAB与酸相关性疾病密切相关,治疗对策可根据不同疾病的pH值,选择PPI联合应用H_2受体阻滞剂(H_2RA)、增加PPI剂量、调整给药方式等不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剂 H2受体阻滞剂 幽门螺杆菌 夜间酸突破 治疗
下载PDF
易善复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金玉坤 罗雁 陆伟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04-105,共2页
目的观察易善复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甘利欣注射液150mg/日,治疗组用易善复注射液465mg/日,疗程均为4周。结果患者接受易善复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 目的观察易善复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甘利欣注射液150mg/日,治疗组用易善复注射液465mg/日,疗程均为4周。结果患者接受易善复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肝功能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结论易善复能改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疗效优于甘利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脂肪肝 易善复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肝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2
6
作者 罗雁 陆伟 金玉坤 《医学综述》 2006年第7期416-418,共3页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确切的病理发生机制尚未明了。因为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诊断有赖于B超、CT、MRI、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显像等。无症状的肝血管瘤大都不需治疗,对有明显临床症状、生长迅速、肿瘤>4cm或不能排除肝...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确切的病理发生机制尚未明了。因为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诊断有赖于B超、CT、MRI、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显像等。无症状的肝血管瘤大都不需治疗,对有明显临床症状、生长迅速、肿瘤>4cm或不能排除肝癌者,应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放射治疗等,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患者的肝功能及全身情况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瘤 诊断 治疗 超声检查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和进展的综合影响因素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春苗 罗雁 +1 位作者 张砚 庄丽维 《医学综述》 2017年第17期3401-3405,共5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等相关的慢性疾病,由于当今社会人群中肥胖的患病率迅速上升,NAFLD比酒精性肝病越来越普遍,NAFLD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最终发展为复杂的肝细胞癌。因此,在...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等相关的慢性疾病,由于当今社会人群中肥胖的患病率迅速上升,NAFLD比酒精性肝病越来越普遍,NAFLD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最终发展为复杂的肝细胞癌。因此,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对NAFLD的预防十分重要。在影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发病机制的因素中,"二次打击学说"、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三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应用MLCK抑制剂ML-7对肠道屏障有保护作用,这些因素使MLCK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流行病学 二次打击学说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下载PDF
经皮经肝介入门静脉血栓溶栓治疗 被引量:2
8
作者 罗雁 孙丽 +2 位作者 陈营清 王静宜 陆伟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345-348,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置管介入溶栓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3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56岁,62岁,70岁。肝炎肝硬化2例。1例腹痛原因待查(后经手术证实为肠间脓肿)。3例患者均经彩色多普勒和CT检查发现门静脉血...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置管介入溶栓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3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56岁,62岁,70岁。肝炎肝硬化2例。1例腹痛原因待查(后经手术证实为肠间脓肿)。3例患者均经彩色多普勒和CT检查发现门静脉血栓。3例患者均在B超引导下进行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置入5F Cobra Ⅰ型导丝及导管鞘。经导管输注20万单位尿激酶后,继以每日30万单位持续注入。连续3天~5天行溶栓治疗,术后抗凝治疗。结果3例患者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均一次成功,在置管造影及溶栓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拔管前复查造影显示2例患者门静脉100%再通。1例80%再通;3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腹水消退。肝功能改善.其中2例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减轻。1例腹痛原因待查患者溶栓后腹痛减轻但未完全缓解.体温较前下降但未正常,于溶栓后2周行剖腹探查。术中证实右下腹肠间包裹性脓肿。行脓肿切开引流,脓液培养为大肠杆菌,继续抗炎治疗2周后,体温降至正常,腹痛完全缓解。结论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置管介入溶栓术是治疗门静脉血栓的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血栓 肝硬化 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 介入溶栓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 2E1在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组织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梅玫 陆伟 +1 位作者 刘会领 罗雁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369-372,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在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组织内的表达和作用。方法通过高脂饮食和逐渐增加酒精灌胃量持续16周建立Wister大鼠脂肪性肝炎动物模型,造模结束时检测模型组和正常组动物血脂、游离脂肪酸(FFA)和肝组织丙二醛(MDA...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在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组织内的表达和作用。方法通过高脂饮食和逐渐增加酒精灌胃量持续16周建立Wister大鼠脂肪性肝炎动物模型,造模结束时检测模型组和正常组动物血脂、游离脂肪酸(FFA)和肝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含量;免疫组化标记检测肝组织CYP2E1表达;RT-PCR法检测CYP2E1 mRNA的水平。结果实验结束时,模型组大鼠血脂和血清FFA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肝组织MDA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而SOD和GSH较正常组明显减低(P<0.01);肝组织内CYP2E1及其基因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并与肝组织内MDA、脂肪变程度、炎症计分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2,0.913和0.943,P值均<0.05),与SOD、GSH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916,-0.766,P<0.01)。结论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内CYP2E1呈诱导表达状态,后者可能通过增强氧应激,降低抗氧化能力,加重脂质过氧化等过程参与了脂肪性肝炎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性肝炎 细胞色素P450 2EI 脂质过氧化 大鼠
下载PDF
细胞凋亡与肥胖相关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会领 陆伟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42-144,共3页
近年来,肥胖相关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其中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因素肿瘤坏死因子-α,Fas系统,核因子-κB及组织蛋白酶B在肥胖相关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概括... 近年来,肥胖相关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其中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因素肿瘤坏死因子-α,Fas系统,核因子-κB及组织蛋白酶B在肥胖相关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概括综述细胞凋亡与其相关因素在肥胖相关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细胞凋亡 肥胖 健康
下载PDF
糖酵解酶抑制剂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邹满意 陆伟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86-288,共3页
关键词 肿瘤细胞 糖酵解 能量抑制 抗肿瘤
下载PDF
血浆置换治疗抗结核药所致重型肝炎26例临床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丽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59-460,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的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重型肝炎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浆置换治疗,另12例患者只接受基础治疗。结果血浆置换治疗患者的临床好转率为84.62%,对照组为41.67%(P<0.05)。治疗组的平...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的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重型肝炎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浆置换治疗,另12例患者只接受基础治疗。结果血浆置换治疗患者的临床好转率为84.62%,对照组为41.67%(P<0.05)。治疗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5天,平均费用为57484.2元,而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43天,花费28937.12元;在80例次血浆置换治疗过程中,5例出现过敏反应,3例出现穿刺部位出血,均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的重型肝炎,可明显提高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抗结核药物 血浆置换 治疗
下载PDF
抗结核药致严重肝损害14例临床分析与治疗
13
作者 罗雁 陈营清 +3 位作者 孙丽 金玉坤 李丽 陆伟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24-625,共2页
近年,随着结核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抗结核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药物性肝损害的报道也在增加,特别是抗结核药致重型肝炎,治疗难度大,病死率极高.本文总结了我院2004年7月-2006年4月应用抗结核药致严重肝功能损害患者14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抗结核药 肝炎 治疗
下载PDF
非幽门螺杆菌的流行病学、检测方法及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刘会领 罗雁 《吉林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352-355,共4页
自从1983年,澳大利亚科学家Warren和Mashall从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中分离并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后[1],研究者们对幽门螺杆菌的研究热度越来越高,隐藏在Hp后面的非幽门螺旋杆菌(non-helicobacter pylori-helicobacte... 自从1983年,澳大利亚科学家Warren和Mashall从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中分离并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后[1],研究者们对幽门螺杆菌的研究热度越来越高,隐藏在Hp后面的非幽门螺旋杆菌(non-helicobacter pylori-helicobacters,NHPH)也逐渐跃入研究者的视线。他们发现NHPH与胃内疾病,如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消化性溃疡等关系密切,但也发现两者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由于其对胃内疾病的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故本文就胃内非幽门螺旋杆菌的流行情况及检测方法以及其致病机制做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幽门螺杆菌 流行病学 检测 致病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治疗肝癌的研究现状
15
作者 曲娟 陆伟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24-426,共3页
光动力疗法是一种治疗癌症的新方法,具有其优势和不足。本文简要概述其治疗基本原理、优缺点,并简要介绍其用于肝癌治疗的最新基础实验研究现状和目前的一些临床观察。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实体肿瘤 肝癌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结直肠息肉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春艳 刘会领 罗雁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23期4051-4053,共3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结直肠息肉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经肠镜检查确诊为结直肠息肉的患者192例,其中合并T2DM的患者96例,比较有无T2DM患者(T2DM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血脂、合并症以及...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结直肠息肉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经肠镜检查确诊为结直肠息肉的患者192例,其中合并T2DM的患者96例,比较有无T2DM患者(T2DM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血脂、合并症以及肠息肉发生的部位、数量和病理类型等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索可能影响结直肠息肉病理类型的危险因素。结果:肠息肉患者中男性比例偏高。同对照组相比,T2DM组患者平均年龄和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的比例偏高(P<0.05或P<0.01),BMI、FBG、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也明显升高(P<0.05或P<0.01)。T2DM组患者结肠和直肠同时检出息肉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单纯结肠息肉的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2DM组患者多发性息肉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腺瘤性息肉的比例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FBG、高血压病和T2DM病程可能是结直肠息肉的危险因素。结论:T2DM可能与结直肠息肉关系密切,对于T2DM病史较长的老年患者,当长期空腹血糖控制不佳,且合并有高血压病等危险因素时,腺瘤性息肉发生风险可能会增加,该类患者应加强肠镜筛查以期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肠息肉 腺瘤性息肉 危险因素 病程
下载PDF
肝硬度检测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路 韩涛 刘芳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2年第2期110-116,共7页
目的 肝脏脂肪变性会削弱肝硬度测定(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 LSM)的诊断效能,本研究旨在探索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对于LSM诊断... 目的 肝脏脂肪变性会削弱肝硬度测定(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 LSM)的诊断效能,本研究旨在探索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对于LSM诊断效能的影响,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行FibroTouch检查的门诊及住院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752例,其中CHB合并NAFLD患者246例纳入NALFD组,单纯CHB患者506例纳入非NAFLD组。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比较NAFLD组及非NAFLD组一般资料和化验结果的差异,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线性回归探索影响LSM的因素。结果 NAFLD组与非NAFLD组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受控衰减参数(controlled attenuation parameter,CAP)及LSM值存在显著差异。NAFLD组BMI高于非NAFLD组(P <0.001);NAFLD组CAP值高于非NAFLD组(P <0.001);NAFLD组LSM值高于非NAFLD组(P <0.001)。此外,NAFLD组血清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platelet,PLT)、白蛋白(albumin,ALB),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葡萄糖(glucose,Glu)、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肌酐(creatinine,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及脾脏厚度(spleen thickness,SPT)均显著高于非NAFLD组(P <0.05)。NAFLD组男性患者比例高于非NAFLD组(分别为71.5%、54%,P <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男性)(B=0.004,P <0.120)、CAP(B=0.098,P <0.001)、ALB(B=-0.265,P <0.001)、γ-GT(B=0.128,P <0.001)、ALP(B=0.090,P=0.001)、ALT(B=0.124,P=0.004)与LSM呈显著相关。按性别分层,结果显示在不同性别中NAFLD组的BMI、CAP及LSM值均显著高于非NAFLD组(P <0.001)。结论 合并NAFLD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行肝硬度检查时,所得LSM值较单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偏高,故合并NAFLD会影响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患者LSM的诊断效能,可能导致对患者实际肝纤维化程度的高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 肝硬度 受控衰减参数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与凝血功能异常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玥 罗雁 +1 位作者 刘会领 任仪 《血栓与止血学》 2021年第1期179-180,共2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IBD可分为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两种类型[1]。IBD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主流观点认为该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自身免疫等因素存在联系[2]。近来,相...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IBD可分为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两种类型[1]。IBD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主流观点认为该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自身免疫等因素存在联系[2]。近来,相关研究指出IBD患者的血液状态存在异常,如血液凝固性升高及肠道微血栓发生的风险升高,以上因素可诱发肠粘膜坏死,促进溃疡的形成,可能为导致IBD发生的原因之一[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凝血功能
下载PDF
ICU身体约束使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狄建欣 鲍桂军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年第8期18-20,共3页
ICU患者病情重,常伴有神志不清、躁动不安,不能配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很容易发生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甚至自伤行为。身体约束作为保护病人和对病人干预治疗的一种方法在临床中应用广泛。身体约束在国外运用案例较多,大多用于重症监护室(I... ICU患者病情重,常伴有神志不清、躁动不安,不能配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很容易发生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甚至自伤行为。身体约束作为保护病人和对病人干预治疗的一种方法在临床中应用广泛。身体约束在国外运用案例较多,大多用于重症监护室(ICU)患者,这一类患者大多表现为意识障碍,采用身体约束能够保护患者的安全,避免意外发生。但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身体约束的使用会带来很多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方面的负性结果,不合理的应用常常引发皮肤损伤、压疮、非计划性拔管等护理质量问题,甚至会造成被约束者的死亡。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作为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之一,提出应降低身体约束率,使身体约束更加合理化,提高护理质量。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重新审视约束使用的正确性、合理性。本文就危重患者身体约束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为ICU身体约束的规范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躁动 身体约束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息肉临床特点分析
20
作者 徐春艳 刘会领 罗雁 《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9期76-78,共3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胃息肉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并确诊胃息肉的258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其中66例合并T2D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合并T2D对患者Hp阳性率和胃息肉临床特点...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胃息肉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并确诊胃息肉的258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其中66例合并T2D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合并T2D对患者Hp阳性率和胃息肉临床特点是否有影响。结果胃息肉患者中女性比例较高。T2D组患者年龄、FBG和BM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合并肠息肉、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和冠心病的比例亦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同对照组比较,合并T2D患者的Hp阳性率明显增高,且胃窦部息肉发病率增加、胃底部息肉发病率降低。结论T2D可能使胃息肉患者Hp阳性率增高,并与胃窦部息肉发病率增加有关,建议对T2D患者加强Hp检测和胃镜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息肉 幽门螺杆菌 2型糖尿病 临床特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