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2017年天津市环湖医院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敏实验结果分析
1
作者 辛颖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9年第2期24-30,共7页
目的:了解2016-2017年天津市环湖医院分离鉴定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6-2017年我院临床各科室送检的各种类型标本检出并鉴定的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结果:2016和2017... 目的:了解2016-2017年天津市环湖医院分离鉴定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6-2017年我院临床各科室送检的各种类型标本检出并鉴定的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结果:2016和2017全年分别分离并鉴定出病原菌259[株和2460株,检出阳性率分别为36.4%和37.8%。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分别为1858株和1815株,占和73.8%,其中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粘质沙雷菌是主要致病阴性菌.2016年和2017年革兰氏阳性球菌分别为683株和619株,占26.4%>和25.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是主要的致病阳性菌、2016年和2017年真菌分别为50株和27株,占1.9%和1.1%。革兰氏阴性杆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比较普遍,革兰氏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较高大于80%。结论:革兰氏阴性杆菌为我院2016至2017年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对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有指导作用,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 耐药性
下载PDF
2018年天津市环湖医院分离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药敏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于海淼 张乐 +1 位作者 杨萍 胡静仪 《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1期131-134,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环湖医院2018年1—12月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控制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临床送检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和鉴定,并采用VITEK ... 目的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环湖医院2018年1—12月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控制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临床送检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和鉴定,并采用VITEK 2 Compact进行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2018年1—12月分离的非重复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2201株,占74.4%,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粘质沙雷菌;革兰阳性球菌715株,占24.2%,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人葡萄球菌;真菌40株,占1.4%。痰液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尿液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头孢替坦、替加环素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超过9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分别超过82.0%和98.0%。脑脊液和血液分离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的检出率分别为56.5%和81.1%,均未检出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其中,血液分离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有2.7%的菌株对利奈唑胺耐药。结论近年来,细菌耐药性不断增高,及时进行细菌耐药性的监测与分析,对掌握细菌的耐药趋势尤为重要,对院内感染的控制和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也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分布 耐药监测 耐药性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在天津市环湖医院的感染现状、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乐 胡静怡 +2 位作者 杨萍 于海淼 颜艳 《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10期140-143,共4页
目的为了了解天津市环湖医院2017年1—12月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现状,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分离细菌,对分离的600株肺炎克雷伯菌的的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为了了解天津市环湖医院2017年1—12月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现状,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分离细菌,对分离的600株肺炎克雷伯菌的的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7年1—12月分离出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600株,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307株,大肠埃希菌229株,粘质沙雷菌224株,铜绿假单胞菌212株,肺炎克雷伯菌排名第一。肺炎克雷伯菌在重症医学科(ICU)的检出率最高(19%),其次为颅脑抢救二病区(10%),神经外科七病区(8%)。临床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92%)、脑脊液(3%),尿液(3%)。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有220株,检出阳性率为36.7%。ICU内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大多数药物的耐药性高于全院平均水平。结论临床分离出的致病菌中肺炎克雷伯菌所占的比例最大,对各类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下载PDF
神经科住院患者院内泌尿系感染临床分析
4
作者 韩璐 高伟伟 +1 位作者 胡静仪 汪皖君 《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1期62-65,共4页
目的分析神经科患者发生院内泌尿系感染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并探讨预防控制的方法和策略。方法对天津市环湖医院2014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出院的9199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院内泌尿系感染临床分析和致病菌株菌种鉴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分析神经科患者发生院内泌尿系感染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并探讨预防控制的方法和策略。方法对天津市环湖医院2014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出院的9199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院内泌尿系感染临床分析和致病菌株菌种鉴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神经内外科患者发生院内泌尿系感染累计481例,泌尿系感染率为0.52%,其中神经内科院内泌尿感染率0.46%,神经外科0.63%,神经内外科院内泌尿系感染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住院天数、是否插尿管、意识朦胧、气管插管和糖尿病在神经内神经外科的院内泌尿感染患者中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院内泌尿系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主要为大肠埃希氏菌。结论神经外科院内泌尿系感染率较高,可能与易感因素相对较多有关,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患者院内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神经外科 医院感染 泌尿系感染 临床分析 耐药性
下载PDF
六西格玛方法在临床常规化学检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程秀丽 张玲 +2 位作者 阚鹏程 李巍 杨萍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8期2736-2739,共4页
目的应用六西格玛(6σ)质量管理方法定量分析临床实验室常规化学检测项目,评价其检测性能,并结合质量目标指数(QGI)查找检测水平不佳的原因,指导质量改进。方法收集该室2017年京津冀盲样常规化学检测结果,以各项目靶值百分差值的均值作... 目的应用六西格玛(6σ)质量管理方法定量分析临床实验室常规化学检测项目,评价其检测性能,并结合质量目标指数(QGI)查找检测水平不佳的原因,指导质量改进。方法收集该室2017年京津冀盲样常规化学检测结果,以各项目靶值百分差值的均值作为偏倚估计值,以室内质量控制6个月累积在控变异系数作为不精密度估计值,以国家标准和卫生行业标准中的允许总误差作为质量规范,根据检验医学信息网提供的软件计算σ度量值和绘制σ性能验证图,并计算质量目标指数。结果 23个常规生化检测项目中,采用国家标准时,30.44%(7/23)检验项目性能大于6σ,26.09%(6/23)检验项目的分析性能在σ<3水平,平均σ值为4.78。在未达6σ的16个检验项目中,7个项目需优先改进精密度,5个项目需优先改进正确度,4个项目精密度和正确度可进一步提高。当使用更严格的卫生行业标准时,有10个检验项目σ值低于3,没有达到6σ水平的检验项目,平均σ值为3.03。结论 6σ方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常规化学的质量管理,指导实验室项目的持续改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西格玛 西格玛性能验证图 质量管理 常规化学
下载PDF
Westgard西格玛多规则方法在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质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程秀丽 王琴 +2 位作者 李巍 阚鹏程 杨萍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151-154,共4页
目的应用Westgard西格玛多规则定量分析临床实验室全血细胞计数及凝血项目检测性能,帮助实验室建立最优Westgard质控规则。方法收集天津市环湖医院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017年全国全血细胞计数及凝血试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以各项目靶... 目的应用Westgard西格玛多规则定量分析临床实验室全血细胞计数及凝血项目检测性能,帮助实验室建立最优Westgard质控规则。方法收集天津市环湖医院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017年全国全血细胞计数及凝血试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以各项目靶值百分差值的均值作为偏倚估计值,以室内质控长期累积在控变异系数作为不精密度估计值,以卫生行业标准WS/T 406-2012中的允许总误差作为质量规范,利用检验医学信息网提供的软件计算西格玛度量值和绘制西格玛性能验证图,确定最适Westgard质控规则。结果参与质评的全血细胞计数中,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在内的8个检测项目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σ>6),建议选择1_(3s)(N=2,R=1)作为质控规则。凝血试验中,凝血酶原时间和纤维蛋白原表现良好(σ>4),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测性能可接受(3<σ<4),建议选择多个质控规则组合的方式以提高误差检出率。结论Westgard西格玛多规则方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管理,针对特定检测项目设置最优Westgard质控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西格玛 Westgard西格玛多规则 血细胞计数 凝血试验
下载PDF
凝血指标预测立体定向治疗NSCLC脑转移疗效
7
作者 刘颖 崔晓腾 王琴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22-527,共6页
目的:分析凝血指标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患者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 surgery,SRS)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0月至2018年9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确诊为NSCLC脑转移并行... 目的:分析凝血指标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患者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 surgery,SRS)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0月至2018年9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确诊为NSCLC脑转移并行SRS治疗的512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与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率,运用Cox多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相关因素,并基于Cox多因素分析绘制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运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分析凝血指标对NSCLC脑转移行SRS治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2、3、4年的PFS分别为79.9%、69.9%、56.6%、43.2%,OS分别为93.4%、83.2%、69.9%、57.6%。吸烟、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3.22 g/L、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11.69 s、D-二聚体(D-dimer,D-D)<0.51μg/L与较长的PFS率相关(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21.05 s、Fib<3.22 g/L、D-D<0.51μg/mL与较长的OS率相关(P<0.05)。吸烟、Fib<3.22 g/L、D-D<0.51μg/mL与较长的PFS率显著相关(P<0.05);Fib<3.22 g/L、D-D<0.51μg/mL与较长的OS率显著相关(P<0.05)。Fib与D-D联合检测预测NSCLC脑转移患者SRS治疗预后的AUC显著高于Fib与D-D单独检测(P<0.05)。结论:凝血指标与SRS治疗的NSCLC脑转移患者预后有一定相关性,Fib与D-D为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评估其预后,两组指标联合评估价值可能更优,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指标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预后价值
下载PDF
AGPS在神经胶质瘤细胞中的相互作用蛋白及作用模式
8
作者 刘颖 马英 朱彧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胶质瘤细胞(U251细胞)中癌基因烷基甘油酮磷酸合酶(AGPS)的相互作用蛋白及作用模式。方法常规培养U251细胞并随机分为对照组、shR-AGPS-1组、shR-AGPS-2组,分别加入阴性对照慢病毒和不同沉默水平的AGPS shRNA慢病毒,用Western b... 目的探讨胶质瘤细胞(U251细胞)中癌基因烷基甘油酮磷酸合酶(AGPS)的相互作用蛋白及作用模式。方法常规培养U251细胞并随机分为对照组、shR-AGPS-1组、shR-AGPS-2组,分别加入阴性对照慢病毒和不同沉默水平的AGPS shRNA慢病毒,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GPS蛋白表达以验证沉默效率。通过免疫共沉淀技术和质谱技术鉴定AGPS相互作用的蛋白,用Western blotting法进行验证;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相互作用蛋白的同源模建并推测二者相互作用模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hR-AGPS-1组、shR-AGPS-2组AGPS表达低(P均<0.05),且shR-AGPS-1组AGPS表达低于shR-AGPS-2组(P<0.05)。将筛选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初步判断不均一核糖核蛋白K(HNRNPK)为AGPS的靶蛋白。在AGPS抗体免疫共沉淀的细胞裂解物中可同时检测到AGPS蛋白、HNRNPK蛋白,表明AGPS与HNRNPK可形成复合体,二者均在细胞核中表达。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AGPS和HNRNPK通过氨基酸残基以氢键和共轭、疏水键和静电力形式相互作用。结论胶质瘤细胞中HNRNPK是AGPS的相互作用蛋白,氢键和共轭、疏水键和静电力相互作用可能是其主要的作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烷基甘油酮磷酸合酶 不均一核糖核蛋白K 同源模建
下载PDF
60株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性及主要耐药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王琴 杨萍 +3 位作者 胡静仪 郭海峰 张立 宋琳娜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38-341,i001,共5页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主要耐药基因存在状况。方法:采用Microscan微生物鉴定仪,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肺炎克雷伯菌对21种抗生素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测序技术分析超广谱β内酰氨酶(ESBLs),质粒介导的Amp...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主要耐药基因存在状况。方法:采用Microscan微生物鉴定仪,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肺炎克雷伯菌对21种抗生素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测序技术分析超广谱β内酰氨酶(ESBLs),质粒介导的AmpC酶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型。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对其他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60株全部扩增出TEM基因,有25株检出CTX-M-I群基因,有54株扩增出DHA基因,59株检出共3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且有22株同时携带2~6种耐药基因。对其中4株细菌进行基因型测序,证实CTX-M-I群扩增产物均为CTX-M-3;DHA扩增产物均为DHA-1;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分别为aac(3)-Ⅱ、aac(6')-I和ant(3″)-I。其中CTX-M-3(AY635141)、DHA-1(AY635140)已注册GenBank(括号内为GenBank注册号)。结论: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为多重耐药菌,同时存在2~6种耐药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基因 多重耐药性 聚合酶链反应(PCR)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微量肉汤稀释法 微生物鉴定仪 临床分离 扩增产物 AmpC酶 TEM基因 多重耐药菌 测序技术 质粒介导 亚胺培南 不同程度 HA基因 抗生素 基因型 敏感性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巨噬细胞趋化因子配体16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15
10
作者 石志鸿 辛颖 +6 位作者 刘彬 张莹 岳伟 陆卉 张雅静 于德林 纪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巨噬细胞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40例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其中稳定斑块9例和不稳定斑块31例,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应...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巨噬细胞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40例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其中稳定斑块9例和不稳定斑块31例,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应用颈动脉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学特点,ELISA法检测2组不同时间血清CXCL16水平。结果病例组发病72h血清CXCL1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5.00±1.77)ng/L vs(4.28±0.74)ng/L,P<0.05];不稳定斑块患者发病72h及1周时血清CXCL16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患者(P<0.01);复发患者发病72h及1周时血清CXCL16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患者[(6.24±1.26)ng/L vs(4.68±1.92)ng/L,(5.55±1.23)ng/L vs(4.25±1.51)ng/L,P<0.05]。结论血清CXCL16水平在脑梗死急性期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趋化因子类 颈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尿液AD7c-NTP表达变化对痴呆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艳 李攀 +4 位作者 陈嫄 张惠红 胡静仪 陈佳庚 周玉颖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649-654,共6页
目的探讨尿液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表达变化对不同类型痴呆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 CA)评价阿尔茨海默病(AD)、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 MCI)、额颞叶痴... 目的探讨尿液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表达变化对不同类型痴呆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 CA)评价阿尔茨海默病(AD)、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 MCI)、额颞叶痴呆(FTD)和血管性痴呆(Va D)患者认知功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尿液AD7c-NTP表达变化,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价不同类型痴呆患者尿液AD7c-NTP水平与MMSE和Mo CA评分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尿液AD7c-NTP诊断痴呆之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不同类型痴呆患者尿液AD7c-NT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AD组、a MCI组、FTD组均高于对照组(P=0.000,0.029,0.005),中至重度AD组患者尿液AD7c-NTP水平高于轻度AD组,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359)。相关分析显示,仅轻度AD组患者尿液AD7c-NTP水平与Mo CA评分呈负相关(rs=-0.506,P=0.016)。ROC曲线下面积为0.838(95%CI:0.732~0.945,P=0.000),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20%和90%,所对应的尿液AD7c-NTP临界值为2.32 ng/ml。约70.18%(40/57)的AD组、63.33%(19/30)的a MCI组和45.95%(17/37)的FTD组患者尿液AD7c-NTP表达异常(〉2.32 ng/ml)。结论尿液AD7c-NTP表达变化在痴呆患者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价中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神经微丝蛋白质类 尿 神经心理学测验
下载PDF
CardioChek PA便携式全血分析仪检测血脂性能及其在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血脂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萍 苏丽娜 +7 位作者 朱彧 张玲 吕丽霞 韩媛 辛颖 张立 张飚 王金环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18-323,共6页
目的评价CardioChek PA便携式全血检测仪(便携式全血检测仪)检测血脂的可靠性,探讨其用于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血脂筛查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患者样本比对实验及偏差评价指南EP9 A文件标准,分... 目的评价CardioChek PA便携式全血检测仪(便携式全血检测仪)检测血脂的可靠性,探讨其用于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血脂筛查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患者样本比对实验及偏差评价指南EP9 A文件标准,分别以ADVIA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便携式全血检测仪为参考仪器(目标检测系统)和试验系统,检测受试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计算两种检测系统相关系数和直线回归方程,并对其预期偏差进行评估;在比对基础上应用便携式全血检测仪检测1263例社区年龄>40 岁的高危人群血脂水平。结果便携式全血检测仪检测血脂与ADVIA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75,P<0.05),不同医学决定水平可允许误差均位于预期偏差的95%CI内,提示两种仪器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相近,数据可接受。社区筛查共检测1263例受试者,异常检出率为总胆固醇347例(27.47%)、甘油三酯348例(27.5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62例(4.9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41例(34.92%)。结论 CardioChek PA便携式全血检测仪测定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结果与实验室常规ADVIA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相近,结果准确可信,可用于社区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卒中 普查 社区卫生服务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含量变化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国栋 黄慧玲 陈荣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564-564,566,共2页
目的观察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含量,以及两者间的关系,以探求NO和NOS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NO。NOS测定是根据体内L-精氨酸`经NOS催化下与氧反应生成NO和... 目的观察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含量,以及两者间的关系,以探求NO和NOS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NO。NOS测定是根据体内L-精氨酸`经NOS催化下与氧反应生成NO和胍氨酸的原理,用每毫升血清每分钟生成1nmolNO为一个酶活力单位来表示。结果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组血清NO和NOS水平明显水高于恢复期组及对照组,NO与NOS呈正相关;脑梗死恢复期组NO无明显变化,而NOS降低,NO与NOS相关性不显著。结论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血清NO和NOS含量的升高,促进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出血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性激素水平与帕金森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任宁 朱虹 +2 位作者 胡静仪 陈荣杰 徐小林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6-271,共6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与抑郁和焦虑等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共46例帕金森病患者(男性27例,女性19例)均于停用抗帕金森病药物12h后空腹采集肘静脉血,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雌二醇、孕酮和睾酮水平,汉密尔顿抑郁...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与抑郁和焦虑等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共46例帕金森病患者(男性27例,女性19例)均于停用抗帕金森病药物12h后空腹采集肘静脉血,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雌二醇、孕酮和睾酮水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抑郁和焦虑症状。结果 46例患者中14例(30.43%)诊断为可能的抑郁症(HAMD评分8~19分),5例(10.87%)诊断为确定的抑郁症(HAMD评分≥20分);9例(19.57%)诊断为可能的焦虑症(HAMA评分7~13分),7例(15.22%)诊断为确定的焦虑症(HAMA评分≥14分)。女性帕金森病患者体重指数高于男性[(26.93±1.29)kg/m2对(23.99±1.51)kg/m2;t=6.872,P=0.000],血清雌二醇[(46.29±17.87)pmol/L对(129.64±32.34)pmol/L;t=10.080,P=0.000]、孕酮[0.99(0.67,1.18)nmol/L对1.30(0.86,2.04)nmol/L;Z=-2.722,P=0.006]和睾酮[(0.38±0.17)nmol/L对(13.52±5.41)nmol/L;t=10.538,P=0.000]均低于男性。女性帕金森病患者体重指数与HAMA评分呈负相关(r=-0.591,P=0.020),血清雌二醇水平与HAMD评分(r=-0.558,P=0.031)和HAMA评分(r=-0.675,P=0.006)呈负相关,血清睾酮水平与HAMA评分呈正相关(r=0.674,P=0.006);男性帕金森病患者仅血清睾酮水平与HAMD评分(r=-0.450,P=0.031)和HAMA评分(r=-0.507,P=0.013)呈负相关。结论帕金森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等非运动症状常见,女性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越低、抑郁症状越严重,体重指数和血清雌二醇水平越低、血清睾酮水平越高、焦虑症状越严重;男性患者血清睾酮水平越低、抑郁和焦虑症状越严重。故性激素替代治疗可能成为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性腺甾类激素 抑郁 焦虑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血浆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崔桂萍 杨萍 +2 位作者 胡静仪 王颖 姚智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总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抗原(TAFI∶Ag)和活化的TAFI∶Ag(TAFIa∶Ag)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探讨二者在缺血性脑卒中(IS)和出血性脑卒中(ICH)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28例脑卒中患者血浆TAFI水平变... 目的研究总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抗原(TAFI∶Ag)和活化的TAFI∶Ag(TAFIa∶Ag)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探讨二者在缺血性脑卒中(IS)和出血性脑卒中(ICH)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28例脑卒中患者血浆TAFI水平变化进行研究分析,并将IS和ICH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TAFI∶Ag(100.63±25.28)μg/mL;TAFIa∶Ag(126.43±31.88)ng/mL]相比,卒中发作时,2指标在IS[(118.72±31.41)μg/mL,(168.79±55.36)ng/mL]和ICH[(127.51±37.59)μg/mL,(207.99±73.71)ng/mL]均明显升高(P<0.01),并有较高发生率;TAFI评估脑卒中发病风险时,TAFIa∶Ag在IS是对照组的3倍,在ICH是对照组的7倍。结论血浆TAFI与脑卒中存在密切关系,TAFI升高大大地增加了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 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抗凝血酶-Ⅲ和D-二聚体的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萍 李效兰 杨萍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95-196,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小板聚集率 抗凝血酶-Ⅲ D-二聚体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肿瘤转移与microRNA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巍 信欣 李旭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1期3034-3036,共3页
肿瘤转移指恶性肿瘤细胞脱离原发肿瘤,通过各种途径,到达远处组织或器官并继续增殖生长,形成转移灶的过程。此过程涉及细胞间黏附的改变、基底膜的降解、新生血管生成、肿瘤细胞的侵袭运动等多个步骤。最近研究表明,microRNA(后简称mi... 肿瘤转移指恶性肿瘤细胞脱离原发肿瘤,通过各种途径,到达远处组织或器官并继续增殖生长,形成转移灶的过程。此过程涉及细胞间黏附的改变、基底膜的降解、新生血管生成、肿瘤细胞的侵袭运动等多个步骤。最近研究表明,microRNA(后简称miRNA)在诸多步骤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这为肿瘤转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肿瘤 转移
下载PDF
HISCL-5000高敏发光酶免疫分析仪性能评价及定量检测感染性标志物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晓萌 辛颖 +3 位作者 张乐 颜艳 胡静仪 张飚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230-233,共4页
目的评价HISCL-5000高敏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仪检测感染性标志物的性能,并对其检测的临床感染性标志物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应用HISCL-5000分析仪进行HBs Ag,HBs Ab,HBe Ag,HBe Ab,HBc Ab,HCV-Ab,TP-Ab检测,对仪器检测性能进行评价,并分... 目的评价HISCL-5000高敏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仪检测感染性标志物的性能,并对其检测的临床感染性标志物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应用HISCL-5000分析仪进行HBs Ag,HBs Ab,HBe Ag,HBe Ab,HBc Ab,HCV-Ab,TP-Ab检测,对仪器检测性能进行评价,并分析了HISCL-5000检测的11785例临床标本结果。结果 HISCL-5000分析仪检测所有项目携带污染率均为0%。HBs Ag,HBs Ab,HBe Ag,HBe Ab,HBc Ab,HCV-Ab和TP-Ab高浓度批内精密度CV%分别1.46%,1.52%,1.23%,0.05%,2.07%,1.71%,1.37%,低浓度批内精密度CV%分别0.94%,1.86%,2.10%,1.60%,2.36%,1.83%,1.20%。高浓度和低浓度样本日间精密度CV%分别HBs Ag 2.39%、1.92%,HBs Ab 3.15%、4.00%,HBe Ag 2.87%、3.29%,HCV-Ab 2.76%、3.07%,TP-Ab 9.87%、5.95%;高浓度HBc Ab 3.68%,低浓度HBe Ab 1.48%。HBs Ag和HBs Ab线性验证R2均大于0.99,检测下限分别为0.0071IU/ml和0.306m IU/ml。11785例临床标本,HBs Ag阳性331例,阳性率2.81%,HCV-Ab阳性88例,阳性率0.75%,TP-Ab阳性147例,阳性率1.25%。结论 HISCl-5000分析系统检测限低,线性范围宽和检测速度快,能满足临床对感染性标志物定量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标志物 性能评价 发光酶免疫分析
下载PDF
不同类型脑肿瘤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旭 姚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687-268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与各种类型脑肿瘤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193例脑肿瘤患者及25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IGF-1水平并进行比较,其中颅咽管瘤43例,非侵袭性垂体瘤41例,胶质瘤36例,脑膜瘤33例,侵袭型垂体...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与各种类型脑肿瘤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193例脑肿瘤患者及25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IGF-1水平并进行比较,其中颅咽管瘤43例,非侵袭性垂体瘤41例,胶质瘤36例,脑膜瘤33例,侵袭型垂体瘤22例,肺癌脑转移18例。结果非侵袭性垂体瘤组患者的血清IGF-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颅咽管瘤组、脑膜瘤组患者的血清IGF-Ⅰ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性垂体瘤组、胶质瘤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IGF-Ⅰ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IGF-1水平在不同种类的脑肿瘤中存在明显差异,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辅助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生长激素 垂体肿瘤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崔桂萍 刘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含量的动态变化和临床意义,探讨其在缺血性脑卒中(IS)与出血性脑卒中(ICH)的差异和病理机制。方法选择发病1 2 h内入院的脑卒中患者65例,依据头颅CT或MRI分为IS组37例和ICH组28例,同期健...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含量的动态变化和临床意义,探讨其在缺血性脑卒中(IS)与出血性脑卒中(ICH)的差异和病理机制。方法选择发病1 2 h内入院的脑卒中患者65例,依据头颅CT或MRI分为IS组37例和ICH组2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 ,检测发病<12 h,3、14 d时血清GFAP含量。结果除外IS组第3天,IS组和ICH组患者发病<12 h,3、14d血清GFAP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P<0.01);IS组患者发病<12 h,3、14 d血清GFAP含量明显低于IC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依据ROC曲线不同临界值,GFAP对IS诊断敏感性为81.1%,特异性为46.7%;对ICH诊断敏感性为78.6%,特异性为80.0%;血清GFAP含量呈现不同的动态变化趋势;血清GFAP含量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瘫痪程度、出血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密切相关(P<0.05,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血清GFAP含量明显升高,IS与ICH患者存在明显差异,可以作为脑卒中的辅助检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 星形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