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误诊为多发性硬化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例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洪雁 安中平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6-236,215,共2页
本文通过1例误诊为多发性硬化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病例,分析多发性硬化(MS)和PCNSL在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治疗反应等方面的异同。1病例男,46岁,因"头晕5个月,加重伴视物成双半月余"于2013年5月2日入院。患者于入... 本文通过1例误诊为多发性硬化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病例,分析多发性硬化(MS)和PCNSL在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治疗反应等方面的异同。1病例男,46岁,因"头晕5个月,加重伴视物成双半月余"于2013年5月2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伴间断恶心呕吐,以颈椎关节病治疗,头晕无明显缓解。患者于入院前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颈椎关节病 视物成双 恶心呕吐症状 基底节丘脑区 半卵圆中心 斑片状异常 影像学 临床症状 全脑放疗
下载PDF
颈部动静脉瘘致颅内双侧对称性病变1例报告
2
作者 邹璇 邢永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66-67,共2页
颅内双侧对称性病变常见于脑梗死、缺血缺氧脑病、感染中毒性脑病、代谢性脑病、静脉窦血栓、硬脑膜动静脉瘘[1]、变性疾病、肿瘤等。其病因复杂,鉴别困难,临床上易误诊、漏诊。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颈部动静脉瘘致颅内双侧对称性病变的... 颅内双侧对称性病变常见于脑梗死、缺血缺氧脑病、感染中毒性脑病、代谢性脑病、静脉窦血栓、硬脑膜动静脉瘘[1]、变性疾病、肿瘤等。其病因复杂,鉴别困难,临床上易误诊、漏诊。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颈部动静脉瘘致颅内双侧对称性病变的病例汇报交流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瘘 颅内对称性病变
下载PDF
分水岭脑梗死与脑动脉狭窄相关性分析及随访 被引量:5
3
作者 邹春颖 赵文娟 盛宝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40-1442,共3页
关键词 分水岭脑梗死 脑动脉狭窄 随访
下载PDF
2479例缺血性脑卒中登记患者三年随访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洪雁 安中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缺血性脑卒中登记患者正规降压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和调脂治疗对其短期与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5月在卒中单元病房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479例,男1638例,女841例,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缺血性脑卒中登记患者正规降压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和调脂治疗对其短期与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5月在卒中单元病房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479例,男1638例,女841例,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1784例,分为联合降压组361例和联合降压调脂组1423例;不合并高血压695例,分为单纯抗血小板组85例和联合调脂组610例,各组分别予抗血小板和(或)调脂和(或)降压药物治疗,均随访3年。比较3个月、1年和3年后,不同治疗方案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复发率和病死率的差异。结果随访1年时,联合降压调脂组患者病死率和预后不良率均低于联合降压组(11.95%vs 24.93%,45.89%vs58.17%,P〈0.01);随访1年和3年时,复发率亦低于联合降压组(12.23%vs 27.98%,14.97%vs 27.15%,P〈0.01)。随访3个月时,联合调脂组患者病死率低于单纯抗血小板组(7.87%vs 15.29%,P〈0.05);随访1年和3年时,联合调脂组患者病死率、复发率和预后不良率均低于单纯抗血小板组(P〈0.05,P〈0.01)结论联合强化调脂,长期平稳有效降压和坚持抗血小板治疗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率,病死率和预后不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降血脂药 复发 预后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在脑出血急性期变化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邹璇 范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00-603,共4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出血量、意识水平、出血部位及转归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幕上脑出血患者67例,检测脑出血患者发病24 h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出血量、意识水平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按出血部位分为丘脑出血组与... 目的探讨脑出血出血量、意识水平、出血部位及转归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幕上脑出血患者67例,检测脑出血患者发病24 h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出血量、意识水平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按出血部位分为丘脑出血组与非丘脑出血组,比较两组不同部位脑出血甲状腺激素的差异。于发病14 d比较治疗前后随着血肿的吸收、GCS评分的增加,甲状腺功能的改变。结果 (1)脑出血患者出血量、意识水平与急性期T3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4、T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丘脑出血组与非丘脑出血组相比T3、TSH水平更低(P>0.05);(3)随着血肿水肿的吸收,T3升高(P<0.05),T4、TSH改变不明显(P>0.05);意识障碍程度恢复越好,T3恢复越明显(P<0.05)。结论 (1)脑出血患者出血量、意识水平与T3密切相关。(2)丘脑出血与非丘脑出血相比,T3、TSH降低更明显。(3)随着血肿的吸收及意识的好转,T3也相应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甲状腺激素 T3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甲状腺功能正常病态综合征
下载PDF
出血转化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袁文肖 安中平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1年第1期65-68,共4页
出血转化(HT)是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出血转化将直接影响临床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因此寻找其特异性的生物学标记物将具有重要意义。近年对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纤维连接蛋白(FN)等出血转... 出血转化(HT)是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出血转化将直接影响临床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因此寻找其特异性的生物学标记物将具有重要意义。近年对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纤维连接蛋白(FN)等出血转化预测指标的研究较多。本文就这3个生物学标志物的特点及与出血转化预测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出血转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纤维连接蛋白
下载PDF
1例B_(12)缺乏合并亚急性联合变性病的护理
7
作者 翟洪萍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3年第9期181-183,共3页
目的 总结1例维生素B_(12)缺乏合并亚急性联合变性病患者的护理经验,以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 通过回顾患者的完整病历,收集该患者相关的临床资料,总结维生素B_(12)缺乏合并亚急性联合变性病患者的治疗及护理过程。结果 维生素B_(12)... 目的 总结1例维生素B_(12)缺乏合并亚急性联合变性病患者的护理经验,以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 通过回顾患者的完整病历,收集该患者相关的临床资料,总结维生素B_(12)缺乏合并亚急性联合变性病患者的治疗及护理过程。结果 维生素B_(12)缺乏合并亚急性联合变性病需要医疗保健提供者、康复专家和患者家属之间的密切合作来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医疗保健团队和护理人员在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综合性护理,该患者双下肢麻木无力的症状得到改善,行走不稳较前好转,最终顺利出院。结论 维生素B_(12)缺乏合并亚急性联合变性病是一种复杂的临床表现,需要多学科的方法来护理。此类疾病患者的护理要点从基础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和延续性护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性护理,取得满意效果。在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通过全方位的护理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_(12)缺乏 亚急性联合变性病 护理
原文传递
1例急性脑梗死合并酒精戒断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8
作者 王扬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3年第7期81-83,共3页
目的总结1例急性多发脑梗死合并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为改善此类患者预后积累经验。方法回顾其患者临床资料以及病情进展、治疗、转归总结其护理重点和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因脑梗死伴酒精戒断综合征导致新发疾病症状不甚典型,... 目的总结1例急性多发脑梗死合并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为改善此类患者预后积累经验。方法回顾其患者临床资料以及病情进展、治疗、转归总结其护理重点和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因脑梗死伴酒精戒断综合征导致新发疾病症状不甚典型,与基础病混淆而易被忽视,通过积极的诊治和个体化护理,酒精戒断症状减轻直至不再复发。脑梗死通过专科诊治及护理,头晕及言语功能都有明显好转。出院随访3~6个月,未再出现异常的临床症状,预后良好。结论长期酗酒者一旦戒断后会出现兴奋性精神行为异常等症状,当合并急性脑梗死常会加重病情,使得治疗更加复杂困难,因此培养综合诊治护理认识,做好应急准备、一般护理及以及特殊的对症护理,加强酒精戒断综合征的认知,避免漏诊,对症治疗,减轻兴奋性精神行为异常对脑部的进一步损害,并淡化患者对酒的渴求,保持戒酒效果,从而做好该类疾病的护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酒精戒断综合征 护理策略
原文传递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瑞舒伐他汀对伴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洪雁 何云燕 +1 位作者 杨元菊 安中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24-1628,共5页
目的研究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程度的相关性,以及复方丹参滴丸和瑞舒伐他汀对CAS患者Tregs水平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治疗组(复方丹参滴... 目的研究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程度的相关性,以及复方丹参滴丸和瑞舒伐他汀对CAS患者Tregs水平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治疗组(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瑞舒伐他汀)及对照组(瑞舒伐他汀)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regs所占CD4+T细胞数的百分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外周血浆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浓度。结果随着CAS程度加重,Tregs、IL-10和TGF-β1水平降低,治疗2周后,Tregs、IL-10、TGF-β1水平较治疗前升高,重度CAS组患者,治疗组Tregs、IL-10升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Tregs占外周血CD4+T细胞的比例降低的程度可间接反映CAS病变的程度。联用他汀类药物与复方丹参滴丸除调脂作用外,还通过抗炎、抗氧化作用,上调Tregs、IL-10的水平,协同抗C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瑞舒伐他汀 颈动脉粥样硬化 调节性T细胞 白细胞介素-10 转化生长因子-Β1
原文传递
利伐沙班对脑梗死患者Xa因子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洪雁 高蕊 何云燕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1年第12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对非瓣膜性房颤脑梗死患者Xa因子活性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非瓣膜性房颤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 目的探讨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对非瓣膜性房颤脑梗死患者Xa因子活性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非瓣膜性房颤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研究组给予利伐沙班抗凝治疗,两组均随访1年。于随访3个月和1年时检测凝血功能、Xa因子活性、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3个月、1年,研究组APTT、PT和IN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1年,利伐沙班服药2 h后Xa因子活性分别为(467.34±146.22)和(439.50±120.48)pg/ml,明显低于服药前的(897.23±154.40)和(845.87±136.2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1年,两组血清TNF-α、IL-6浓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TNF-α、IL-6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a因子活性可以用来监测利伐沙班的抗凝作用,预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复发的风险。抗凝药物可能通过抗炎途径加强了心肌和脑保护作用,关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炎性因子的浓度变化,选择联合相关抗炎治疗,对预防和治疗非瓣膜性房颤脑梗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房颤 利伐沙班 华法林 XA因子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利伐沙班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蕊 洪雁 何云燕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1年第1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治疗非瓣膜性房颤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非瓣膜性房颤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华法林治疗,观... 目的探讨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治疗非瓣膜性房颤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非瓣膜性房颤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华法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利伐沙班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12个月,记录两组患者应用抗凝药物后栓塞事件发生率、mRS评分≤2分占比、出血事件、死亡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mRS评分≤2分患者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8.00%和0.00%,低于对照组的14.00%和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在非瓣膜性房颤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能明显降低出血事件及死亡事件发生率,安全性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房颤 利伐沙班 华法林 抗凝 有效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三酰甘油与脑出血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刘倩 赵文娟 何云燕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1年第8期19-21,共3页
目的探究三酰甘油水平与自发性脑出血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5年5月-2018年5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卒中单元病房住院的1451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一般资料、血脂水平,随访3个月后记录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根据mRS评分分为预后... 目的探究三酰甘油水平与自发性脑出血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5年5月-2018年5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卒中单元病房住院的1451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一般资料、血脂水平,随访3个月后记录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根据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患者三酰甘油水平与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有1441例完成3个月的随访,随访率为99.31%。随访3个月后发现,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女性占比、平均年龄、出血量、NHISS评分、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平均年龄、NHISS评分、脑出血量、三酰甘油水平是脑出血后3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平均年龄、三酰甘油水平、NHISS评分、脑出血量与脑出血后3个月临床预后不良独立相关。结论较低的三酰甘油水平是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不良短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酰甘油 自发性脑出血 临床预后
原文传递
早期心理指导在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13
作者 范云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7年第11期79-80,共2页
目的观察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心理指导对其焦虑和神经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70例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住院期间行常规神... 目的观察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心理指导对其焦虑和神经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70例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住院期间行常规神经内科护理措施和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相应的心理指导措施,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DRS)三种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间比较Barthel指数、HAMA评分和HD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周治疗和相应的护理后,两组Barthel指数、HAMA评分和HD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给予早期心理指导有利于改善患者焦虑,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焦虑 康复 心理指导
原文传递
1例脑梗死合并肠梗阻患者的护理体会
14
作者 姚鑫芬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9年第12期221-222,共2页
目的总结1例脑梗死合并肠梗阻的老年女性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监测腹部体征,制订详细的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胃肠减压、灌肠、肛管排气的护理和肢体功能锻炼、皮肤护理、心理护理等。... 目的总结1例脑梗死合并肠梗阻的老年女性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监测腹部体征,制订详细的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胃肠减压、灌肠、肛管排气的护理和肢体功能锻炼、皮肤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经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患者的脑梗死病情趋于稳定,肠梗阻症状缓解。结论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及时积极的救治、有效的护理干预,逐渐改善患者的肠梗阻症状,减少肠道细菌和毒素,保证水、电解质、能量的供给,避免了菌群失调、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等并发症,从而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肠梗阻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