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合成麝香的环境污染、生态行为与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1
作者 周启星 王美娥 +1 位作者 范飞 祝凌燕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共11页
人工合成麝香作为一种替代型香料被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行业,由于其持续不断地输入环境,其中的一些典型化合物如加乐麝香和吐纳麝香等在水、土壤和大气环境中的浓度日益升高,并且在动物体和人体组织中产生了蓄积作用,其效应相当于持久性... 人工合成麝香作为一种替代型香料被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行业,由于其持续不断地输入环境,其中的一些典型化合物如加乐麝香和吐纳麝香等在水、土壤和大气环境中的浓度日益升高,并且在动物体和人体组织中产生了蓄积作用,其效应相当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因此,人工合成麝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已成为药物和个人护理品污染物(PPCPs)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对人工合成麝香的种类与应用情况、环境来源和污染水平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从人工合成麝香的生物蓄积行为、环境降解行为和生物转化行为等3个方面,对人工合成麝香所具有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概述了人工合成麝香的环境激素毒性、遗传毒性效应、生理生态毒性、对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对微生物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展示了人工合成麝香所可能产生的不良生态效应.最后,根据目前对人工合成麝香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有关重点研究内容的建议,为合理评价和降低人工合成麝香的生态风险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合成麝香 药物和个人护理品污染物(PPCPs) 环境污染 生态行为 毒理效应
下载PDF
5种天然矿物修复铅污染沉积物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祝凌燕 林加华 张子种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共5页
以重金属离子Pb2+为研究对象,通过吸附解吸实验,研究了沸石、方解石、钾长石、钙基和钠基膨润土等5种天然矿物材料对水体中Pb2+的吸附固定效果,它们的吸附等温线都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结果表明试验所用方解石对Pb2+的饱和吸附量... 以重金属离子Pb2+为研究对象,通过吸附解吸实验,研究了沸石、方解石、钾长石、钙基和钠基膨润土等5种天然矿物材料对水体中Pb2+的吸附固定效果,它们的吸附等温线都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结果表明试验所用方解石对Pb2+的饱和吸附量约为185mg/g,是其他几种材料的2~3倍,而且方解石对Pb2+具有明显的不可逆吸附现象,使得吸附后的Pb很难解析下来,说明方解石对水溶液中Pb2+的固定能力非常强。利用模拟自然水体性质的电解液对方解石吸附后Pb的生物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被方解石固定后Pb的生物有效性非常低。最后结合方解石作为原位活性覆盖材料的经济可行性和生态风险性分析,说明方解石作为重金属污染沉积物修复的原位活性覆盖材料具有较强的实际可操作性,为后继的重金属污染沉积物的原位活性覆盖技术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沉积物 原位活性覆盖 天然矿物
下载PDF
天津郊区土壤-蔬菜系统中Cd的积累特征及污染风险 被引量:41
3
作者 师荣光 周启星 +3 位作者 刘凤枝 赵玉杰 郑向群 张浩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34-639,共6页
在对天津郊区蔬菜地大规模采样调查的基础上,对土壤和蔬菜系统中Cd积累特征进行分析,比较了不同种类蔬菜吸收Cd的能力,利用Monte-Carlo模型研究了土壤Cd通过饮食途径对人体健康造成的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内Cd积累呈log正态分布,其含量... 在对天津郊区蔬菜地大规模采样调查的基础上,对土壤和蔬菜系统中Cd积累特征进行分析,比较了不同种类蔬菜吸收Cd的能力,利用Monte-Carlo模型研究了土壤Cd通过饮食途径对人体健康造成的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内Cd积累呈log正态分布,其含量范围、算术平均值和中值分别为0.04~3.2,0.31,0.24mg/kg,土壤Cd含量均值远高于天津市土壤Cd背景水平,呈现明显的积累趋势.圆白菜、芥菜、黄瓜、西葫芦、西红柿、茄子、豆角和大葱中Cd积累量均有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样本检出,综合超标率为7.6%.根据各类蔬菜对Cd的富集系数,采用CHAID系统聚类方法,将天津郊区蔬菜分为4类,各类蔬菜吸收Cd能力的差异显著.基于Monte-Carlo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达到重污染水平时,土壤Cd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较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地 Monte-Carlo模型 CD 健康风险分析
下载PDF
抗生素抗性基因在环境中的来源、传播扩散及生态风险 被引量:83
4
作者 徐冰洁 罗义 +1 位作者 周启星 毛大庆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9-178,共10页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首先诱导动物体内产生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 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从而加速了抗性基因在环境中细菌间的传播扩散.目前,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一类新型环境污染物,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传播、扩散可能比抗生...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首先诱导动物体内产生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 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从而加速了抗性基因在环境中细菌间的传播扩散.目前,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一类新型环境污染物,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传播、扩散可能比抗生素本身的环境危害更大.本文针对抗生素抗性基因在地表水、地下水、医疗废水、城市污水处理厂、养殖场、土壤、沉积物以及大气环境中的来源、分布、传播情况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进行综述.分析了抗生素抗性基因在环境中的潜在传播途径及其可能影响因素,并指出光照,厌氧,高温处理可以有效遏制抗生素抗性基因在环境中的传播和扩散.揭示了抗生素抗性基因可能造成的生态风险,针对我国对该类污染物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抗性基因 传播 影响因素 胞外DNA 生态风险
下载PDF
微生物与有机肥混合剂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齐建超 张承东 +3 位作者 乔俊 郭婷 张清敏 陈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6-72,共7页
采用含有4种菌的菌剂与多种有机肥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通过盆栽实验对不同浓度菌剂处理土壤中的石油烃降解率、16种多环芳烃(PAHs)浓度、脱氢酶活性、pH、阳离子交换量和微生物多样性等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腐植酸、诺沃肥和生... 采用含有4种菌的菌剂与多种有机肥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通过盆栽实验对不同浓度菌剂处理土壤中的石油烃降解率、16种多环芳烃(PAHs)浓度、脱氢酶活性、pH、阳离子交换量和微生物多样性等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腐植酸、诺沃肥和生物有机钙等有机肥和菌剂(4%处理)的加入使土壤盐碱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土壤pH稳定于6.9,阳离子交换量为201.94cmol·kg-1;对比4个不同浓度菌剂处理的效果,4%菌剂处理与有机肥联合作用修复效果最显著,石油烃降解率可达到73%,大部分所测PAHs浓度显著降低,其中萘、蒽、苯并(a)芘和苯并(g,h,i)芘降解率分别达到了65.5%、57.7%、74.7%和55.5%,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多样性更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菌 有机肥 石油污染土壤 脱氢酶活性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大沽排污河生态修复河道水质综合评价及生物毒性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敏 唐景春 +2 位作者 朱文英 粱霍燕 王如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4535-4543,共9页
为了改善城市河道水质,实现排污河污染控制与修复,在天津市大沽排污河的上游代表性河段开展了河道原位生态修复工程示范。对植物修复后河道的污染状况进行了监测和分析,与清洁河道做了比较,并对水质修复效果和生物毒性影响状况进行综合... 为了改善城市河道水质,实现排污河污染控制与修复,在天津市大沽排污河的上游代表性河段开展了河道原位生态修复工程示范。对植物修复后河道的污染状况进行了监测和分析,与清洁河道做了比较,并对水质修复效果和生物毒性影响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研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对排污河水质的修复效果和生态效应。结果表明:经种植水葱等水生植物进行生态修复后,河道污染一定程度上降低,水质得到改善。大沽河主要污染是营养元素N、P污染和有机物污染,重金属污染不严重。植物修复对电导率、溶解性总固体(TDS)、盐度、氯化物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显著;对COD等有机污染的修复效果较好,最高去除效率可达54%,但相比清洁水域值依然较高,有机污染依然较严重;对营养元素N、P没有修复效果,反而修复区有升高的趋势,相对清洁水域污染严重。主成分分析表明水质参数主要是氨氮、总氮、总磷代表的营养元素及pH值、DO、电导率、TDS、盐度和氯化物,综合评定结果显示修复区域芦苇根部水质最好;聚类分析将17个水质指标分成5类,并与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出一致性。植物根际周边的微生物数量多,群落多样性高。植物修复对水样植物毒性影响明显,能降低其毒性;水样对发光菌均具有毒性作用,存在潜在的急性生物毒性;修复区水样对水生动物大型蚤不存在急性生物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大沽排污河 污染 水质 生物毒性
下载PDF
海洋溢油污染的生态与健康危害 被引量:37
7
作者 李艳梅 曾文炉 +1 位作者 余强 周启星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45-351,共7页
随着溢油事故的频繁发生,海洋溢油污染备受关注。本文在阐述国内外海洋溢油污染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溢油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针对海洋环境中溢油的环境行为以及对海洋生态系统、沿岸滩涂生态系统的毒性效应进行了概述... 随着溢油事故的频繁发生,海洋溢油污染备受关注。本文在阐述国内外海洋溢油污染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溢油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针对海洋环境中溢油的环境行为以及对海洋生态系统、沿岸滩涂生态系统的毒性效应进行了概述。最后,对海洋溢油污染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溢油 污染水体 人体健康 环境行为 生态毒性
下载PDF
酵母菌-细菌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郭婷 张承东 +3 位作者 齐建超 张清敏 乔俊 陈威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72-1477,共6页
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热带假丝酵母菌(Candida tropicalis)和粪链球菌(Streptococcus faecalis)对石油污染土壤的联合修复,并监测修复过程中土壤脱氢酶活性、石油污染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酵母菌-细菌混合菌剂在对石油烃的去除中... 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热带假丝酵母菌(Candida tropicalis)和粪链球菌(Streptococcus faecalis)对石油污染土壤的联合修复,并监测修复过程中土壤脱氢酶活性、石油污染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酵母菌-细菌混合菌剂在对石油烃的去除中表现出协同作用,连续培养32 d后混合菌处理组对总石油烃(TPH)的去除率达到29.9%,较单菌处理组高约50% 混合菌处理组脱氢酶活性高于单菌,并与石油烃去除率呈很好的相关性 前期低分子量烷烃降解效果明显,对于C15-C21的高分子量烷烃的降解效果主要在第32天时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修复 石油污染土壤 热带假丝酵母菌 粪链球菌
下载PDF
添加不同营养助剂对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27
9
作者 乔俊 陈威 张承东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1,共6页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NPK复合肥、诺沃肥和腐殖酸三种物质不同配比添加对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效果.在60d的修复实验中,定期取样测定土壤含油量、总异养菌数、石油烃降解菌数和脱氢酶活性,并采用PCR-DGGE技术研究修复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变...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NPK复合肥、诺沃肥和腐殖酸三种物质不同配比添加对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效果.在60d的修复实验中,定期取样测定土壤含油量、总异养菌数、石油烃降解菌数和脱氢酶活性,并采用PCR-DGGE技术研究修复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NPK肥的添加和NPK肥-诺沃肥-腐殖酸复合添加能够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微生物多样性和脱氢酶活性.在含油量为84600mg.kg-1的土壤中,添加营养助剂的处理60d后石油烃降解率为31.3%—39.5%,不添加营养助剂的石油烃降解率仅为3.5%.NPK肥-诺沃肥-腐殖酸复合添加对石油烃的降解率要高于NPK肥的单独添加(高8%),其原因可能是诺沃肥-腐殖酸能够有效提高土著微生物的活性,增加微生物的多样性,增强石油烃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生物修复 生物刺激 微生物活性 PCR-DGGE
下载PDF
畜禽粪便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污染问题及环境调控 被引量:34
10
作者 邹威 罗义 周启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81-2287,共7页
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业的大量使用造成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污染日益严重。动物体内诱导出的抗性菌株随粪便排出后,通过基因水平转移进入土壤进而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堆肥作为一种将粪便资源化的优良传统方法,能否有效去除畜禽粪便中的A... 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业的大量使用造成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污染日益严重。动物体内诱导出的抗性菌株随粪便排出后,通过基因水平转移进入土壤进而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堆肥作为一种将粪便资源化的优良传统方法,能否有效去除畜禽粪便中的ARGs而防止环境污染值得探讨。通过总结畜禽粪便ARGs污染现状,粪便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与影响微生物变化的因素以及堆肥可能对粪便中ARGs造成的影响,提出将堆肥作为去除畜禽粪便中ARGs的一种有效手段,利用堆肥产生的高温去除抗性菌株和抗性质粒等,并且考虑加入能直接灭杀肠道微生物的化学抑制剂(如石灰氮、胺类、吲哚等),实现降低畜禽粪便ARGs丰度的可能。据此强调开展畜禽粪便中ARGs研究的必要性,认为将堆肥和ARGs研究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降低这种新型污染物的污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 畜禽养殖业 粪便 堆肥 化学抑制剂
下载PDF
多氯联苯(PCBs)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雪 刘维涛 +3 位作者 梁丽琛 陈晨 霍晓慧 李松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共11页
多氯联苯(PCB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因氯原子取代位置和数量的不同共有209种同系物。近年来,土壤中的PCBs污染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PCBs具有高分子稳定性、低水溶性和颗粒相高吸附势,土壤基质中PCBs的去除极其困难... 多氯联苯(PCB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因氯原子取代位置和数量的不同共有209种同系物。近年来,土壤中的PCBs污染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PCBs具有高分子稳定性、低水溶性和颗粒相高吸附势,土壤基质中PCBs的去除极其困难。此外,PCBs的高憎水性和亲脂性使之易于在动物体脂肪组织和母乳富集。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生物有机体(绿色植物、微生物和动物)的作用将环境中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或低毒产物的过程。生物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高效和环境安全等特征,被认为是可替代传统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最佳选择之一。因此,通过综述国内外土壤PCBs污染现状和健康效应,以及土壤PCBs污染的生物修复最新研究进展和相关修复机理,对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蚯蚓修复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后续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及展望,以期为今后生物修复PCBs污染土壤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修复 多氯联苯(PCBs) 土壤污染 植物修复 微生物修复 蚯蚓修复
下载PDF
碳纳米材料的环境行为及其对环境中污染物迁移归趋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徐磊 段林 陈威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5-212,共8页
碳纳米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已成为一大研究热点.工程碳纳米材料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将不可避免地造成这些材料向环境中的释放,可能带来环境和生态风险.一方面,碳纳米材料本身具有环境毒性,另一方面碳纳米材料对环境中有毒有害污... 碳纳米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已成为一大研究热点.工程碳纳米材料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将不可避免地造成这些材料向环境中的释放,可能带来环境和生态风险.一方面,碳纳米材料本身具有环境毒性,另一方面碳纳米材料对环境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因此会影响污染物迁移转化等环境行为.目前,对碳纳米材料生态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碳纳米材料对生物体可能的毒性,而对其自身环境行为以及影响污染物迁移归趋等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简要概述了碳纳米材料的来源、暴露途径、环境行为以及对污染物迁移归趋的影响,阐述了这些研究对于评估碳纳米材料的环境和生态风险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富勒烯 环境行为 生态风险
下载PDF
生物修复石油污染盐碱土壤小试模拟系统中土壤性质与微生物特性变化 被引量:16
13
作者 郭婷 张承东 张清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23-1129,共7页
利用生物刺激(BS)、生物刺激+生物强化(BS+BA)2种方案修复石油污染盐碱土壤,考察了不同处理小试模拟系统中石油烃及16种多环芳烃(PAHs)的降解率、土壤pH值、表面张力、脱氢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腐殖酸、诺沃肥和生物... 利用生物刺激(BS)、生物刺激+生物强化(BS+BA)2种方案修复石油污染盐碱土壤,考察了不同处理小试模拟系统中石油烃及16种多环芳烃(PAHs)的降解率、土壤pH值、表面张力、脱氢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腐殖酸、诺沃肥和生物有机钙等土壤改良剂及营养盐的加入使土壤盐碱环境得到明显改善,pH值由8.1~8.2降低至7.6~7.8,并随着酸性代谢产物的累积降低至6.6~7.0.随着微生物活动BS+BA与BS处理土壤溶液表面张力分别由72.2,71.8mN/m降低到64.9,67.2mN/m,提高了石油烃的生物可利用性.对比2组小试系统,BS+BA处理修复效果更加显著,对石油烃、总PAHs的降解率可达到50.8%,69.2%,而BS处理为40.5%和61.2%.其中添加菌剂对5~6环PAHs的去除效果明显.不同修复策略对土壤微生物有显著影响,表现为土壤脱氢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壤 生物修复 小试模拟系统
下载PDF
全氟辛酸的污染状况及环境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4
作者 祝凌燕 林加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49-1157,共9页
作为一种新型的持久性有机环境污染物,全氟辛酸(PFOA)及其盐类所造成的全球性生态系统污染已成事实,并成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的又一个新热点.动物实验表明,PFOA能引起肝脏、生殖、发育、遗传和免疫等毒性.美国国家环保局科学顾问委... 作为一种新型的持久性有机环境污染物,全氟辛酸(PFOA)及其盐类所造成的全球性生态系统污染已成事实,并成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的又一个新热点.动物实验表明,PFOA能引起肝脏、生殖、发育、遗传和免疫等毒性.美国国家环保局科学顾问委员会有关报告将PFOA描述为"可能的(likely)致癌物",美国国家环保局已制订了有关计划促使生产企业主动削减PFOA物质在产品中含量,以削减PFOA及其母体物质在环境中的排放.此外,欧美等发达国家也正在推进PFOA及其相关物质的风险评价研究,并积极寻求较为安全的替代产品.本文简要概述了PFOA的理化特性、环境来源及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归宿及污染现状,并展望了今后PFOA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酸 理化特性 迁移转化 环境污染
下载PDF
纳米零价铁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48
15
作者 高园园 周启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8-425,共8页
近年来,纳米零价铁因其大的表面积和高的表面反应活性,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中的作用与贡献越来越大;同时,作为在污染土壤和水体修复与治理方面可以提供具有成本-效益解决方案的一项新技术,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纳米零价铁... 近年来,纳米零价铁因其大的表面积和高的表面反应活性,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中的作用与贡献越来越大;同时,作为在污染土壤和水体修复与治理方面可以提供具有成本-效益解决方案的一项新技术,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纳米零价铁在污染水体和地下水修复方面的报道已有很多,但极少是有关纳米零价铁在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本综述中,对近期纳米铁及其在环境修复特别是土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作了概括和展望,总结了提高纳米零价铁的活性、稳定性及迁移性的改性技术,如聚合物包覆、活性炭负载、CMC稳定等。这些纳米零价铁可以去除/转移环境中广泛的污染物,如重金属、无机盐及有机物。随后对纳米零价铁及其改性材料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概述,并对影响反应效率的因素加以讨论;另外,还对零价纳米铁在环境中的稳定性、迁移性及其潜在生态毒性效应做了简要的探讨。对其未来的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研究纳米零价铁作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 污染土壤 修复 环境保护 污染控制
下载PDF
海河流域平原河流生态修复模式研究Ⅰ--修复模式 被引量:10
16
作者 汪雯 黄岁樑 +3 位作者 张胜红 林超 刘德文 车洪军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19,共6页
由于水量不足、水质恶化及河流天然形态遭到破坏,海河流域大多数平原河流生态健康受到相当程度破坏。因而,对它们进行生态修复,需要建立相应生态修复模式体系对其进行指导。文中总结了现有河流生态修复技术,从中筛选出13种适宜于海河流... 由于水量不足、水质恶化及河流天然形态遭到破坏,海河流域大多数平原河流生态健康受到相当程度破坏。因而,对它们进行生态修复,需要建立相应生态修复模式体系对其进行指导。文中总结了现有河流生态修复技术,从中筛选出13种适宜于海河流域的修复技术。依据功能不同,将其分为水量调整技术、水质净化技术和生境改善技术3类。在此基础上,从影响海河流域平原河流生态健康的关键因素——水量入手,综合考虑河流水质与生境现状,提出海河流域平原河流生态修复模式体系。该体系包括4种修复类型(即管理保护、直接修复、补水修复和生态系统替代)和9种修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流域 平原河流 生态修复 水环境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小麦秸秆生物炭对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22
17
作者 朱文英 唐景春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59-264,共6页
以小麦秸秆为原材料,在300℃下缺氧裂解3、6、8 h制备生物炭,比较了3种生物炭的产率、pH值、灰分以及C、H、N元素含量,表征了300℃、6 h生物炭的表面形态,并用其作为修复材料,对大港油田的石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结果表明,随裂解时间的... 以小麦秸秆为原材料,在300℃下缺氧裂解3、6、8 h制备生物炭,比较了3种生物炭的产率、pH值、灰分以及C、H、N元素含量,表征了300℃、6 h生物炭的表面形态,并用其作为修复材料,对大港油田的石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结果表明,随裂解时间的延长,生物炭产率下降,pH值升高,灰分含量增加,H/C值下降,但产率、pH值、灰分和H/C值都是从3 h到6 h差异显著,6 h到8 h差异不显著。C元素含量先升高后下降。石油污染土壤经生物炭修复14 d和28d后,总石油烃降解率分别为45.48%和46.8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修复14 d后土壤中的萘、苊、苯并[a]蒽、屈、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苯并[a]芘含量下降幅度达98.18%,其他几种PAH的降解率也都高于对照组,28 d后这些PAH的含量又有上升趋势。这说明小麦秸秆裂解时间对生物炭的性质有影响;300℃、6h生物炭可以用来修复石油污染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 生物炭 裂解时间 性质 石油污染 修复
下载PDF
土壤和沉积物中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锁定及其环境效应 被引量:7
18
作者 段林 张承东 陈威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2-251,共10页
大量研究表明,吸附到土壤和沉积物中的疏水性有机物只有部分能够较容易地解吸出来,而残留的部分很难解吸.这种现象常被称为"解吸滞后","不可逆吸附",或者"锁定".锁定会导致受污染土壤和沉积物修复效率的... 大量研究表明,吸附到土壤和沉积物中的疏水性有机物只有部分能够较容易地解吸出来,而残留的部分很难解吸.这种现象常被称为"解吸滞后","不可逆吸附",或者"锁定".锁定会导致受污染土壤和沉积物修复效率的降低;但与此同时,锁定也会降低受污染土壤和沉积物的环境风险.本文综述了土壤和沉积物中疏水性有机污染物锁定的典型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以及锁定的形成机理,介绍了一个能够以简单参数准确量化污染物从土壤和沉积物中解吸行为的数学模型,并探讨了锁定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迁移归宿、生物可利用性、以及污染场地生态风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 疏水性有机污染物 吸附-解吸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推导方法与标准值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周启星 滕涌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9-100,共12页
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由于修复要求、暴露情景等的不同,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推导方法有较大不同,导致确立的标准值有很大的出入。因此,开展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方法研究,并对其标准值进行分析,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先导... 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由于修复要求、暴露情景等的不同,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推导方法有较大不同,导致确立的标准值有很大的出入。因此,开展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方法研究,并对其标准值进行分析,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先导作用。本文首先结合筛选值的初始功能,简要阐述了污染土壤修复基准和标准的内涵及其功能;接着概述了国外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标准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及其适用范围和国内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了国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污染土壤修复基准对我国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推导方法上的借鉴;然后,结合基于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安全和地下水保护的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推导方法,举例分析了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条件下推导方法的一些区别,并且以国外镉(Cd)和苯污染土壤修复标准为例,比较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污染土壤修复标准值的定性关系。最后,简要归纳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污染土壤修复基准的方法和修复标准值的差异,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污染土壤 修复基准/标准 推导方法 标准值
下载PDF
常见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和重金属复合污染水体的修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35
20
作者 王敏 唐景春 王斐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2期50-56,共7页
选取大沽排污河原位生态修复工程现场的6种修复植物旱生美人蕉、水生美人蕉、旱伞草、鸢尾、马蔺、菖蒲为研究对象,通过温室培养试验研究了这6种植物对水中氮磷和重金属Cd、Pb复合污染的修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所选6种植物在复合污染... 选取大沽排污河原位生态修复工程现场的6种修复植物旱生美人蕉、水生美人蕉、旱伞草、鸢尾、马蔺、菖蒲为研究对象,通过温室培养试验研究了这6种植物对水中氮磷和重金属Cd、Pb复合污染的修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所选6种植物在复合污染水体中对营养物质和重金属Cd、Pb均表现出较好的修复效果。经50 d修复后,各植物对总氮TN的去除率为53.90%~94.75%,对总磷TP的去除率为46.76%~85.10%;对Cd的去除率达到90.39%~99.47%。其中,菖蒲、鸢尾、马蔺对总氮的修复能力较好;鸢尾、美人蕉和马蔺对氨氮的修复效果较好;而旱伞草、美人蕉和马蔺对总磷的修复能力最强。所有修复植物对Cd和Pb的富集系数都远远大于1,对Cd、Pb表现出很强的富集能力,可作为Cd、Pb超富集植物来修复水体中的重金属Cd、Pb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富营养化 重金属 植物修复 污染水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