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市儿童中人偏肺病毒的流行病学及分子特征分析
1
作者 李蕊 郭丽茹 +5 位作者 孔梅 邹明 刘小畅 王涛 高梦雪 李晓燕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8-595,共8页
目的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3月以及2021年10月—2022年3月两个流感流行季天津地区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全基因组特征,丰富我国hMPV的全基因组数据库。方法收集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 目的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3月以及2021年10月—2022年3月两个流感流行季天津地区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全基因组特征,丰富我国hMPV的全基因组数据库。方法收集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患者的咽拭子样本共1040例,采用微流体芯片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对hMPV阳性样本采用RT-PCR扩增其全基因组,全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进行序列测定,使用CLC、DNAStar和MEGA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组装,分析其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并绘制系统发育树。结果1040例咽拭子样本中共检出25例hMPV阳性样本,检出率为2.40%,3~5岁年龄组的检出率最高,为3.71%(16/431)。在流感流行季中,hMPV流行高峰在12月份,其检出率为6.67%(12/180)。测序成功的12株序列中有7株为B2型、4株为A2b型、1株为B1型。其中G基因变异最大,有3株A2b型的G基因中存在111nt-dup的核苷酸重复。结论天津地区流感流行季中,hMPV的流行高峰为12月份,流行株以B2型为主,除G基因变异较大之外,其他基因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偏肺病毒 流行特征 系统发育分析 呼吸道感染
原文传递
天津市520例儿童流感样病例病原谱以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晓曼 郭丽茹 +3 位作者 孔梅 邹明 刘小畅 李晓燕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73-980,共8页
目的了解2020年10月—2021年3月天津市儿童医院流感样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病原谱特征,为儿童流感样病例的防控以及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哨点医院520例流感样病例患者的咽拭子标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样本进行30种呼吸道... 目的了解2020年10月—2021年3月天津市儿童医院流感样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病原谱特征,为儿童流感样病例的防控以及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哨点医院520例流感样病例患者的咽拭子标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样本进行30种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和病原学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20例样本中,共检出16种呼吸道病原体,阳性样本239份,病原体检出率为45.96%。检出率前3位的病原体依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9.62%,50/520)、鼻病毒(9.62%,50/520)、巨细胞病毒(5.96%,31/520)。不同性别间的病原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9,P<0.05),男性中病原体检出率为49.67%(149/300),女性中病原体检出率为40.91%(90/220)。不同年龄组病原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2,P<0.05),<2岁组最高(52.91%,91/172),>4岁组最低(38.10%,40/105)。不同月份病原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58,P<0.05),12月(58.00%,58/100)、11月(52.50%,42/80)、1月(47.50%,38/80)检出率居于前3位。在阳性样本中,52例样本为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率为21.76%(52/239),其中鼻病毒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检出率最高(48.08%,25/52)。结论2020年10月—2021年3月天津市儿童医院流感样病例的主要病原体为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巨细胞病毒,混合感染率较高,易感人群为2岁以下儿童,不同月份病原体检出率不同。应加强对上述主要病原的监测及研究,为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原体 儿童 流行特征 病原谱
原文传递
2017—2023年天津市食源性疾病沙门菌血清型及耐药性分析
3
作者 于爱萍 李闻 +4 位作者 张维 刘广文 鹿晓慧 郑宝璐 李晓燕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799-803,F0003,共6页
目的通过对2017—2023年天津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为食源性疾病沙门菌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要求,对2017—2023年天津市食源性疾病... 目的通过对2017—2023年天津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为食源性疾病沙门菌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要求,对2017—2023年天津市食源性疾病腹泻患者样本进行分离鉴定、血清学分型。结果2017—2023年收集820株沙门菌,患者男女比例为1.12∶1。不同年龄分组中,18~60岁年龄组检出构成最多。共分为60种血清型,主要血清型分别为肠炎沙门菌(53.29%),鼠伤寒沙门菌(15.37%),鼠伤单相变种沙门菌(4.02%)和伦敦沙门菌(2.80%)。药敏结果显示沙门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为75.73%,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耐药率为1.95%。对头孢类抗生素中,一代头孢抗生素头孢唑啉耐药率最高,为39.76%。沙门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各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耐药率为67.44%,多重耐药表型较为广泛。结论天津市食源性疾病监测沙门菌,血清型别较多,肠炎沙门菌为优势型别。对常见抗生素耐药程度较高,多重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应加强持续性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血清型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基于流感病毒载体的人偏肺病毒疫苗的构建及制备
4
作者 高梦雪 刘晓曼 +5 位作者 郭丽茹 孔梅 庄志超 于爱萍 李蕊 李晓燕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77-85,共9页
目的构建和制备以流感病毒为载体嵌合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 HMPV)抗原表位的重组病毒株。方法利用8质粒系统共转染293 T/MDCK细胞, 制备嵌合有HMPV抗原表位的重组流感病毒株。重组流感病毒株以A/PR/8/34的内部基因(PB1、PB... 目的构建和制备以流感病毒为载体嵌合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 HMPV)抗原表位的重组病毒株。方法利用8质粒系统共转染293 T/MDCK细胞, 制备嵌合有HMPV抗原表位的重组流感病毒株。重组流感病毒株以A/PR/8/34的内部基因(PB1、PB2、PA、NP、NS、M、HA、NA)作为骨架, 同时通过基因改造, 将HMPV的B细胞表位插入HA基因中, 将HMPV的CTL+Th细胞表位插入到NA基因中。采用"7+1"模式, 利用反向遗传学制备重组流感病毒株。制备成功后, 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 测定血凝素(HA)的活性、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及生长曲线对重组病毒株进行评价。结果成功将HMPV的抗原表位插入到流感病毒基因组中, 并制备出两株嵌合有HMPV表位的重组流感病毒株, 分别命名为FLU/HMPV/B和FLU/HMPV/CTL+Th, 其中HA均为27, TCID50分别为105.2/ml和105.0/ml。经SPF鸡胚传代3次, 两株重组病毒株可稳定增殖。经全基因组测序鉴定, FLU/HMPV/B嵌合有HMPV的B细胞表位, FLU/HMPV/CTL+Th嵌合有HMPV的CTL和Th细胞表位。生长曲线结果表明两株重组病毒株均可在鸡胚中有效复制。结论成功制备出两株嵌合有HMPV表位的重组流感病毒株, 重组病毒株从生长特性以及遗传稳定性的结果来看, 其符合继续开展下一步动物实验的要求, 后续将通过小鼠实验对重组疫苗株的免疫原性以及免疫保护效果进行进一步的评价, 最终为实现"一苗两用"或"一苗多用"提出新的思路, 也为HMPV疫苗发展提供一种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载体 人偏肺病毒 反向遗传学 重组病毒株
原文传递
奥密克戎BA.1感染后成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定期动态观察分析
5
作者 高梦雪 雷玥 +9 位作者 郭丽茹 曲江文 王鹤霏 刘晓曼 李蕊 孔梅 庄志超 谭昭麟 李晓燕 张颖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17-2121,共5页
目的分析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毒株BA.1后患者的免疫学特征和抗体变化规律,以评估二次感染的可能性。方法纳入2022年1月8日至2月2日天津市津南区感染BA.1的患者104例,对照组与病例组按照年龄、性别和接种疫苗情况1∶1匹配。采集病例组患者... 目的分析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毒株BA.1后患者的免疫学特征和抗体变化规律,以评估二次感染的可能性。方法纳入2022年1月8日至2月2日天津市津南区感染BA.1的患者104例,对照组与病例组按照年龄、性别和接种疫苗情况1∶1匹配。采集病例组患者感染后第3、6和9个月血清,同期采集对照组的血清。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方面进行分析,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IL-5及γ干扰素浓度(IFN-γ)以及IgG、IgG1和IgG2的阳性率。结果BA.1感染后6个月病例组患者IFN-γ浓度最高为145.4 pg/ml,随后浓度降低;IL-4与IL-5浓度在感染后6个月开始降低(均P<0.001),在BA.1感染后6个月病例组IgG2阳性率与同期对照组无差异,而第9个月时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03);BA.1感染后3个月IFN-γ/IL4的比值病例组低于对照组(P<0.001),至感染9个月后病例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感染BA.1第3个月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处于受损状态,6个月后机体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明显下降,二次感染风险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密克戎BA.1 细胞因子 抗体检测 疫苗接种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