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17届全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学术会议暨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美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学会联合学术大会总结 被引量:7
1
作者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 赵堪兴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97-800,共4页
2017年10月13至15日,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ChineseAssociationofPediatricOphthalmologyandStrabismus,CAPOS)与美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学会(AmericanAssociationofPediatricOphthalmology... 2017年10月13至15日,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ChineseAssociationofPediatricOphthalmologyandStrabismus,CAPOS)与美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学会(AmericanAssociationofPediatricOphthalmologyandStrabismus,AAPOS)共同主办的第17届全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学术会议暨CAPOS—AAPOS联合学术大会在上海召开。来自5大洲30个国家的1000多位国内外代表(其中国际代表130名)参会。会上,天津市眼科医院赵堪兴、海军总医院眼科颜少明分别进行了刘家琦教授纪念讲座和赫雨时教授纪念讲座。大会授予为中国斜视与tbJL眼科的发展和国际化作出突出贡献的美国布朗大学DavidRobbinsTien等12位教授CAPOS国际友谊金奖(FriendshipGoldenAward)(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医学会 小儿眼科 眼科学 斜视 学术 美国 中国 会议
原文传递
三维细胞培养技术在眼科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赵云 张蕾 赵红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69-874,共6页
三维细胞培养技术是一种利用支架材料将体外细胞进行三维空间培养的技术,具有体内微环境模拟度高于二维平面细胞培养模式,可控性强于动物实验等优点.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生物学材料支架应运而生,为三维细胞培养技术提... 三维细胞培养技术是一种利用支架材料将体外细胞进行三维空间培养的技术,具有体内微环境模拟度高于二维平面细胞培养模式,可控性强于动物实验等优点.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生物学材料支架应运而生,为三维细胞培养技术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在眼科方面,三维细胞培养技术已应用于角膜、视网膜、视觉系统发育及多种眼肿瘤等方面的研究中.本文就三维细胞培养技术在眼科基础研究和临床疾病诊疗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技术 细胞 培养的 仿生材料 角膜基质细胞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视网膜色素上皮
原文传递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视网膜小胶质细胞活化及干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悦 董宁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90-893,共4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随DM病程的延长而增高。DR是一种高发病率和高致盲率的疾病,对DR的发病机制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的热点之一。但是DR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随DM病程的延长而增高。DR是一种高发病率和高致盲率的疾病,对DR的发病机制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的热点之一。但是DR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DR可能是一种慢性、低度炎性反应。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是视网膜中的单核巨噬细胞,具有抗原呈递功能,DR中MG被活化,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参与DR的炎症反应。了解DR中MG的活化机制,可更好地为DR的预防和治疗开辟新的视角。因此,本文就DR中视网膜MG活化及干预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小胶质细胞 活化 干预
下载PDF
飞秒激光2.0 mm微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屈光矫正效果的临床初步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王雁 武志清 +5 位作者 汤欣 张佳媚 窦瑞 耿维莉 金颖 左彤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71-680,共10页
目的 探讨飞秒激光2,0 mm微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MILE)临床矫正近视、散光的效果及该微创屈光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入选接受MILE的患者61例,另3.0~5.0 mm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的患者53例作为对照.... 目的 探讨飞秒激光2,0 mm微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MILE)临床矫正近视、散光的效果及该微创屈光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入选接受MILE的患者61例,另3.0~5.0 mm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的患者53例作为对照.飞秒激光系统透镜成型并设置为2.0 mm或3.0~5.0 mm切口取出.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6个月均进行UCVA、BCVA、屈光度数、眼压、眼前节和角膜地形图等检查.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手术之间、手术前后屈光度和形态学参数之间的差异;应用配对t检验分析各组手术前后各时间点之间屈光度和形态学参数的统计学差异;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术前基本资料以及手术前后各对应时间点的屈光度和形态学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 MILE组随访资料完整者共24例(41只眼),SMILE组共29例(51只眼).在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6个月,MILE组球镜度数分别为(-5.09±1.04)、(0.12±0.32)、(0.11±0.29)、(0.02 ±0.33)、(0.02 ±0.23)D;柱镜度数分别为(-0.90 ±0.83)、(-0.25 ±0.27)、(-0.23 ±0.30)、(-0.20 ±0.25)、(-0.16 ±0.21)D;SMILE组的球镜度数分别为(-5.37±1.26)、(-0.04 ±0.49)、(0.12±0.38)、(0.10±0.34)、(0.02±0.33)D;柱镜度数分别为(-0.76±0.65)、(-0.22±0.26)、(-0.25±0.30)、(-0.26 ±0.29)、(-0.21±0.28)D,两组等效球镜、球镜与柱镜度数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F=1.042、0.941、0.018,P>0.05).在散光的矢量分析结果中,MILE组在术后1和6个月Y轴方向的散光度数分别为(-0.06 ±0.11)、(-0.04±0.10)D,SMILE组为(-0.14±0.18)、(-0.11±0.16)D,MILE组小于SMIIE组(Z=-2.076、-2.149,P<0.05).术后6个月,100%的患者UCVA≥1.0.术后6个月无一例出现BCVA的降低.1个月内达到相对稳定的屈光状态,且较SMILE组具有更小的波动性.在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6个月,MILE组角膜前表面形态变异指数(ISV)和垂直不对称指数(IVA)与SMILE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 =0.902、0.744,P>0.05),但术后各时期MILE组ISV和IVA值均低于SMILE组,两组间差值有随时间增大趋势.术后6例(9只眼)在手术中扫描过程出现不透明气泡层,2只眼切口边缘轻度裂开,1只眼术后1d局部弥漫性炎性渗出,无光敏综合征、角膜透明度下降及感染出现.结论 MILE手术(1.5~2.0 mm或更小)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减少了斜轴方向上的散光量,较好的维持了角膜组织的完整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外科手术 激光 激光 飞秒 角膜基质 外科手术 微创性 近视 散光 视敏度
原文传递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和单眼一退一截术治疗儿童基本型或假性外展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8
5
作者 宋德胜 陈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67-869,共3页
目的比较双眼外直肌后徙术(bilateral lateral rectus recession,BLR-rec)与单眼一退一截术(unilateral recess-resect.R&R)治疗儿童基本型或假性外展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至2015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 目的比较双眼外直肌后徙术(bilateral lateral rectus recession,BLR-rec)与单眼一退一截术(unilateral recess-resect.R&R)治疗儿童基本型或假性外展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至2015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基本型或假性外展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其中38例行BLR-rec,48例行R&R。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量患儿戴镜注视6m及33cm调节性视标第一眼位斜视度。分析两组术后1d、1个月、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手术成功情况。记录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并分析影响手术成功率的因素。结果术后1d、1个月、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BLR-Fee组与R&R组手术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开始,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不断降低。两组最大外斜视度数漂移均发生在术后1d至术后1个月之间,术后1d至术后1个月外斜漂移量BLR组为5.3△±4.4△,R&R组为5.0△±4.1△(P:0.88)。BLR组术后1d到术后1a外斜漂移量为7.9△±5.1△,R&R组为11.5△±8.3△(P〈0.01)。两组手术年龄和术前斜视度对末次随访手术成功率无明显影响。BLR-ree组和R&R组术后1d不同斜视度范围的末次随访时手术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BLR—rec与R&R治疗基本型或假性外展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有相同的远期手术成功率,随随访时间增加,两组手术成功率不断降低,主要原因为外斜回退。两种术式对间歇性外斜视外斜回退的影响明显不同,R&R能引起更多的外斜漂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眼外直肌后徙 间歇性外斜视 单眼一退一截术 治疗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玻璃体腔注射缺氧诱导因子-1α siRNA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孟丽珠 陈松 +4 位作者 陈蕾 刘艳 林锦镛 王玉川 韩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700-1704,共5页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小干扰RNA(siRNA)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用于糖尿病新生血管性疾病治疗的可...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小干扰RNA(siRNA)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用于糖尿病新生血管性疾病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以p Silencer2.1-U6neo为质粒载体,构建HIF-1α.siRNA重组质粒。选取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5只)和实验组(39只)。实验组采用尾静脉注射链尿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实验组随机分为糖尿病组(15只)、基因治疗组(12只)和空载体组(12只)。正常对照组及糖尿病组大鼠均不做转染;基因治疗组和空载体组分别转染HIF-1α.siRNA重组质粒和p Silencer空载体质粒。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形态,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分别于干扰后24、48、72h,1wk时计算VEGF蛋白的抑制效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IF-1α.siRNA重组质粒经酶切、测序鉴定,确定为目的序列。HE染色显示: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各层细胞排列整齐,细胞形态基本正常。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各层细胞排列紊乱,内界膜不完整,新生血管芽、新生血管簇呈垂直状突破内界膜生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VEGF阳性表达为细胞浆出现棕黄色颗粒,主要位于神经节细胞层。正常对照组VEGF蛋白呈弱阳性表达,而DR对照组和空载体组表达明显增强,基因治疗组较DR组和空载体组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蛋白抑制率24、48、72h和1wk时分别为:27.4%、40.6%、47.5%、64.5%。结论:HIF-1α.siRNA重组质粒能够抑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VEGF蛋白的表达,可能成为一种治疗糖尿病性新生血管疾病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RNA 干扰 视网膜新生血管 基因治疗
下载PDF
高度近视合并POAG的临床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立 郭海霞 韩泉洪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7期445-448,共4页
高度近视常常同时合并POAG,由于其眼底视盘和视网膜脉络膜等改变使其很难在早期发现POAG的合并存在.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高度近视合并POAG对提高患者的视觉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就高度近视与POAG的联系,高度近视合并POAG时相关的视... 高度近视常常同时合并POAG,由于其眼底视盘和视网膜脉络膜等改变使其很难在早期发现POAG的合并存在.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高度近视合并POAG对提高患者的视觉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就高度近视与POAG的联系,高度近视合并POAG时相关的视功能改变做一综述,期望为临床诊断提供有益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退行性 青光眼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视盘 视野
原文传递
对比玻璃酸钠与rb-bFGF治疗LASEK术后角膜上皮修复及敏感性恢复的作用 被引量:9
8
作者 杨琨 薛超 +1 位作者 金颖 耿维莉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9年第3期396-399,共4页
目的对比玻璃酸钠滴眼液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凝胶在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角膜上皮修复及敏感性恢复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接受LASEK手术的患者60例(12... 目的对比玻璃酸钠滴眼液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凝胶在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角膜上皮修复及敏感性恢复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接受LASEK手术的患者60例(120只眼),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及rb-bFGF眼用凝胶治疗3个月。于术后1周、1和3个月行泪液分泌实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上皮完整性评估以及角膜敏感性检查。结果术后两组的SIT和BUT随治疗时间逐渐恢复,至术后3个月时均大致恢复到正常水平。术后1月时,rb-bFGF组角膜上皮完全恢复正常眼数(53眼,88.3%)显著高于玻璃酸钠组(45眼,75.0%)(P<0.05)。术后3月,rb-bFGF组各方位的角膜敏感性显著高于玻璃酸钠组(P<0.05)。结论 0.3%玻璃酸钠及rb-bFGF均能有效缓解LASEK术后导致的干眼,但在角膜上皮修复和敏感性恢复方面rb-bFGF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酸钠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LASEK 角膜上皮修复 角膜敏感性
下载PDF
Wnt信号通路在视网膜干细胞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琨 王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5-429,共5页
人类视网膜的损伤和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病变通常伴随着不可逆的视力丧失,干细胞疗法一直被认为是该类疾病有效的治疗方式。近年研究发现,哺乳动物甚至人类的眼中尚存在着沉寂的视网膜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这些细胞可以被激活从而修复损伤... 人类视网膜的损伤和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病变通常伴随着不可逆的视力丧失,干细胞疗法一直被认为是该类疾病有效的治疗方式。近年研究发现,哺乳动物甚至人类的眼中尚存在着沉寂的视网膜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这些细胞可以被激活从而修复损伤的视网膜。Wnt信号通路是传递生长刺激信号的重要通路,调控着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尤其在调控干细胞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Wnt信号通路在视网膜干细胞修复方面的调控作用以及视网膜干细胞的来源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 信号通路 干细胞 视网膜再生
下载PDF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相关信号通路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桐梅 韩梅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64-668,共5页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发生在早产儿的一种血管增生性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其主要病理性改变是视网膜血管闭塞、缺血缺氧诱发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进而导致视网膜脱离,甚至失明.这类增生性血管病变涉及多条信号通路,对于分子机制的深...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发生在早产儿的一种血管增生性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其主要病理性改变是视网膜血管闭塞、缺血缺氧诱发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进而导致视网膜脱离,甚至失明.这类增生性血管病变涉及多条信号通路,对于分子机制的深入理解更有利于靶向治疗病理性新生血管.就ROP发病机制中的有关信号通路进行综述,主要包括Wnt-信号通路成员在病理性血管发展中的作用,CCN1蛋白与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CCN1/Cry61)在提高视网膜血管的生理性适应和减少病理性新生血管生成方面的重要作用,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通路诱导视网膜和玻璃体内新生血管的形成,Apelin蛋白与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相关蛋白(Apelin/A PJ)信号通路对于视网膜血管发生、血管塑形的影响以及在低氧条件下引发新生血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 高氧 视网膜新生血管化 信号通路
下载PDF
16例眼角膜化学伤行羊膜移植术的护理
11
作者 潘登 张蕊 《天津护理》 2018年第5期557-559,共3页
总结16例眼角膜化学伤行羊膜移植术患者的护理,针对患者病情特点,术前注重眼部和全身准备,提前进行材料制备,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术后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眼部护理、生活护理以及心理护理,有效... 总结16例眼角膜化学伤行羊膜移植术患者的护理,针对患者病情特点,术前注重眼部和全身准备,提前进行材料制备,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术后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眼部护理、生活护理以及心理护理,有效的防止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治疗达到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移植术 化学伤 护理
下载PDF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内透镜取出术与飞秒激光LASIK术后高阶像差改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1
12
作者 武志清 王雁 +3 位作者 张琳 耿维莉 金颖 左彤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3-201,共9页
目的 通过对比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内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术后的全眼高阶像差,分析两种手术方式术后高阶像差的变化特点.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入选SMILE屈光手术患者共34例(34只眼)作为SMILE组,飞秒激光... 目的 通过对比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内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术后的全眼高阶像差,分析两种手术方式术后高阶像差的变化特点.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入选SMILE屈光手术患者共34例(34只眼)作为SMILE组,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屈光手术患者29例(29只眼)作为对照组,均选取右眼进行研究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常规屈光手术术前检查,接受Pentacam 三维跟前节分析诊断系统的检查,并利用WaveScan像差仪分别测量进行两种屈光手术患者术前,术后1和术后3个月的像差,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Pcarson线性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所采集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在术后1个月时,SMILE组初级垂直彗差(C3-1)、三叶草(C33)、分别为-0.205±0.199、0.027±0.071,高于对照组(t=-3.141,2.216;P<0.05);对照组总高阶像差Sh、其他S4、S5、S6,初级球差(C04)、分别为0.609±0.199、0.403±0.196、0.117 ±0.065、0.092±0.0038、0.343±0.253,高于SMILE组(t=-3.492,3.461,-3.449,-5.301,-2.103;P<0.05);术后3个月时,SMILE组仅C-13为-0.177±0.175,高于对照组(t=-2.476,P<0.05);对照组总高阶Sh、其他S4、S5、S6各阶,初级球差C04、C24、四叶草(C44)、次级三叶草(C-35)、次级球差(C06)等各项均高于SMILE组(t=-3.935,-3.788,-2.049,-4.405,-3.576,2.494,3.879,2.642,4.784;P <0.05);相关性分析中,对照组术后1个月与3个月,Sh、C04与术前预矫正球镜度均存在负相关(术后1个月:r=-0.433,-0.476;P <0.05;术后3个月:r=-0.418,-0.447;P <0.05).结论 SMILE术后显示良好的光学质量,相对于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所引起的全眼像差改变更小,但同时存在其特殊性,可能与其手术方式或角膜伤口愈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外科手术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位 激光 飞秒 角膜基质 近视 角膜波前像差
原文传递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其与疾病感知和药物信念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姜浩 赵琳 +1 位作者 杨丽 蔡鸿英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PACG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及其与疾病感知、药物信念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中文修订版、疾病感知问卷简版和药物信念特异性量表中文修订版对天津市眼科医院156例PACG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 目的探讨影响PACG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及其与疾病感知、药物信念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中文修订版、疾病感知问卷简版和药物信念特异性量表中文修订版对天津市眼科医院156例PACG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对依从性好和依从性差两组中的青光眼类型、性别构成、服药种类、有无其他疾病、病程和服药次数进行分析;用皮尔逊相关法对疾病感知、药物必要性信念、担忧信念和用药依从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药物信念在疾病感知和用药依从性间的中介作用进行分析。结果156例PACG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119例;平均年龄为(61.3±8.3)岁。用药依从性好的患者83例(53.2%),依从性差的患者73例(46.8%)。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用药种类(χ^2=13.64,P=0.009)和用药次数(χ2=11.31,P=0.010)对用药依从性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χ^2=1.02,P=0.311)、有无其他疾病(χ^2=1.73,P=0.188)和病程(χ^2=6.08,P=0.108)对用药依从性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ACG患者疾病感知得分与对药物的必要性信念、担忧信念得分呈正相关(r=0.18,0.45,均P〈0.05),与用药依从性得分呈负相关(r=-0.22,P〈0.01);担忧信念得分与用药依从性得分呈负相关(r=-0.47,P〈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PACG患者对药物的担忧信念完全中介了疾病感知和用药依从性的关系[卡方/自由度(χ^2/df)=1.73,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69,非范拟合指数(NNFI)=0.98,相对拟合指数(CFI)=0.98,递增拟合指数(IFI)=0.98]。结论PACG患者的用药种类和次数对用药依从性有显著影响。疾病感知水平越高,对药物的担忧信念越高,用药依从性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闭角型 服药依从性 知觉
原文传递
结膜日光性角化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与HPV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玉川 陈陆霞 +2 位作者 李静 刘洋辰 林锦镛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31-535,共5页
目的分析结膜日光性角化病(AK)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肿物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天津市眼科医院2005至2018年收治的18例(18只眼)结膜AK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重新复习所有患者的组织切片,分析其临... 目的分析结膜日光性角化病(AK)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肿物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天津市眼科医院2005至2018年收治的18例(18只眼)结膜AK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重新复习所有患者的组织切片,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并应用HPV通用引物行PCR检测石蜡标本中HPV感染情况.结果18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3例;发病年龄43~79岁,平均60岁;发生于鼻侧16例,颞侧2例;均发生于角结膜缘,肿物侵入角膜内1~4mm,平均侵入2mm;最大直径2.0~8.0mm,平均4.6mm.其中16例临床表现为白色或乳白色、轻度隆起的结节状肿物,边界清楚,周围伴有结膜充血;2例表现为棕黑色肿物,局部呈白色.组织病理学特征是结膜上皮增生和鳞状化生,表层细胞角化不全或角化过度,棘层增厚和基底细胞增生,结膜下常伴有日光性弹力纤维变性和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患者中15例为肥厚型,2例为色素型,1例为棘层松解型.18例患者肿物标本HPV检测均呈阴性.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完整切除,术后随访1.0~10.4年,失访8例,回访到10例患者均未复发.结论结膜AK是好发于角结膜缘部位的上皮性癌前病变,HPV感染可能不是其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化病 光化性 乳头状瘤病毒科 病理学 临床
原文传递
人眼散射光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洋辰 王雁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3-76,共4页
散射是入射光线由于人眼内屈光介质折射率及透明程度不同,而使部分到达视网膜的光线未能参与到视网膜成像的现象。散射降低了视网膜的对比度,从而影响人眼视网膜的成像质量,是影响视觉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对于人眼散射的研... 散射是入射光线由于人眼内屈光介质折射率及透明程度不同,而使部分到达视网膜的光线未能参与到视网膜成像的现象。散射降低了视网膜的对比度,从而影响人眼视网膜的成像质量,是影响视觉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对于人眼散射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将追溯散射理论的发展历史,阐述散射的概念及分类,并对散射光的测量及散射与视觉质量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 视敏度
原文传递
葡萄膜转移癌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丛春霞 林锦镛 王兰惠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69-774,共6页
目的 观察葡萄膜转移癌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眼科医院198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3例葡萄膜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表现、肿瘤生长方式、肿瘤类型和相关的病理学特点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者... 目的 观察葡萄膜转移癌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眼科医院198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3例葡萄膜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表现、肿瘤生长方式、肿瘤类型和相关的病理学特点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7例;年龄为37.0~66.0岁,平均年龄52.1岁;均为单眼发病,右眼5例,左眼8例.13例中10例肿物发生于后部脉络膜,1例发生于前部脉络膜和睫状体,2例发生于虹膜;肺癌5例,乳腺癌4例,前列腺癌、甲状腺癌、食道癌各1例;原发癌病灶不清1例.10例后部脉络膜转移癌主要表现为视力迅速减退,其中8例伴有广泛性视网膜脱离,6例伴有继发性青光眼.2例虹膜转移癌表现为虹膜瞳孔缘多发性灰白色结节状肿物或粉红色菜花状肿物.病理学检查显示后部脉络膜转移癌主要位于颞侧或鼻侧脉络膜,其中6例呈局限性或弥漫性扁平状肿物;1例肿物几乎累及全部脉络膜和睫状体,2例呈体积较大的结节状或球状肿物,1例肿物位于视乳头周围;3例侵犯视神经,3例侵犯眼球外或眶内.1例前部脉络膜睫状体转移癌侵犯到结膜下.结论 葡萄膜转移癌有多种生长方式,患者视力迅速减退、扁平状或结节状脉络膜占位性病变、伴有继发性视网膜脱离和继发性青光眼是主要临床表现,有些病例可侵犯到眼球外或眶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肿瘤 肿瘤转移 肿瘤侵润
原文传递
结膜骨性迷离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云 李浩晴 +1 位作者 赵红 林锦镛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61-664,共4页
目的总结结膜骨性迷离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天津市眼科医院自2009年1月至2016年6月间确诊的6例结膜骨性迷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6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4-2... 目的总结结膜骨性迷离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天津市眼科医院自2009年1月至2016年6月间确诊的6例结膜骨性迷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6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4-20岁。肿瘤位于右眼3例,左眼3例。主要表现为球结膜颞上象限扁平状隆起肿物。CT检查表现为眼球表面椭圆形钙斑。6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病理学检查可见肿瘤由骨组织组成,周围有薄层纤维组织包绕,骨组织中含有哈弗管结构。其中5例患者随访23个月至8年均未见复发。结论结膜骨性迷离瘤以结膜颞上象限肿物为主要表现,影像学检查以眼球表面椭圆形高密度钙化影为特征,病理学检查以由成熟密质骨组织组成、周围包绕有纤维组织的骨性肿瘤为特征,骨组织中含有典型的哈弗管结构。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手术完整切除后一般不易复发。(中华腠科杂志,2018,54:661.6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和骨组织 迷芽瘤 眼肿瘤 结膜疾病
原文传递
眼眶异位脑膜瘤临床分析
18
作者 黄晓明 汪东 +2 位作者 林锦镛 唐东润 孙丰源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65-670,共6页
目的探讨眼眶异位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1999年8月至2016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天津市眼科医院诊治的10例(10只眼)眼眶异位脑膜瘤患者的全部临... 目的探讨眼眶异位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1999年8月至2016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天津市眼科医院诊治的10例(10只眼)眼眶异位脑膜瘤患者的全部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包括彩色超声、cT及MRI等影像学资料,病理学资料,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0例眼眶异位脑膜瘤患者均为单眼发病,其中男性4例,女性6例,就诊年龄7-68岁。患者主诉主要为眼睑肿胀(8例)、眼球突出(7例)、视力下降(2例)及查体偶然发现(2例)。肿瘤位置位于肌锥内5例、肌锥外5例,10例患者CT特征表现为形状不规则占位,边界不清,与眼外肌关系密切,视神经无增粗,眶骨壁无增厚;8例患者MRI表现为T。加权像中低信号,T2加权像中高信号。1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均未做出明确诊断,术中确认肿瘤与视神经、蝶骨嵴及骨膜无联系,病理学诊断大多为上皮型脑膜瘤(9例)。术后视力无明显变化,10例患者术后均有暂时性眼球运动障碍。随访6个月至6年,8例患者无肿瘤复发,2例分别在术后3个月和2年肿瘤复发,行γ刀放射治疗后肿瘤缩小,分别随访2年和6年肿瘤无变化。结论眼眶异位脑膜瘤是一种罕见的眼眶肿瘤,术前准确诊断较困难,临床特征及影像学检查可发现病变,但缺乏视神经、蝶骨嵴及骨膜来源脑膜瘤的特征。手术切除对视力影响小,预后较好。病理学确诊后,γ刀适形放射治疗对于复发肿瘤仍然有效。(中华眼科杂志,2018,54:665-6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肿瘤 脑膜瘤 诊断显像
原文传递
眼眶神经鞘瘤112例的诊断和治疗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赵云 李浩晴 +1 位作者 赵红 潘叶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09-514,共6页
目的总结眼眶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经手术治疗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的眼眶神经鞘瘤112例。对其临床症状、眼部体征、影像学检查、诊断... 目的总结眼眶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经手术治疗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的眼眶神经鞘瘤112例。对其临床症状、眼部体征、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采用SPSS 21.0软件对年龄、随访时间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112例中男性48例,女性64例,就诊年龄13~73(40±4)岁。其中行B型超声检查112例,可见眼眶内圆形、类圆形、串珠状或不规则占位病变,边界多较清楚。内回声较弱,透声性强,有轻度可压缩性;行CT检查112例,肿瘤形状呈椭圆形、分叶状、S形或花生状,多数肿瘤内密度为均质高密度,少数肿瘤内有低密度液化区;MRI成像54例,T1加权像(T1WI)显示肿瘤全部为中信号,T2加权像(T2WI)可呈高信号、中高混杂信号或中信号。75例行外侧开眶术,37例行前路开眶术。随访时间为(64.3±4.1)个月,手术并发症包括视力丧失3例,上睑下垂16例,眼球运动障碍9例。术后复发6例。结论眼眶神经鞘瘤大多表现为良性实体眶内占位病变,眼眶CT检查多表现为沿眼眶前后轴分布的椭圆形或串珠状肿物,少部分肿瘤内有低密度液化区,在眼眶MRI检查中T1WI多为中信号,T2WI多为中高混杂信号,病理组织学检查是其确诊依据,手术完整切除该肿瘤后复发率较低,复发病例可行术后放射治疗控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肿瘤 神经鞘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眼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Knapp手术与Foster缝线改良Knapp手术在双上转肌麻痹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月平 张伟 +2 位作者 丁娟 马惠芝 赵堪兴 《中华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03-907,共5页
目的探讨单纯Knapp手术与联合Foster缝线技术的改良Knapp手术在双上转肌麻痹(DEP)治疗中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7年1月至2015年6月天津市眼科医院收治的DEP患者22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3例,年龄3~25岁。患者... 目的探讨单纯Knapp手术与联合Foster缝线技术的改良Knapp手术在双上转肌麻痹(DEP)治疗中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7年1月至2015年6月天津市眼科医院收治的DEP患者22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3例,年龄3~25岁。患者行Knapp斜视矫正手术或联合Foster缝线技术改良Knapp手术治疗,分析术前术后眼位、斜视度数、患眼上转和下转功能及双眼视功能的变化。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两独立样本Mann—Whitney秩和检验行组间比较、两相关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行术前和术后比较。正态分布数据采用方差齐性检验、两独立样本间t检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纯Knapp手术组15例,术前、术后原在位平均垂直斜视度数分别为(34.7±8.6)和(6.5±6.5)三棱镜度(P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1,P=0.00)。联合Foster缝线技术改良Knapp手术组7例,术前、术后原在位平均垂直斜视度分别为(38.6±14.6)和(5.7±9.3)P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3,P=O.00)。改良Knapp手术组垂直斜视平均矫正量为(32.9±5.7)PD,较单纯Knapp手术组的(28.1±3.6)PD显著增加(t=-2.39,P=0.03),且对眼球上转运动分级改善程度(2.8±0.5)较单纯Knapp手术(1.9±0.6)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P=0.02),二者对下转运动的影响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43.00,P=0.54)。术前7例代偿头位下有双眼视功能患者,术后代偿头位消失或〈5°,于功能眼位(原在位和下方阅读)获得双眼视觉。Knapp与改良Knapp手术对DEP一次手术的治愈率为72.7%,术前原在位垂直斜视度数/〉40PD患者欠矫明显,需要二次手术。结论单纯Knapp手术与联合Foster缝线技术的改良Knapp手术均适用于下无下直肌限制因素或已经解除限制因素的DEP,均显著矫正原在位垂直斜视并改善麻痹眼上转运动,对下方阅读视野无明显影响,有助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Foster缝线改良Knapp手术较单纯Knapp手术对斜视度矫正和眼球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肌麻痹 斜视 动眼肌 缝合技术 眼球运动 功能恢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