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菌群与衰老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娜丽 闫俊卿 +1 位作者 魏锦 王怀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7期3298-3301,共4页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如何改善老年人口的生存质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肠道细菌作为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在衰老及相关疾病进程中起重要作用,日益受到临床医生关注。本文对肠道菌群与衰老相关疾病关系的国内外研...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如何改善老年人口的生存质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肠道细菌作为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在衰老及相关疾病进程中起重要作用,日益受到临床医生关注。本文对肠道菌群与衰老相关疾病关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从影响老年人肠道菌群的因素、老年人肠道菌群变化的特点、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及其生理作用、肠道菌群代谢产物致病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肠道菌群 肠道细菌 慢性炎症 脂肪酸类
下载PDF
用HB-H-6树脂血浆灌流清除细胞因子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书华 李依宸 +2 位作者 田帅帅 吴迪 李涛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3年第3期271-273,共3页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治疗严重银屑病患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5例银屑病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32.1岁。均伴有重型肝炎或药物性肝损伤。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血浆灌流治疗,灌流前后分别取患者血浆,...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治疗严重银屑病患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5例银屑病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32.1岁。均伴有重型肝炎或药物性肝损伤。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血浆灌流治疗,灌流前后分别取患者血浆,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检测其他相关生物化学、临床指标并观察记录临床表现情况。结果血液灌流前后比较,TNF-α、IL-1、IL-6和IL-8均显著下降(P<0.05),血浆胆红素显著下降(P<0.05),其他生物化学及临床指标变化不明显,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结论血液灌流能吸附严重银屑病患者血浆中的TNF-α、IL-1、IL-6和IL-8,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可以成为严重银屑病的新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灌流 银屑病 细胞因子 HB-H-6树脂
下载PDF
降钙素原在儿童感染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少华 周信英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年第3期382-384,共3页
降钙素原(PCT)是机体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可以提示发热儿童的感染源、严重程度及预后,还可以指导抗生素的应用。对细菌、病毒、支原体感染所致的肺炎患儿,PCT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及评估。PCT也有助于对细菌感染所致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炎... 降钙素原(PCT)是机体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可以提示发热儿童的感染源、严重程度及预后,还可以指导抗生素的应用。对细菌、病毒、支原体感染所致的肺炎患儿,PCT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及评估。PCT也有助于对细菌感染所致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炎症、腹泻、泌尿系感染甚至骨髓炎的诊断。联合其他化验指标,PCT还可以评估手足口病及川崎病的病情,但对儿童结核杆菌感染诊断无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炎症反应 评估 儿童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以上消化道大出血为首发症状的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徐佰国 刘磊 +3 位作者 李隽 尹伟利 王菲 杨言开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1-653,共3页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类弥漫生长的B细胞淋巴瘤。该病以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可结外发病,临床表现多样性,易被误诊。本文报告为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合并肝硬化,内镜表...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类弥漫生长的B细胞淋巴瘤。该病以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可结外发病,临床表现多样性,易被误诊。本文报告为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合并肝硬化,内镜表现为胃溃疡的胃DLBCL患者1例。期望通过对本病例分析以提高对DLBCL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消化性溃疡出血 肝硬化
下载PDF
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晓艳 韩涛 +3 位作者 裴彦祯 李莹 邢晶 宋佐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4275-4277,4281,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Child-pugh分级的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定量检测水平及其在各组间与HBV DNA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其中Child-pugh A级38例,B级46例,C级35例,采用雅培化学发光法进行HBsAg定... 目的分析不同Child-pugh分级的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定量检测水平及其在各组间与HBV DNA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其中Child-pugh A级38例,B级46例,C级35例,采用雅培化学发光法进行HBsAg定量测定,采用荧光PCR定量法检测HBV DNA含量。结果 HBsAg定量值分别为Child-pugh A级[997.70(146.00~1717 12)IU/mL],Child-pugh B级[1158.78(345.82~1889.93)IU/mL],Child-pugh C级[613.76(120.78~1528 77)IU/mL],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4)。HBsAg定量与HBV DNA相关性分析:HBsAg定量水平、HBV DNA含量在乙肝肝硬化患者总体中呈正相关(r=0.353,P=0.000),其中Child-pugh A级相关性最高(r=0.410,P=0.011),Child-pugh B级次之(r=0.366,P=0.012),Child-pugh C级则无相关性(r=0.293,P=0.088)。在各组中HBsAg定量水平与ALT、AST和TBIL均无相关性。结论不同Child-pugh分级的乙肝肝硬化患者之间血清HBsAg定量水平无差异;HBsAg定量水平与HBV DNA在Child-pugh A级、B级组具有正相关性,C级组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ld—pugh分级 乙型 肝硬化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乙肝病毒DNA
下载PDF
PM2.5与儿童支原体性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瑞芳 周信英 +1 位作者 何国芳 王少华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333-336,共4页
目的:探讨PM2.5与儿童不同程度支原体性肺炎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22例不同程度支原体性肺炎患儿,分为普通组(40例)、实变组(40例)、难治组(42例)。分析各组炎性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 目的:探讨PM2.5与儿童不同程度支原体性肺炎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22例不同程度支原体性肺炎患儿,分为普通组(40例)、实变组(40例)、难治组(42例)。分析各组炎性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血小板、乳酸脱氢酶、PM2.5的差异;PM2.5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结果:(1)普通组和实变组、难治组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变组和难治组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和难治组降钙素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难治组与普通组、实变组乳酸脱氢酶、血小板、PM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PM2.5与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血小板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83、0.273、0.238(P<0.01)。(4)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血小板、PM2.5为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因素(P<0.05)。(5)ROC曲线分析表明,C反应蛋白的AUC最大,为0.820(95%CI:0.745~0.895),PM2.5的AUC为0.810(95%CI:0.715~0.904)(P<0.01)。结论:暴露于较高浓度水平的PM2.5,儿童支原体性肺炎的严重程度可能随之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支原体性肺炎 严重程度 儿童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
7
作者 徐婧 董昆 田洁 《医疗装备》 2019年第22期201-203,共3页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肾病患者的生存率不断提高.但血液透析导致患者的免疫力不断下降,且受长期进行多种侵入性操作治疗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医院感染率不断增高,感染已成为诱发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预防...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肾病患者的生存率不断提高.但血液透析导致患者的免疫力不断下降,且受长期进行多种侵入性操作治疗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医院感染率不断增高,感染已成为诱发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预防及控制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现主要对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防治对策
下载PDF
肝细胞癌组织EphA2表达变化及其促进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翟道宽 王凤梅 +4 位作者 刘辉 张金卷 骆莹 王鹏 朱争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组织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A2(Eph A2)表达变化及其促进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机制。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65例,均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分别留取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种组织Eph A2蛋白,上皮间叶转...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组织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A2(Eph A2)表达变化及其促进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机制。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65例,均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分别留取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种组织Eph A2蛋白,上皮间叶转化(EMT)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Wnt/β-链蛋白(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磷酸化葡萄糖合成激酶-3β(p-GSK-3βSer9)和原癌基因-myc(c-myc)表达;分析各蛋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癌组织Eph A2、Vimentin、β-catenin、p-GSK-3β^(Ser9)及c-myc表达均升高,E-cadherin表达下降,P均<0.05。癌组织Eph A2表达与Vimentin、β-catenin表达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84、0.894,P均<0.05),Vimentin表达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0.543,P<0.05),其余蛋白间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肝癌组织中Eph A2蛋白表达升高,其可能通过活化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肝癌细胞发生EMT,进而调控肝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A2 上皮间叶转化 WNT/Β-CATENIN通路
下载PDF
脑卒中后谵妄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杰 许宏飞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9年第2期18-20,共3页
综述了脑卒中后谵妄患者的发病率、危险因素、护理干预措施及健康教育,认为提高医护人员对脑卒中后谵妄的认识,给予患者早期的护理评估及有效的训练干预,能降低脑卒中后谵妄的发生,促进患者病情的良好转归。
关键词 脑卒中 谵妄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石磊 高英堂 +6 位作者 单士岗 梁增辉 翟道宽 景丽 刘彤 杜智 王毅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15-1021,共7页
目的:探讨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qRTPCR检测SCCA1在肝细胞癌、癌旁非肿瘤组织、肝硬化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SCCA1... 目的:探讨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qRTPCR检测SCCA1在肝细胞癌、癌旁非肿瘤组织、肝硬化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SCCA1 mRNA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62例HCC、43例癌旁肝组织、10例肝硬化、5例正常肝脏中均未发现SCCA1的表达;Western blot显示所检测的6例肝细胞癌均有SCCA1表达,其中5例高表达于癌旁,1例表达与癌旁相当,3例肝硬化中1例阳性,3例正常肝脏中均不表达;qRTPCR分析显示SCCA1 mRNA在HCC组阳性率为29.5%(18/61),癌旁组、肝硬化组、正常组均未发现阳性表达(0/61、0/16、0/6).其中肝癌组与癌旁及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3).分析扩增曲线和溶解曲线,内参基因G3PDH的CT值为18.90±1.40,其单一峰Tm值87.9℃;目的基因SCCA1的CT值为34.37±1.74,其Tm值为88℃.结论:SCCA1蛋白在HCC中微量表达,免疫组织化学不易检测.SCCA1 mRNA用于HCC诊断特异度高、灵敏度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鳞状细胞癌抗原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渐进式阻力训练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兰世瑾 曹欣娣 《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5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渐进式阻力训练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睡眠质量及抑郁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25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60)实施常规神经内科护理措施,干预组(n=65)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渐进式阻力训练干预。分别采用匹斯堡睡... 目的探讨渐进式阻力训练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睡眠质量及抑郁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25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60)实施常规神经内科护理措施,干预组(n=65)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渐进式阻力训练干预。分别采用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抑郁程度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干预组PSQ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总分和各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式阻力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降低抑郁程度,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式阻力训练 卒中后抑郁 睡眠质量 抑郁程度
下载PDF
慢加急性肝衰竭、慢性肝衰竭患者血清HBV标志物水平变化及其与MELD评分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鲁旭 韩涛 +1 位作者 李莹 张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慢性肝衰竭(CLF)患者血清HBV标志物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ACLF患者62例(ACLF组)、CLF患者52例(CLF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50例(CHB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 目的观察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慢性肝衰竭(CLF)患者血清HBV标志物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ACLF患者62例(ACLF组)、CLF患者52例(CLF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50例(CHB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s Ag、HBe Ag、HBc Ab,并计算MELD评分。分析ACLF组、CLF组血清HBs Ag、HBe Ag、HBc Ab水平与MEL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CLF组、CLF组血清HBs Ag水平降低,与CHB组相比,P均<0.05。ACLF组、CLF组HBe Ag阳性者血清HBs Ag水平低于CHB组(P均<0.01)。CLF组HBe Ag阴性患者血清HBs Ag水平低于CHB组(P<0.05)。CHB组内,HBe Ag阳性、HBe Ag阴性患者血清HBs Ag、HBc Ab水平相比,P均<0.05。ACLF组、CLF组MELD评分分别为(23.65±5.23)、(19.73±5.01)分,两组相比,P<0.01。ACLF组、CLF组血清HBs Ag、HBe Ag、HBc Ab水平与MELD评分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ACLF、CLF患者血清HBs Ag水平较CHB患者降低;ACLF、CLF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预后情况与HBV标志物水平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功能衰竭 慢加急性肝衰竭 慢性肝衰竭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终末期肝病模型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受体CXCR7通过VEGF促进胃癌生长 被引量:3
13
作者 辛琪 张娜 +2 位作者 温丽坤 张勤 张传山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639-647,共9页
目的探讨CXCR7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生长的影响,并研究阻断CXCR7对胃癌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RNA重组质粒技术,构建CXCR7的si RNA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评价沉默CXCR7的SGC-7901细胞在黏附、侵袭、血管内皮生长... 目的探讨CXCR7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生长的影响,并研究阻断CXCR7对胃癌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RNA重组质粒技术,构建CXCR7的si RNA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评价沉默CXCR7的SGC-7901细胞在黏附、侵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分泌及血管新生方面的影响;运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双染检测人胃癌组织中CXCR7在血管内皮的表达情况;同时运用动物实验靶向抑制CXCR7检测对胃癌生长的影响,运用CD31染色显示肿瘤新生血管,揭示CXCR7与血管密度的关系,同时运用PCR检测VEGF的含量.结果在体外,CXCR7促进SGC-7901细胞的黏附、侵袭和VEGF的分泌;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双染显示CXCR7能够表达在人胃癌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上;在鼠体内,CXCR7的阻滞剂CCX711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体积F=5.487,P=0.047;重量F=5.364,P=0.049)和血管新生(F=6.438,P=0.035)并能够减少VEGF的分泌(F=87.211,P=0.000).结论 CXCR7能够促进胃癌细胞SGC-7901的黏附、侵袭和血管新生,靶向阻滞CXCR7可以减少血管新生,阻止胃癌的生长,为胃癌的治疗提供一个潜在的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CXCR7 细胞侵袭 细胞黏附 血管新生
下载PDF
血清胸苷激酶1在肝癌中表达升高和BCLC分期相关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芳 崔舒 +4 位作者 王凤梅 吕洪敏 刘辉 唐飞 韩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20期1861-1868,共8页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在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对肝癌诊断价值及其对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77例肝癌患者(肝癌组)、41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47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TK1水...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在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对肝癌诊断价值及其对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77例肝癌患者(肝癌组)、41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47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TK1水平,对肝癌组患者随访观察2年,以死亡为终点事件.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表示,各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的Kruskal Wallis检验.通过ROC曲线和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TK1对肝癌的诊断价值.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 Rank法进行差异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肝癌组患者血清TK1水平为1.85(0.94-3.755)pmo l/L,较肝硬化组的血清TK1水平0.90(0.56-3.13)pmol/L和对照组的血清TK1水平0.72(0.49-1.07)pmol/L明显升高(P<0.05),肝硬化组和对照组之间TK1水平无差别.血清TK1对肝癌有诊断价值,AUC为0.739(P<0.05),诊断界值为1.105,敏感性为0.714,特异性为0.693.血清TK1的水平和患者年龄、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肝功能分级、BCLC分期、血管侵犯、肿瘤大小、肿瘤个数呈正相关(P<0.05).血清TK1水平在BCLC分期(C+D)期患者高于BCLC(A+B)期患者(P<0.05).结论血清TK1在肝癌患者中升高,可作为诊断肝癌的血清学标志物之一.TK1的水平和肝细胞癌(hepe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年龄、AST、肝功能分级、BCLC分期、血管侵犯、肿瘤大小、肿瘤个数正相关.TK1在BCLC(C+D)期患者高于BCLC(A+B)期肝癌患者,对判断HCC患者的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血清胸苷激酶1 诊断 BCLC分期
下载PDF
中文版量表质量评价工具的引进与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吕丹 陈娜 陈韵芳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6期522-525,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中文版量表的质量评价工具(Critical appraisal tool,CAT)的引进与评价,为量表的临床选择和应用提供质量评价依据。方法采用Brislin翻译模式汉化英文版CAT,应用Delphi专家咨询法进行修订和文化调适,并检测其效度。结果中文版... 目的通过对中文版量表的质量评价工具(Critical appraisal tool,CAT)的引进与评价,为量表的临床选择和应用提供质量评价依据。方法采用Brislin翻译模式汉化英文版CAT,应用Delphi专家咨询法进行修订和文化调适,并检测其效度。结果中文版CAT共13个条目,语言调试达到了语义、内容、概念对等性;中文版CAT各条目I-CVI的范围为0.86~1.00,S-CVI为0.96。结论中文版CAT相对简单可行,对于量表的质量评价具有针对性,且具有较高的效度,用于评估量表研制的过程质量,亦可为原始研究量表的研制提供理论框架指导和为量表质量的叙述性讨论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版 量表 质量评价工具 量表条目判断标准
下载PDF
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包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娜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12期1097-1099,共3页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乃至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和患病率急剧增长。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虽高,但血糖达标率却较低。尽管有众多因素影响血糖达标,但即使是已经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血糖达标率也只有37%,而患者对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不到位可能是...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乃至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和患病率急剧增长。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虽高,但血糖达标率却较低。尽管有众多因素影响血糖达标,但即使是已经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血糖达标率也只有37%,而患者对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不到位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包 糖尿病 健康教育
下载PDF
依托心肺运动试验校准运动处方对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运动管理三人行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娜 白静 梁樱 《护士进修杂志》 2022年第15期1420-1427,共8页
目的 探讨依托心肺运动试验校准运动处方对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运动管理三人行的血糖控制水平及运动自我效能的干预效果。方法 2019年3月-2020年6月对住院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2组(每组65例),2组患者均... 目的 探讨依托心肺运动试验校准运动处方对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运动管理三人行的血糖控制水平及运动自我效能的干预效果。方法 2019年3月-2020年6月对住院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2组(每组65例),2组患者均给予心肺运动试验校准后,对照组(64例,脱落1例)运动师出具运动处方后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62例,脱落3例)在实施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实施运动康复技师、教育护士及患者三人行管理模式。干预6个月后,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糖尿病相关代谢指标水平及体质指数(BMI)、腰围、自我管理能力、运动自我效能水平、焦虑状态的变化。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血脂指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患者的BMI、腰围指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运动自我效能水平较对照组及干预前明显提高;焦虑状态显著降低(P<0.01)。结论 依托心肺运动试验校准运动处方对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运动管理三人行模式,有利于患者平稳控制血糖,促进青年患者运动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建立与提高,坚持健康饮食和规律科学运动,规避运动中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培养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习惯,缓解青年患者对疾病的焦虑与恐惧,正确面对生活和工作,延缓糖尿病急慢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心肺试验 运动处方 青年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高倍镜视野下血涂片估测法在血小板计数检测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杰 赵春阳 《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030-1031,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涂片估测法高倍镜视野下估测血小板(PLT)计数的价值,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采集血常规检验标本100份。根据全自动血液分析仪PLT计数检测结果,将标本分为:<100×109/L组(30例)、(100~300)×109/L组(35例)、>300&... 目的探讨血涂片估测法高倍镜视野下估测血小板(PLT)计数的价值,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采集血常规检验标本100份。根据全自动血液分析仪PLT计数检测结果,将标本分为:<100×109/L组(30例)、(100~300)×109/L组(35例)、>300×109/L组(35例)。按血涂片推片与载玻片角度(30°、45°、60°)制备血涂片(A、B、C),并进行染色。在每张血涂片体尾交界处红细胞平均分布且细胞间无重叠区用显微镜油镜(100×)计数10个视野,记录每个视野的PLT计数,并计算其均值。将仪器法与血涂片估算法PLT计数进行比较,并对所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A组、B组、C组仪器法PLT计数与血涂片每高倍镜视野下PLT计数均值呈高度相关,r2值分别为0.933 1、0.922 2、0.954 2(P<0.001),Z值分别为10.00、10.07、9.98。仪器法和血涂片估测法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2=0.942 6,P=0.650)。结论高倍镜视野下血涂片估测法可粗略估测PLT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血涂片 显微镜 估测
下载PDF
肝癌TACE治疗导致造影剂肾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婧 李春红 +1 位作者 王冰月 向慧玲 《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4期100-103,共4页
目的对比剂肾病(CIN)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医源性肾损伤,现主要分析肝癌患者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1—7月接受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病例561例次,综合分析患者发病与主要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IN... 目的对比剂肾病(CIN)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医源性肾损伤,现主要分析肝癌患者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1—7月接受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病例561例次,综合分析患者发病与主要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IN发病率16.70%,高于正常人群,数据采用SPSS 18.0分析,Logistic多元回归,提示糖尿病、基础肾功能(e GFR)、血尿酸、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水平是相关的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12、0.001、0.007、0.026、0.020。结论糖尿病、e GFR、血尿酸、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水平是CIN的相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对比剂肾病 发病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2例肺动静脉畸形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牛维维 段颖 《天津护理》 2019年第3期308-310,共3页
总结2例肺动静脉畸形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做好病情观察、心理状态评估、安全防护、介入治疗期间护理、并发症观察以及出院随访的不同阶段,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达到良好的的治疗效果,患者无任何并发症的发生,痊愈出院。
关键词 肺动静脉畸形 介入治疗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