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倩 《医疗装备》 2021年第10期189-191,共3页
血管性痴呆是脑血管病或血管性危险因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以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血管性痴呆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给临床治疗提出了更高要求。西医以病因治疗、危险因素控制及认知功能障碍治疗为主,中医... 血管性痴呆是脑血管病或血管性危险因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以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血管性痴呆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给临床治疗提出了更高要求。西医以病因治疗、危险因素控制及认知功能障碍治疗为主,中医则以辨证施治为核心,根据患者证型采取个体化治疗。该文就血管性痴呆西医、中医治疗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预后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西医 中医药 针灸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右佐匹克隆对腔隙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倩 《医疗装备》 2021年第4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右佐匹克隆对腔隙性脑梗死(LI)后睡眠障碍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曾就职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LI后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右佐匹克隆对腔隙性脑梗死(LI)后睡眠障碍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曾就职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LI后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与试验组(38例)。对照组采用右佐匹克隆治疗,试验组采用低频rTMS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周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流速]与睡眠质量[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结果治疗6周时,试验组ACA、MCA、PCA、VA流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时,两组SR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rTMS联合右佐匹克隆在LI后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提高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右佐匹克隆 腔隙性脑梗死 睡眠障碍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丽颖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2年第5期184-186,共3页
目的 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神经内科康复护理,观察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收治的5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接受... 目的 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神经内科康复护理,观察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收治的5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康复护理。比较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后两组ADL、NIHSS评分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ADL、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ADL、NIHSS评分均有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8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神经内科康复护理,可以提高生活能力、促进神经损伤修复,提升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神经内科 康复护理
原文传递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媛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2年第10期201-203,共3页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影响,探究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有效早期康复方法,为患者发病后恢复提供护理指导,以提升患者护理水平与满意度,降低医患矛盾风险。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收治的110...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影响,探究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有效早期康复方法,为患者发病后恢复提供护理指导,以提升患者护理水平与满意度,降低医患矛盾风险。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收治的11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肢体活动功能量表(FMA)评分、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SF-36)、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SF-36生活量表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偏瘫患者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得以改善,且患者肢体活动能力提升,提高其生活质量,此外,还可优化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偏瘫 早期康复护理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肢体活动能力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人性化护理在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蕊 白玫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9年第1期97-98,共2页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偏瘫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低频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用人性化护理。...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偏瘫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低频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用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调查患者对本次研究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各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临床治疗的效果。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够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从而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确保临床治疗的有效性。人性化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提出的一种护理方式,以及患者的身心、文化以及社会需求,为患者提供最舒适的护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低频电刺激 脑卒中偏瘫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早期运动护理预防脑梗死患者下肢血栓效果
6
作者 王冬颖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2年第9期204-206,共3页
目的 观察早期运动护理预防脑梗死患者下肢血栓效果,以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3例脑梗死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1例和运动组42例,给予对照组患... 目的 观察早期运动护理预防脑梗死患者下肢血栓效果,以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3例脑梗死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1例和运动组4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脑梗死常规护理,给予运动组患者常规护理与早期运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下肢血栓发生率,脑梗死恢复效果,干预前后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ADL生活质量评分,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变化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运动组患者干预后下肢血栓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患者治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NIHSS评分及ADL生活质量评分、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NIHSS评分、ADL生活质量评分及Fugl-Meyer评分均改善,且运动组患者干预后护理质量评分、NIHSS评分、ADL生活质量评分及Fugl-Meye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运动护理预防脑梗死下肢血栓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恢复,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下肢血栓 效果 治愈率 护理质量
原文传递
预见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7
作者 刘姗姗 张丽颖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2年第2期203-204,共2页
目的讨论预见性护理模式配合高压氧方案对脑卒中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2017年6月—2019年1月接收的脑卒中患者224例,根据入院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12例,所有患者均实施高压氧治疗,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讨论预见性护理模式配合高压氧方案对脑卒中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2017年6月—2019年1月接收的脑卒中患者224例,根据入院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12例,所有患者均实施高压氧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30 d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0d神经功能恢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配合高压氧方案对脑卒中术后康复起到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升了生活质量与改善氧分压状态及血氧含量,恢复脑供血,降低颅内压力,减轻脑血管痉挛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 护理 高压氧 脑卒中
原文传递
康复理论与技术在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8
作者 白玫 张蕊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8年第11期124-125,共2页
目的综合分析康复理论与技术在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120例脑卒中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干预方法 )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康复理论与技术干预方法 ),每组60例。观察组男性38例,女... 目的综合分析康复理论与技术在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120例脑卒中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干预方法 )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康复理论与技术干预方法 ),每组60例。观察组男性3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72.35±6.36)岁。对照组男性3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72.28±6.38)岁。结果厕所跌倒发生率高于走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床边与厕所跌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理论与技术在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明显,积极鼓励患者家属多让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根据患者的年龄和兴趣爱好等参与社区的文化活动,积极转移患者注意力,以期达到更为愉悦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跌倒主要地点 治疗对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