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对氧磷酶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
1
1
作者
韩振坤
姜素文
+1 位作者
付宝琴
赵敏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21-1025,共5页
目的 制备对氧磷酶1(PON1)脂质体,观察普通PON1脂质体(L-PON1)与经聚乙二醇修饰的PON1长循环脂质体(PEG-PON1-LCL)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兔L-PON1和PEG-PON1-LCL,测定其包封率、粒径和表面电位,并评价...
目的 制备对氧磷酶1(PON1)脂质体,观察普通PON1脂质体(L-PON1)与经聚乙二醇修饰的PON1长循环脂质体(PEG-PON1-LCL)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兔L-PON1和PEG-PON1-LCL,测定其包封率、粒径和表面电位,并评价其稳定性.将36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静脉注射PON1、L-PON1和PEG-PON1-LCL 700 U/kg.采用乙酸苯酯法测定大鼠血清PON1活性,以注射后不同时间点PON1活性与注射前PON1活性差值作为外源性PON1活性值,并绘制酶活性-时间曲线;用DAS 2.0药代动力学软件及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和分析数据,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L-PON1和PEG-PON1-LCL两种脂质体的包封率均〉85%,平均粒径为126 nm左右,Zeta电位为-14.35 mV;避光保存2周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说明脂质体稳定性较好,制剂学性质基本稳定.与单纯注射PON1比较,注射L-PON1或PEG-PON1-LCL两种脂质体后,大鼠体内酶活性明显提高,半衰期明显延长〔分布半衰期(T1/2α,h):0.142±0.018、0.147±0.021比0.126±0.022,清除半衰期(T1/2β,h):3.877±1.010、4.520±1.117比1.226±0.422〕,酶活性-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增加〔0-24 h的AUC(AUC0-24,U·h^-1·L^-1):499.305±64.710、563.576±70.450比18.053±2.190,注射即刻至酶活性消失的AUC(AUC0 -∞,U·h^-1·L^-1):516.256±60.940、587.801±76.210比21.044±3.250〕,表观分布容积(Vd)和清除率(CL)明显降低〔Vd(L):0.140±0.065、0.144±0.064比0.493±0.032,CL(L/h): 0.039±0.008、0.034±0.006比0.952±0.082,均P〈0.05〕;但两种脂质体间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的PON1脂质体包封率较高,粒径较小,且稳定性好;两种PON1脂质体均提高了PON1的体内活性,同时改变了PON1的药代动力学,从而延长了其在血液循环中的时间,弥补了PON1在体内半衰期短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氧磷酶
长循环脂质体
药代动力学
包封率
蛋白
原文传递
题名
对氧磷酶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
1
1
作者
韩振坤
姜素文
付宝琴
赵敏
机构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急诊科、天津市肝胆疾病研究所、天津市人工细胞重点实验室、卫生部人工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医
科
大学附属盛京
医院
急诊
科
出处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21-102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1898)
文摘
目的 制备对氧磷酶1(PON1)脂质体,观察普通PON1脂质体(L-PON1)与经聚乙二醇修饰的PON1长循环脂质体(PEG-PON1-LCL)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兔L-PON1和PEG-PON1-LCL,测定其包封率、粒径和表面电位,并评价其稳定性.将36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静脉注射PON1、L-PON1和PEG-PON1-LCL 700 U/kg.采用乙酸苯酯法测定大鼠血清PON1活性,以注射后不同时间点PON1活性与注射前PON1活性差值作为外源性PON1活性值,并绘制酶活性-时间曲线;用DAS 2.0药代动力学软件及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和分析数据,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L-PON1和PEG-PON1-LCL两种脂质体的包封率均〉85%,平均粒径为126 nm左右,Zeta电位为-14.35 mV;避光保存2周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说明脂质体稳定性较好,制剂学性质基本稳定.与单纯注射PON1比较,注射L-PON1或PEG-PON1-LCL两种脂质体后,大鼠体内酶活性明显提高,半衰期明显延长〔分布半衰期(T1/2α,h):0.142±0.018、0.147±0.021比0.126±0.022,清除半衰期(T1/2β,h):3.877±1.010、4.520±1.117比1.226±0.422〕,酶活性-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增加〔0-24 h的AUC(AUC0-24,U·h^-1·L^-1):499.305±64.710、563.576±70.450比18.053±2.190,注射即刻至酶活性消失的AUC(AUC0 -∞,U·h^-1·L^-1):516.256±60.940、587.801±76.210比21.044±3.250〕,表观分布容积(Vd)和清除率(CL)明显降低〔Vd(L):0.140±0.065、0.144±0.064比0.493±0.032,CL(L/h): 0.039±0.008、0.034±0.006比0.952±0.082,均P〈0.05〕;但两种脂质体间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的PON1脂质体包封率较高,粒径较小,且稳定性好;两种PON1脂质体均提高了PON1的体内活性,同时改变了PON1的药代动力学,从而延长了其在血液循环中的时间,弥补了PON1在体内半衰期短的缺点.
关键词
对氧磷酶
长循环脂质体
药代动力学
包封率
蛋白
Keywords
Paraoxonase
Long-circulating liposome
Pharmacokinetics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Protein
分类号
R965 [医药卫生—药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对氧磷酶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韩振坤
姜素文
付宝琴
赵敏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