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水浴灭活骨重建肿瘤性骨缺损成骨机制的实验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宋金纲 杨蕴 +2 位作者 张瑾 赵军 程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08-410,共3页
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属少见的肿瘤类型,保肢治疗目前已成为治疗趋势,大段骨缺损的重建始终为骨肿瘤外科治疗领域的高难课题。本实验研究就高温水浴灭活骨的成骨性能,修复效果,探讨其可能的修复机制,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温水浴灭活 骨修复 再血管化
下载PDF
中国软组织肉瘤诊治策略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蕴 陈勇 +15 位作者 宋金纲 徐万鹏 师英强 宋建民 李敏 张清 姚阳 王凤玮 孙平 李长江 李涛 袁涛 靳迎军 游原瑜 房永宏 赵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385-1389,共5页
软组织肉瘤是指发生在间叶组织如纤维组织、脂肪组织、肌肉组织、滑膜组织、血管及淋巴管等的恶性肿瘤.较常见的依次是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滑膜肉瘤、脂肪肉瘤等。随着对软组织肉瘤的认识逐渐深入,对其诊断和治疗越来越规范。
关键词 软组织肉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高度恶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预后分析(附42例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勇 杨蕴 +3 位作者 赵军 廖智超 王平 宋金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396-1400,共5页
目的:骨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b)是一种少见的骨源性肉瘤,化疗对其疗效显著,在综合治疗中有重要作用。目前尚无研究对MFHb的临床、病理及治疗进行预后分析,化疗对局部控制的作用亦未阐明。本研究旨在分析MFHb的预后相关因素,探讨化... 目的:骨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b)是一种少见的骨源性肉瘤,化疗对其疗效显著,在综合治疗中有重要作用。目前尚无研究对MFHb的临床、病理及治疗进行预后分析,化疗对局部控制的作用亦未阐明。本研究旨在分析MFHb的预后相关因素,探讨化疗在保肢及局部治疗方面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2例高度恶性MFHb患者,中位年龄为41岁(11~69岁)。对临床、病理与治疗变量对总生存(OS)、无转移生存(DRFS)的影响进行Kaplan-Meier的单因素分析及Cox比例风险模型的多因素分析,同时分析化疗对保肢及局部复发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1个月(2~180个月),18例患者死亡,2年和5年OS分别为79%和45%。共20例出现远处转移,2年和5年DRFS分别为79%和47%。多因素分析中,R2切除和肿瘤位于中轴部位明显影响预后。化疗可增加局部进展期患者的保肢率。结论:高度恶性MFHb预后较差,R2切除和肿瘤位于中轴部位预示预后不良。化疗在增加保肢率方面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保肢化疗 总生存 无转移生存
下载PDF
去分化软骨肉瘤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国文 汤小东 郭卫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59,共4页
去分化软骨肉瘤(DDCS)约占所有软骨肉瘤的10%,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不到10%。好发于股骨、肱骨和骨盆。DDCS是软骨肉瘤中的一个独特类型。典型的特点是分化良好的软骨样成分和高度恶性的间充质细胞来源的肉瘤成分并存、毗邻。DDCS的诊断... 去分化软骨肉瘤(DDCS)约占所有软骨肉瘤的10%,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不到10%。好发于股骨、肱骨和骨盆。DDCS是软骨肉瘤中的一个独特类型。典型的特点是分化良好的软骨样成分和高度恶性的间充质细胞来源的肉瘤成分并存、毗邻。DDCS的诊断非常复杂,需要详细的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及准确的活检。DDCS去分化成分可以是骨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甚至是任何级别的未分化肉瘤成分。约1/3的X光片,1/3的MR,一多半的CT扫描,DDCS表现为典型的"双态"征。最近利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发现反复发生的5q14.2~q213,6q16~q25.3,9p24.2~q12和9p213。染色体缺失更多见于高度恶性的软骨肉瘤(3级和DDCS),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号染色体的缺失是DDCS最常见的染色体缺失。早期研究发现DDCS的去分化成分有p53和p53杂合性的丢失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同时伴随Rb基因杂合性的丢失。DDCS的两种成分可出现p16INK4,FHIT和E-cadherin(上皮型钙黏附蛋白)甲基化的异常。手术切除包括合适足够的外科切缘或根治性的切除,是目前DDCS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化疗效果目前仍然不确定。最近针对软骨肉瘤(包括DDCS)发现了一些新的药物靶标,有些已经进入临床Ⅱ期试验阶段,其中包括Apomab、Perifosine(哌立福新)、Dasatinib(达沙替尼)和多烯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的联合化疗。同时几个Ⅰ期药物临床试验报告针对DDCS新的有效药物,如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反义寡合甘酸。DDCS患者预后极差,预后主要由DDCS中的去分化成分决定。因此,早期诊断、早手术对改善患者的预后非常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肉瘤 去分化软骨肉瘤 手术化疗 预后
下载PDF
Sox9在人普通型与去分化型软骨肉瘤差异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国文 汤小东 +2 位作者 郭卫 彭长亮 赵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Sox9在人普通软骨肉瘤,去分化软骨肉瘤和正常软骨中的表达。方法:取12例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经病理切片确诊为软骨肉瘤(普通软骨肉瘤6例,去分化软骨肉瘤6例)及正常软骨组织(6例)的新鲜冰冻标本,利用基因芯... 目的:探讨Sox9在人普通软骨肉瘤,去分化软骨肉瘤和正常软骨中的表达。方法:取12例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经病理切片确诊为软骨肉瘤(普通软骨肉瘤6例,去分化软骨肉瘤6例)及正常软骨组织(6例)的新鲜冰冻标本,利用基因芯片的方法分析后,将Sox9作为候选基因,而后利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比较其在人普通软骨肉瘤,去分化软骨肉瘤和正常软骨组织中的差异表达。结果:基因芯片结果显示:与正常软骨组织相比,Sox9在普通软骨肉瘤中上调约1.6倍,在去分化软骨肉瘤中,其表达水平为正常软骨组织表达水平的0.082倍;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Sox9mRNA在普通软骨肉瘤和去分化软骨肉瘤中表达水平分别为1.68±0.119和0.088±0.017;Western blot分析表明Sox9蛋白在人普通软骨肉瘤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软骨组织,在去分化软骨肉瘤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软骨组织。免疫组化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软骨组织相比,6例普通软骨肉瘤均有Sox9表达,细胞染色呈较强的阳性,而去分化软骨肉瘤未发现较强阳性细胞出现,只有可疑的阳性细胞散在出现。结论:Sox9在普通软骨肉瘤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软骨组织,在去分化软骨肉瘤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软骨组织。Sox9在去分化软骨肉瘤中低水平表达与去分化软骨肉瘤疾病进展快,预后差呈正向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软骨肉瘤 去分化软骨肉瘤 SOX9 差异表达
下载PDF
EWS-ATF1融合基因在透明细胞肉瘤中的表达及其诊断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陈静 方志伟 +7 位作者 孙燕 薛瑞峰 孙保存 牛瑞芳 杨毅 冯玉梅 滕胜 马育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探讨在透明细胞肉瘤(CCS)石蜡包埋组织中检测EWS-ATF1融合基因的可行性及EWS-ATF1融合基因表达在透明细胞肉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1992年~2006年期间确诊的26例CCS石蜡包埋组织标本,20例非CCS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为对照组,β-肌... 目的:探讨在透明细胞肉瘤(CCS)石蜡包埋组织中检测EWS-ATF1融合基因的可行性及EWS-ATF1融合基因表达在透明细胞肉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1992年~2006年期间确诊的26例CCS石蜡包埋组织标本,20例非CCS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为对照组,β-肌动蛋白和β2微球蛋白作为内参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巢式PCR检测EWS-ATF1融合基因的表达;过氧化物酶染色(SP)方法对26例CCS石蜡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S-100、HMB-45蛋白的表达。结果:26例标本中,有22例β-肌动蛋白阳性;24例β2微球蛋白阳性,其中20例EWS-ATF1融合基因阳性(16例EWS-ATF1Ⅰ型,4为EWS-ATF1Ⅲ型),余4例EWS-ATF1融合基因阴性。对照组均未检测到EWS-ATF1融合基因的表达。26例CCS石蜡组织标本中S-100及HMB-45的总阳性率分别为79.2%和70.8%。结论:在CCS石蜡包埋组织中运用RT-PCR检测EWS-ATF1融合基因是可行的,可作为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细胞肉瘤 RT-PCR EWS-ATF1融合基因 诊断
下载PDF
肾脏癌肉瘤伴发肺腺癌1例
7
作者 邢汝维 杜晓玲 +4 位作者 杨吉龙 潘毅 宋金纲 王坚 朱雄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423-1424,1431,共3页
患者男,62岁。主因“左肾癌肉瘤术后8个月,化疗后6个月,发现多部位转移性腺癌1个月,腰部疼痛5天”于本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就诊,首次住院时间2007年3月.主因左肾肿物在本院泌尿肿瘤科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左肾上极肿物,直径约9cm.... 患者男,62岁。主因“左肾癌肉瘤术后8个月,化疗后6个月,发现多部位转移性腺癌1个月,腰部疼痛5天”于本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就诊,首次住院时间2007年3月.主因左肾肿物在本院泌尿肿瘤科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左肾上极肿物,直径约9cm.囊实性,侵出肾实质,肾盂受累,剖面见黄白色腐肉状物。术后病理诊断为肾脏癌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癌肉瘤 双原发恶性肿瘤 肺腺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