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5岁及以上症状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聪琳 李子墨 +5 位作者 史秩菁 李明雪 康元 牛晓菁 姜华 田建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8-581,共4页
目的分析年龄≥75岁症状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性别差异。方法收集年龄≥75岁心衰患者867例,男性467例,女性400例,其中射血分数减低的心衰(HFrEF)291例,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HFmrEF)339例,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 目的分析年龄≥75岁症状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性别差异。方法收集年龄≥75岁心衰患者867例,男性467例,女性400例,其中射血分数减低的心衰(HFrEF)291例,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HFmrEF)339例,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237例,随访3、6、12、18和24个月,对比男性与女性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终点事件。结果男性与女性心衰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随访3、6、12、24个月女性HFpEF患者心源性死亡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5)。HFrEF和HFmrEF患者性别与预后无关(P>0.05)。女性HFpEF患者随访3、6、12、18、24个月心源性死亡风险均高于男性(95%CI:0.060~0.662,P=0.008,95%CI:0.173~0.950,P=0.038,95%CI:0.197~0.831,P=0.014,95%CI:0.265~0.981,P=0.044,95%CI:0.276~0.906,P=0.022)。结论年龄≥75岁症状性心衰患者在人口学信息、临床特征以及2年预后等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经过随访观察,女性HFpEF患者在出院24个月内心源性死亡的风险明显高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性别因素 每搏输出量 猝死 心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