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达拉奉联合早期静脉溶栓对脑梗死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生长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赵宏伟 俞登虎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早期静脉溶栓对脑梗死(CI)患者治疗效果及氧化应激指标、生长因子、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与...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早期静脉溶栓对脑梗死(CI)患者治疗效果及氧化应激指标、生长因子、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3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进行早期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为期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生长因子[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IGF-I)、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97%(32/33),较对照组的75.76%(25/3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OD、GSH-Px、VEGF、BDNF、IGF-I水平较对照组更高,MDA水平及NIHS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早期静脉溶栓治疗CI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生长因子水平及神经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依达拉奉 早期静脉溶栓 氧化应激 生长因子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管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兆敬 《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6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的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到观察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精细化护理管理,对...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的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到观察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精细化护理管理,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00%,经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安全防护、病房管理、护理操作、护理文书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缓和护患关系方面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护理质量 精细化护理 护理满意度 护理管理 效果观察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抑制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5期2371-2372,共2页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抑制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口服阿司匹林,观察...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抑制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口服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抑制率,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两组治疗前血小板抑制率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AA及ADP途径诱导血小板抑制率较高,血浆Lp-PLA2及NIHS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有效提高血小板抑制率,提高患者抗血小板的能力,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利于促进预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阿司匹林 血小板抑制率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化瘀涤痰方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疗效及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国桢 勾宏维 +1 位作者 王毅 张建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18-1521,共4页
目的:观察化瘀涤痰方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7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单纯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加用化瘀涤痰方。分别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 目的:观察化瘀涤痰方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7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单纯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加用化瘀涤痰方。分别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价患者治疗前及术后3 d、1个月和2个月的病残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检查颅脑CT评估血肿吸收情况,田氏公式法计算血肿体积,结合症状体征及血肿吸收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安全性评价,同时用ELISA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81.0%;治疗组MRS评分和血肿体积低于对照组,治疗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出现1例不良反应(2.2%),对照组出现1例不良反应(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L-8、IL-6、TNF-α和CRP等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涤痰方能有效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同时能有效改善炎症反应,促进血肿的吸收,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患者的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老年 非手术治疗 活血化瘀法 改良Rankin量表 BARTHEL指数 血肿量 血肿厚度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赵宏伟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9年第7期5-7,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0.9mg·kg^-1治疗,观察组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0.6mg·kg^-1治疗。观...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0.9mg·kg^-1治疗,观察组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0.6mg·kg^-1治疗。观察2组治疗1、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随访6个月的预后(包括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残疾、死亡等)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4周后NIHSS评分、Barthe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4周后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1周后,Barthel评分均高于治疗1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发生率和致残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与常规剂量阿替普酶治疗的效果相当,但低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降低出血的发生率及致残率、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预后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陈静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386-387,共2页
目的:探究分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加阿司匹林治疗,对比分析观... 目的:探究分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加阿司匹林治疗,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3.7%,两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凝血指标数据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临床效果更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血小板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氨甲环酸联合奥拉西坦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静 闻志强 《中国处方药》 2021年第7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奥拉西坦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20年3月收入医院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取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采取氨甲环酸联合奥拉...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奥拉西坦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20年3月收入医院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取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采取氨甲环酸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皮疹、血肿水肿、神经功能受损、全身出血及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给予氨甲环酸联合奥拉西坦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 氨甲环酸 奥拉西坦
下载PDF
大动脉炎并发脑梗死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分析
8
作者 陈静 《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5期82-84,共3页
作为炎性的非特异性脑部疾病而言,大动脉炎一般来讲发生于患者脑部的重要分支动脉以及脑部主动脉。并且,大动脉炎易于导致并发性的脑梗死病症,从而直接威胁到年轻患者群体的生命。因此针对大动脉炎并发脑梗死的典型疾病来讲,目前需要做... 作为炎性的非特异性脑部疾病而言,大动脉炎一般来讲发生于患者脑部的重要分支动脉以及脑部主动脉。并且,大动脉炎易于导致并发性的脑梗死病症,从而直接威胁到年轻患者群体的生命。因此针对大动脉炎并发脑梗死的典型疾病来讲,目前需要做到明确现阶段关于此类疾病的总体研究进展,并且结合患者自身呈现的病情特征予以有效的诊疗。本次研究就大动脉脑炎并发脑梗死的基本病理以及疾病特征、疾病诊断的要点、疾病的治疗方法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 并发症 脑梗死 研究进展 诊断 病理特征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与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
9
作者 赵宏伟 俞登虎 《中国校医》 2023年第12期956-958,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86例ACI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加用丁苯酞治疗,持续14 d。对比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以...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86例ACI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加用丁苯酞治疗,持续14 d。对比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以及血清炎性因子、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4,P=0.044)。治疗前,2组神经功能、血清炎症因子、神经内分泌因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7.50±1.82)分,血清白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髓鞘碱性蛋白、S100B蛋白水平分别为(20.22±3.15)pg/mL、(7.33±1.06)mg/L、(150.27±15.08)pg/mL、(8.66±1.75)μg/L、(11.20±2.01)μg/L、(1.29±0.20)μg/L,低于对照组的(10.19±1.73)分、(26.38±4.12)pg/mL、(9.25±1.57)mg/L、(182.03±20.45)pg/mL、(10.52±2.01)μg/L、(15.05±2.16)μg/L、(1.68±0.23)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能提高ACI患者治疗效果,降低炎症水平,改善神经内分泌因子,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 丁苯酞 阿替普酶 疗效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影响
10
作者 勾宏维 朱国桢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4年第5期149-151,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8月—2023年11月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4例进行研究观察,随机分为实施常规疗法治疗的常规组和以常规治...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8月—2023年11月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4例进行研究观察,随机分为实施常规疗法治疗的常规组和以常规治疗结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研究组,每组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卒中量表(NHISS)以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变化以及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常规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6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HISS评分和mRS评分均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的NHISS评分和mR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常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27,P>0.05)。结论给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替普酶药物静脉溶栓取得比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次治疗可较好改善患者发病后的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情况,治疗的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临床治疗效果 m RS评分 NHISS评分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三叉神经痛患者神经阻滞及射频治疗仪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仇雪祎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第4期23-24,共2页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脑神经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神经性疼痛,当前临床中对该病的病因认知较为广泛,病因复杂且繁多,其中主要认为压迫可引起三叉神经痛,压迫的原因包括血管因素和非血管因素,同时口腔、面部创伤性手术后也会造成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脑神经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神经性疼痛,当前临床中对该病的病因认知较为广泛,病因复杂且繁多,其中主要认为压迫可引起三叉神经痛,压迫的原因包括血管因素和非血管因素,同时口腔、面部创伤性手术后也会造成三叉神经痛。临床中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案较多,且各具特色,药物治疗是应用最广泛的方式,分为全身用药和局部用药,药物治疗的优势是见效快,但难以根治,需要长时间坚持用药维持药效,对病情进行控制,而长期服药,药物毒副作用的积累引起的药副反应也较多;当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程度较严重时,也可采用外科治疗方法辅助治疗。外科治疗包括血管减压术、射频热凝术等,此外中医针灸疗法也是近年来较为广泛的治疗方式,在该疾病的治疗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措施及效果进行简单的总结,为了临床治疗提供价值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神经阻滞 射频治疗仪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效果研究
12
作者 王敬凤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2年第7期190-192,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对恢复期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及预后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6月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康复期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对恢复期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及预后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6月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康复期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依据脑卒中指南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NIHSS评分、血清NGF、BDNF因子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血清NGF、BDNF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2周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血清NGF、BDNF因子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NGF及BDN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可有效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缺损症状,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重建,且取得较好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神经节苷脂 神经功能重建 疗效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祖洪艳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3年第5期145-147,共3页
目的评估脑血栓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以探究治疗脑血栓的有效方案,为临床治疗脑血栓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本次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22年6月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85例,并以随机分组方法将... 目的评估脑血栓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以探究治疗脑血栓的有效方案,为临床治疗脑血栓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本次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22年6月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85例,并以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西医组42例和中西医结合组43例,西医组患者采取奥扎格雷钠治疗,中西医结合组患者采取奥扎格雷钠联合芪蝎活血通络汤治疗,两组患者均用药治疗7 d后进行各组数据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西药组患者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2,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率为2.33%,与西医组患者不良反应率的4.76%相当,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0,P>0.05)。结论脑血栓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奥扎格雷钠联合芪蝎活血通络汤治疗取得明显临床效果,且本次治疗方案不良反应较少,疗效确切,用药安全,具有一定应用以及深入探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 中西医结合 奥扎格雷钠 芪蝎活血通络汤 疗效
原文传递
腔隙性脑梗死及脑微梗死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祖洪艳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3年第4期24-27,共4页
在老年群体之中,若老年人在早期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则极有可能是血管性痴呆或阿尔茨海默病(AD)。若老年人因认知功能出现减退诊断为AD,也需要检查其血管老化的程度,给予患者相应的保护措施,这样可以延缓疾病发展为混合型痴呆。在临床上,... 在老年群体之中,若老年人在早期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则极有可能是血管性痴呆或阿尔茨海默病(AD)。若老年人因认知功能出现减退诊断为AD,也需要检查其血管老化的程度,给予患者相应的保护措施,这样可以延缓疾病发展为混合型痴呆。在临床上,腔隙性脑梗死(LI)还存有诸多疑问,国内外专家都在应用最先进的影像技术对脑微梗死展开病理学检查和分析。AD、血管性痴呆两种疾病的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之间会存有很大的差异,在导致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原因的分析中,AD和小血管病性混合型痴呆因素均占40%,单纯血管性痴呆占10%,大血管病伴随血管性痴呆占8%,其他因素致使的痴呆仅占2%。>60%的患者往往会有病理诊断和临床诊断的偏差,从诸多的数据也反映出了神经内科医师在痴呆方面展开的试验和研究并不充分,临床需要继续加强研究,在患者起病的早期需给予其更多的生物标记物以及时确诊,及时干预,以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LI、脑微梗死及与认知障碍间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相关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脑微梗死 痴呆
原文传递
他汀类药物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
15
作者 朱国桢 勾宏维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3年第9期35-37,共3页
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的一种,该病发生率比缺血性脑卒中低,但该病发生往往更为凶险,患者功能转归更差,病死率与致残率均更高。故而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需引起重视,及时给予患者有效治疗。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患有脑动脉硬化、高血压,主... 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的一种,该病发生率比缺血性脑卒中低,但该病发生往往更为凶险,患者功能转归更差,病死率与致残率均更高。故而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需引起重视,及时给予患者有效治疗。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患有脑动脉硬化、高血压,主要症状为意识障碍、呕吐、头痛、感觉障碍、偏瘫等,又称之为脑淤血。出血性脑卒中多以药物治疗,而他汀类药物为临床一线降血脂药,该药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具有一定保护作用,而多项研究指出他汀类药物可较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对患者预后具有较为积极影响。而对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相关报道较少。目前,关于他汀类药物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影响仍存在较大争议,患者在住院期间是否可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临床治疗至今仍然无法确定。故而本文对出血性脑卒中疾病病因及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综述了他汀类药物的分类与作用机制,以探究他汀类药物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为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 他汀类药物 药物分类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出血性卒中效果观察
16
作者 朱国桢 勾宏维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3年第7期139-141,共3页
目的评估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出血性卒中效果,探究出血性卒中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5月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治疗的51例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立体定向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51例患者临床... 目的评估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出血性卒中效果,探究出血性卒中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5月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治疗的51例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立体定向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51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与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满意度情况。结果患者经临床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治疗后GC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治疗总满意率为94.12%。结论出血性卒中患者采取立体定向引流术进行治疗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且患者经治疗后意识恢复较好,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一定程度好转,不良反应较少,患者对本次治疗较为满意,本治疗具有临床应用以及深入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卒中 立体定向引流术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满意度
原文传递
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观察
17
作者 朱国桢 勾宏维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3年第8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方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探究该病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7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方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探究该病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7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血管内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数据:血管再通成功率、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治疗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成功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99,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与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与GCS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介入方法治疗临床效果明显,患者神经缺损情况改善,恢复较好,且患者比较认可该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内介入 静脉溶栓 效果 血管再通成功率
原文传递
盐酸多奈哌齐及脑电仿生物电刺激在SAE中的效果
18
作者 祖洪艳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3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目的 研究盐酸多奈哌齐联合脑电仿生物电刺激在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中的效果,为提高诊疗水平积累经验。方法 将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8例SA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 研究盐酸多奈哌齐联合脑电仿生物电刺激在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中的效果,为提高诊疗水平积累经验。方法 将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8例SA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联合脑电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干预后疗效、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以患者治疗前后MMES量表得分为参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5.29%,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5,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P300潜伏期及波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P300潜伏期明显缩短,P300波幅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300潜伏期、P300波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脑部血流速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基底动脉及左、右椎动脉血流速度均明显增大,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多奈哌齐联合脑电仿生物电刺激可更为有效地改善SAE患者认知障碍,促进脑部微循环,且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多奈哌齐 脑电仿生物电刺激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语言康复训练对运动性言语障碍脑卒中患者影响
19
作者 杨华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3年第7期73-75,共3页
目的言语障碍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较差,如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脑卒中患者恢复的重要内容。考察语言康复训练对运动性言语障碍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复健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3月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运动性言语... 目的言语障碍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较差,如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脑卒中患者恢复的重要内容。考察语言康复训练对运动性言语障碍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复健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3月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运动性言语障碍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以及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语言康复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口部运动训练,正常发声训练,视图读音训练和语言对话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以及语言恢复、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语言恢复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P<0.05)。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语言康复训练对运动性言语障碍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明显的正面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言语障碍 吞咽功能
原文传递
癫痫持续状态模型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单位的表达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丹 韩笑 +1 位作者 冯靖 宋毅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观察癫痫持续状态细胞模型及动物模型的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2B亚单位的表达变化。方法(1)孕16~18d的sD大鼠,取其胎鼠海马神经元培养至第7天,应用无镁细胞外液处理3h后制备Sombati癫痫细... 目的观察癫痫持续状态细胞模型及动物模型的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2B亚单位的表达变化。方法(1)孕16~18d的sD大鼠,取其胎鼠海马神经元培养至第7天,应用无镁细胞外液处理3h后制备Sombati癫痫细胞模型,将细胞培养皿编号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ombati癫痫神经元组、Sombati癫痫神经元间歇低氧后正常氧培养组。采用real-timePCR检测两组胎鼠海马神经元HMGB1、NR2BmRNA。(2)选取体质量相近的SD大鼠,鼠编号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s组)和LI-PILO组;LI-PILO组采用LI-PtLO腹腔注射诱导大鼠癫痫持续状态模型,采用real-timePCR检测两组SD大鼠海马神经元HMGB1、NR2BmRNA。结果Sombati癫痫神经元间歇低氧后正常氧培养2、4、6h时,HMGB1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0501±0.00054、0.02676±0.00375、0.00352±0.00033,与同一时间点Sombati癫痫神经元组HMGB1mRNA相对表达量相比,均P〈0.05;Sombati癫痫神经元间歇低氧后正常氧培养2、4、6h时,NR2B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0884±0.00069、0.01223±0.00090、0.02911±0.00071,与同一时间点Sombati癫痫神经元组NR2BmRNA相对表达量相比,均P〈0.05。LI—PILO组在造模成功后6、8、10hHMGB1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00114-0.00009、0.00018±0.00001、0.00011±0.00001,与同一时间点NS组HMGB1mRNA相对表达量相比,均P〈0.05;LI-PILD组在造模成功后6、8、10hNR2B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9612±0.00941、0.23211±0.00627、0.27248±0.00584,与同一时间点Ns组NR2BmRNA相对表达量相比,均P〈0.05。结论Sombati癫痫神经元间歇低氧后正常氧培养2、4hHMGB1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6h表达降低;LI-PILO组在造模成功后6、8hHMGB1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10h相对表达量降低;Sombati癫痫神经元间歇低氧后正常氧培养组及LI-PILO组NR2BmRNA相对表达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细胞低氧 海马神经元 高迁移率族蛋白1 N-甲基-D-天冬 氨酸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