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4篇文章
< 1 2 1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善教学单位整体考核指标体系研究——以天津师范大学为个案研究
1
作者 温志强 《中国市场》 2010年第9期82-83,共2页
现代人事管理制度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从经验型转向科学型、法制型,建立起平等竞争、择优聘用的用人机制;建立起以考核为主要环节的竞争激励机制,充分、合理地运用考核这个发现、选拔、培养、使用人才的重要手段。高校所面临的正是建立... 现代人事管理制度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从经验型转向科学型、法制型,建立起平等竞争、择优聘用的用人机制;建立起以考核为主要环节的竞争激励机制,充分、合理地运用考核这个发现、选拔、培养、使用人才的重要手段。高校所面临的正是建立起现代人事管理制度,这就对考核工作的合理性、科学性与正确性提出了很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单位 考核指标体系
下载PDF
天津师范大学中共党史专业学科点简介
2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天津师范大学 中共党史 学科点 专业 简介 硕士学位 教师队伍 博士学位 1958年
下载PDF
以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思想为指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考
3
作者 韩燕宁 王宇姗 段嘉瑞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8期241-244,共4页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很多任务和挑战,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建设农业强国思想相结合,如何推动建设农业强国思想与大学生学科学习、日常生活相结合,如何针对不同学科门类学生,将建设农业强国思想纳入课程体系,纳入实践教...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很多任务和挑战,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建设农业强国思想相结合,如何推动建设农业强国思想与大学生学科学习、日常生活相结合,如何针对不同学科门类学生,将建设农业强国思想纳入课程体系,纳入实践教学活动仍然值得探索和研究。因此,要不断探究育人方式,创新培养模式,推动建设农业强国思想融入大学生培养,为建设农业强国输送高质量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建设农业强国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艳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第4期98-101,共4页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现状,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五个着力点,进而努力...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现状,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五个着力点,进而努力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的道德意识、思维意识、心理意识、价值意识和法治意识,是新时期赋予大学育人目标和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初探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茜 《信息系统工程》 2011年第7期159-160,151,共3页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高校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正视和利用网络,创新和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高校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正视和利用网络,创新和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环境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演变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茜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2年第9期156-157,共2页
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合法方式影响公共决策制订和执行的行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文章力图从参与动机、参与范式、主体意识、规定性因素等四个方面对此进行简要分析,探讨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合法方式影响公共决策制订和执行的行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文章力图从参与动机、参与范式、主体意识、规定性因素等四个方面对此进行简要分析,探讨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生成原因及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政治参与意识 参与动机 参与形式 主体意识
下载PDF
发展基层民主 实践村民自治——天津市武清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
7
作者 翟昌民 吕建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共7页
天津市武清区在村民自治的实践探索中创建了以农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代表会议为权力中枢,村民委员会为执行机构的村民自治体制,并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个环节都实现了运行机制的创新,解决了目前村民自治过... 天津市武清区在村民自治的实践探索中创建了以农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代表会议为权力中枢,村民委员会为执行机构的村民自治体制,并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个环节都实现了运行机制的创新,解决了目前村民自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村民自治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制度架构 有益启示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
8
作者 王艳 程娅静 《领导科学论坛》 2015年第15期53-55,共3页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形成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应认真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现状,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地将生态文明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明确思想政治...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形成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应认真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现状,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地将生态文明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五个着力点,努力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的道德意识、思维意识、心理意识、价值意识和法治意识,进而赋予大学育人目标新内涵,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 大学生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
9
作者 王艳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10-113,共4页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形成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现状,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五个着力点,进而努力...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形成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现状,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五个着力点,进而努力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的道德意识、思维意识、心理意识、价值意识和法治意识,是新时期赋予大学育人目标和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 大学生
下载PDF
网络“客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10
作者 黄蓉 赵贝斯特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5期61-63,共3页
随着网络"客"们的涌现,"客文化"已逐渐成为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客文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了形式,增强其时效性,另一方面,也削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 随着网络"客"们的涌现,"客文化"已逐渐成为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客文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了形式,增强其时效性,另一方面,也削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损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身心健康,弱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功效。因此,提高网络"客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加强对网络"客文化"的管理、构建家校社一体化的育人平台,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客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与对策
下载PDF
历史、功能和制度: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个维度——基于政治社会学视域的理论阐释和理解进路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强 张三南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6,共8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和国家治理的核心命题和重要内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源于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又是基于中华各民族原生性特征、工具性特征和建构性互动而产生。由此推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和国家治理的核心命题和重要内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源于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又是基于中华各民族原生性特征、工具性特征和建构性互动而产生。由此推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囊括了历史、功能和制度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蕴含了中华各民族之间的共同命运关系、相互依赖关系和制度性互动关系。因此,维系中华各民族的共同命运关系、相互依赖关系和制度性互动关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选择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政治社会学 历史 功能 制度
下载PDF
政治文明与当代中国的行政改革
12
作者 李政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13-114,共2页
党的十六大为政治文明建设提出了新方向,并要求在政治文明建设的架构下推进行政改革。当前不合理的行政价值取向和无效的制度安排从根本上制约着政府行政改革的进程,这成为行政改革的难点所在。因此行政改革应树立“公益”、“民主”、... 党的十六大为政治文明建设提出了新方向,并要求在政治文明建设的架构下推进行政改革。当前不合理的行政价值取向和无效的制度安排从根本上制约着政府行政改革的进程,这成为行政改革的难点所在。因此行政改革应树立“公益”、“民主”、“法治”、“服务”的新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行政改革 市场经济 价值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比较政治的发展与前沿研究——天津师范大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比较政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综述
13
作者 孙宏伟 《比较政治学研究》 2019年第1期194-208,215-216,共17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比较政治研究在研究内容、理论和方法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对国别政治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地区或国家间的比较政治研究成果丰硕,对多维视野下的民族政治比较研究成效显著。在继续深入研究民主政治与制度建设等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比较政治研究在研究内容、理论和方法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对国别政治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地区或国家间的比较政治研究成果丰硕,对多维视野下的民族政治比较研究成效显著。在继续深入研究民主政治与制度建设等比较政治研究较为传统经典的领域同时,也在关注政府管理与治理绩效等比较政治研究的热点话题。但中国比较政治研究在获得发展的同时,与西方早发国家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比较政治研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面临多重挑战,需要充分汲取西方早发国家的经验教训,立足实际、发挥自身特长,在比较视角下努力建构中国的政治学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政治 话语体系 治理绩效 民主政治 民族政治
原文传递
新时代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实践进向——基于田野调查视角的解释
14
作者 吴合庆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7期94-98,共5页
政治学研究扎根现实情境,走进田野,拓宽新时代中国政治学研究进向。建构中国特色政治学,回应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现实关切。田野调查耦合中国政治学理论创新的内在价值,助益政治学学术概念建构与研究范式转型。针对新时代中国政治学发... 政治学研究扎根现实情境,走进田野,拓宽新时代中国政治学研究进向。建构中国特色政治学,回应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现实关切。田野调查耦合中国政治学理论创新的内在价值,助益政治学学术概念建构与研究范式转型。针对新时代中国政治学发展中的基础理论应用偏差、研究范式与研究情境脱嵌、研究价值的挖潜拓展不足等现实梗阻,可从田野理论再造、田野空间嵌入与田野价值创新三个维度建构契合中国本土研究情境与政治实践的政治学研究创新发展路径,实现中国政治学守正创新的价值归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野调查 研究进向 范式转型 政治实践 概念建构
下载PDF
“政治技术”理论范式的特征与建构
15
作者 褚尔康 《前沿》 2024年第2期78-86,共9页
伴随着近代工业革命发展,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革命性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而工业文明的发展也推动了技术作为独立的力量影响社会发展和推动了人类进步。随着“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工业革命—社会革命”研究逻辑体系的建构完成,学术界进一... 伴随着近代工业革命发展,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革命性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而工业文明的发展也推动了技术作为独立的力量影响社会发展和推动了人类进步。随着“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工业革命—社会革命”研究逻辑体系的建构完成,学术界进一步催生“技术政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技术政治学本身是从技术哲学角度对技术本身的政治学问题进行分析。而作为传统政治学研究体系中新的研究领域,政治的技术理论体系建构则是在如何打破现有的技术限制,突破人类已有的认识空间,扩大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空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技术政治学基础上,如何深化“政治技术”理论研究,作为进一步深化以技术系统为特征的技术政治学实践空间,具有重要的范式转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政治 政治技术 技术政治学 技术哲学 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天津推销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研究
16
作者 薛树海 《华北金融》 2024年第11期74-84,共11页
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解决严峻的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问题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公债认购阶段,天津市严格遵循中央关于公债政策的顶层设计,通过构建覆盖各行业、各团体和各地区的城市动员网络,针对... 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解决严峻的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问题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公债认购阶段,天津市严格遵循中央关于公债政策的顶层设计,通过构建覆盖各行业、各团体和各地区的城市动员网络,针对社会各界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了多样化、差异化的宣传劝募策略,使公债认购逐渐上升到群众性运动的高度。公债实缴阶段,天津市根据实际,统一领导贸易、金融、税收与推销部门,打破了公债实购的现实困境。经过公债推销的实践,地方政府提升了社会动员能力,增强了内部协作团结,强化了经济治理能力。同时,公债推销中暴露出的缺陷与不足也为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公债政策提供了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公债推销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
下载PDF
福山的身份政治理论争论及其批判
17
作者 李亚军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1-49,共9页
通过分析身份政治对美国民主政治的理性话语、政治体制、社会整合和发展议题的消极影响,福山表明了对身份政治的反对态度,并提出构建以“信条式国家认同”为基础的统一身份。围绕福山的理论框架,塞兹等反对者仅从身份政治的进步性方面... 通过分析身份政治对美国民主政治的理性话语、政治体制、社会整合和发展议题的消极影响,福山表明了对身份政治的反对态度,并提出构建以“信条式国家认同”为基础的统一身份。围绕福山的理论框架,塞兹等反对者仅从身份政治的进步性方面为其辩护,认为身份政治有助于增强政治民主和社会进步,因而其批判还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从美国政治发展的历程来看,社会阶级斗争的范式和结构动态逐步强化,身份政治只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政治范式下的一种暂时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西方社会民主主流价值和体制本身的内在缺陷,而要消除身份政治带来的消极影响,其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多元与统一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政治 福山 民主危机 信条式国家认同 民主政治
下载PDF
“情”与“理”:基层社区大学生志愿者实践困境与行动策略
18
作者 龚嘉艺 畅若男 +2 位作者 韦金彤 罗珺文 赵乐平 《社会科学前沿》 2024年第10期147-154,共8页
本文以大学生志愿者在基层社区中的实践行动为经验研究对象,讨论以差序格局为主要特征的基层社会结构与青年大学生行动策略之间的双重互构关系。通过对15名基层社区大学生志愿者的深度访谈,发现大学生的志愿行动受到以差序格局为核心的... 本文以大学生志愿者在基层社区中的实践行动为经验研究对象,讨论以差序格局为主要特征的基层社会结构与青年大学生行动策略之间的双重互构关系。通过对15名基层社区大学生志愿者的深度访谈,发现大学生的志愿行动受到以差序格局为核心的基层社会结构的限制,表现为“晚辈”的角色困境、“外来者”的嵌入困境等难题;但大学生的“小小年纪”又可成为借助差序格局解决以上难题的“加分项”,表现为拟亲属关系的构建,以及先“情”后“理”,“情”“理”并施。This paper takes the practical actions of college student volunteers in grassroots communities as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bject, discussing the dual mutual construction between the hierarchical social structure with the main feature of the differential mode of association and the youth volunteer ac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15 college student volunteers in grassroots communities, it was found that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 actions are limited by the hierarchical social structure with the differential mode of association as the core, manifesting in dilemmas such as the role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and the embedding dilemma of “outsiders”. However, college students’ “young age” can also become a “bonus item” for solving these dilemmas by leveraging the differential mode of association, manife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ypothetical kinship relationships, as well as prioritizing emotions over reason and combining emotions and reas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志愿服务 基层社会实践 本土化困境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进群众政治动员的重要经验论析——基于对读报组活动的历史考察
19
作者 李海媚 《传媒论坛》 2024年第8期21-25,共5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读报组作为党广泛联系群众的基层组织,在各类群众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政治动员作用,有效实现了群众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巩固了新政权,推动了经济恢复和生产建设。读报组作为政治动员的重要载体,在政治、组织、思想、服务、... 新中国成立初期,读报组作为党广泛联系群众的基层组织,在各类群众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政治动员作用,有效实现了群众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巩固了新政权,推动了经济恢复和生产建设。读报组作为政治动员的重要载体,在政治、组织、思想、服务、制度等方面取得了发挥动员功能的丰富经验,坚持政治领导是读报组发挥群众政治动员功能的根本保证;坚持组织推动是关键议题;坚持思想引领是灵魂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是目的所在;坚持制度约束是有力保障。读报组推进群众政治动员的经验对新时代推动党的政治文化建设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引导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奋进仍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报组 政治动员 群众运动
下载PDF
党内法规视域下纪律建设的历史轨迹
20
作者 乔贵平 王泽人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5,共12页
严明的纪律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实践中铸造的组织品格。从党的建设历程来看,纪律建设从建党伊始就是明确的组织意识,也是党加强自身治理的重要内容。在百余年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从完善纪律法规、加强纪律教育、优化纪检机构、严... 严明的纪律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实践中铸造的组织品格。从党的建设历程来看,纪律建设从建党伊始就是明确的组织意识,也是党加强自身治理的重要内容。在百余年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从完善纪律法规、加强纪律教育、优化纪检机构、严格纪律执行等方面不断延展与深化纪律建设,在遵循党章、依规治党、纪律治党中推进党的纪律建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将纪律严明作为组织严密的坚强保障,奠定了革命胜利的基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适应执政党的角色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党的纪律建设内容内核愈发清晰,“纪律与党的中心任务”“纪律与团结统一”的关系进一步凸显,彰显了纪律在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和推进中心任务中的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严治党、严肃党纪成为党内治理的基本要求,党在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中突出纪律,纪律建设逐步制度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纪律不仅成为维护党内秩序、规范党员行为的治本之策,也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纪律震慑力,推动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有机衔接,确保党的纪律规矩严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律建设 党内法规 从严治党 纪律治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