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炮制方法对补骨脂中手性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1
作者
姚雅琦
陈妍妍
+4 位作者
汤露环
张晓曼
吴梦茹
漆敏
李遇伯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5104-5111,共8页
目的考察经不同方法炮制前后补骨脂中补骨脂甲素(bavachin,BC)、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bavachinin,BVC)、补骨脂酚(bakuchiol,BAK)3种手性成分含量变化的差异,并结合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明确此3种手性成分的对映异构体在毒性机制上的潜在差...
目的考察经不同方法炮制前后补骨脂中补骨脂甲素(bavachin,BC)、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bavachinin,BVC)、补骨脂酚(bakuchiol,BAK)3种手性成分含量变化的差异,并结合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明确此3种手性成分的对映异构体在毒性机制上的潜在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chiral stationary phase,HPLC-CSP)法,通过改变流动相的比例,建立了补骨脂中3种手性成分的最佳分离方法,并比较来源于河南、四川、云南、辽宁4个产地的补骨脂经清炒法、盐炙法、酒浸法炮制前后各个对映异构体的含量差异。以前期筛选出的补骨脂致肝毒性作用靶标原癌基因酪氨酸激酶ABL1(Abelson tyrosine-protein kinase ABL1,ABL1)为对接主体,利用AutoDock Tools 1.5.7软件,对各个对映异构体分别进行分子对接。结果采用Chiralpak IG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在以乙腈-纯水(50∶50)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0.5 mL/min,柱温为35℃的条件下,实现了补骨脂中各个对映异构体的最佳分离。在4个产地的补骨脂生品中,(R)-BC、(S)-BVC、(S)-BAK为其主要构型,经清炒法、盐炙法、酒浸法炮制后,(R)-BC含量降低,(S)-BC含量升高,(R)-BVC、(S)-BAK的含量降低率分别高于其S、R构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R)-BC、(R)-BVC、(S)-BAK与毒性靶标的结合能力分别强于其对映异构体。结论补骨脂中3种手性成分的对映异构体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经不同方法炮制后其含量变化也呈现明显区别,表明清炒法、盐炙法、酒浸法均能对补骨脂起到减毒作用。各个对映异构体与毒性靶标的相互作用能力及作用强度存在立体选择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
手性成分
含量差异
炮制减毒
毒性机制
补骨脂甲素
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
补骨脂酚
分子对接技术
对映异构体
清炒
盐炙
酒浸
肝毒性
原文传递
题名
不同炮制方法对补骨脂中手性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1
作者
姚雅琦
陈妍妍
汤露环
张晓曼
吴梦茹
漆敏
李遇伯
机构
天津
中
医药
大学中药学院
天津
中
医药
大学中药制药工程学院
天津泰普沪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5104-511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204760)
天津市科技局重大专项与工程计划项目(21ZXJBSY00040)。
文摘
目的考察经不同方法炮制前后补骨脂中补骨脂甲素(bavachin,BC)、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bavachinin,BVC)、补骨脂酚(bakuchiol,BAK)3种手性成分含量变化的差异,并结合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明确此3种手性成分的对映异构体在毒性机制上的潜在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chiral stationary phase,HPLC-CSP)法,通过改变流动相的比例,建立了补骨脂中3种手性成分的最佳分离方法,并比较来源于河南、四川、云南、辽宁4个产地的补骨脂经清炒法、盐炙法、酒浸法炮制前后各个对映异构体的含量差异。以前期筛选出的补骨脂致肝毒性作用靶标原癌基因酪氨酸激酶ABL1(Abelson tyrosine-protein kinase ABL1,ABL1)为对接主体,利用AutoDock Tools 1.5.7软件,对各个对映异构体分别进行分子对接。结果采用Chiralpak IG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在以乙腈-纯水(50∶50)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0.5 mL/min,柱温为35℃的条件下,实现了补骨脂中各个对映异构体的最佳分离。在4个产地的补骨脂生品中,(R)-BC、(S)-BVC、(S)-BAK为其主要构型,经清炒法、盐炙法、酒浸法炮制后,(R)-BC含量降低,(S)-BC含量升高,(R)-BVC、(S)-BAK的含量降低率分别高于其S、R构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R)-BC、(R)-BVC、(S)-BAK与毒性靶标的结合能力分别强于其对映异构体。结论补骨脂中3种手性成分的对映异构体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经不同方法炮制后其含量变化也呈现明显区别,表明清炒法、盐炙法、酒浸法均能对补骨脂起到减毒作用。各个对映异构体与毒性靶标的相互作用能力及作用强度存在立体选择性差异。
关键词
补骨脂
手性成分
含量差异
炮制减毒
毒性机制
补骨脂甲素
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
补骨脂酚
分子对接技术
对映异构体
清炒
盐炙
酒浸
肝毒性
Keywords
Psoraleae Fructus
chiral compounds
content difference
detoxification through preparation
mechanisms of toxicity
bavachin
bavachinin
bakuchiol
molecular docking technology
enantiomers
stri-frying
salt-roasting
wine immersion
hepatotoxicity
分类号
R283.6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炮制方法对补骨脂中手性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姚雅琦
陈妍妍
汤露环
张晓曼
吴梦茹
漆敏
李遇伯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