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白话小说文化性格的一种形态——类型化、实用理性性格形成之原因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丽文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7-196,共10页
中国早期的长篇白话小说具有类型化、实用理性性格的倾向。这主要是受其自身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其传播过程中,受到说唱艺术媒介形式与受众接受习惯的影响,造成古代白话小说人物形象的类型化与类型群现象,进而形成其特殊的文化性格。... 中国早期的长篇白话小说具有类型化、实用理性性格的倾向。这主要是受其自身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其传播过程中,受到说唱艺术媒介形式与受众接受习惯的影响,造成古代白话小说人物形象的类型化与类型群现象,进而形成其特殊的文化性格。因此从说话艺术"说"与"听"的审美关系、传统文化心理及史传功能与文体对小说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探讨古代白话小说文化性格中类型化、实用理性性格形成的原因,能够清楚地说明古代白话小说形态的一个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话小说 类型化 类型群 实用理性 文化性格形态
下载PDF
间隔之妙与疏离之美——《红楼梦》独特的叙事艺术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丽文 高永革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7-162,共16页
《红楼梦》在叙事艺术上有很多独特的艺术特色,调动了多重叙事角度,特别是创造性地运用了间隔手法,包括空间间隔、人物间隔、故事间隔三种方法灵活处理叙事,即利用空间等时叙事法、二度异时叙事法以及横云断山法与趁窝活泥法来叙事,产... 《红楼梦》在叙事艺术上有很多独特的艺术特色,调动了多重叙事角度,特别是创造性地运用了间隔手法,包括空间间隔、人物间隔、故事间隔三种方法灵活处理叙事,即利用空间等时叙事法、二度异时叙事法以及横云断山法与趁窝活泥法来叙事,产生疏离之美,达到限知叙事效果,从而加快叙事节奏,延伸叙事空间,增强叙事的可信性和戏剧化程度,实现叙事时空的灵活转换;并调动读者的想象空间,吸引受众参与作品的二次创作,使文本在传播过程中阐释空间无限扩大,进而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叙事 空间等时叙事 二度异时叙事 横云断山与趁窝活泥 时空转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