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殊途而同归:《天津闲人》电影改编分析
1
作者 王云芳 《百家评论》 2022年第5期94-99,共6页
从小说到电影,《天津闲人》的跨媒介改编呈现出三方面差异:人物塑造方面,改编开掘了主人公私人情感及伦理价值观层面,市井闲人角色从符号化的扁形走向立体化的圆形;叙事层面,说书人角色从隐到显,隐性说书人腔调承担了价值评判功能,显性... 从小说到电影,《天津闲人》的跨媒介改编呈现出三方面差异:人物塑造方面,改编开掘了主人公私人情感及伦理价值观层面,市井闲人角色从符号化的扁形走向立体化的圆形;叙事层面,说书人角色从隐到显,隐性说书人腔调承担了价值评判功能,显性说书人则构成看客情境,强化了影片的思想深度;在对地域文化的怀旧式书写中,二者的文化姿态从侧重反思到偏向认同,反映出不同时代背景下文化意旨的差异。电影《天津闲人》既尊重原作又与时俱进地丰富了其思想内涵,其创造性的改编方式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闲人》 电影改编 津味儿文化
下载PDF
从案头到书场——“说书体小说”对樊梨花形象的再创作 被引量:2
2
作者 鲍震培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42-245,共4页
樊梨花形象最早出现在清代,乾隆年间如莲居士作《说唐三传》,又名《异说后唐三集薛了山征西樊梨花全传》,后人亦称《征西全传》。书中叙述樊梨花与薛丁山马上订亲及薛丁山三休、三请樊梨花的故事,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故而在民间有很... 樊梨花形象最早出现在清代,乾隆年间如莲居士作《说唐三传》,又名《异说后唐三集薛了山征西樊梨花全传》,后人亦称《征西全传》。书中叙述樊梨花与薛丁山马上订亲及薛丁山三休、三请樊梨花的故事,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故而在民间有很大影响。戏曲中一些剧目即取材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花 薛丁山 明清小说 人物塑造 书场 书体 中国妇女 独立人格 再创作 案头
下载PDF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错综——论中国当代先锋诗歌观念的演进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大为 《文艺评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16,共4页
关键词 “现代性” 后现代性 中国当代 诗歌观念 “历史” 演进 综论 80年代 先锋诗歌 知识谱系
下载PDF
一位不该被遗忘的作家——方之中 被引量:2
4
作者 门岿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年第4期75-78,共4页
当代作家方之中文武双全。他一方面是一位军功累累的将军 ,一方面是一位运用多种文学样式进行创作的知名作家。他的文学生涯始于 3 0年代 ,是左联中一位青年干将 ;80年代他又任天津文联名誉主席。作有小说、诗歌、散文、剧本等 10 0余... 当代作家方之中文武双全。他一方面是一位军功累累的将军 ,一方面是一位运用多种文学样式进行创作的知名作家。他的文学生涯始于 3 0年代 ,是左联中一位青年干将 ;80年代他又任天津文联名誉主席。作有小说、诗歌、散文、剧本等 10 0余篇 ,结成为《方之中文集》。其所作特色鲜明 :格调高昂、爱憎分明 ;真诚坦率、忠实生活 ;站在时代前列 ,全面描写社会的各种人物和场景 ,引导人们为求得自己的解放和幸福而斗争。但近版《湖南文学史》( 1998年版 )竟然连其姓名都没有提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之中 文学家 创作特色 当代 作家 《方之中文集》
下载PDF
论朱西宁小说中的基督教文化印记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云芳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34-136,共3页
朱西宁是台湾著名作家,其乡土题材小说创作一方面批判了传统国民的劣根性,一方面又引入了基督教文化作为彻底救赎人性的精神资源;他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位,对基督教文化进行了创造性的接受与阐发;由于基督教文化的引入,他的小说在文本风... 朱西宁是台湾著名作家,其乡土题材小说创作一方面批判了传统国民的劣根性,一方面又引入了基督教文化作为彻底救赎人性的精神资源;他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位,对基督教文化进行了创造性的接受与阐发;由于基督教文化的引入,他的小说在文本风格、形式构建以及想象力等层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他的创作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审美维度,对当下处于危机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有着深远的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西宁 基督教文化 文化融合
下载PDF
体制性扭曲与意识形态修辞——当代中国“文艺美学”的元理论反思
6
作者 张大为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16,共7页
中国当代的所谓“文艺美学”。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社会语境中。“文艺美学”如果不放置进中国新时期以来历史文化的语境具体性当中.那对于它的维护和批评都将是捉襟见肘、辞不达意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里主张一种关于理论的“历... 中国当代的所谓“文艺美学”。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社会语境中。“文艺美学”如果不放置进中国新时期以来历史文化的语境具体性当中.那对于它的维护和批评都将是捉襟见肘、辞不达意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里主张一种关于理论的“历史化”的生成路径和本体论存在方式.恰恰相反,如果理论思维泯灭了一切真理性向度和对于历史经验的超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美学 当代中国 意识形态 元理论 体制性 修辞 扭曲 社会语境
下载PDF
论于豹文的诗歌创作
7
作者 孙爱霞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02-104,共3页
于豹文是天津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诗人,他一生中既领略过中进士的喜悦,又品尝过"归班"不仕的痛苦,其宏图不得施展,壮志难以实现,内心遂郁结着一股复杂而又千回百转的情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当于豹文内心的情志... 于豹文是天津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诗人,他一生中既领略过中进士的喜悦,又品尝过"归班"不仕的痛苦,其宏图不得施展,壮志难以实现,内心遂郁结着一股复杂而又千回百转的情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当于豹文内心的情志被抒发出来以后,便有了一部《南冈诗草》,这既是于豹文一己之感怀,又是清朝中期某些文人心态的一个缩影,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另外,于豹文是沈德潜的朋友,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了沈德潜"格调说"的一些影响,但同时又有自己的创见,其艺术成就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豹文 诗歌 格调 淡泊
下载PDF
生活诗意的咏叹者——论张秀亚的诗歌创作
8
作者 王云芳 《社科纵横》 2016年第1期127-130,共4页
张秀亚是台湾著名作家。她偏爱大自然,一方面借助大自然的客观景物抒发幽微的情感,另一方面又承继了中国古典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传统,以有情之眼观物,从中体悟哲思;她以诗的哀愁征服生命的哀愁,从苦难中汲取生命的力量,在生活的缺口处奏... 张秀亚是台湾著名作家。她偏爱大自然,一方面借助大自然的客观景物抒发幽微的情感,另一方面又承继了中国古典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传统,以有情之眼观物,从中体悟哲思;她以诗的哀愁征服生命的哀愁,从苦难中汲取生命的力量,在生活的缺口处奏出了最美的音乐;她的诗简洁明净,对音乐性以及审美韵味等层面的艺术探索使其诗歌达到了空灵飘逸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秀亚 诗歌 诗意 抒情
下载PDF
论张秀亚小说中的女性书写
9
作者 王云芳 《社科纵横》 2015年第8期131-134,共4页
张秀亚是台湾著名作家。她的女性书写,最初以英雄女儿的形象汇入到抗日救亡的大潮中;去台初期,经历感情创伤后,传统观念的束缚下,痴心女子负心汉成为张秀亚小说创作模式;痛定思痛后,她重新将目光投向芸芸众生,借助爱情主题,挖掘人类内... 张秀亚是台湾著名作家。她的女性书写,最初以英雄女儿的形象汇入到抗日救亡的大潮中;去台初期,经历感情创伤后,传统观念的束缚下,痴心女子负心汉成为张秀亚小说创作模式;痛定思痛后,她重新将目光投向芸芸众生,借助爱情主题,挖掘人类内心的幽黯世界,其女性书写具备了鲜明的性别反思的自觉性。张秀亚的文学实践,既是对上世纪50、60年代政治思潮的反拨,又向读者阐释了一个现代女性觉醒与独立的艰难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秀亚 小说 女性书写 性别反思
下载PDF
秦巘《词系》的词谱价值及其词学史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少坤 罗海燕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7-81,共5页
秦蠛为清代著名藏书家秦恩复之子。秦蠛于词学有家学渊源,秦恩复为乾隆五十二年进士,曾任散馆编修,嘉庆二十年参与编修《全唐文》。道光元年告老还乡后,以校刻编书为乐,
关键词 词学史 《词系》 意义 价值 词谱 《全唐文》 家学渊源
原文传递
对话:诗歌与改革开放三十年
11
作者 杨志学 林希 +9 位作者 谢冕 张清华 林雪 刘功业 张大为 张桃洲 刘希全 黄桂元 冯景元 段光安 《诗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87-91,共5页
2008年10月10日,诗刊社与天津市作家协会在天津联合举办了一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诗歌创作座谈会,与此同时,我们又约请诗歌界几位知名人士就诗歌与改革开放三十年这一主题发表意见。我们在此基础上摘要发表有关观点。
关键词 主体意识 九十年代 朦胧诗 天津市作家协会 改革开放三十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