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VP术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王福荣 郝富永 +1 位作者 胡春江 张海矿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4期751-75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术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10例OVCF患者,均采用PVP术治疗,随访15~38个月,平均(48.11±4.91)个月。记录邻近...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术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10例OVCF患者,均采用PVP术治疗,随访15~38个月,平均(48.11±4.91)个月。记录邻近椎体新发骨折情况,设为骨折组与未骨折组,比较两组术前骨密度、年龄、骨折椎数量等病历资料,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VP术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110例患者术后,有16例邻近椎体新发骨折,发生率14.55%。骨折组、未骨折组术前骨密度、年龄、是否进行规范性抗骨质疏松治疗、骨折椎体数、骨水泥分布、骨水泥渗漏、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椎体高度恢复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穿刺侧别、骨折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水泥团块型分布、年龄>80岁、未进行规范性抗骨质疏松治疗、骨折椎体≥3个、术前骨密度<-3.5 SD是PVP术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VP术后易出现邻近椎体新发骨折,与骨密度、年龄、抗骨质疏松治疗、骨折椎体数量、骨水泥分布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邻近椎体新发骨折
下载PDF
创伤指数评分联合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王福荣 郝富永 +2 位作者 胡春江 张海矿 孔翔飞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73-376,共4页
目的 探讨创伤指数(TI)评分联合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7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182例,依据术后1年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死亡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测定TI... 目的 探讨创伤指数(TI)评分联合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7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182例,依据术后1年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死亡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测定TI评分、CAR值。明确病人术后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并观察TI评分、CAR值对病人术后死亡的预测效力。结果 18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术后1年死亡24例(13.1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术前基础疾病数量、TI评分、CAR值为病人术后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受伤前生活自理能力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显示,TI评分、CAR值均对病人术后死亡具有一定预测效力,两者联合预测时曲线下面积(AUC)最高,为0.905,预测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为94.94%。结论 TI评分、CAR值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预后预测效能良好,可作为评估病人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指数 C反应蛋白/白蛋白 股骨粗隆间骨折 预后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