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Hp感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金斗 李怡萱 《光明中医》 2023年第23期4699-4702,共4页
近年来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愈受重视,其为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及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而目前西医治疗Hp感染及相关疾病,因耐药率增加及不良反应等问题,导致疗效不佳。相关研究证实传统中医药治... 近年来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愈受重视,其为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及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而目前西医治疗Hp感染及相关疾病,因耐药率增加及不良反应等问题,导致疗效不佳。相关研究证实传统中医药治疗Hp感染及相关疾病具有独特优势,此文从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方法、作用机制和Hp与胃肠微生态的关系方面做初步总结,并对目前中医药治疗Hp感染及相关疾病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做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痞满 幽门螺旋杆菌 中医药疗法 综述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文元 俞加勇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5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炎性指标、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治疗后,观察组胃痛、泛酸、纳差、上腹胀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后,观察组活力状况、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性反应,提高其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 西药 胃溃疡
下载PDF
溃结方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夏建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年第10期47-49,共3页
[目的]观察溃结方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美沙拉嗪,1g/次,3次/d,口服。治疗组30例溃结方(败酱草30g,白矾4g,五倍子6g,煅龙骨... [目的]观察溃结方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美沙拉嗪,1g/次,3次/d,口服。治疗组30例溃结方(败酱草30g,白矾4g,五倍子6g,煅龙骨、煅牡蛎各30g,煅瓦楞子15g,白芨粉9g),1剂/d,浓煎至100m L,灌肠;美沙拉嗪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小板、红细胞沉积率(ESR)、C反应蛋白、结肠黏膜、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7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7%;临床疗效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血小板计数、ESR、CRP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溃结方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便血 泄泻 肠风 脏毒 溃结方 灌肠 美沙拉嗪 血小板 红细胞沉积率(ESR) C反应蛋白 结肠黏膜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清热化浊方治疗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4
作者 李金斗 高文元 +2 位作者 夏建东 李怡萱 孙志广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006-1011,共6页
目的观察清热化浊方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同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平行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180例HP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观察清热化浊方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同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平行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180例HP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医组、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中医组给予中药汤剂清热化浊方治疗,1剂/d,疗程1个月;西医组给予四联疗法根除HP,疗程2周;中西医结合组在服用清热化浊方基础上,配合四联疗法根除HP。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镜黏膜炎症积分及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胃泌素-17(gastrin-17,G-17)、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ytotoxin associated protein A,CagA)、空泡毒素A(vacuolar toxin A,VacA)水平和HP根除率情况,评估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3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中医组、中西医结合组优于西医组(P<0.01),食少纳呆方面中医组优于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3组治疗后胃镜黏膜炎症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中西医结合组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P<0.01或P<0.05)。中医组、中西医结合组血清G-17、PG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与西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西医结合组PGⅠ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与西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CagA、VacA阳性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其中,中西医结合组CagA阳性率与中医组和西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的HP根除率优于中医组(P<0.01),中西医结合组的总有效率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HP慢性胃炎可有效改善中医证候、胃黏膜炎症,提高HP根除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血清G-17、PG、CagA、VacA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化浊方 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 脾胃湿热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