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自由度PID锅炉给水控制系统
1
作者 檀文原 谢克明 《测控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3-45,共3页
提出了一种2自由度锅炉给水控制系统。分析及仿真表明,2自由度PID控制可大大提高给水系统的控制品质。
关键词 锅炉 给水控制系统 参数整定
下载PDF
用真比重分离法研究一种飞灰残炭的生成途径和再燃特性 被引量:3
2
作者 房靖华 Saro.,AF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57-462,共6页
根据煤在足够高温度下,停留时间越长,分子结构的晶格化程度越高,因而反应活性越低,同时真比重也越大的原理,采用重液将一种链条锅炉飞灰中的残炭颗粒富集并按不同真比重分开。各比重组颗粒表面积测定结果符合不同燃尽度焦炭比表面... 根据煤在足够高温度下,停留时间越长,分子结构的晶格化程度越高,因而反应活性越低,同时真比重也越大的原理,采用重液将一种链条锅炉飞灰中的残炭颗粒富集并按不同真比重分开。各比重组颗粒表面积测定结果符合不同燃尽度焦炭比表面积变化规律;小流化床燃烧实验证明随真比重增大,残炭颗粒本征反应活性降低。说明真比重分离法对于判断飞灰残炭颗粒的形成途径和再燃特性很有效。实验结果表明,链条炉飞灰残炭并不主要由原煤中的细小颗粒形成,由中等和大颗粒原煤形成的飞灰残炭占相当比例;在真比重最大的残炭组中,细小颗粒所拥有的总碳量最大。估计它们是由大颗粒或大块原煤经过炉内高温区、停留时间长,燃烧后期碎裂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灰炭 晶格化 反应性 链条锅炉 生成途径 再燃
下载PDF
汽轮机转子热疲劳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夏同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0-46,共7页
本文介绍了转子热疲劳计算方法,从理论上推导了计算额定弹性应力和应力集中系数的公式,阐明了利用通用周期应变特性和短时蠕变特性计算转子热疲劳寿命的步骤。该方法对苏制200、300和500MW机组的寿命计算和寿命管理提供了比较适当的公式。
关键词 热疲劳 汽轮机 转子 计算
下载PDF
锅炉尾部受热面的优化分析
4
作者 雷小云 檀文原 《太原工业大学学报》 1993年第4期12-18,共7页
本文从受热面的热平衡方程及传热方程出发,导出了尾部受热面双级布置的优化控制方程,并利用计算机数值解法,得出其优化解。
关键词 受热面 优化分析 锅炉尾部
下载PDF
实行学分制的初步体会
5
作者 夏同棠 《高等工程教育》 1996年第1期37-39,30,共4页
为了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人才的需求.根据学校决定,从94级本科生开始全面试行学分制,我们重新制订了指导性教学计划,并在我系94级本科生中试行学分制近一年,现将我系执行学分制以来的粗浅... 为了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人才的需求.根据学校决定,从94级本科生开始全面试行学分制,我们重新制订了指导性教学计划,并在我系94级本科生中试行学分制近一年,现将我系执行学分制以来的粗浅认识及初步遇到的问题提出,以便在和讨论中逐步完善和健全我校的学分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分制 本科生 问题提出 教育改革 指导性 教学计划 学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行 需求
下载PDF
莫斯科动力学院热力发电厂教学情况简介
6
作者 夏同棠 《高等工程教育》 1991年第1期78-81,共4页
关键词 莫斯科动力学院 热力发电厂教学 实习 教学计划 毕业设计
全文增补中
凝汽式汽轮机末两级高背压工况核算特点 被引量:4
7
作者 赵念平 潘荫棠 《太原工业大学学报》 1991年第4期76-82,共7页
本文通过计算实例分析讨论了凝汽式汽轮机高背压工况核算的一些问题。其中,着重对末级和次末级逐级详细倒算的计算方法和特点做了此较深入的探讨,文中阐述的方法对工程实际计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汽轮机 高背压工况 核算 凝汽式
下载PDF
小火电凝汽机组采用循环水供热势在必行
8
作者 赵念平 《能源基地建设》 1996年第3期53-53,56,共2页
小火电凝汽机组采用循环水供热势在必行赵念平最近,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再一次提出"能源工业应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利用政策。可以预见,这一政策必将推动我国各项节... 小火电凝汽机组采用循环水供热势在必行赵念平最近,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再一次提出"能源工业应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利用政策。可以预见,这一政策必将推动我国各项节能工作向更快更深的方向发展,从而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汽机组 集中供热 循环水供热 联合循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