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实验室检验指标的合理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幸福 苏惠青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1期1597-1599,共3页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具有较高发病率和病死率的疾病之一。因此对该病的早期诊断非常的主要。200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提出了新的诊断标准,用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具有较高发病率和病死率的疾病之一。因此对该病的早期诊断非常的主要。200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提出了新的诊断标准,用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取代传统的心肌酶活性检测。成为新的诊断标准。其中cTnI由于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得到了专家普遍接受,广泛应用到了临床,成为心肌梗死诊断的重要的指标之一。本文通过对42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标志物cTnI、Mb、CK-MB、肌酸激酶(CK)、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的检测分析,通过分析观察它们的变化规律特点,阐述各个指标的价值及在临床上合理使用,正确发挥其作用,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诊断 合理应用 检验指标 肌酸激酶同工酶 实验室 Α-羟丁酸脱氢酶
下载PDF
尿路感染诊断中不同检验方法的应用意义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凯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363-364,共2页
尿路感染是因病原菌入侵尿道黏膜以及附近组织而引发炎症的病症。一般将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与下尿路感染,主要包括膀胱炎、尿道炎以及肾孟肾炎,多数发生于女性。近几年,尿路感染患者不断增多。临床在对尿路感染患者检测过程中,大多... 尿路感染是因病原菌入侵尿道黏膜以及附近组织而引发炎症的病症。一般将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与下尿路感染,主要包括膀胱炎、尿道炎以及肾孟肾炎,多数发生于女性。近几年,尿路感染患者不断增多。临床在对尿路感染患者检测过程中,大多数都会采用尿十一联检验方法,但是通过临床证明,该种方法无法有效完成诊断工作[1]。因此,本文将探究尿路感染诊断中不同的检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尿路感染 感染诊断 验方 感染患者 上尿路感染 尿道黏膜 病原菌 膀胱炎
下载PDF
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核的形态定量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光 张海峰 +2 位作者 王军梅 徐妙生 王全红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429-431,共3页
目的测定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m,CIN)细胞核面积、周长、直径、圆度、长短轴比五项参数的变化及其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按照宫颈癌及CIN的不同分级进行分组,应用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技... 目的测定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m,CIN)细胞核面积、周长、直径、圆度、长短轴比五项参数的变化及其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按照宫颈癌及CIN的不同分级进行分组,应用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实验组及对照组中细胞核的上述五项参数,统计分析各组间的差异。结果CIN各组及宫颈癌各组的细胞核面积、周长、直径、圆度四项参数均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长短轴比无显著差异。实验组中,CINⅠ级、Ⅱ级间,核面积、周长和直径三项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宫颈癌三个分级间,其细胞核周长和直径在Ⅰ、Ⅱ级间,Ⅱ、Ⅲ级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核面积级圆度在Ⅱ、Ⅲ级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细胞核面积、周长、直径及圆度在宫颈癌及CIN时都有显著增大。这些参数对宫颈癌及CIN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CINⅢ级是真正的癌前病变,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图像分析
下载PDF
膀胱癌等位基因缺失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光 张海峰 +1 位作者 徐妙生 王全红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了解膀胱癌克隆演变(clonal evolution)过程中的遗传学机制。方法分别利用4个位于染色体9p21区和17p13区上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物,分析了18位膀胱癌病人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中等位基因的缺失或保留方式。利用显微切割技术在保存... 目的了解膀胱癌克隆演变(clonal evolution)过程中的遗传学机制。方法分别利用4个位于染色体9p21区和17p13区上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物,分析了18位膀胱癌病人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中等位基因的缺失或保留方式。利用显微切割技术在保存的石蜡包埋组织中获取基因组DNA。结果在原发癌和转移灶中总的等位基因缺失频率均为89%(16/18),而在原发癌中D9S161的缺失频率为86%,D9S171为67%,IFNA71%,TP5380%;在转移灶中各位点缺失频率分别为100%(D9S161),67%(D9S171),71%(IFNA),80%(TP53)。18例病例中,16例(89%)在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中所有位点均表现为相同的等位基因缺失或保留模式,而另外2例(11%)则显示不一致的等位基因缺失。这2例在原发癌灶表现为等位基因保留而在相应转移灶则为缺失。结论膀胱癌在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遗传组成上有相当一致性;当转移癌的原发癌不能确定来源时,这些位点的杂合性缺失(LOH)可作为膀胱癌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转移 显微切割 肿瘤进展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染色体13q12-13杂合性丢失
5
作者 李光 张海峰 +2 位作者 王军梅 徐妙生 王全红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85-688,共4页
目的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在13号染色体长臂1213区(13q1213)上的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LOH),以期寻找13q1213区上可能存在的与ESCC有关肿瘤抑制基因(TSG)的缺失区域。方法用8个位于13q1213区的微卫星标志物,对56例ESCC患者进行PCRLOH... 目的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在13号染色体长臂1213区(13q1213)上的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LOH),以期寻找13q1213区上可能存在的与ESCC有关肿瘤抑制基因(TSG)的缺失区域。方法用8个位于13q1213区的微卫星标志物,对56例ESCC患者进行PCRLOH分析,56例ESCC患者包括34例有上消化道癌家族史,22例无上消化道癌家族史。结果56例ESCC患者中,48例(86%)显示一个或更多位点LOH;并发现一个LOH高频率区,位于位点D13S267和D13S219之间,物理距离仅有2.83Mb;在位点D13S1242有上消化道癌家族史组LOH为68%,明显高于无上消化道癌家族史组的18%,(P=0.003);在位点D13S289有上消化道癌家族史组LOH为82%,明显高于无上消化道癌家族史组的31%(P=0.008),有显著意义。结论研究提示染色体13q1213的LOH可能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染色体13q1213区上,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与ESCC发生发展有关肿瘤抑制基因(TS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杂合性丢失 肿瘤抑制基因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染色体13q11-12杂合性丢失
6
作者 李光 张海峰 +2 位作者 王军梅 徐妙生 王全红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558-561,共4页
目的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在13号染色体长臂11-12区(13q11-12)上的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LOH),以期寻找13q11-12区上可能存在的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有关肿瘤抑制基因的缺失区域。方法用9个位于13q11... 目的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在13号染色体长臂11-12区(13q11-12)上的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LOH),以期寻找13q11-12区上可能存在的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有关肿瘤抑制基因的缺失区域。方法用9个位于13q11-12区的微卫星标志物,对56例ESCC患者组织切片激光显微切割后,进行PCR-LOH分析;56例ESCC患者包括34例有上消化道癌家族史,22例无上消化道癌家族史。结果56例ESCC患者中,49例(87.5%)显示一个或更多位点LOH;并发现一个LOH高频率区,位于位点D13S787和D13S221之间,物理距离仅有1.83 Mb;在位点D13S1236有上消化道癌家族史组LOH为89%,明显高于无上消化道癌家族史组53%(P=0.031<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研究提示染色体13q11-12的LOH可能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染色体13q11-12区上,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与ESCC发生发展有关的肿瘤抑制基因(TS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杂合性丢失 肿瘤抑制基因
下载PDF
EDTA盐所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检测及对策
7
作者 刘幸福 苏惠青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02Z期285-285,共1页
目的:通过不同抗凝剂的应用对比,用仪器法计数血小板,结合镜检技术及时发现耐EDTA盐的特异患者,排除临床上假性血小板减少症,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取同一患者血分别用EDTA—K2盐抗凝剂、枸橼酸钠抗凝剂和肝素抗凝荆抗凝... 目的:通过不同抗凝剂的应用对比,用仪器法计数血小板,结合镜检技术及时发现耐EDTA盐的特异患者,排除临床上假性血小板减少症,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取同一患者血分别用EDTA—K2盐抗凝剂、枸橼酸钠抗凝剂和肝素抗凝荆抗凝,用仪器法计数血小板。结合手工计数及涂片染色镜检观察血小板的形态。结果:EDTA盐所导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用EDTA—K2抗凝血,仪器计数血小板数显著减低,与枸橼酸钠和肝素抗凝血有显著的差异.而后两者无显著差异。手工计数结果与后两者相一致。通过涂片染色显微镜下可见大小不等的血小板聚集团块,从而确定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干扰,为临床诊断提供正确的依据。结论:EDTA—K2盐抗凝剂在特殊患者可形成血小板聚集现象,造成假性血小板减少,给临床诊断带来误导,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对此应引起临床上和检验工作者高度重视。发现可疑是假性血小板减少时,可通过手工镜检或更换抗凝剂纠正,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TA—K2依赖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抗凝剂 手工计数血小板
下载PDF
胃泌肽素释放肽前体及CYFRA21-1在肺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8
作者 刘幸福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2期2668-2669,共2页
肺癌在中国男性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第一位,在女性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是目前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按照细胞类型进行分类,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资料显示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病例的20%,其恶性程度高,转移性强。非小细... 肺癌在中国男性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第一位,在女性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是目前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按照细胞类型进行分类,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资料显示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病例的20%,其恶性程度高,转移性强。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75%[1,2]。肿瘤标志物检测为肿瘤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能,但肿瘤抗原的特异性使肿瘤标志物的灵敏性及特异性均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胃泌肽 CYFRA21-1 肿瘤标志物 肺部肿瘤 中国男性 肺部良性病变 肿瘤抗原 居第 细胞类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