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坚守,必有收获——记太原市迎泽区教研室主任郭宏
1
作者 李俐 《山西教育(管理版)》 2012年第2期49-50,共2页
郭宏,太原市迎泽区教研室主任。从教20年来,她始终以全部的精力致力于她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于是,有了在窗前的日日夜夜,有了工作中忙碌的身影,有了讲坛上动听的声音,也有了对教研阵地的坚守和教改理念的传播。在她和同事们的共同... 郭宏,太原市迎泽区教研室主任。从教20年来,她始终以全部的精力致力于她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于是,有了在窗前的日日夜夜,有了工作中忙碌的身影,有了讲坛上动听的声音,也有了对教研阵地的坚守和教改理念的传播。在她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迎泽区教研室被评为太原市甲级教研室和太原市教学质量优胜集体单位、山西省先进教研室,迎泽区也被评为山西省先进课改实验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市迎泽区 教研室主任 课改实验区 教育事业 教学质量 山西省 讲坛 教改
原文传递
涵情育智 让情怀生根 让素养落地——2019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周继荣 闫晓馨 狄峰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10,共4页
2019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在国家"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引领下,以凸显素养立意、聚焦价值导向、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品质、提升学科能力为宗旨,把山西省中考改革的"六个维度"和"四大手段"与学科核心素... 2019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在国家"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引领下,以凸显素养立意、聚焦价值导向、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品质、提升学科能力为宗旨,把山西省中考改革的"六个维度"和"四大手段"与学科核心素养有机融合,力求做到教、学、考、评的一体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育人合力,真正发挥出核心素养视域下对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 立德树人 家国情怀 历史视野 素养立意 任务情境
下载PDF
素养立意为“魂” 突出学科价值 关键能力为“核” 提升思维品质——2017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命题思路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继荣 闫晓馨 吕遥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5期15-18,共4页
2017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全面落实山西省中考改革的六个维度,凸显了学科核心素养为"魂"立意下历史学科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的综合考查。从问题设计情境、核心素养渗透、思维多元开放、阅读信息提取、活动建议达标、家国情怀... 2017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全面落实山西省中考改革的六个维度,凸显了学科核心素养为"魂"立意下历史学科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的综合考查。从问题设计情境、核心素养渗透、思维多元开放、阅读信息提取、活动建议达标、家国情怀强化等不同角度,真正实现了与六个维度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7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 素养立意 思维品质 探究开放 阅读素养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下载PDF
价值引领育“情怀” 多元情境润“素养”——2018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继荣 朱树苗 闫晓馨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5期13-16,共4页
2018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在国家"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指引下,以正确的价值观为目标,以课标知识体系为依托,以必备品格为核心,以关键能力为基础,以多元情境为形式,秉承"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在继承中创新,在... 2018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在国家"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指引下,以正确的价值观为目标,以课标知识体系为依托,以必备品格为核心,以关键能力为基础,以多元情境为形式,秉承"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学科素养视域下,有效融通山西省中考改革的"六个维度",力求实现立意高远、导向明确、思维开放、情境多元、问题有效、形式活泼的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的中考导向,真正对一线的历史课堂教学起到了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考历史试题 立德树人 核心素养 家国情怀 多元情境 活动建议
下载PDF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 被引量:5
5
作者 连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3-64,共2页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所有的音乐实践都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的最基本的特征。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可以通过三步法解决不知道该听什么、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听以及听到什么程度的问题。第一步:"听见",这是一切音乐教学内容展开的...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所有的音乐实践都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的最基本的特征。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可以通过三步法解决不知道该听什么、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听以及听到什么程度的问题。第一步:"听见",这是一切音乐教学内容展开的前提。第二步:"听进",捕捉正确的音乐教学内容,这是教师展开设计的起点,也是欣赏音乐的过程。第三步:"听懂",使作品深入人心,对作品结构、音乐主题、特色音响有所感知了解,这是欣赏教学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听见 听进 听懂
下载PDF
《与象共舞》教学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程惠萍 《小学语文》 2014年第6期50-53,共4页
【教学目标】 1.认识“睹、弛”等8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尴尬、熟视无睹、彬彬有礼、翩翩起舞”等词语并能借助筛选出来的词语提炼课文主要内容。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词语 生字 课文
下载PDF
语文知识策略型单元教学探讨——以统编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预测”单元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俐 崔云宏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18年第11期12-16,共5页
设立语文知识策略型单元是统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新举措,对教学来说,这既是机会也是挑战。语文知识策略类单元的教学,要精准把握单元的教学目标,科学区分知识策略单元与普通单元的教学特性,整体考虑,学用结合,切实提高语文教学... 设立语文知识策略型单元是统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新举措,对教学来说,这既是机会也是挑战。语文知识策略类单元的教学,要精准把握单元的教学目标,科学区分知识策略单元与普通单元的教学特性,整体考虑,学用结合,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策略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本 小学语文 阅读策略 单元教学
下载PDF
择其善者而从之——浅谈指导小学语文教师独立解读教材的点滴做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京瑜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第4期39-39,101,共2页
提升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指导小学语文教师独立理解读教材要有的放矢、量体裁衣,借助科学的方法,在实践中激发教师高层次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师 解读教材 基本策略
下载PDF
优化教学方法 提高审美能力
9
作者 连华 宋力红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67-,共1页
音乐作为一门声音的艺术,有其特殊的育人功能,它对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提高学 生素质,包括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何发挥音乐教育 的育人作用,培养提高这些能力呢?我认为优化教学方法是关键。如何进行优化呢... 音乐作为一门声音的艺术,有其特殊的育人功能,它对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提高学 生素质,包括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何发挥音乐教育 的育人作用,培养提高这些能力呢?我认为优化教学方法是关键。如何进行优化呢?一、突破传统 更新观念这是一个思想观念的问题,各学科虽然都有一定独立性,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是共同目的,而且都是集体授课,因此教学方法一定有共同的可以交融的地方,调动一切手段、方法为教学服务这个观念应该深入到每个教师的思想中,而且应付诸于行动,潜心进行研究、实践,教学方法使用得好,就能激发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就能培养起学 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能力 激发学生 兴趣 艺术 音乐课 个性心理特征 优化教学方法 音乐教学
下载PDF
《狐狸和乌鸦》课堂实录
10
作者 白建华 郭宏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1999年第10期17-19,共3页
师:小朋友们,你们快来看看,老师带来了谁?(板画狐狸)生:狐狸。师:听过狐狸的故事吗?生:听过《狐狸分肉》。
关键词 自然段 课堂实录
下载PDF
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
11
作者 王晓霞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13年第6期34-34,共1页
观察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一是照本宣科、符号化现象严重,教师没有深入解读文本,只是把教参上的内容搬到课堂上,没有引导学生真正地去理解文章;二是关注了课堂呈现的形式,如使用学案、设计小组活动等... 观察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一是照本宣科、符号化现象严重,教师没有深入解读文本,只是把教参上的内容搬到课堂上,没有引导学生真正地去理解文章;二是关注了课堂呈现的形式,如使用学案、设计小组活动等,对语文味的关注较少。怎样解决这两个问题呢?我们来研究一下韩军老师执教《我的叔叔于勒》教学的片断,或许从中能得到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学生 语文课堂教学 《我的叔叔于勒》 解读文本 小组活动 符号化 语文味 教师
下载PDF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交互式”策略实践分析
12
作者 张京瑜 《小学语文》 2015年第9期35-39,共5页
198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的迈克尔·G·穆尔提出了“三类交互作用”【1】的概念和理论,第一个在理论上把远程教育中的交互划分为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交互、学习者与教师交互和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交互三种类型。
关键词 交互式 小学语文教学 实践 宾夕法尼亚州 学习者 交互作用 学习内容 远程教育
下载PDF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13
作者 郭宏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 2005年第7期118-118,共1页
关键词 《卖木雕的少年》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小学 语文教学
下载PDF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习作”教学岗十反点评
14
作者 亢炫(设计) 李俐(点评) 《小学语文》 2008年第1期68-69,共2页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习作”。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关键词 三年级下册 学生习作 语文园地 教学内容 语文实验教材 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人教版
下载PDF
在思考中前行——对语文教学“运用语言”的点滴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惠萍 《中国教师》 2015年第3X期27-31,共5页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这已经是今日语文教学的一种共识,因为只有把"教什么"的问题解决好,"怎么教"的问题才有讨论价值。王尚文先生在《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一文中写道:"...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这已经是今日语文教学的一种共识,因为只有把"教什么"的问题解决好,"怎么教"的问题才有讨论价值。王尚文先生在《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一文中写道:"对提高语文教育的效果而言,这个语文意识一日不可或缺。它就是语文的缰绳。缺少这个意识,语文课就难以上成语文课,就要‘跑野马’[1]。"这里的"语文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效果 点滴思考 王尚文 写话 问题解决 构段方式 毕淑敏 阅读障碍 课文内容 文中
原文传递
把握单元主题 强化训练重点——人教版四下第七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6
作者 李俐 《小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66,共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编排了四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是《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鱼游到了纸上》,略读课文是《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它们都是大修订版本中原有的课文,是什么把它们联系在了一起,使编者在实验教材中把它们重...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编排了四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是《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鱼游到了纸上》,略读课文是《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它们都是大修订版本中原有的课文,是什么把它们联系在了一起,使编者在实验教材中把它们重新编排在一个新的单元里呢?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和解读它们。下面就谈谈自己初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教版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训练重点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鱼游到了纸上》 《父亲的菜园》 精读课文
原文传递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第一课时教学
17
作者 李俐 《小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6-57,共2页
近几年来,听了一些阅读教学中第一课时的课,发现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还是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都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无主题式的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一会儿是识字,一会儿是资料展示,一会儿又是... 近几年来,听了一些阅读教学中第一课时的课,发现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还是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都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无主题式的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一会儿是识字,一会儿是资料展示,一会儿又是无明确目标要求的朗读,只求广度,不求深度,主题不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时教学 阅读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主题式 识字 朗读
原文传递
《狐狸和乌鸦》教案
18
作者 郭宏 《小学语文教学》 1999年第3期33-33,共1页
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4——7自然段的内容。三、教学用具:投影仪、... 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4——7自然段的内容。三、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3张)、录音机、头饰。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狸和乌鸦》 创设情境 自然段 《乌鸦喝水》 理解课文 第一自然 投影片 太原市迎泽区 小朋友 教学要求
原文传递
矛盾处深思 相似处品味——《尊严》教学难点剖析
19
作者 李俐 《小学语文教学》 2010年第3期49-49,共1页
《尊严》一课通过一件小事,细致描写哈默的言行举止,把哈默的人格魅力刻画得淋漓尽致。体会人物性格是本课的学习目标,而塑造人物性格时所进行的神态、动作、外貌、语言描写是其重点,体会尊严的含义,是本课教学难点。
关键词 《尊严》 教学难点 难点剖析 相似处 矛盾 品味 人物性格 语言描写
原文传递
不一样的设计 同样的精彩
20
作者 李俐 《小学语文教学》 2011年第2期35-35,共1页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贵在创新。对于《将相和》这一传统名篇,要想教出新意,实属不易。但近日看到李秀英、李文瑜两位老师共同执教《将相和》一课,顿觉眼前一亮,受到颇多启示。这两节课都把学习“渑池会见”以及“负荆请罪”作为教...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贵在创新。对于《将相和》这一传统名篇,要想教出新意,实属不易。但近日看到李秀英、李文瑜两位老师共同执教《将相和》一课,顿觉眼前一亮,受到颇多启示。这两节课都把学习“渑池会见”以及“负荆请罪”作为教学的内容,都把研读文本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察作品情感作为教学的重点予以关注,但在教材的处理、教法的选择以及教学形态的建构方面却各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将相和》 教学形态 设计 文本语言 人物形象 作品情感 李秀英 艺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