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高校精准扶贫的理论与实践路径探析——以太原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周涛 张春红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115-118,共4页
高校参与精准扶贫有重要的意义,可确保贫困人口脱贫,让改革的成果惠及贫困人口;发挥高校人才、智力、科研优势,提升贫困地区人口的生存能力、生活水平和发展能力;有利于提升高校理论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太原师范学院扶贫点为例,探... 高校参与精准扶贫有重要的意义,可确保贫困人口脱贫,让改革的成果惠及贫困人口;发挥高校人才、智力、科研优势,提升贫困地区人口的生存能力、生活水平和发展能力;有利于提升高校理论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太原师范学院扶贫点为例,探索出从教育扶贫、人才扶贫、产业扶贫、文化扶贫、科技扶贫五方面进行扶贫的新路径。基于已有路径进一步提出从分类分户进行帮扶、提高技术成果转化率、建立智库资源三方面进行精准扶贫路径的优化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高校 精准扶贫 理论与实践 路径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的原因及对策探析——以山西太原市高校大学生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志敏 《吕梁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84-86,共3页
在社会急剧变迁的转型期,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政治冷漠现象,影响到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进程。要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应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提供更多的有效的制度化的途径;积极发挥社会团体的政治参与作用,引导大学生... 在社会急剧变迁的转型期,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政治冷漠现象,影响到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进程。要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应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提供更多的有效的制度化的途径;积极发挥社会团体的政治参与作用,引导大学生进行政治参与;高校应进行政治类课程改革,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政治参与意识;大学生群体要主动培养和增强政治情感和政治责任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群体 政治参与 政治冷漠
下载PDF
陶行知的师范教育形象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莉萍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第9期80-85,共6页
乡村教师是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创办乡村师范学校就成为改造全国乡村教育之关键。为了建构不同于以往的、以乡村生活为中心的师范教育体系,陶行知提出了广义的师范教育概念范畴,并主张以"中心学校"为中心,来重塑中心学校和师... 乡村教师是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创办乡村师范学校就成为改造全国乡村教育之关键。为了建构不同于以往的、以乡村生活为中心的师范教育体系,陶行知提出了广义的师范教育概念范畴,并主张以"中心学校"为中心,来重塑中心学校和师范学校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更新师资培养的教育理念。晓庄师范学校的办学实践活动,真正落实了陶行知主张由乡村实际生活产生乡村中心学校,由乡村中心学校产生乡村师范的师范教育理念。教人者教己、教学做合一,就是陶行知以做为中心的师范教育实践形象的真实写照。陶行知用满腔的热忱和浓浓的爱心,展现了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光辉形象。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通过教材走进各类师范学校的课堂,陶行知作为人民教育家的理论、实践和道德形象在各类师范学生"学陶、研陶、师陶、践陶"的生命实践之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师范教育形象 理论形象 实践形象 道德形象
下载PDF
论《学记》教育知识的隐喻表征 被引量:3
4
作者 刘莉萍 孙杰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1-106,共6页
《学记》作为《礼记》中重要的教育篇章,是记载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经典文本。中国古代学者主要从教育思想的整体特征、文本诠释和逻辑结构等三个方面,来诠释《学记》及其文本内容的教育思想。隐喻是《学记》文本表达其教育思想的重要言... 《学记》作为《礼记》中重要的教育篇章,是记载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经典文本。中国古代学者主要从教育思想的整体特征、文本诠释和逻辑结构等三个方面,来诠释《学记》及其文本内容的教育思想。隐喻是《学记》文本表达其教育思想的重要言说方式和思维风格,同样也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言说方式和思维风格。《学记》之中以隐喻的言说方式和思维风格所体现的教育知识,需要认识主体借助体验与反思的教育知识生成路径来确证。体验就是从喻体经验到本体认知的教育知识的体认和形成过程,反思就是从思维认知到本体认知的教育知识的修正和求真过程。《学记》所体现的隐喻式的教育言说,就是需要通过体验和反思的思维过程来体认,就是需要从教育思维层面来理解中国古代教育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记》 教育知识 隐喻 体验 反思
下载PDF
大学微文化资本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莉萍 孙杰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8-82,101-102,共5页
基于互联网技术而形成的微文化,具有非主流文化的"主导文化"特质。大学生作为大学文化的传承主体,对微文化具有较强的文化认知。对于大学文化来说,只有加强大学生网络文化政策引导,完善大学微文化资本制度,规范大学生网络文... 基于互联网技术而形成的微文化,具有非主流文化的"主导文化"特质。大学生作为大学文化的传承主体,对微文化具有较强的文化认知。对于大学文化来说,只有加强大学生网络文化政策引导,完善大学微文化资本制度,规范大学生网络文化资源建设,丰富大学微文化的客观资本,注重大学生网络文化行为指导,督促大学生注重大学生在微文化资本中的身心健康,才能实现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文化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文化 网络文化 大学文化 文化认知 微文化资本 互联网
下载PDF
农村消费环境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 被引量:17
6
作者 马志敏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1-94,共4页
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对于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增强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而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消费环境还有待完善。基于山西省农村消费环境的现状分析和消费环境对消费的影响机理分析,提出了优化农村消费环境的... 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对于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增强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而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消费环境还有待完善。基于山西省农村消费环境的现状分析和消费环境对消费的影响机理分析,提出了优化农村消费环境的对策建议: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现代农村市场体系、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力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消费环境 消费需求 影响机理
下载PDF
新常态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马志敏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8-81,共4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国家层面的总体文化战略,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而新常态背景下山西省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着供给不均等、专业人才紧缺等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影响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国家层面的总体文化战略,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而新常态背景下山西省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着供给不均等、专业人才紧缺等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影响机理分析,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科学供给、加强公共文化队伍建设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公共文化服务 供给侧改革
下载PDF
当前大学生学习状况与学习动机的实证分析——以山西大学城大学生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强 林钧 《大学教育》 2018年第12期143-146,共4页
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项目组通过对山西省大学城大学生的抽样调查,了解大学生当前的学习现状,对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总体学习认真度较高,但逃课现象普遍,学习主动性较差。大学生的学习动... 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项目组通过对山西省大学城大学生的抽样调查,了解大学生当前的学习现状,对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总体学习认真度较高,但逃课现象普遍,学习主动性较差。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为个人与家庭因素,社会因素较少,学习动机与性别、年级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状况 学习动机 实证分析
下载PDF
山西省科技人才流动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马志敏 《调研世界》 CSSCI 2018年第11期46-51,共6页
本文基于山西省调研数据,从个人、组织和社会3个层面入手,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科技人才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中间层,个人层面是影响科技人才流动的最主要因素,社会层面是次要因素,组织层面对科技人才流动的影响权重最... 本文基于山西省调研数据,从个人、组织和社会3个层面入手,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科技人才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中间层,个人层面是影响科技人才流动的最主要因素,社会层面是次要因素,组织层面对科技人才流动的影响权重最小。在方案层,影响科技人才流动的首要因素是福利待遇,第二大因素是发展前景,第三大因素是家庭因素,第四大因素是人才政策。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吸引及留住人才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 人才流动意愿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大学生就业成本与收益状况实证研究——基于山西省三所省属高校有效样本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强 林钧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79-83,共5页
随着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为就业所付出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为了解大学生就业成本与收益之间的真实情况,本研究通过对山西省高校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深入分析就业成本的结构以及与收益的相关性。... 随着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为就业所付出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为了解大学生就业成本与收益之间的真实情况,本研究通过对山西省高校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深入分析就业成本的结构以及与收益的相关性。调查表明,就业成本与收益之间存在弱相关性,成本的投入对收益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较弱。影响就业收益的因素较为复杂,家庭背景与个人因素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成本与收益
下载PDF
协商民主视阈下农村治理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乔晓毅 李泽强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5年第5期76-78,135,共4页
从协商民主的视角来审视,我国农村治理中主要面临选举民主作用有限、村务决策合法性不足、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现象日益突出、村民参与意识不高、参与水平有限等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村民利益的日趋多元化、复杂化使选举民主难以满足村民... 从协商民主的视角来审视,我国农村治理中主要面临选举民主作用有限、村务决策合法性不足、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现象日益突出、村民参与意识不高、参与水平有限等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村民利益的日趋多元化、复杂化使选举民主难以满足村民利益表达诉求,村民缺乏制度化的参与协商平台和现代公民意识。就协商民主视角而言,农村治理要摆脱当前困境应坚持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相结合,理顺各个权力主体的相互关系,构建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平台并提升村民的现代公民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农村治理 选举民主
下载PDF
以山西为视角论煤炭开采多元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尚花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37-41,共5页
近年来山西采煤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经济损失巨大,环境治理已经刻不容缓。生态补偿机制作为一种有利于对煤矿生态修复的一种手段正引起政府和学者的关注。但我国存在的资金基本靠政府单一投入、煤炭企业资源整合导致生态治理主体模糊等... 近年来山西采煤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经济损失巨大,环境治理已经刻不容缓。生态补偿机制作为一种有利于对煤矿生态修复的一种手段正引起政府和学者的关注。但我国存在的资金基本靠政府单一投入、煤炭企业资源整合导致生态治理主体模糊等瓶颈严重制约着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借鉴国外生态补偿机制中政府和市场共同发挥作用的理论与实践,以山西为视角,加快生态补偿机制方面的专项立法进程、严格执法、设立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专门组织部门、建立"黑变绿"煤矿生态公益资金多元化融资渠道众筹平台等措施,将是煤矿开采区弥补资金缺口、构建和完善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煤矿开采 生态补偿机制 多元化
下载PDF
山西高校理科教师哲学素养状况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彩蓉 任爱玲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01-104,共4页
在科学与人文交融发展成为时代共识的前提下,对山西高校理科青年教师的哲学素养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大部分教师能够正确认识哲学对人的意义,但对哲学的本性认识有偏差,哲学知识比较欠缺。基于现状,从在职教师个人的自我培养、高校营造... 在科学与人文交融发展成为时代共识的前提下,对山西高校理科青年教师的哲学素养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大部分教师能够正确认识哲学对人的意义,但对哲学的本性认识有偏差,哲学知识比较欠缺。基于现状,从在职教师个人的自我培养、高校营造有利于不同专业相互交流的氛围以及建构合理的学科结构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山西高校人才培养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高校 理科教师 哲学素养
下载PDF
论地方本科高校文化转型的第三条道路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莉萍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第7期146-149,共4页
国家经济转型发展是地方本科高校实现转型的关键所在。学术文化与商业文化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非营利性大学以学术文化为主导,营利性大学则以商业文化为主导。要在非营利性大学和营利性大学之间探寻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办学定位,就必... 国家经济转型发展是地方本科高校实现转型的关键所在。学术文化与商业文化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非营利性大学以学术文化为主导,营利性大学则以商业文化为主导。要在非营利性大学和营利性大学之间探寻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办学定位,就必须面对学术文化和商业文化之间的"文化钢丝绳"。地方本科高校要突破转型之中的文化困顿,就必须在学术文化和商业文化之间寻求双重文化平衡,即在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文化体系的总原则指导下,建立培养与就业之间交流互动的文化机制,形成高校与企业之间相容共生的文化模式,营造教师与学生之间学做结合的文化认同,最终实现学术文化与商业文化之间的双重文化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转型 学术文化 商业文化 文化路径
下载PDF
清代山西水利社会的庙会文化特色研究——以汾河中游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钰 《史志学刊》 2016年第5期35-42,共8页
清代山西的水利社会,围绕水资源形成了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庙会文化类型。在汾河中游地区,庙会分布密集,水神信仰占据有主体的地位,不仅拥有国家正祀神灵,而且民间特色的女性水神有着广泛的影响。由于"水"主宰着民众的农田灌... 清代山西的水利社会,围绕水资源形成了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庙会文化类型。在汾河中游地区,庙会分布密集,水神信仰占据有主体的地位,不仅拥有国家正祀神灵,而且民间特色的女性水神有着广泛的影响。由于"水"主宰着民众的农田灌溉和日常生活,因此,水权与庙会的祭祀之权合二为一,这就使此区域内的庙会文化具有了狂欢休闲和社会控制的双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山西 水利社会 庙会文化 汾河中游
下载PDF
《条议吏治疏》的务实吏治思想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莉萍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6-18,共3页
《条议吏治疏》是《司铨奏草》中的著名奏疏,是王国光上书明神宗并得到恩准的重要奏疏,也是王国光司职吏部之后推行吏治改革的关键奏疏。《条议吏治疏》所体现的务实精神,既符合万历新政期间吏治改革的时代主旨,又充分体现了王国光对于... 《条议吏治疏》是《司铨奏草》中的著名奏疏,是王国光上书明神宗并得到恩准的重要奏疏,也是王国光司职吏部之后推行吏治改革的关键奏疏。《条议吏治疏》所体现的务实精神,既符合万历新政期间吏治改革的时代主旨,又充分体现了王国光对于吏部工作的整体认知和实践体悟。《条议吏治疏》代表和体现了万历新政期间关于吏治改革的关键举措,无论是核心层面还是具体层面的改革措施,都关乎明代吏治建设乃至明王朝安危的命脉所在,同样其务实精神对于当今政治生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光 《条议吏治疏》 务实思想
下载PDF
消除文化贫困:山西贫困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智力保证
17
作者 郝双才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6-129,共4页
山西是一个能源大省,也是一个欠发达的中部省份,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需要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山西贫困农村,人们的贫困不仅仅是物质资源的贫困,更是社会资源的贫困,尤其是文化和智力的贫困。这种文化贫困表现出许多特点,直接影响... 山西是一个能源大省,也是一个欠发达的中部省份,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需要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山西贫困农村,人们的贫困不仅仅是物质资源的贫困,更是社会资源的贫困,尤其是文化和智力的贫困。这种文化贫困表现出许多特点,直接影响到山西贫困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使其办学指导思想严重错位、教育评价十分功利、教育质量不高等。因此,需要努力消除文化贫困,即大力发展山西贫困农村经济,积极组织山西农村贫困地区近域集中移民,"扶贫与扶人扶智"紧密结合,转变新生代农民的传统观念等,从而为山西贫困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贫困 山西农村 义务教育
下载PDF
汾河中游地区的庙会文化资源研究
18
作者 袁钰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6-20,共5页
清代至民国时期,汾河中游地区庙会文化资源比较丰富,在庙会举办期间,祭祀演戏,酬神娱人,商品贸易,走亲访友,这些活动对民众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改革开放至今,虽然大量传统庙会得到恢复,但现代化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导致庙会的文... 清代至民国时期,汾河中游地区庙会文化资源比较丰富,在庙会举办期间,祭祀演戏,酬神娱人,商品贸易,走亲访友,这些活动对民众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改革开放至今,虽然大量传统庙会得到恢复,但现代化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导致庙会的文化和市场交易功能都在弱化,社会交往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人际关系网络的形成取决于更加复杂的社会因素。在当前的节假日旅游新常态下,如果地方政府致力于整合社会力量,优化生态环境,庙会一定能呈现出新的时代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中游 庙会文化资源 文化功能 市场功能 社会交往功能
下载PDF
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现状及其解决路径初探 被引量:4
19
作者 杜娟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302-305,共4页
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而出现的新社会群体。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的不断增多,有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心理、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越发凸显,尤其是近年来相关安全事故频发,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 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而出现的新社会群体。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的不断增多,有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心理、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越发凸显,尤其是近年来相关安全事故频发,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结合现状,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是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解决的路径也应当以此为出发点,寻求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力量多管齐下、共同发力的有效机制,确保农村留守儿童的自身安全和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留守儿童 安全现状 路径
下载PDF
政府在完善留守儿童人身安全保护制度中的对策 被引量:5
20
作者 杜娟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49-53,共5页
留守儿童问题是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转移而出现的社会问题。受家庭监护缺位、学校教育缺少、社会保障制度缺乏等因素影响,留守儿童人身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人身安全问题突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人... 留守儿童问题是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转移而出现的社会问题。受家庭监护缺位、学校教育缺少、社会保障制度缺乏等因素影响,留守儿童人身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人身安全问题突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问题,政府应当通过完善儿童权利保护法律制度、加快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配套制度的改革步伐、加大农村学校资金投入和建立留守儿童安全保护预警与救助机制,为农村留守儿童人身安全保护提供法律保障、政策基础、财政支持和机制保障,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我国未来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人身安全 政府责任 法律制度 预警与救助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