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47篇文章
< 1 2 2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化工生产实习中的应用--以太原理工大学化工卓越工程师班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玉高 申峻 +1 位作者 邱丽 王俊文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0期59-61,共3页
生产实习是化工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但现在学生普遍对实习学习缺乏积极性。而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化工专业生产实习中的实践要合理设定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实... 生产实习是化工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但现在学生普遍对实习学习缺乏积极性。而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化工专业生产实习中的实践要合理设定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实行以学生为主的全面系统的过程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驱动教学法 化工生产实习 化学工程与技术 设定任务 实施方案 过程评价
下载PDF
产学研融合的煤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以太原理工大学为例
2
作者 冯宇 廖俊杰 +2 位作者 闫伦靖 鲍卫仁 王建成 《化工高等教育》 2022年第6期30-35,67,共7页
定向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能力,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标。针对煤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太原理工大学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对煤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 定向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能力,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标。针对煤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太原理工大学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对煤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理念、模式、平台、导师队伍以及培养过程管理与评价等方面入手,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了以产学研用为支撑的多维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以期提升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 专业学位研究生 产学研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化工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构建——以太原理工大学为例
3
作者 王韵芳 卫国强 +3 位作者 段东红 郝晓刚 刘世斌 李瑞丰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4年第8期26-28,共3页
为适应山西设立综合改革试验区及全国新型煤化工发展的需要,太原理工大学成立以能源化工为特色的化工卓越工程师试点班的校内教学和企业实践计划的培养方案,以期培养出适应山西区域经济建设及行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化工类卓越工程师。
关键词 化工卓越工程师 培养计划 能源化工特色
下载PDF
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设计课程的问题与出路:以太原理工大学为例
4
作者 张鼎 陈良 +4 位作者 王文洋 程文萍 栾春晖 曹青 崔子祥 《山东化工》 CAS 2019年第22期198-200,共3页
应用化学专业是一门全国高等院校广泛开设的化学化工类专业,在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部分学校的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设计课程目前来看存在着选题过时、教学形式僵化,考核标准不合理等问题,其发展出路在于以培养科... 应用化学专业是一门全国高等院校广泛开设的化学化工类专业,在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部分学校的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设计课程目前来看存在着选题过时、教学形式僵化,考核标准不合理等问题,其发展出路在于以培养科学思维方式为指导改进关键的实践教学环节,并在提高实验型毕业设计题目的时效性的基础上,提供一批工程设计型毕业设计题目。与此同时,使学生提前了解毕业设计所涉及的具体问题和一般方法,并建立可阶段量化课程效果的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应用化学 毕业设计
下载PDF
课程思政改革实践及有效性评价体系构建方式研究——以太原理工大学“普通化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娴娴 钟丽萍 +1 位作者 史秀锋 吴旭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37-39,共3页
为了突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育人导向,落实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的课程思政理念,针对课程思政改革过程的难点,“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团队通过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优化教学设计、改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普通化学理论... 为了突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育人导向,落实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的课程思政理念,针对课程思政改革过程的难点,“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团队通过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优化教学设计、改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普通化学理论的本质,培养学生自觉掌握哲学方法论,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教学团队探索提出有效性评价标准和考核体系,以期推动课程思政改革持久的源源不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化学 课程思政 有效性评价
下载PDF
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企业生产实习的改革与探索——以太原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14
6
作者 邱丽 闫晓亮 +3 位作者 徐守冬 申迎华 郝晓刚 刘世斌 《化工高等教育》 2017年第2期20-23,77,共5页
本文以太原理工大学为例,围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学校和学科特点,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企业生产实习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现行生产实习存在的问题,认为其无法达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qu... 本文以太原理工大学为例,围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学校和学科特点,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企业生产实习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现行生产实习存在的问题,认为其无法达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针对现状,本校通过构建校企合作机制、固定实习基地、改革实习模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实习效果,达到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生产实习 化学工程与工艺 工程教育
下载PDF
环境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化工人才培养中的融合与教学策略
7
作者 章日光 姜召 段培高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10期193-196,共4页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可持续发展理念重要性逐渐凸显,环境化学在化工行业的人才培养中变得尤为关键。文章探讨了将环境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化工教育的策略,包括课程设置的改革、实践教学的加强、绿色化学理念的推广以及跨学科合...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可持续发展理念重要性逐渐凸显,环境化学在化工行业的人才培养中变得尤为关键。文章探讨了将环境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化工教育的策略,包括课程设置的改革、实践教学的加强、绿色化学理念的推广以及跨学科合作能力的培养。研究方法涉及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未来化工人才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主要结论显示,通过改革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校企合作,以及强化教学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跨学科合作技能,为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合格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化学 可持续发展 化工人才培养
下载PDF
量子化学计算在化工专业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8
作者 章日光 姜召 段培高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11期79-82,共4页
量子化学计算在化工专业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化学基本原理的理解,也能提高他们的计算和分析能力,还能促进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文章通过探讨量子化学计算的基础知识、计算方法、计算软件及其在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量子化学计算在化工专业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化学基本原理的理解,也能提高他们的计算和分析能力,还能促进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文章通过探讨量子化学计算的基础知识、计算方法、计算软件及其在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包括基本原理讲解、软件使用演示、计算作业布置与教学效果评估,展示了量子化学计算在化工教育中的应用与重要性。研究发现,通过引入量子化学计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药物分子设计、催化过程、材料性质预测以及化学反应机理等领域中的复杂问题。量子化学计算教学的有效实施,不仅丰富了化工专业课程内容,也为学生提供了解决实际化工问题的新工具,为他们将来的学术或工业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计算 化工专业教学 基础知识
下载PDF
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韵芳 李双志 +1 位作者 樊彩梅 郝晓刚 《化工高等教育》 2012年第1期66-70,共5页
化工原理课程是一门关于化学加工过程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它是化工及相近学科学生由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课向工程科学的专业课过渡的入门课程。本文针对化工原理课程的教材内容,结合笔者多年的授课经验,详细介绍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从基... 化工原理课程是一门关于化学加工过程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它是化工及相近学科学生由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课向工程科学的专业课过渡的入门课程。本文针对化工原理课程的教材内容,结合笔者多年的授课经验,详细介绍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从基本原理出发,以基本方程为基准,深入浅出定性定量地描述了单元操作过程涉及的概念和现象,让学生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出现的新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树立了科学和工程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原理 教学 体会
下载PDF
提高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韵芳 邱丽 +1 位作者 郝晓刚 樊彩梅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B12期106-107,共2页
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采用明确课程设计的目的、精心选择课程设计的题目、强化计算机应用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使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工程素质
下载PDF
《化工原理》教学实践环节的改革 被引量:8
11
作者 段东红 郝晓刚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80-82,共3页
对《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实验及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从改变教学观念、完善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等方面 ,提出了《化工原理》教学实践改革方案 ,经过多届本科生的教改实践 。
关键词 化工原理 实验教学 课程设计
下载PDF
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常玲 樊彩梅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B12期81-82,85,共3页
对化工原理课程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三大教学环节的教学改革方法进行了论述,强调了化工原理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技能性。
关键词 化工原理 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 课程设计
下载PDF
开放实验室,推进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改革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俊文 张振荣 梁镇海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61-62,共2页
本文介绍了《化工原理》实验课通过开放实验室 ,促进了学生工程素质的提高、实验室潜力发挥以及科学化管理 ,丰富了实验课的形式和内容 ,并提高了实验教师的自身素质 ,从整体上推进了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改革。在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实... 本文介绍了《化工原理》实验课通过开放实验室 ,促进了学生工程素质的提高、实验室潜力发挥以及科学化管理 ,丰富了实验课的形式和内容 ,并提高了实验教师的自身素质 ,从整体上推进了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改革。在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化工原理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开放 实验室
下载PDF
刍议化工原理计算机仿真实验教学 被引量:4
14
作者 谷红兵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B12期161-163,共3页
介绍了化工原理计算机仿真实验教学,并与现场实验教学相比较,结合计算机仿真实验在化工原理实验中的具体应用,对实验室现场实验和计算机仿真实验相结合的实施方法进行了论述。实践证明两种实验模式相结舍的教学,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化工原理 计算机仿真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化学化工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体会 被引量:2
15
作者 薛建伟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 1999年第4期27-29,共3页
《化学化工文献检索》课是化学化工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一门方法课。从1984年教育部发出要求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后,许多高校很快开设了文献检索课,我校也于1984年从81级化工系学生中率先开始开设《化学化工... 《化学化工文献检索》课是化学化工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一门方法课。从1984年教育部发出要求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后,许多高校很快开设了文献检索课,我校也于1984年从81级化工系学生中率先开始开设《化学化工文献检索》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笔者从1987年开始讲授这门课至今已有十多年,期问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除了依据原国家教委《文献检索教学基本要求》和原化工部“高等学校本科《化学化工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来组织讲稿进行教学,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也傲了一些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自己的教学体会和经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化工文献检索》 教学体会 高等教育 教学体会 情报意识 课程容量 教学内容
下载PDF
KOH添加方式对煤基活性泡沫炭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慧敏 杨暖暖 +5 位作者 符海朝 王美君 申岩峰 刘冬 王建成 常丽萍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9-265,共17页
以强黏性炼焦煤为原料,经常压自发泡法制得的煤基泡沫炭(NCF)为碳基底,KOH为活化剂,采用机械混合、水溶液浸渍、乙醇浸渍三种不同的方式制备煤基活性泡沫炭(HPCs),并将其用作双电层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研究了KOH添加方式对其微观结构和电... 以强黏性炼焦煤为原料,经常压自发泡法制得的煤基泡沫炭(NCF)为碳基底,KOH为活化剂,采用机械混合、水溶液浸渍、乙醇浸渍三种不同的方式制备煤基活性泡沫炭(HPCs),并将其用作双电层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研究了KOH添加方式对其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OH分散度和附着性对煤基活性泡沫炭孔隙结构的生成、晶体结构、表面化学性质以及电化学性能有显著影响。煤基泡沫炭本身具有三维连通泡孔结构,有利于活化剂(KOH)深入材料的泡孔内部并为其提供大量附着位点,增大活化剂与碳基体的接触面积进而发生高效的活化。KOH水溶液的流动性较好,可以使K+更有效地穿插在NCF的泡孔结构中,在活化过程中作用于缺陷部位,在碳基体内部基质上产生更多的微孔以及介孔结构,有效地放大了活化效果。KOH水溶液浸渍泡沫炭材料制得的ACF-W样品拥有最高的比表面积(3098.35 m^(2)/g)、总孔体积(1.68 cm^(3)/g)、介孔体积比(59.13%),将其用作电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比电容(310 F/g)以及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泡沫炭 KOH添加方式 双电层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化学链合成氨中载氮体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巩宙婷 张谭 +5 位作者 李娜 杨言言 刘守军 郑劼 余钟亮 杨颂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2-524,共13页
氨不仅是氮肥生产的主要原料,也是可再生能源储存与转化过程中的能源载体之一。因此,开发温和条件下的合成氨技术是近年来重要的研究课题。化学链合成氨技术通过载氮体的传递作用,将合成氨反应解耦为固氮与释氨等多步反应,具有操作简便... 氨不仅是氮肥生产的主要原料,也是可再生能源储存与转化过程中的能源载体之一。因此,开发温和条件下的合成氨技术是近年来重要的研究课题。化学链合成氨技术通过载氮体的传递作用,将合成氨反应解耦为固氮与释氨等多步反应,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温和、能耗低等优点。载氮体作为化学链合成氨的关键,起到传递能量及氮物种的作用,目前,载氮体固氮效率低,极大地限制了化学链合成氨技术的发展。基于此,本工作对化学链合成氨中载氮体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进行综述。首先,对载氮体的设计理论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其次,介绍了载氮体的研究现状,重点对如何提高载氮体的产氨速率以及如何提升晶格氮利用率等问题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化学链合成氨技术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研究,为今后载氮体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氨 化学链 催化剂 反应动力学 过渡金属 金属氮化物
下载PDF
Ni-MOF衍生NiS_(2)@CNTs电极材料构建及其电化学性能
18
作者 王双 赵佳辉 +5 位作者 王淼 曲伟强 王建成 米杰 裴晋平 冯宇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7-208,共12页
改善过渡金属硫化物导电性和循环稳定性是提升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关键。以二氰二胺和升华硫分别为碳源和硫源,将Ni-MOF前驱体进行碳化和硫化后构筑了二硫化镍纳米颗粒与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NiS_(2)@CNTs)。分析表明,碳化样品与升华硫的比... 改善过渡金属硫化物导电性和循环稳定性是提升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关键。以二氰二胺和升华硫分别为碳源和硫源,将Ni-MOF前驱体进行碳化和硫化后构筑了二硫化镍纳米颗粒与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NiS_(2)@CNTs)。分析表明,碳化样品与升华硫的比例为1∶6时,制得的NiS2@CNTs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且其中的NiS2纳米颗粒和碳纳米管呈现高分散性,可为电化学储能过程提供丰富的反应活性位点、快速的离子扩散和较强的电子传输效率。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NiS_(2)@CNTs电极在0.5 A/g时的比电容可达568.0 F/g。以NiS_(2)@CNTs和活性炭(AC)分别为正负极组装NiS_(2)@CNTs//AC器件,其最大输出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达15.6和3207.0 W/kg,经过5000次充放电循环后的电容保持率和库伦效率分别为98.1%和99.7%,表明该电极材料有望实现长期循环利用且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过渡金属硫化物 碳纳米管 电极材料 超级电容器
下载PDF
微通道电解技术在化工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范凯锋 张珂 +2 位作者 李晓玲 常丽萍 鲍卫仁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37,43,共7页
对近年来微通道电解技术在化工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性综述,着重评述了微通道电解技术在微流体输送、电化学反应、电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及研究现状,最后从反应器性能、流动特性、化学动力学等角度提出了当前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微化工 微通道电解 电化学反应 流体输送
下载PDF
化学液相沉积法改性ZSM-5分子筛及其催化性能
20
作者 刘景怡 张燕挺 +5 位作者 梁亚凝 宋金锐 丁云龙 侯楠 李宁 李晓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2-108,共7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40、甲基硅油以及正硅酸乙酯(TEOS)对ZSM-5分子筛进行化学液相沉积改性,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NH_(3)程序升温脱附、N_(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改性催化剂的晶型、形貌、酸性质和孔结构等进行表征,并以1,3,5-...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40、甲基硅油以及正硅酸乙酯(TEOS)对ZSM-5分子筛进行化学液相沉积改性,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NH_(3)程序升温脱附、N_(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改性催化剂的晶型、形貌、酸性质和孔结构等进行表征,并以1,3,5-三异丙基苯(TIPB)的裂解作为探针反应,对改性催化剂外表面酸密度进行测定,进而将改性催化剂用于乙苯脱乙基型二甲苯异构化反应,评价其催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催化剂上的TIPB转化率下降,表明其外表面酸量减少;通过调整合适的改性条件可以使样品的乙苯转化率提高,异构化活性下降;改性剂TEOS加入的最佳质量分数为30%,此时改性催化剂上的TIPB转化率约为30%,乙苯转化率约为98%,异构化活性约为5%,二甲苯收率约为100%,苯选择性约为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分子筛 化学液相沉积 异构化 乙苯 二甲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