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褐煤加氢改性族组分结构演变与黏结性变化
被引量:
3
1
作者
何守琪
赵钰琼
+1 位作者
张永发
王琪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7,共9页
利用亚临界H2O-CO体系对褐煤进行加氢改性增黏,并利用索氏抽提、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技术(GPC)考察了改性煤族组分结构演变及其对黏结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改性后,褐煤黏结指数(GRI)由0提高到90以上。可溶物的生成量和...
利用亚临界H2O-CO体系对褐煤进行加氢改性增黏,并利用索氏抽提、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技术(GPC)考察了改性煤族组分结构演变及其对黏结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改性后,褐煤黏结指数(GRI)由0提高到90以上。可溶物的生成量和分子结构影响改性煤的黏结性,其中以苯可溶物(BS)和四氢呋喃可溶物(TS)对黏结性的影响较大。BS和TS生成规律和分子结构演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反应温度在280℃~320℃时,BS生成速度最快,增幅达122%。分子中长链脂肪族含量增加,支链化程度减小,BS致黏性弱。但这一阶段BS对改性煤黏结性贡献最大,归因于其生成量快速增加;反应温度在320℃~350℃时,BS生成量继续增加,TS生成量恒定。但TS的氢化度快速提高,氢键缔合作用增强,脂肪烃缩合度和支链化程度加剧,使得TS致黏性增强。在这一阶段TS对改性煤黏结性贡献最大,归因于其分子结构发生变化致黏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加氢改性
黏结性
亚临界体系
族组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炭化活化条件对Cu/AC表面Cu价态及其催化降解苯酚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宏宇
李国强
+4 位作者
朱沛宇
张舒婷
赵永乐
段丽媛
张永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462-4473,共12页
采用前体浸渍法研制了生物质基载铜活性炭催化剂(Cu/AC),利用N2-吸附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对Cu/AC性质进行了表征,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不同炭化活化条件所得Cu/AC催化湿式氧化降解苯酚性能。结果表明:Cu/AC表面Cu物种以Cu^2+...
采用前体浸渍法研制了生物质基载铜活性炭催化剂(Cu/AC),利用N2-吸附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对Cu/AC性质进行了表征,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不同炭化活化条件所得Cu/AC催化湿式氧化降解苯酚性能。结果表明:Cu/AC表面Cu物种以Cu^2+和(Cu^++Cu^0)共存。随着制备Cu/AC炭化温度的升高,炭化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挥发分,促进Cu^2+还原为Cu^+和Cu^0,(Cu^++Cu^0)含量增大,Cu/AC降解苯酚催化活性逐渐升高;随着炭化时间延长,(Cu^++Cu^0)含量下降,Cu2O、CuO较好地并入载体使晶格氧含量增加,催化活性先升高后下降;随着活化温度升高和活化时间延长,Cu/AC比表面积达到1096.1m2/g并有大量微孔生成,大量含氧官能团分解将炭化过程中还原生成的(Cu^++Cu^0)氧化为Cu^2+,晶格氧含量增加,催化活性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着活化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下降。催化湿式氧化降解苯酚过程中,Cu/AC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低的Cu离子浸出浓度。Cu/AC的最优制备条件为炭化温度800℃,炭化时间2h,活化温度880℃,活化时间为2h,所得Cu/AC在反应8.5h时实现98.5%的苯酚转化率和91.1%的COD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
固定床
生物质
催化湿式氧化
苯酚
载铜活性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褐煤加氢改性族组分结构演变与黏结性变化
被引量:
3
1
作者
何守琪
赵钰琼
张永发
王琪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805203)
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2020SY540).
文摘
利用亚临界H2O-CO体系对褐煤进行加氢改性增黏,并利用索氏抽提、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技术(GPC)考察了改性煤族组分结构演变及其对黏结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改性后,褐煤黏结指数(GRI)由0提高到90以上。可溶物的生成量和分子结构影响改性煤的黏结性,其中以苯可溶物(BS)和四氢呋喃可溶物(TS)对黏结性的影响较大。BS和TS生成规律和分子结构演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反应温度在280℃~320℃时,BS生成速度最快,增幅达122%。分子中长链脂肪族含量增加,支链化程度减小,BS致黏性弱。但这一阶段BS对改性煤黏结性贡献最大,归因于其生成量快速增加;反应温度在320℃~350℃时,BS生成量继续增加,TS生成量恒定。但TS的氢化度快速提高,氢键缔合作用增强,脂肪烃缩合度和支链化程度加剧,使得TS致黏性增强。在这一阶段TS对改性煤黏结性贡献最大,归因于其分子结构发生变化致黏性增强。
关键词
褐煤
加氢改性
黏结性
亚临界体系
族组分
Keywords
lignite
hydro-modification
caking
subcritical system
group component
分类号
TQ533.3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炭化活化条件对Cu/AC表面Cu价态及其催化降解苯酚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宏宇
李国强
朱沛宇
张舒婷
赵永乐
段丽媛
张永发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
大学
(华东)新能源学院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462-4473,共12页
基金
山西省煤基重点攻关项目(MJH2014-09)
山西省重点研发项目(201703D321006)
太原理工大学青年基金(2015QN093)。
文摘
采用前体浸渍法研制了生物质基载铜活性炭催化剂(Cu/AC),利用N2-吸附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对Cu/AC性质进行了表征,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不同炭化活化条件所得Cu/AC催化湿式氧化降解苯酚性能。结果表明:Cu/AC表面Cu物种以Cu^2+和(Cu^++Cu^0)共存。随着制备Cu/AC炭化温度的升高,炭化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挥发分,促进Cu^2+还原为Cu^+和Cu^0,(Cu^++Cu^0)含量增大,Cu/AC降解苯酚催化活性逐渐升高;随着炭化时间延长,(Cu^++Cu^0)含量下降,Cu2O、CuO较好地并入载体使晶格氧含量增加,催化活性先升高后下降;随着活化温度升高和活化时间延长,Cu/AC比表面积达到1096.1m2/g并有大量微孔生成,大量含氧官能团分解将炭化过程中还原生成的(Cu^++Cu^0)氧化为Cu^2+,晶格氧含量增加,催化活性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着活化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下降。催化湿式氧化降解苯酚过程中,Cu/AC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低的Cu离子浸出浓度。Cu/AC的最优制备条件为炭化温度800℃,炭化时间2h,活化温度880℃,活化时间为2h,所得Cu/AC在反应8.5h时实现98.5%的苯酚转化率和91.1%的COD转化率。
关键词
废水
固定床
生物质
催化湿式氧化
苯酚
载铜活性炭
Keywords
waste water
fixed-bed
biomass
catalytic wet oxidation
phenol
copper-loaded activated carbon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褐煤加氢改性族组分结构演变与黏结性变化
何守琪
赵钰琼
张永发
王琪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炭化活化条件对Cu/AC表面Cu价态及其催化降解苯酚的影响
王宏宇
李国强
朱沛宇
张舒婷
赵永乐
段丽媛
张永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