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终关怀与社会工作 被引量:15
1
作者 蔡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06-2209,共4页
1临终关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慢性病人数的增多,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以及对有尊严死亡的愿望越加强烈,社会对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那么,何为临终关怀呢?简言之,它是对濒死病人的照顾。历史上,临终关怀源自西方带有宗教烙... 1临终关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慢性病人数的增多,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以及对有尊严死亡的愿望越加强烈,社会对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那么,何为临终关怀呢?简言之,它是对濒死病人的照顾。历史上,临终关怀源自西方带有宗教烙印的实践,早先有"收容院"、"救济院"、为僧侣所设的"招待所"、"安息所"等之称〔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终关怀 社会工作
下载PDF
浅谈和谐社会中如何做到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谐
2
作者 李洁 《改革与开放》 2011年第11X期132-133,共2页
人与自然是一种既辩证又统一的关系,是既矛盾又斗争的一个统一体。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与表现,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谐,就要运用统筹兼顾的这个方法,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推动人与自然的双... 人与自然是一种既辩证又统一的关系,是既矛盾又斗争的一个统一体。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与表现,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谐,就要运用统筹兼顾的这个方法,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推动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谐,同时还要做到正确认识科学有效的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走一条生产和谐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生态保持平衡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 和谐社会 双重和谐 科学发展
下载PDF
论认知吝啬 被引量:7
3
作者 白洁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9-104,共6页
认知吝啬产生于人类的思维过程。在判断与选择的过程中,受限于个体的认知能力差异以及客观情形的复杂性,人们往往很难做到"完全的理性",而是"吝啬"于自身的认知能力做出决策。但是,认知吝啬又不同于"奥卡姆剃... 认知吝啬产生于人类的思维过程。在判断与选择的过程中,受限于个体的认知能力差异以及客观情形的复杂性,人们往往很难做到"完全的理性",而是"吝啬"于自身的认知能力做出决策。但是,认知吝啬又不同于"奥卡姆剃刀"(朴素原则或吝啬原则)、马赫的"思维经济"以及爱因斯坦所说的简单性原则,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是表征性谬误和定锚谬误。从进化论角度讲,认知吝啬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它是社会认知的基础,较为准确地解释了"认知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吝啬 不确定性 系统性偏倚 意象性
下载PDF
认知视阈下的意象与思维 被引量:3
4
作者 白洁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53-58,共6页
意象与思维的关系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完全割裂"观、以休谟为代表的既强调二者属不同范畴又不得不承认思维还原于意象的折衷观点,以及梅耶松所认为的意象与思维是整体、统一的观点。从哲学、认知科学以及心理... 意象与思维的关系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完全割裂"观、以休谟为代表的既强调二者属不同范畴又不得不承认思维还原于意象的折衷观点,以及梅耶松所认为的意象与思维是整体、统一的观点。从哲学、认知科学以及心理学的综合角度来看,思维与意象是相互蕴含、彼此激荡、相互孕育、相辅相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 意象 理性 非理性 影像
下载PDF
环境建构论的方法论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蔡萍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39-42,91,共4页
以"环境与社会"为切入点,考察了环境社会学的演进过程,阐述了环境建构论的理论主张实质是要在知识社会学里研究环境问题,指出其方法论的意义在于大大降低了关于环境问题建构中的自然要素的决定论地位,而突出了社会或文化实践... 以"环境与社会"为切入点,考察了环境社会学的演进过程,阐述了环境建构论的理论主张实质是要在知识社会学里研究环境问题,指出其方法论的意义在于大大降低了关于环境问题建构中的自然要素的决定论地位,而突出了社会或文化实践的解释学意义。把人们从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转向到对环境与社会关系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与社会 环境实在论 环境建构论
下载PDF
艺术界视角下的国产儿童动画片——以《熊出没之过年》为例
6
作者 郭治谦 《民族艺林》 2017年第2期151-155,共5页
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以《熊出没之过年》为代表的国产儿童动画片兼具艺术性、娱乐性和商业性,获得创作和演绎双丰收。从艺术界的视角对其进行解构,离析出影视作品是一项包含生产、分配以及消费的集体性活动,是贝克尔艺术界的涵指。在"... 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以《熊出没之过年》为代表的国产儿童动画片兼具艺术性、娱乐性和商业性,获得创作和演绎双丰收。从艺术界的视角对其进行解构,离析出影视作品是一项包含生产、分配以及消费的集体性活动,是贝克尔艺术界的涵指。在"界"中,艺术既反映社会,又塑造社会。对儿童受众而言,儿童动画片更多承载着塑造功能,涵塑着儿童语言模仿、行为仿效、认知模糊等方面。反思即是建构,文章提出艺术界各组成部分共同协作是净化国产儿童动画片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界 文化菱形 反映 塑造 《熊出没之过年》
下载PDF
意象的建构论研究
7
作者 白洁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67-72,共6页
意象是在感知觉基础上形成的表现在记忆和思维活动中的一种感性形象,是当前物体不存在时的一种心理表征。意象是潜意识的心理倾向,它表征着个体对过去事物的印象和积累,是创造性和理性思维的动态过程。所以,意象的建构不是对物理对象的&... 意象是在感知觉基础上形成的表现在记忆和思维活动中的一种感性形象,是当前物体不存在时的一种心理表征。意象是潜意识的心理倾向,它表征着个体对过去事物的印象和积累,是创造性和理性思维的动态过程。所以,意象的建构不是对物理对象的"镜像"复制,而是心灵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加工和翻译。这种建构体现在语言陈述的实质性所指、"心理旋转"和"认知地图"等空间信息的加工方式以及意象对主体体验的抽象再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建构 语言 记忆
下载PDF
记忆重构与意象表征 被引量:11
8
作者 白洁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4-117,共4页
记忆和意象都是一种心理过程,记忆是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意象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在哲学中二者都少有系统的研究。从认知哲学角度讲,记忆的重构和意象的表征都是知识获知、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们在表征的过程中都有意识的参与,都... 记忆和意象都是一种心理过程,记忆是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意象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在哲学中二者都少有系统的研究。从认知哲学角度讲,记忆的重构和意象的表征都是知识获知、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们在表征的过程中都有意识的参与,都以脑部区域存在为前提。此外,记忆的重构和意象的表征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 意象 表征 意向性
原文传递
心理表征的生存语境认知模型
9
作者 白洁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0-97,共8页
心理表征问题是当代认知科学、心理学、认知哲学、神经科学等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心理表征是什么?心理表征的过程是什么?心理表征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这些问题在不同学科中都有所回答,而且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心理表征模型... 心理表征问题是当代认知科学、心理学、认知哲学、神经科学等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心理表征是什么?心理表征的过程是什么?心理表征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这些问题在不同学科中都有所回答,而且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心理表征模型来解释表征的过程,这些模型既有优点又有缺陷。我们提出“生存语境认知模型”来整合已有的心理表征模型,以克服以往模型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表征 认知模型 语境 表征模型 认知科学 神经科学 心理学 哲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