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源于乳腺癌干细胞的内皮细胞参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景 付焱 +2 位作者 肖光雄 许军 王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91-1196,共6页
目的肿瘤干细胞是肿瘤细胞中表达干细胞相关标志的亚群,具有高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文中探讨源于乳腺癌干细胞的内皮细胞是否参与了乳腺癌的血管形成过程,为乳腺癌发病机制提供部分理论基础。方法收集人乳腺癌组织样本,免疫组化法... 目的肿瘤干细胞是肿瘤细胞中表达干细胞相关标志的亚群,具有高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文中探讨源于乳腺癌干细胞的内皮细胞是否参与了乳腺癌的血管形成过程,为乳腺癌发病机制提供部分理论基础。方法收集人乳腺癌组织样本,免疫组化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肿瘤血管中突变型P53、CD31、VEGF的表达,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Her-2扩增情况;制备乳腺癌单细胞悬液,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方法分选出CD44^+/CD24^(-/low)细胞,以培养体系为EGM-2内皮细胞培养基培养,流式细胞检测其内皮细胞表面标志CD31和CD105的表达和摄取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的能力,体外进行三维胶培养,观察其脉管样结构。结果乳腺癌组织样本的石蜡切片中均可观察到CD31、VEGF、突变型P53的表达,并沿着血管腔或血管球排列;免疫荧光显示乳腺癌组织血管内表达CD31和DAPI信号;在分离成功的乳腺癌干细胞进行免疫磁珠分选,分选前、后细胞中CD44^+细胞比例分别为(7.5±2.6)%、(94.3±4.7)%;分选前、后细胞中CD24^+细胞比例分别为(48.2±9.4)%、(4.3±1.6)%,CD24^+细胞比例越低则CD24^(-/low)细胞比例越高;乳腺球细胞中CD105^+细胞比例为(4.5±0.9)%,CD31^+细胞比例为(6.2±1.3)%;经内皮细胞培养体系持续培养3代后,CD105^+和CD31^+细胞比例明显提高分别为(79.6±9.3)%和(84.1±10.7)%;经内皮细胞培养体系培养后的细胞能吞噬Di L-Ac-LDL,说明该细胞具有内皮细胞类的功能;内皮细胞组可见有脉管样结构形成,而脂肪细胞无脉管样改变的趋势。结论乳腺癌干细胞来源的内皮细胞可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在体外培养中可参与肿瘤血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癌干细胞 血管形成 内皮细胞 肿瘤干细胞
下载PDF
异位妊娠合并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8
2
作者 黄润强 杨二江 +1 位作者 柴艳婷 方彩云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6期500-502,共3页
探讨异位妊娠合并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同期手术治疗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选取既往手术治疗的60例异位妊娠合并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2例患者采取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同期治疗(同期组),28例患者... 探讨异位妊娠合并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同期手术治疗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选取既往手术治疗的60例异位妊娠合并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2例患者采取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同期治疗(同期组),28例患者先行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后再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分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同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分期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同期组和分期组的手术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中转开腹率、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组有7例患者(21.88%)不同程度的发生术后并发症,与分期组(9例,32.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妊娠合并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同期手术治疗手术效果与分期手术无明显差异,但是具有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抗生素用量及住院时间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结石性胆囊炎 腹腔镜手术 同期手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消化性溃疡穿孔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付焱 李恒 +1 位作者 刘全 黄东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消化性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急性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60例)和开腹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消化性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急性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60例)和开腹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次数、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分别为(8.9±1.8)ml和(25.8±5.3)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41.5±12.2)小时和(59.2±16.3)小时,镇痛例数分别为5例(8.33%)和26例(43.33%),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0例)和8.3%(5例),住院时间分别为(6.92±1.27)天和(9.63±2.01)天,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6个月,两组均无再次穿孔及死亡患者。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消化性溃疡穿孔安全有效,出血少、恢复快、疼痛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穿孔修补术 开腹手术 消化性溃疡穿孔
下载PDF
改良括约肌瘘管结扎术治疗单纯性经括约肌型肛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7
4
作者 付焱 李恒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4期273-276,共4页
目的比较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the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术)和常规LIFT术治疗单纯性经括约肌型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单纯性经括约肌型肛瘘病人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改良LIFT组46... 目的比较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the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术)和常规LIFT术治疗单纯性经括约肌型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单纯性经括约肌型肛瘘病人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改良LIFT组46例,采用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常规LIFT组46例,采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治愈率,记录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肛门失禁Wexner评分,肛门直肠压力测定评估肛门功能变化。结果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3~26个月,平均(8.73±7.15)个月。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LIFT组和常规LIFT组伤口愈合时间分别为(10.14±2.57)天和(23.87±4.68)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LIFT组治愈率为91.2%,常规LIFT组为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肛门失禁发生,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Wexner失禁评分及肛门直肠压力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LIFT术在保护肛门功能的同时能够提高治愈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在单纯性经括约肌型肛瘘的手术中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经括约肌型肛瘘 括约肌瘘管结扎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对2型糖尿病小鼠耳蜗毛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扶玉珍 姚方辉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2型糖尿病小鼠耳蜗毛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糖尿病组和雷公藤甲素组。制备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后,雷公藤甲素组给予雷公藤甲素0.1 mg/kg灌胃,正常组和糖尿病组小鼠均给予...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2型糖尿病小鼠耳蜗毛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糖尿病组和雷公藤甲素组。制备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后,雷公藤甲素组给予雷公藤甲素0.1 mg/kg灌胃,正常组和糖尿病组小鼠均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观察3组小鼠耳蜗毛细胞的变化,检测耳蜗毛细胞内氧化应激相关信号通路、抗氧化蛋白及凋亡分子的表达变化。结果:糖尿病组和雷公藤甲素组耳蜗毛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丢失,且雷公藤甲素组耳蜗毛细胞的丢失率小于糖尿病组。雷公藤甲素组小鼠耳蜗毛细胞中的p-ERK、E2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硫氧还蛋白(Trx)表达量及Erk磷酸化水平高于糖尿病组,JNK磷酸化水平和凋亡分子cleaved-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低于糖尿病组。结论:雷公藤甲素可以减缓糖尿病小鼠耳蜗毛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上调ERK、Nrf2和Trx的表达,下调JNK信号,抑制凋亡分子cleaved-caspase-3的表达有关,有望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耳蜗病变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糖尿病 耳蜗 毛细胞 E2核因子相关因子2 硫氧还蛋白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一种临床微创手术用刚性可控机械手设计与研究
6
作者 姚方辉 扶玉珍 李文仿 《中国医疗设备》 2022年第10期37-40,共4页
目的设计一种微创手术中刚性可控机械手结构并进行应力分析。方法采用薄膜覆盖编织管的内外表面,形成管状密封腔,从而构成刚度可调的新型折叠结构机械手,为评估机械手密封管的弯曲刚度,分别对物理试样进行了纯弯曲实验、有限元Abaqus/Ex... 目的设计一种微创手术中刚性可控机械手结构并进行应力分析。方法采用薄膜覆盖编织管的内外表面,形成管状密封腔,从而构成刚度可调的新型折叠结构机械手,为评估机械手密封管的弯曲刚度,分别对物理试样进行了纯弯曲实验、有限元Abaqus/Explicit数值模拟以及综合分析。结果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刚性状态中获得了测量曲率半径ρ=136.17 mm的近似纯弯曲,柔性状态中曲率半径为ρ=144.36 mm。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刚性状态实验力矩为136.21 Nmm,柔性力矩为19.91 Nmm。结论刚性状态下,编织管在骨架上紧密压缩,密封管的变形模式不会受到显著影响,仍可以正常工作。变形构型和力矩曲线与相应的实验结果显示出相同的趋势,验证了设计的新型机械手及其密封管的有效性及实用性,该设备可为微创手术机械手设计及应用提供一定借鉴作用,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机械手 折叠结构 刚性可控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磷脂酰基醇蛋白聚糖-3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黄东 刘丹 +3 位作者 孙敏 李恒 陈秋菊 陈登刚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00-2202,共3页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我院普外科的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原发性肝癌78例作为实验组(术前未接受放...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我院普外科的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原发性肝癌78例作为实验组(术前未接受放疗和化疗),对照组为22例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MMP-9和Glypican-3的表达,通过电子显微镜高倍镜下评分.结果 MMP-9蛋白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4.7%,表达评分为(1.91±1.59)分,而在癌旁组织未见表达,肝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评分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ypican-3蛋白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均有表达,但癌组织的表达阳性率及表达评分[57.7%,(2.13±1.75)分]较癌旁组织[9.1%,(0.86±1.18)分]显著增高,且在癌栓形成组中的表达阳性率及表达评分明显高于无癌栓形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组织中MMP-9和Glypican-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MMP-9蛋白在癌组织中的高表达,而在癌旁肝脏组织中无明显表达,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阴性的肝癌的诊断指标尤其早期肝癌的确诊.Glypican-3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肝脏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原文传递
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趋化因子受体6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及对结肠癌增殖、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付焱 李恒 +1 位作者 黄东 刘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98-1201,共4页
目的观察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CXC趋化因子受体6(CXCR6)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结肠癌增殖、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XCL16/CXCR6在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3种结肠癌细胞SW480、LoVo、HCT116的表达;反转... 目的观察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CXC趋化因子受体6(CXCR6)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结肠癌增殖、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XCL16/CXCR6在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3种结肠癌细胞SW480、LoVo、HCT116的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XCL16和CXCR6 mRNA的表达;通过CXCR16-RNA慢病毒载体转染SW480细胞,利用噻唑蓝(MTT)实验及Transwell实验分析CXCL16/CXCR6对结肠癌细胞增强、侵袭、转移能力等影响。结果在56例结肠癌组织中,CXCL12阳性表达48例,CXCR6阳性表达47例,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83.9%,远高于癌旁组织(26.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42,P=0.005;χ^2=19.464,P=0.005)。CXCL16和CXCR6在结肠癌细胞株SW480、LoVo、HCT116均呈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T-PCR结果显示,CXCL16 mRNA、CXCR6 mRNA表达在癌组织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2,P=0.008;t=2.364,P=0.003)。CXCL16 mRNA、CXCR6 mRNA在3种癌细胞株中均呈高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2)。经慢病毒载体转染后,MTT实验结果显示,CXCL16-短发卡RNA(shRNA)实验组增殖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对照组中迁移至下室的细胞数分别为(14.2±1.68)×10^5、(28.7±2.02)×10^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2,P=0.001)。结论CXCL16/CXCR6可能参与结肠癌的增殖、侵袭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趋化因子配体16 CXC趋化因子受体6 结肠癌 增殖 侵袭
原文传递
覆膜支架与裸支架TIPS比较治疗门脉高压症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付焱 张超 +1 位作者 杜恩辅 李恒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42,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覆膜支架和裸支架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Clinical Trial.gov,搜集覆膜支架和裸支架比较治疗门脉高压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目的系统评价覆膜支架和裸支架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Clinical Trial.gov,搜集覆膜支架和裸支架比较治疗门脉高压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年1月1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RCT和11个队列研究,包括2 422例患者,其中覆膜支架组1 070例,裸支架组1 35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裸支架组相比,覆膜支架组能明显改善肝内分流道通畅率[HR=0.38,95%CI(0.31,0.47),P<0.000 01],提高生存率[HR=0.59,95%CI(0.44,0.79),P=0.000 5],减少术后门脉高压症并发症(消化道出血、腹水)的复发率[HR=0.44,95%CI(0.33,0.58),P<0.000 01]和肝性脑病发生率[HR=0.76,95%CI(0.57,0.99),P=0.05]。结论 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中采用覆膜支架较裸支架能增加肝内分流道通畅率,减少门脉高压症并发症和肝性脑病发生率,改善生存率。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 分流道功能障碍 肝性脑病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腹腔镜腹股沟直疝修补术中假性疝囊处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付焱 李恒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腹股沟直疝经全腹膜外修补术中个体化手术方式固定假性疝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收治106例腹股沟直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由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固定组(53例)与常规组(53例)。术后随... 目的探讨腹股沟直疝经全腹膜外修补术中个体化手术方式固定假性疝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收治106例腹股沟直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由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固定组(53例)与常规组(53例)。术后随访2年,分别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后第1和3天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血清肿、局部异物感、阴囊肿胀、伤口感染、腹股沟区慢性疼痛)发生率、术后2年疝复发率。结果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第1和3天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组血清肿及局部异物牵拉感的发生率较常规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阴囊肿胀、伤口感染、术后腹股沟区慢性疼痛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2组均无疝复发。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直疝修补术中采用固定直疝假性疝囊可有效减少术后血清肿及术区异物牵拉感,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直疝 假性疝囊 腹腔镜 血清肿
原文传递
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1
作者 付焱 王自兵 +3 位作者 张冰 陈秋菊 李慧 李恒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9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肛周坏死性筋膜炎中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十堰市太和医院2010年7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辅助应用改良VSD...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肛周坏死性筋膜炎中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十堰市太和医院2010年7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辅助应用改良VSD,对照组应用常规外科清创换药治疗,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治愈出院,两组均未发生肛门失禁及肛门狭窄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清创换药次数(t=24.587,P=0.000),平均愈合时间(t=7.841,P=0.000),住院时间(t=-4.797,P=0.000)及费用(t=57.753,P=0.00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天(t=9.115,P=0.000),7天(t=7.174,P=0.000),14天(t=-3.415,P=0.002)VAS疼痛评分及术后第3天(t=2.036,P=0.046),7天(t=2.208,P=0.031),14天(t=-4.415,P=0.000)Fournier′s坏疽严重程度指数(FGSI)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术后脓肿复发率(χ2=0.472,P=0.642)及肛瘘形成率(χ2=1.041,P=0.3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清创术后辅助应用改良VSD是治疗该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管 脓肿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 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