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心外科术后患者有效排痰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9
1
作者 王玉春 李冰梅 《实用全科医学》 2008年第6期652-653,共2页
目的探讨有效咳嗽、排痰能促进气道或肺内分泌物排出的作用,从而能有效促进肺复张,预防肺部感染。方法选取2005年9月-2007年10月103例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呼吸功能锻炼和有效咳嗽训练,术后实施胸部物理疗法及有效排痰... 目的探讨有效咳嗽、排痰能促进气道或肺内分泌物排出的作用,从而能有效促进肺复张,预防肺部感染。方法选取2005年9月-2007年10月103例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呼吸功能锻炼和有效咳嗽训练,术后实施胸部物理疗法及有效排痰,观察有效排痰对预防肺部感染的影响。结果全部患者均未发生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有效排痰能有效促进肺复张,预防肺部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排痰 胸心外科
下载PDF
中医药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文 于庆生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年第3期421-424,共4页
肛门周围间隙感染、损伤、异物等病理因素形成的与肛门周围皮肤相同的一种异常通道,称为肛管直肠瘘,称为肛瘘。表现特点为肛门硬结、局部反复破溃流脓、疼痛、潮湿、瘙痒,以20~40岁的青壮年为主,男女比例为(5~6):1,占肛门直肠疾病... 肛门周围间隙感染、损伤、异物等病理因素形成的与肛门周围皮肤相同的一种异常通道,称为肛管直肠瘘,称为肛瘘。表现特点为肛门硬结、局部反复破溃流脓、疼痛、潮湿、瘙痒,以20~40岁的青壮年为主,男女比例为(5~6):1,占肛门直肠疾病的1.67%~3.6%。手术是治愈该病的唯一方法,但术后创面愈合迟缓,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中医中药治疗本病具有独特的理论基础及临床特色,探求如何更好地运用中药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减轻手术后病人的痛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创面愈合 中药
下载PDF
手术联合双花黄芪汤治疗肛瘘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文 侯宗华 于庆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5-517,共3页
目的:观察手术联合双花黄芪汤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把80例低位单纯性湿热下注型肛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手术及术后常规治疗,此外治疗组从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自拟双花黄芪汤,并分别在术后第1、7、14天... 目的:观察手术联合双花黄芪汤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把80例低位单纯性湿热下注型肛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手术及术后常规治疗,此外治疗组从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自拟双花黄芪汤,并分别在术后第1、7、14天对2组患者术后创面分泌物、疼痛、肛门括约肌功能及总有效率进行统计。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能明显减少创面渗出物、减轻术后疼痛、改善肛门括约肌功能,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在改善肛瘘术后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术联合双花黄芪汤治疗低位单纯性湿热下注型肛瘘患者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是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并发症防治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双花黄芪汤 肛瘘
下载PDF
通幽导滞汤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胃肠动力和分泌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刘磊 丁昊旻 +2 位作者 于庆生 郭彬彬 彭辉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7期2194-2198,共5页
目的探讨通幽导滞汤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胃肠动力和分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术,术后均予镇痛、经鼻肠管注入肠内营养液等治疗,观察组术后1~5 d加用通幽导滞汤肠内... 目的探讨通幽导滞汤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胃肠动力和分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术,术后均予镇痛、经鼻肠管注入肠内营养液等治疗,观察组术后1~5 d加用通幽导滞汤肠内滴注,疗程为5 d。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以及术前1 d、术后3 d、7 d血浆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生长抑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恢复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胃动素水平在术后3 d最低,术后7 d升高;生长抑素水平在术后3 d最高,术后7 d降低;血管活性肠肽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两组术前1 d胃动素、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 d、7 d,观察组的胃动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术后3 d,观察组的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术后7 d,观察组的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术后早期给予通幽导滞汤肠内滴注能够促进食管癌患者胃肠运动和分泌功能的恢复,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幽导消滞汤 食管癌术后 胃肠动力 胃肠分泌
下载PDF
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任世龙 付金保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0-320,共1页
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主要治疗以手术为主,但出血导致的周围脑组织损害也会引起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研究[1]表明,高压氧治疗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神经功能状态。本研究通过术后早期辅助高压氧治疗HICH患者,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
关键词 高压氧治疗 功能恢复 血肿量 组织损害 脑血管疾病 颅内再出血 钻孔引流 高压氧舱 神经功能缺失 生命体征
下载PDF
黄连素联合培菲康治疗食管癌术后腹泻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谢克难 刘晓 +1 位作者 范松林 王伟健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5期507-510,共4页
目的:本课题从临床出发,采用黄连素联合培菲康,以患者近期排便功能为主要疗效评价标准,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客观公正地评价黄连素联合培菲康对食管癌术后腹泻的治疗作用。通过研究,为该类患者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从而探讨黄连素联... 目的:本课题从临床出发,采用黄连素联合培菲康,以患者近期排便功能为主要疗效评价标准,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客观公正地评价黄连素联合培菲康对食管癌术后腹泻的治疗作用。通过研究,为该类患者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从而探讨黄连素联合培菲康在食管癌术后围手术期治疗方面的价值,为治疗食管癌术后腹泻提供新思路。方法:将符合食管癌术后腹泻诊断标准的病例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黄连素,0.3g/次,3次/d;培菲康,2次/d,840mg/次,连服1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黄连素,0.3g/次,3次/d,连服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月后,采用徐忠法五项10分制评价标准对效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治疗结束后,在总的排便功能改善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黄连素联合培菲康可为食管癌术后腹泻的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改善排便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腹泻 黄连素联合培菲康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扩张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韩孔启 张仰明 谢克难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344-345,共2页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扩张治疗的效果与经验。方法 :用沙氏扩张器治疗吻合口良性狭窄 15 6例 ,采用盲插及内镜直视下两种方法共扩张 4 2 0人次 ,术后给予抗反流 ,口服异烟肼 ,大口食团吞咽等辅助治疗。结果 :扩...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扩张治疗的效果与经验。方法 :用沙氏扩张器治疗吻合口良性狭窄 15 6例 ,采用盲插及内镜直视下两种方法共扩张 4 2 0人次 ,术后给予抗反流 ,口服异烟肼 ,大口食团吞咽等辅助治疗。结果 :扩张成功率 96 .2 % ,3例 (1.9% )出现胸骨后疼痛。无消化道穿孔、吻合口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沙氏扩张器治疗食管 胃吻合口良性狭窄 ,安全有效 ,费用低廉 ,操作简单 ,可反复进行 ,患者易于接受 ,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并发症 吻合口狭窄 扩张术 食管肿瘤 胃肿瘤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的防治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大龙 张鹏 《肝胆外科杂志》 2012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重要原因之一[1],本文探讨有效预防和处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太和县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胆囊息肉和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 目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重要原因之一[1],本文探讨有效预防和处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太和县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胆囊息肉和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632个病例。术中发生出血共67例,2例为胆囊动脉主干出血,1例为肝右动脉损伤,其余均为胆囊动脉分支或胆囊肝床出血。结果除两例术中止血无效及时中转开腹外,余出血病例均得到有效控制完成腹腔镜手术治疗,且术后未出现再出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生难控制的出血,盲目钳夹或电凝常常是造成更严重并发症的原因[2]。如不能有效控制出血,应及时中转开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中转开腹 胆囊动脉
下载PDF
创伤性膈疝28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谢克难 范松林 +1 位作者 隋涛 刘磊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2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分析创伤性膈疝的诊治过程,总结早期诊断经验和漏诊原因,探讨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01~2011.10收治的创伤性膈疝患者28例病例资料。结果本组27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合并严重颅脑损伤和腹腔脏器破裂出血死于休克后多脏器功... 目的分析创伤性膈疝的诊治过程,总结早期诊断经验和漏诊原因,探讨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01~2011.10收治的创伤性膈疝患者28例病例资料。结果本组27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合并严重颅脑损伤和腹腔脏器破裂出血死于休克后多脏器功能衰竭。8例合并较严重肺挫伤患者并发呼吸衰竭,呼吸机辅助呼吸后痊愈出院。胸部切口均为甲级愈合,腹部切口感染2例,其中1例全层裂开,II期减张缝合后痊愈出院。1例局部处理后痊愈。24例随访1年,无复发,失访3例。结论创伤性膈疝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同时高对创伤性膈疝发生机制的认识,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膈疝 诊断 急诊 治疗
下载PDF
皮下引流管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军 郭洪启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17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讨皮下引流管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中的临床功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9月~2011年12月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过程,对传统组与改良组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的对比分析中,改良组切口液化后愈合时间、... 目的探讨皮下引流管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中的临床功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9月~2011年12月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过程,对传统组与改良组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的对比分析中,改良组切口液化后愈合时间、整体愈合时间较传统组明显缩短(P<0.05),改良组换药次数较传统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采用改良后方法能明显减少换药次数,缩短愈合时间,是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引流管 脂肪液化 愈合时间
下载PDF
胸颈左侧二切口胸段食管癌切除术116例
11
作者 韩孔启 张金声 +1 位作者 朱伟 谢克难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56-57,共2页
目的 :阐述左胸径路胸段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的优越性。方法 :116例胸段食管癌行左胸第 6肋间前外侧切口食管次全切除加全胃食管床移植颈部吻合术。结果 :本组切缘癌 1例 ,吻合口瘘 6例 (5 .2 % ) ,无 1例死亡。结论 :该术式在提高肿瘤... 目的 :阐述左胸径路胸段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的优越性。方法 :116例胸段食管癌行左胸第 6肋间前外侧切口食管次全切除加全胃食管床移植颈部吻合术。结果 :本组切缘癌 1例 ,吻合口瘘 6例 (5 .2 % ) ,无 1例死亡。结论 :该术式在提高肿瘤根治、减少并发症、降低手术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段食管 食管肿瘤 左胸径路 手术切除 病例分析
下载PDF
胃、十二指肠4处穿孔1例
12
作者 韩孔启 李克付 邢书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379-379,共1页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胃穿孔 外科手术 十二指肠穿孔
下载PDF
腕踝针联合金黄散外敷治疗颅脑损伤后骶尾部疼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春玲 李春华 谢华俊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3期546-548,共3页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金黄散外敷治疗颅脑损伤后骶尾部疼痛的疗效。方法:2015年6月~2017年6月的60名颅脑损伤出现的骶尾部疼痛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镇痛药布洛芬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传统镇痛药...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金黄散外敷治疗颅脑损伤后骶尾部疼痛的疗效。方法:2015年6月~2017年6月的60名颅脑损伤出现的骶尾部疼痛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镇痛药布洛芬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传统镇痛药布洛芬缓释片使用的基础上采用腕踝针联合金黄散外敷,5天后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腕踝针联合金黄散外敷治疗颅脑损伤后骶尾部疼痛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踝针 金黄散外敷 骶尾部疼痛 护理
下载PDF
严重肝外伤45例治疗体会
14
作者 张鹏 李军 赵大龙 《肝胆外科杂志》 2014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总结在临床中严重肝外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提升对严重肝外伤的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45例严重肝外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其中Ⅲ级35例,Ⅳ级8例,V级2例。结果在临床治疗的45例患者中,治愈40例... 目的总结在临床中严重肝外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提升对严重肝外伤的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45例严重肝外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其中Ⅲ级35例,Ⅳ级8例,V级2例。结果在临床治疗的45例患者中,治愈40例,治愈率88.9%;死亡5例,病死率11.1%,术后出现并发症18例,均临床治愈。结论尽快纠正失血性休克、有效合理的手术方式、充分引流以及积极预防、治疗术后并发症是治疗严重肝外伤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伤 手术 治疗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辅助治疗重症闭合性胸外伤临床观察
15
作者 刘磊 丁昊旻 +4 位作者 谢克难 刘举达 郭彬彬 彭辉 郑州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24-26,共3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辅助治疗重症闭合性胸外伤的疗效。方法将60例重症闭合性胸外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纤维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组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加服血府逐瘀汤。采用视...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辅助治疗重症闭合性胸外伤的疗效。方法将60例重症闭合性胸外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纤维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组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加服血府逐瘀汤。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的胸痛程度,通过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及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评价炎症程度,采用血气分析评价肺通气和换气功能。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第3、7、12天末,治疗组患者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外周血WBC计数、血清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能提高重症闭合性胸外伤患者肺泡的通透性,改善肺组织的通气及换气功能,降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闭合性胸外伤 血府逐瘀汤 血气分析 炎症反应
下载PDF
颅底骨折致脑脊液漏的护理体会
16
作者 胡敏 张峰 《中国社区医学》 2000年第4期60-60,共1页
颅底骨折致脑脊液漏是临床上常见危重症之一。若护理不当,不但可加重病情,而且可危及病人生命。我院自1997年~1999年共收治此类病人24例,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关键词 颅底骨折 脑脊液漏 护理体会 病人 常见 危重症 病情 99年
下载PDF
腹部闭合性损伤58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张鹏 李克付 《淮海医药》 2004年第5期383-383,共1页
目的 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策略 ,提高腹部外伤的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 5 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结果。结果 腹腔穿刺、CT和 B超是较重要的诊断方法。本组治愈 5 6例、死亡 2例。死亡原因主要是脑挫伤、严重的出... 目的 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策略 ,提高腹部外伤的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 5 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结果。结果 腹腔穿刺、CT和 B超是较重要的诊断方法。本组治愈 5 6例、死亡 2例。死亡原因主要是脑挫伤、严重的出血性休克。结论 早期明确诊断是提高治愈率的前提 ,积极复苏、尽快探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闭合性损伤 剖腹探查术 诊断 死亡原因
下载PDF
节育环外游至子宫腔外引起肠梗阻2例报告
18
作者 范松林 《医师进修杂志》 1997年第3期126-126,共1页
节育环外游至子宫腔外引起肠梗阻2例报告安徽省太和县中医院外科(236607)范松林我院自1989年至1994年共收治2例因节育环外游至子宫腔外引起肠梗阻2例,现报告如下。例1,女,42岁,子宫腔内放置节育环8年,因阵... 节育环外游至子宫腔外引起肠梗阻2例报告安徽省太和县中医院外科(236607)范松林我院自1989年至1994年共收治2例因节育环外游至子宫腔外引起肠梗阻2例,现报告如下。例1,女,42岁,子宫腔内放置节育环8年,因阵发性腹痛、腹胀2天,急诊入院。查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育环外游 肠梗阻 子宫腔
下载PDF
经腹结肠、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22例分析
19
作者 张鹏 赵大龙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30期64-64,共1页
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经腹结肠、肛管吻合术保肛手术及并发症预防。方法:回顾分析22例低位直肠癌采用双吻合器技术保肛的手术资料,术前测量肿瘤边缘距肛缘4~6cm,肿瘤长2~3cm。高、中、低分化腺癌8例、9例、5例。DukesA期12例,B期8例,... 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经腹结肠、肛管吻合术保肛手术及并发症预防。方法:回顾分析22例低位直肠癌采用双吻合器技术保肛的手术资料,术前测量肿瘤边缘距肛缘4~6cm,肿瘤长2~3cm。高、中、低分化腺癌8例、9例、5例。DukesA期12例,B期8例,C期2例。结果:施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22例,无手术死亡,吻合口漏3例,均治愈。全组平均随访18个月,1例术后17个月局部复发。术后发生远处转移2例,均为DukesC期患者,1例发生肝转移,1例肺转移,目前均带瘤生存。全组3年总生存率100%,无瘤存活率77.3%。结论:经腹结肠-肛管吻合术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较理想的保肛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肛管吻合术 双吻合器技术 保肛
下载PDF
手外伤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宁 陈平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1年第4期341-342,共2页
目的总结手外伤患者术前心理护理的意义。方法针对各年龄段患者对手外伤后出现的心理反应.采取系统、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结果患者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明显改善,能积极配合麻醉和手术,有效率达100%。结论术前对患者进行及... 目的总结手外伤患者术前心理护理的意义。方法针对各年龄段患者对手外伤后出现的心理反应.采取系统、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结果患者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明显改善,能积极配合麻醉和手术,有效率达100%。结论术前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指导,是消除患者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并对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心理护理 心理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