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口咽通气管吸痰在神经内科重症昏迷并肺部感染患者中应用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冬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20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重症昏迷 肺感染 口咽通气管吸痰
下载PDF
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7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梁丙振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8期1471-1472,共2页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78例临床特点。方法选取太康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3年8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癫痫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78例并发偏头痛症状(A组),78例为单纯性癫痫患者(B组)。对两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A组...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78例临床特点。方法选取太康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3年8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癫痫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78例并发偏头痛症状(A组),78例为单纯性癫痫患者(B组)。对两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A组中女性患者比例高于B组,病程长于B组,发作次数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体质量及全面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女性患者高于单纯性癫痫患者,其临床特点为病程长,发作频率高,病情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癫痫 偏头痛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灶周围凋亡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海宇 马全瑞 +5 位作者 张莲香 张焱 王登科 孙征 吴玉强 秦毅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5-518,共4页
本研究用胶原酶脑内注入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探讨丹参对大鼠脑出血后出血灶周围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将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丹参治疗组,模型组和正常组,其中丹参治疗组又分为出血后0,6,24h治疗组。各组均于72h后处死。利用透射电镜... 本研究用胶原酶脑内注入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探讨丹参对大鼠脑出血后出血灶周围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将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丹参治疗组,模型组和正常组,其中丹参治疗组又分为出血后0,6,24h治疗组。各组均于72h后处死。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时间点大鼠脑出血灶周围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出血对照组可见神经元内核固缩,染色质移向细胞周边,核仁少见,细胞质严重空化;多数线粒体肿胀、体积增大、嵴断裂、空泡样变性;粗面内质网扩张。丹参治疗组神经元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等细胞器损伤程度明显好于出血组。其中出血后6h治疗组的神经元超微结构好于出血后24h治疗组。本研究结果提示丹参能保护脑出血灶周围的神经元,减少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元的凋亡,并且早期用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脑 出血 电镜 神经元凋亡 大鼠
下载PDF
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生长激素释放肽、肥胖抑制素对于脑卒中后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效能及其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郑政 《包头医学》 2024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肥胖抑制素(Obestatin)对于脑卒中后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效能及其相关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1例脑卒中患者按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分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31例),比较... 目的:探讨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肥胖抑制素(Obestatin)对于脑卒中后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效能及其相关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1例脑卒中患者按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分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Ghrelin、Obestatin水平、WMS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Ghrelin,Obestatin水平与WMS评分的相关性,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对照组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和Ghrelin高于观察组(P<0.05),Obestatin低于观察组(P<0.05);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和Ghrelin与WMS评分呈正相关(P<0.05),Obestatin与WMS评分呈负相关(P<0.05);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Ghrelin、Obestatin诊断认知功能障碍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9.84%、74.33%)、(80.97%、81.34%)、(83.79%、84.22%)。结论:脑卒中后并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Ghrelin、Obestatin水平均表达异常,且三者与WMS评分有关,其在预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中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相关性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不同剂量丁苯酞及安慰剂治疗脑梗死的神经功能作用及安全性 被引量:2
5
作者 段金平 栗延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期121-122,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丁苯酞及安慰剂治疗脑梗死的神经功能改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以2013-05—2015-02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4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3组,观察组给予高剂量丁苯酞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剂量丁苯酞治疗,空白对...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丁苯酞及安慰剂治疗脑梗死的神经功能改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以2013-05—2015-02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4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3组,观察组给予高剂量丁苯酞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剂量丁苯酞治疗,空白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变化情况及治疗后3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NIHSS评分分别均显著减小,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NIHSS评分(12.35±3.56)分均减小显著;对照组较空白对照组NIHSS评分(16.38±5.68)分减小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两两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剂量丁苯酞及安慰剂治疗脑梗死的神经功能改善作用差异显著,高剂量丁苯酞具有显著改善脑梗死神经功能作用且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丁苯酞 不同剂量 安慰剂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脑出血转化与血清TXB2、sICAM-1、PTX3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赵真珍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9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血栓素B2(TXB2)、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正五聚体蛋白3(PTX3)水平变化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后脑出血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rt-PA静... 目的探讨血清血栓素B2(TXB2)、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正五聚体蛋白3(PTX3)水平变化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后脑出血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rt-PA静脉溶栓后24 h行CT检查,依据是否发生脑出血转化将其分为转化组和非转化组。分析溶栓后脑出血转化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溶栓后12 h血清TXB2、sICAM-1、PTX3对脑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结果82例患者中,20例发生脑出血转化,62例未发生脑出血转化。转化组的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非转化组(P<0.05)。溶栓后12、24 h,非转化组的血清TXB2、sICAM-1、PTX3水平低于转化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溶栓前NIHSS评分、TXB2、sICAM-1、PTX3为溶栓后脑出血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血清TXB2、sICAM-1、PTX3联合预测脑出血转化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单项预测(P<0.05)。结论溶栓前NIHSS评分及血清TXB2、sICAM-1、PTX3为ACI患者接受rt-PA静脉溶栓后发生脑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而血清TXB-2、sICAM-1、PTX3联合检测对脑出血转化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转化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血栓素B2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正五聚体蛋白3
下载PDF
红花注射液对试验大鼠脑出血灶周围凋亡神经元的保护作用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吴玉强 张海宇 +1 位作者 刘敏 刘海洋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第16期275-276,共2页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后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脑出血后6h红花治疗组,模型组和正常组,各组均于72h后处死。用Ⅶ型胶原酶脑内注入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透射电子显微...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后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脑出血后6h红花治疗组,模型组和正常组,各组均于72h后处死。用Ⅶ型胶原酶脑内注入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并对线粒体进行体视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神经元超微结构观察,模型组神经元超微结构严重破坏,各细胞器溶解,胞质空化,胞核崩解;红花治疗组神经元超微结构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好转,线粒体肿胀减轻,线粒体膜结构完整,细胞质均匀,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结构也趋于正常。神经元线粒体视学分析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神经元线粒体的数量明显增多(P〈0.01);线粒体体积减小,肿胀明显减轻(P〈0.01)。结论红花注射液能减轻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减少大鼠脑出血灶周围神经元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凋亡 红花 大鼠
下载PDF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对侧支循环血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文芳 《内科》 2018年第2期224-226,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对侧支循环血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诊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肠溶...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对侧支循环血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诊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侧支循环血流情况、神经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7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大脑前动脉血流、后动脉血流速度及NIHS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侧支循环状况,但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治疗 丁苯酞软胶囊 侧支循环血流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浆ET-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许磊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3期2110-2112,共3页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0月我院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44例。常规组予以脑出血常规疗法治疗,于此基础上,...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0月我院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44例。常规组予以脑出血常规疗法治疗,于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尼莫地平、依达拉奉联合治疗。统计两组治疗效果,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水肿、血肿体积、血浆ET-1水平、神经功能(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常规组,观察组治疗后水肿、血肿体积均较少,治疗后NIHSS评分、血浆ET-1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予以依达拉奉配合尼莫地平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脑血肿、水肿,降低血浆ET-1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效果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尼莫地平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功能 ET-1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其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新侠 《海峡药学》 2017年第3期187-188,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酚治疗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丁...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酚治疗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丁苯酚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酚软胶囊治疗,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并统计两组总有效率。结果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8.09%)相比,观察组(89.36%)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酚治疗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丁苯酚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某院392例脑梗死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霍叶红 张淑霞 王世超 《抗感染药学》 2022年第7期1050-1054,共5页
目的:分析医院脑梗死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与危险因素,为临床脑梗死患者防治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2年1月太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9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并发医院感染将其感染组(n=128)与... 目的:分析医院脑梗死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与危险因素,为临床脑梗死患者防治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2年1月太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9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并发医院感染将其感染组(n=128)与非感染组(n=264),分析脑梗死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特点,以及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28例并发医院感染患者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21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42株(占66.36%,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54株(占25.2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和真菌18株(占8.41%);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较低(<10.00%),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各有差异;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吡肟、阿米卡星、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较低(<5.00%),表皮葡萄球菌仅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5.00%);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并发医院感染与年龄、吸烟史、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年龄≥60岁、有吸烟史、住院时间≥30 d、有侵入性操作、有意识障碍、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且检出病原菌普遍具有较强的耐药性;此外,年龄、吸烟史、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因素与患者并发医院感染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临床在开展护理和监测时应对重点患者重点关注,以对感染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病原学特点 危险因素 脑梗死
下载PDF
尤瑞克林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文芳 胡吉征 郑政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20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1月该院收治的84例AC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1月该院收治的84例AC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BI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ACI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提高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阿替普酶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阿替普酶 溶栓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乌灵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的效果
13
作者 舒海洋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8期93-95,共3页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60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帕金森病治疗...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60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帕金森病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乌灵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帕金森病症状改善[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血清载脂蛋白-J(Apo-J)水平、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智力[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抑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UPDRSⅠ、UPDRSⅡ、UPDRS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Apo-J水平低于对照组,MoCA和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后,研究组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灵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可显著改善帕金森病症状,降低血清Apo-J水平,提高认知功能和智力水平,减轻抑郁情绪,其效果优于单纯艾司西酞普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 乌灵胶囊 帕金森病 抑郁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脑梗塞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的临床治疗
14
作者 舒海洋 《包头医学》 2023年第2期19-20,45,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塞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症状的干预措施以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因脑梗塞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提供细孔钻颅血肿引流术,研究组提供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分析治疗效果,对比治疗总... 目的:探讨脑梗塞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症状的干预措施以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因脑梗塞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提供细孔钻颅血肿引流术,研究组提供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分析治疗效果,对比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凝血功能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较低,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较高(P<0.05);研究组凝血酶时间与凝血酶原时间均较长,纤维蛋白原水平较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在脑梗塞溶栓后继发脑出血治疗时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可改善凝血功能,减少并发症,促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溶栓治疗 脑出血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 凝血功能
下载PDF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贇 卢仁凯 +2 位作者 聂方华 郭志松 曾西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4期420-423,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对照组(n=73)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n=73)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组...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对照组(n=73)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n=73)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组均治疗14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评估2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情况,并对2组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9,P<0.05)。治疗前2组NIHSS评分与ADL评分及ET-1与NO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ADL评分较对照组高;观察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内皮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内皮功能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150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彩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61-962,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微创清除手术 血管损伤 尿激酶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段金平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年第4期458-460,共3页
目的:研究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5年2月河南省太康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急性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 目的:研究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5年2月河南省太康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急性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行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单纯丙种球蛋白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67%(55/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4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丙种球蛋白治疗时,且该联合疗法近期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甲泼尼龙 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 疗效
下载PDF
利脑心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敬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20期3860-3861,共2页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4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利脑心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对比分析两组的总有效率、降钙素基...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4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利脑心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对比分析两组的总有效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偏头痛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和偏头痛缓解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脑心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脑心胶囊 氟桂利嗪胶囊 偏头痛 疗效
下载PDF
不同导尿管夹闭方法对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冬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9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导尿管夹闭方法对脑血管昏迷病人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脑血管昏迷留置导尿管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病人各30例,2组在留置导尿管期间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拔除导尿管前采用膀胱测压的方法排放尿... 目的探讨不同的导尿管夹闭方法对脑血管昏迷病人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脑血管昏迷留置导尿管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病人各30例,2组在留置导尿管期间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拔除导尿管前采用膀胱测压的方法排放尿液,对照组采用临床判断的方法排放尿液。结果实验组在拔除导尿管后10例自行恢复膀胱排尿功能,对照组6例能自行恢复,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需行穴位刺激6例,对照组为13例,2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需重新植入导尿管3例,而对照组为9例,P<0.05;2组病人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实验组为(4.9±1.6)h,对照组为(7.3±2.0)h,P<0.005。结论拔除导尿管前采用膀胱测压的方法排放尿液有助于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功能恢复 导尿管夹闭 脑血管昏迷 膀胱测压
下载PDF
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非特异性闭塞性脑动脉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贇 聂方华 卢仁凯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第3期268-269,共2页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非特异性闭塞性脑动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非特异性闭塞性脑动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非特异性闭塞性脑动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非特异性闭塞性脑动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5 a内复发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非特异性闭塞性脑动脉炎有良好疗效,复发率低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闭塞性脑动脉炎 脑动脉炎 环磷酰胺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