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人群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 被引量:4
1
作者 陆继强 沈振海 +4 位作者 陆昀 祁华金 王凌 范纯 金云芳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698-700,共3页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1~10月期间健康体检人群中行颈动脉检查的1 014例资料,根据体检结果分为斑块组(98例)和无斑块组(916例),结合问卷调查以及生化检查...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1~10月期间健康体检人群中行颈动脉检查的1 014例资料,根据体检结果分为斑块组(98例)和无斑块组(916例),结合问卷调查以及生化检查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尿酸(UA)、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等指标,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主要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人群中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血压、FBG、Hb A1c、LDL-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摄入、运动、BMI、TC、TG、HDL-C、U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吸烟、高收缩压、高血糖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的形成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年龄、性别、吸烟、高收缩压、高血糖可能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饮酒、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人群 颈动脉斑块 高血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