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情境作文教学
1
作者 杨方敏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9年第5期32-32,共1页
作文教学要解决“无米之炊”,要抓好生活这个源,让写作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做到情动而辞发。情境作文教学就能从教学目的和内容出发创设与作文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触发学生探究、表达... 作文教学要解决“无米之炊”,要抓好生活这个源,让写作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做到情动而辞发。情境作文教学就能从教学目的和内容出发创设与作文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触发学生探究、表达、实践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从而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要说”的一种真正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作文 情境作文教学 情境创设 有效性
下载PDF
论怎样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2
作者 肖凤华 《成功》 2018年第6期200-200,共1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人类早就已经迈入了信息时代,网络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应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教育教学中,多媒体已经变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相整合,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人类早就已经迈入了信息时代,网络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应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教育教学中,多媒体已经变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相整合,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对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习能力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多媒体技术运用 方法策略
下载PDF
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探索
3
作者 沈俊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第12期200-200,共1页
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都是老师讲,学生听.重结果而轻过程,这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应既重结果又重过程,目的是培养能力.
关键词 数学 教学方式
下载PDF
从训练入手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4
作者 王永红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7年第4期187-187,共1页
联想,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解决问题时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谈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 联想能力 学生 培养 训练 思维的灵活性 数量关系 新旧知识 举一反三
下载PDF
发扬武术特色 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研究
5
作者 吴方银 马邦龙 《教育科学论坛》 2004年第1期61-62,共2页
我校的原市级课题《小学生武术健身教育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效(获四川省政府第二届教育成果三等奖),于1998年12月圆满结题后,专家组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该课题研究“系统地探索了小学武术所蕴藏的教育价值及健康教育问题。在省内... 我校的原市级课题《小学生武术健身教育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效(获四川省政府第二届教育成果三等奖),于1998年12月圆满结题后,专家组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该课题研究“系统地探索了小学武术所蕴藏的教育价值及健康教育问题。在省内属于开创性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武术健身 教育价值 健康教育 课题研究 素质教育 校本教材
下载PDF
家乡的樱桃
6
作者 廖梓杉 《小学生作文(低年级)》 2011年第11期33-34,共2页
我的家乡出产樱桃。几场春雨过后,樱桃树上就会开满白色的花朵。花谢以后,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樱桃树上就结出了无数个招人喜爱的樱桃。
关键词 樱桃 家乡 桃树 花朵
下载PDF
那次,真的让我好后悔
7
作者 罗英銮 《华夏少年(简快作文)》 2007年第7期81-82,共2页
在我内心深处曾有许许多多低沉的乐曲,大多已轻轻飘过,只有一支没有演奏没有律动的曲调,带着悔恨与疼痛刺在我的心上,抹也抹不掉,它成了鞭策我学习的动力。
关键词 小学 语文教学 作文教学 佳作赏析
下载PDF
两个我
8
作者 宋雅琦 《东方少年(快乐文学)》 2010年第10期42-42,共1页
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感到很好奇吧.我就是我,怎么会有两个呢?读了我的文章,你自然就明白了。 其实,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两个我。一个是正面的我,另一个是负面的我。在我的心里,也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我:一个积极上进,听话懂事... 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感到很好奇吧.我就是我,怎么会有两个呢?读了我的文章,你自然就明白了。 其实,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两个我。一个是正面的我,另一个是负面的我。在我的心里,也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我:一个积极上进,听话懂事;另一个却不思进取。自私自利。它们总会在我面临抉择的时候,跳出来争论一番,而我的行为又总会被它们争论的结果所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我》 小学生 作文 宋雅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