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易卜生从舞台到银幕:艺术形式的变化对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阿斯比昂.阿尔塞斯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9-94,共6页
在《野鸭》中,摄影师雅尔马一心想成为发明家。他大部分时间躺在沙发上冥思苦索,希望能想出一项伟大的发明,从而使自己闻名于世、受人敬佩,然而他的想法不很具体,最终一事无成。易卜生于1884年发表了这部剧作。同一年,一位美... 在《野鸭》中,摄影师雅尔马一心想成为发明家。他大部分时间躺在沙发上冥思苦索,希望能想出一项伟大的发明,从而使自己闻名于世、受人敬佩,然而他的想法不很具体,最终一事无成。易卜生于1884年发表了这部剧作。同一年,一位美国摄影师和发明家,乔治·伊斯特门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卜生 《玩偶之家》 艺术形式 无声电影 起居室 电视剧 海尔茂 易卜生戏剧 捉迷藏游戏 剧本
下载PDF
现代性之根源:易卜生戏剧面面观 被引量:3
2
作者 克努特 张国琳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年第1期6-10,共5页
挪威奥斯陆大学易卜生研究中心的克努特.布莱恩西沃兹威尔(Knut Brynhildsvoll)教授是国际著名的易卜生研究专家,他曾是奥斯陆易卜生研究中心的主任,也是《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编委,在对易卜生的思想和作品研究方面有着很独到的造诣。200... 挪威奥斯陆大学易卜生研究中心的克努特.布莱恩西沃兹威尔(Knut Brynhildsvoll)教授是国际著名的易卜生研究专家,他曾是奥斯陆易卜生研究中心的主任,也是《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编委,在对易卜生的思想和作品研究方面有着很独到的造诣。2007年3月31日,克努特教授应邀来到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做关于易卜生的讲座,全程用英文演讲,由外语学院的朱卫红副教授担任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卜生 现代性 《外国文学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 戏剧 作品研究 外语学院 奥斯陆
下载PDF
当代易卜生研究的问题与方法——奥斯陆大学弗洛德·海兰德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3
3
作者 汪余礼 王阅 弗洛德.海兰德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2,共12页
2018年3月,海兰德教授应邀来武汉大学讲学,其间接受了汪余礼、王阅的专访,双方就易卜生与莎士比亚、易卜生与德国思想、易卜生与力量、易卜生与数字人文研究等一系列问题交换了看法。汪余礼认为,易卜生的力量跟他深广的文化根脉是密切... 2018年3月,海兰德教授应邀来武汉大学讲学,其间接受了汪余礼、王阅的专访,双方就易卜生与莎士比亚、易卜生与德国思想、易卜生与力量、易卜生与数字人文研究等一系列问题交换了看法。汪余礼认为,易卜生的力量跟他深广的文化根脉是密切相关的;作为一名"欧洲人",易卜生的文化根脉深深扎进了古希腊戏剧、莎士比亚戏剧、北欧神话传说、基督教传统及德国思想中,而他又对当时欧洲的时代问题非常敏感,在剧作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共鸣或争论,这使他既"根深"又"叶茂",成了戏剧领域的一棵参天大树。海兰德认为,易卜生的力量确实跟他善于提出问题、引发争论有关;不过,易卜生之所以能够取得全球性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剧作既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又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此外,在海兰德看来,"易卜生与德国思想"是易卜生研究领域一个特别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从中还可以挖出许多很有价值的思想宝藏;而数字人文与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则将给易卜生研究领域带来持久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卜生 德国思想 莎士比亚 数字人文研究 跨学科研究
原文传递
从怪异美学视角论《培尔·金特》剧中的身份危机 被引量:2
4
作者 克努特.布莱恩希尔德斯瓦尔 宋丽丽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23,170,共10页
在对易卜生的研究中 ,人们历来认为《培尔·金特》一剧具有积极意义的准则在于探索保持自己本来面目这个概念。然而 ,本文从怪异美学的理论视角考察该剧发现 ,体现在《培尔·金特》剧中的怪异文本的异元性使读者对自我的理解远... 在对易卜生的研究中 ,人们历来认为《培尔·金特》一剧具有积极意义的准则在于探索保持自己本来面目这个概念。然而 ,本文从怪异美学的理论视角考察该剧发现 ,体现在《培尔·金特》剧中的怪异文本的异元性使读者对自我的理解远离形而上学的一元模式 ,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而是表现在保持自己本来面目和“我为自己就够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中。从怪异美学的视角阐释《培尔·金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怪异 自我 反讽 异元性 意象 辩证关系
下载PDF
女性的内疚情结 被引量:3
5
作者 阿斯特里德.萨瑟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2-106,共5页
弗洛伊德曾说过:“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女人的性情,就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经历或者问一问诗人,或者等到科学能够为你提供更深刻、更一致的信息。”这为本文的讨论话题提供了视角:女性内疚情结。围绕易卜生的妇女人物有很多解释,但很... 弗洛伊德曾说过:“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女人的性情,就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经历或者问一问诗人,或者等到科学能够为你提供更深刻、更一致的信息。”这为本文的讨论话题提供了视角:女性内疚情结。围绕易卜生的妇女人物有很多解释,但很少有人研究吕贝克·惠斯特的人生经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 俄狄浦斯情结 《罗斯莫庄》 易卜生 克罗尔 贝克 女性角色 惠斯特 负疚感 舞台提示
下载PDF
易卜生戏剧中布尔乔亚式婚姻的堕落--关于马丁·路德、克尔凯郭尔和《爱的喜剧》 被引量:1
6
作者 Knut Brynhildsvoll 朱凝(译)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31,共15页
关键词 易卜生 克尔凯郭尔 婚姻 路德 马丁 一夫一妻制 堕落 戏剧
原文传递
从《咱们死人醒来时》看亨利克·易卜生对倒置性超越的阐释(英文)
7
作者 Knut Brynhildsvoll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23,共9页
在易卜生的晚期戏剧中,我们发现那些主要人物犹如活死人。在易卜生的最后一部剧作《咱们死人醒来时中,雕塑家鲁贝克和他的模特爱吕尼在没有肉体接触、克制性满意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两性关系。本文旨在表明以人生为代价而使艺术成为... 在易卜生的晚期戏剧中,我们发现那些主要人物犹如活死人。在易卜生的最后一部剧作《咱们死人醒来时中,雕塑家鲁贝克和他的模特爱吕尼在没有肉体接触、克制性满意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两性关系。本文旨在表明以人生为代价而使艺术成为纯洁和完美行为的表现方式所带来的后果:缺乏生命的活力,不积极参与真实的人生,会逐渐使主人公的存在成为人尽皆知的来世生活的表征。因此,本文作者把此剧解读为视觉印象,这种印象来自彼岸,来自死亡国度和倒置性超越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咱们死人醒来时》 倒置性超越地狱 禁欲 三联幅
原文传递
培尔·金特的越界——身体和精神的全球之旅
8
作者 克努特.布瑞希尔斯沃尔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10年第1期9-13,共5页
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所产生的形象和符号不能直接转入与原作品完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易卜生的戏剧《培尔·金特》有其独特象征和哲学框架,在传入中国时,有必要对其中的表达和形象进行改变,以使其能与传入地文化相适应。本文通过列举... 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所产生的形象和符号不能直接转入与原作品完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易卜生的戏剧《培尔·金特》有其独特象征和哲学框架,在传入中国时,有必要对其中的表达和形象进行改变,以使其能与传入地文化相适应。本文通过列举"山"和"猪"等词语在挪威和中国传统中不同的象征,关注其文化内涵,并探讨与象征释义的转移相关的问题。同时,根据东方思维传统中对自我认知的理论和实际,对易卜生剧中自我主义的辩证法进行重新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尔·金特》 文化语境 象征释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