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562和HL-60细胞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及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活性变化的意义
1
作者 于洁 赵春亭 +3 位作者 孙慧丽 杨颉 陈兵 孟冬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3133-3137,共5页
目的:寻找白血病细胞和正常细胞之间生物特性的差异,进而利用这种差异进行靶向治疗,在最大限度地杀伤白血病细胞的同时保护正常细胞是近年来白血病药物治疗一直在探索的领域。测定白血病细胞K562、HL-60细胞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和3-... 目的:寻找白血病细胞和正常细胞之间生物特性的差异,进而利用这种差异进行靶向治疗,在最大限度地杀伤白血病细胞的同时保护正常细胞是近年来白血病药物治疗一直在探索的领域。测定白血病细胞K562、HL-60细胞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和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活性,并与正常细胞系HK-2比较,分析其活性变化,并寻找抑制K562、HL-60细胞增殖的有效方法。方法:实验于2006-07/2007-05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及血液免疫研究室完成。实验过程中应用的K562(慢粒急变的的白血病)、HL-60(原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株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惠赠。参照孟凡青方法并加以改进,采用低浓度阿托伐他汀抑制细胞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途径,提供外源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供细胞生长,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分裂生长抑制率,进而判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活性;采用MTT法观察HMG-CoA抑制剂阿托伐他汀对K562、HL-60和HK-2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将对数期生长的细胞按每孔100μL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阿托伐他汀用RPMI1640分别配成10,20,40,80,160μmol/L加入培养体系,每孔100μL,以不加药物而加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100μL及上述细胞100μL的培养体系为对照。结果:与正常细胞HK-2比较,白血病细胞K562、HL-6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活性增高、HMG-CoA还原酶活性增高(P<0.05);阿托伐他汀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K562、HL-60细胞增殖,即随着阿托伐他汀处理浓度的加大、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阿托伐他对HK-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与时间及剂量无关。结论:白血病细胞系K562、HL-60细胞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和HMG-CoA还原酶活性较正常细胞HK-2增高;阿托伐他汀具有抑制K562、HL-60细胞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 HMG-COA还原酶 胆固醇 阿托伐他汀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survivin和smac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晓毅 孟繁军 +1 位作者 孙慧丽 苏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96-1398,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survivin和smac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表达,从而探讨其与多发性骨髓瘤(MM)病情发展及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29例MM患者和12例正常人骨髓细胞中survivin与smac的mRNA的表达水平。结... 目的:通过检测survivin和smac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表达,从而探讨其与多发性骨髓瘤(MM)病情发展及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29例MM患者和12例正常人骨髓细胞中survivin与smac的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survivin与smac mRNA在MM患者骨髓瘤细胞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5%和75.9%,其mRNA的表达水平初治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缓解后(缓解组)其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初治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复发组中suivivin和smac mRNA的表达水平又复升高。二者在MM中的表达水平成正相关(r=0.924,P<0.01)。结论:survivin和smac基因的表达与MM发病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MM发病、复发及预后判断的有意义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SURVIVIN基因 SMAC基因 凋亡
下载PDF
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君妍 贤晓丽 +1 位作者 王文杰 姜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2-734,共3页
研究使用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对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进行自动诊断。在对DSA图像目标区域进行自动分割后,对病灶部位进行形状分析,提取形状参量,通过人工神经网络训练分类器进行判断,得出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的诊断结果。系统的识别正确率可... 研究使用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对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进行自动诊断。在对DSA图像目标区域进行自动分割后,对病灶部位进行形状分析,提取形状参量,通过人工神经网络训练分类器进行判断,得出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的诊断结果。系统的识别正确率可达94%以上。该方法有助于诊断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DSA 计算机辅助诊断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中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的DSA筛查标准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君妍 姜斌 杨飞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5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可疑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的中风中经络患者经DSA检查后的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的确诊率,分析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的DSA筛查标准。方法 (1)选取中风中经络急性期患者共220例,使用荷兰飞利浦大型数字血管造影机对上述患者行颈部动脉... 目的探讨可疑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的中风中经络患者经DSA检查后的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的确诊率,分析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的DSA筛查标准。方法 (1)选取中风中经络急性期患者共220例,使用荷兰飞利浦大型数字血管造影机对上述患者行颈部动脉血管造影后,选取颈部正侧位摄片图像;(2)应用DSA图像观察颈内动脉起始段情况,选择狭窄患者,观测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程度与脑梗死高危因素的关系。结果 (1)经头颈部血管彩超诊断为可疑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者经DSA检查后,确诊率为80.9%;(2)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脂紊乱患者颈内动脉起始段中重度狭窄比例高,高龄患者中重度狭窄比例较高。结论 (1)DSA是诊断颈动脉狭窄及病变可靠的检查手段;(2)DSA可作为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患者的主要检查手段,年龄≥60岁,合并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一项以上患者属于高危人群;年龄≥50岁,合并一项脑梗死危险因素患者宜行头颈部血管彩超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DSA 筛查标准
下载PDF
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治
5
作者 孙慧丽 谷祖涛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02-304,共3页
关键词 脑血栓形成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显像 CT MRI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窦血栓形成
下载PDF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3例
6
作者 李海燕 于翠凤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41-641,共1页
关键词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脑血管意外 脑干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和缬沙坦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周珂 于弋水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3年第5期269-271,318,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增殖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及缬沙坦(Valsartan)的干预作用。方法分离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贴块法原代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取第5~10代细胞进...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增殖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及缬沙坦(Valsartan)的干预作用。方法分离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贴块法原代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取第5~10代细胞进行实验,随机分成AngⅡ组(A组)、AngⅡ+Valsartan组(A+V组)、Valsartan组(V组)及对照组4组,各组细胞分别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法测定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VSMC的增殖率升高;与AngⅡ组比较,AngⅡ+Valsartan组VSMC的增殖率降低,差异均明显(P〈0.05)。AngⅡ组与对照组比较,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升高;AnⅡValsartan组与AngⅡ组比较,MMP_9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降低,差异均显著(P〈O.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可以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拮抗剂一缬沙坦可抑制此作用,ATR参与介导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原文传递
周期性瘫痪并发急性脊髓炎1例
8
作者 李海燕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18-618,共1页
关键词 周期性瘫痪 并发症 急性脊髓炎 治疗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