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危险因素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宋爱华 高德朋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2期233-23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8年本院收治的90例DEACMP患者作为病例组,按照1:2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同期在本院神经内科、急诊科等治疗的未发生DEACMP的急性CO中毒患者18...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8年本院收治的90例DEACMP患者作为病例组,按照1:2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同期在本院神经内科、急诊科等治疗的未发生DEACMP的急性CO中毒患者180例作为对照组,对患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昏迷时间、中毒程度、合并基础疾病、颅脑CR/MRI检查结果与DEACMP的发生有关,昏迷时间≥4 h的患者发生DEACMP的风险是昏迷时间<4 h患者的6.9倍,重度中毒是中度的3.8倍,昏迷时间越长,中毒程度越深,DEACMP的发生率越高。患有基础疾病和头颅CT/MRI检查异常也是DEACM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高度重视昏迷时间长、中毒程度深、颅脑影像学检查异常、合并基础疾病等危险因素的急性CO中毒患者,及时、早期、足疗程的高压氧治疗,以降低DEACMP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卒中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宋爱华 高德朋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17期2707-2709,2756,共3页
目的探讨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188例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19例患者检出致病菌,阳性检出率为63.3%(11... 目的探讨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188例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19例患者检出致病菌,阳性检出率为63.3%(119/188);共分离出病原菌143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4.1%;混合感染24例,占20.2%(24/119);前五位的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表现出很高的耐药性。结论革兰阴性菌是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临床医生应根据病原菌及药敏试验选择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相关性肺炎 病原菌 耐药 抗菌药物
下载PDF
沙盘游戏治疗轻中度脑挫裂伤焦虑情绪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王海英 郑振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3期486-487,共2页
目的 观察沙盘游戏治疗轻中度脑挫裂伤焦虑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挫裂伤患者256例,选择意识清醒、病情稳定的轻、中度患者发放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定,将筛选符合标准要求的61例随机分... 目的 观察沙盘游戏治疗轻中度脑挫裂伤焦虑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挫裂伤患者256例,选择意识清醒、病情稳定的轻、中度患者发放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定,将筛选符合标准要求的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心理疏导及口服黛力新控制症状。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沙盘游戏治疗,每周1次,每次50 min,为期8周。活动结束后再次进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焦虑情绪发生率为9.68%,对照组为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沙盘游戏治疗轻中度脑挫裂伤焦虑情绪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盘游戏治疗 脑挫裂伤 焦虑情绪
下载PDF
295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死亡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宋爱华 高德朋 《预防医学论坛》 2023年第9期698-701,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为其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威海市某医院收治的295例SFTS患者流行病学及相关临床资料,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电话随访患者的预后结局,分... 目的探讨影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为其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威海市某医院收治的295例SFTS患者流行病学及相关临床资料,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电话随访患者的预后结局,分为死亡组65例、存活组230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等方面的差异,分析患者预后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295例SFTS患者死亡65例,病死率为22.03%(65/295)。病死率随患者年龄增加逐渐升高,不同年龄患者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_(趋势)^(2)=19.94,P<0.01)。患者发病时间集中在4-10月(294例,占96.3%)。患者职业以农民为主(266例,占90.2%)。247例(83.7%)发病前2周曾有野外作业史或旅居史;37例(12.54%)有明确的蜱虫叮咬史。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高病毒载量(O R=1.369,95%CI:1.011~1.949,P=0.003)、高龄(O R=1.358,95%CI:1.108~1.666,P=0.003)、合并基础疾病(O R=3.797,95%CI:1.282~11.201,P=0.016)、多器官功能障碍(O R=34.046,95%CI:7.741~49.785,P<0.01)、有神经精神症状(O R=24.083,95%CI:6.066~95.648,P<0.01)是SFTS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合并基础疾病、有神经精神症状、多器官功能障碍、高病毒载量是SFTS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蜱虫 死亡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