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尿酸血症诱导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滕志涛 汤金霞 +3 位作者 郭志勇 陈聪 赵培勇 秦春新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12期162-164,共3页
目的研究高尿酸血症对血管内皮氧化氮产物合酶的影响而诱发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方法体内研究方面,通过饲喂尿酸酶抑制剂在实验大鼠体内制造高尿酸血症。饮水方式服用别嘌呤醇作为阻断剂来拮抗高尿酸血症。40只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别... 目的研究高尿酸血症对血管内皮氧化氮产物合酶的影响而诱发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方法体内研究方面,通过饲喂尿酸酶抑制剂在实验大鼠体内制造高尿酸血症。饮水方式服用别嘌呤醇作为阻断剂来拮抗高尿酸血症。40只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别嘌呤醇组,氧嗪酸钾盐组(尿酸酶抑制剂)和联合用药组(别嘌呤醇+尿酸酶抑制剂),每组10只。于实验的第1、8天断头处死各组5只大鼠,并检测其血清尿酸及氧化氮产物(亚硝酸盐/硝酸盐)水平。体外研究方面,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观察不同浓度的尿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不同时间氧化氮产物水平的影响。结果第8天,联合用药组与氧嗪酸钾盐组比较,血清尿酸明显下降[(0.70±0.09)mg/L vs.(1.67±0.16)mg/L],氧化氮产物[(1.54±0.33)mmol/L vs.(0.98±0.26)mmol/L,均P<0.05]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氧嗪酸钾盐组第1天氧化氮产物[(1.32±0.28)vs.(1.59±0.24)mmol/L]、第8天氧化氮产物[(0.98±0.26)mmol/L vs.(1.57±0.28)mmol/L]均减少;0、20、40、60 mg/L的尿酸对培养的ECV-304细胞产生的氧化氮产物洗脱后20 min相对强度分别为387 a.u.、352 a.u.、282 a.u.、166 a.u.;氧嗪酸钾盐组第8天收缩压较对照组增高[(168.4±18.2)mmHg vs.(149.8±14.6)mmHg](P<0.05)。结论氧嗪酸钾盐可以诱导大鼠产生高尿酸血症,进一步导致血清氧化氮产物水平降低,这种作用可以通过应用别嘌呤醇降低尿酸水平得到改善。细胞水平研究发现尿酸会降低ECV-304细胞的氧化氮产物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氧化氮类 别嘌呤醇 内皮功能损伤
原文传递
心肺运动功能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郭志勇 滕志涛 +6 位作者 蔡爱宁 李杰 王永笛 李仲巧 鞠进 周新福 李尚艾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4期21-22,25,共3页
目的观察根据心肺运动功能检查参数(最大摄氧量、无氧阈、心率/氧脉搏斜率比)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威海市立医院心血管中心经冠状动脉CT成像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冠心病病人53例,所有病人接受心肺运动功能检查,记录分... 目的观察根据心肺运动功能检查参数(最大摄氧量、无氧阈、心率/氧脉搏斜率比)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威海市立医院心血管中心经冠状动脉CT成像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冠心病病人53例,所有病人接受心肺运动功能检查,记录分析病人心肺运动参数,同时记录所有病人负荷心电图情况,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指标与冠心病诊断的相关性,选择漏诊率最低的诊断冠心病的指标。比较负荷心电图与心肺运动功能检查指标对诊断冠心病的差异。结果与负荷心电图比较,经心肺运动功能检查参数更能早期、准确的冠心病。结论相对于传统负荷心电图心肺运动试验参数可以准确的诊断冠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运动试验 冠心病 诊断 负荷心电图
下载PDF
联合降脂治疗对糖耐量异常患者动脉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仲巧 宁丽娜 +2 位作者 滕志涛 孙杏云 郭志勇 《疑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22-223,共2页
糖耐量异常(IGT)是指空腹血糖〈7.0 mmol/L,2 h葡萄糖负荷后血糖7.8~11.1 mmol/L,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一种状态。IGT作为代谢异常的一个重要表现,会导致动脉硬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在IGT阶段,如果及时发现、干预,可以防止动脉... 糖耐量异常(IGT)是指空腹血糖〈7.0 mmol/L,2 h葡萄糖负荷后血糖7.8~11.1 mmol/L,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一种状态。IGT作为代谢异常的一个重要表现,会导致动脉硬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在IGT阶段,如果及时发现、干预,可以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伐他汀 调脂 糖耐量异常 动脉硬化
下载PDF
个体化饮食干预对糖耐量减低病人动脉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仲巧 宁丽娜 +5 位作者 滕志涛 孙学东 孙杏云 宋明强 周玉萍 赵培勇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490-492,共3页
目的:研究个体化饮食干预对糖耐量减低病人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于本院门诊及体检中心体检确诊的糖耐量减低病人35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85例和对照组173例。所有病人均建立患者个人健康档案,干预组进行个体化... 目的:研究个体化饮食干预对糖耐量减低病人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于本院门诊及体检中心体检确诊的糖耐量减低病人35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85例和对照组173例。所有病人均建立患者个人健康档案,干预组进行个体化饮食干预,对照组只进常规饮食。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查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压、体重指数、血脂、踝臂指数、眼底动脉及颈动脉硬化程度,分析所得数据。结果:复查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对照组15例(8.7%),干预组8例(4.3%),干预组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眼底动脉积分[(1.42±0.45)分∶(2.23±0.53)分]、颈动脉硬化积分[(1.84±0.37)分∶(2.87±0.76)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踝臂指数[(1.13±0.09)∶(0.87±0.13)%]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个体化加强饮食干预能够改善糖耐量减低病人的动脉硬化程度,延缓动脉硬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预性研究 血糖 动脉硬化
下载PDF
心肺运动试验中功率递增方案的选择 被引量:2
5
作者 郭志勇 滕志涛 +2 位作者 江慧迪 孙杏云 苗译文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8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试验中选择运动功率递增方案的方法。方法根据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锻炼情况及合并基础疾病情况粗略选择运动方案进行心肺运动试验检查,根据初次试验所能达到的最大负荷功率及所用时间结合达到无氧阈时间综合分析后...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试验中选择运动功率递增方案的方法。方法根据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锻炼情况及合并基础疾病情况粗略选择运动方案进行心肺运动试验检查,根据初次试验所能达到的最大负荷功率及所用时间结合达到无氧阈时间综合分析后,选择适当的功率递增方案,则其重复进行心肺运动试验检测,比较两次实验平均运动负荷时间、最大负荷功率、公斤体重最大摄氧量等参数。结果根据初次运动后参数选择功率增加方案后较初次运动最大负荷功率、公斤体重最大摄氧量增加(P<0.05),运动负荷时间数据离散度减小。结论根据初次运动后参数选择功率增加方案所得心肺运动试验参数可以准确反映心肺功能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运动试验 功率增加方案 最大摄氧量 最大负荷功率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诱导高血压发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滕志涛 陈聪 +4 位作者 赵培勇 汤金霞 李妍枚 郭志勇 孙鹏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19-120,共2页
目的研究高尿酸血症对大鼠氧化氮产物影响及在高血压发病的实验研究。方法通过饲喂尿酸酶抑制剂在实验大鼠体内制造高尿酸血症。饮水方式服用别嘌呤醇作为阻断剂来拮抗高尿酸血症。将48只大鼠随机分对照组、别嘌呤醇组、氧嗪酸钾盐组(... 目的研究高尿酸血症对大鼠氧化氮产物影响及在高血压发病的实验研究。方法通过饲喂尿酸酶抑制剂在实验大鼠体内制造高尿酸血症。饮水方式服用别嘌呤醇作为阻断剂来拮抗高尿酸血症。将48只大鼠随机分对照组、别嘌呤醇组、氧嗪酸钾盐组(尿酸酶抑制剂)和联合用药组(别嘌呤醇加尿酸酶抑制剂)(每组各12只)。于实验的第1、8天断头处死各组6只大鼠,并检测其血清尿酸及氧化氮产物(亚硝酸盐/硝酸盐)水平。结果氧嗪酸钾盐可以诱导高尿酸血症,在第8天联合用药组与氧嗪酸钾盐组比较,血清尿酸明显下降(0.72比1.70mg/L),氧化氮产物(1.55比0.97mmol/L,P均<0.01)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氧嗪酸钾盐组大鼠第1天氧化氮产物(1.33比1.59mmol/L),第8天(0.99比1.58mmol/L)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酸酶抑制剂氧嗪酸钾盐可以诱导大鼠产生高尿酸血症,进一步导致血清一氧化氮水平降低,并出现收缩压升高,这种作用可以通过应用别嘌呤醇降低尿酸水平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高尿酸血症 高血压 内皮功能损伤
下载PDF
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FIB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滕志涛 汤金霞 +4 位作者 李妍枚 赵培勇 孙杏云 江慧迪 郭志勇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48-149,共2页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s thrombosis DVT)是指深部静脉的血栓形成,血栓形成脱落可引起肺栓塞,继而引起猝死。抗凝和溶栓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用的方法,临床上常用尿激酶溶栓治疗,但尿激酶用量尚无统一剂量标准,剂量过...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s thrombosis DVT)是指深部静脉的血栓形成,血栓形成脱落可引起肺栓塞,继而引起猝死。抗凝和溶栓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用的方法,临床上常用尿激酶溶栓治疗,但尿激酶用量尚无统一剂量标准,剂量过小常导致血栓溶解不完全,尿激酶剂量过高易造成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纤维蛋白原 溶栓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105例
8
作者 郭志勇 张永善 +1 位作者 范全心 吴树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5-26,共2页
1985年1月至1993年5月,我们施行非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105例,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05例中,男47例,女58例;年龄3.5~45岁,体重10~65kg。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67例,其中合并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3例、合并左上腔静脉引流至... 1985年1月至1993年5月,我们施行非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105例,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05例中,男47例,女58例;年龄3.5~45岁,体重10~65kg。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67例,其中合并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3例、合并左上腔静脉引流至冠状静脉窦2例、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PS)31例、法乐氏三联症7例。ASD采用右胸前外侧切口进胸,PS及法乐氏三联症采用正中劈开胸骨进路。ASD直径1.2~2.9cm者43例,3.0~4.0cm者2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非体外循环
下载PDF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与分析
9
作者 乔燕燕 滕志涛 郭志勇 《心电与循环》 2015年第5期323-324,共2页
冠状动脉心肌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变异,正常情况下,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走行于心外膜下心肌表面,向心肌发出3级血管供应心肌。当冠状动脉或其主要分支的某个节段行走于室壁心肌纤维之间,被形似桥的心肌纤维覆盖,在心脏收缩时... 冠状动脉心肌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变异,正常情况下,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走行于心外膜下心肌表面,向心肌发出3级血管供应心肌。当冠状动脉或其主要分支的某个节段行走于室壁心肌纤维之间,被形似桥的心肌纤维覆盖,在心脏收缩时出现暂时性心肌缺血,舒张期血管受压解除,供血正常,由于心肌供血在心室舒张期为主,所以心肌桥静息时症状不明显,运动时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舒张期缩短导致缺血,因此冠状动脉心肌桥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与冠心病类似,往往容易误诊为冠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心肌桥 临床变异 暂时性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主干 心肌纤维 心肌供血 临床症状 心肌耗氧量
下载PDF
右心室心尖起搏对自身P波PtfV1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10
作者 滕志涛 李妍枚 +2 位作者 蔡爱宁 乔燕燕 赵培勇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293-294,共2页
随着心脏起搏技术的进展,人们对起搏血液动力学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最早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目的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恢复机体生理需要范围内正常的血液动力学状态,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止猝死。而近年来,有关对起搏器术... 随着心脏起搏技术的进展,人们对起搏血液动力学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最早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目的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恢复机体生理需要范围内正常的血液动力学状态,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止猝死。而近年来,有关对起搏器术后血流动力学的研究越来越多,许多研究。证实心室起搏,尤其是右心室心尖起搏可以导致心功能不全,如何早期发现、预防起搏器术后心功能不全日益受到重视。如何能够找到一个简单、方便、易于推广的指标,本研究选择心电图PtfV1变化这一标准,结合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进行了相关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心尖起搏 PTFV1 血浆BNP 心功能不全
下载PDF
气体代谢运动试验指导心力衰竭病人康复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5
11
作者 蔡爱宁 滕志涛 +3 位作者 郭志勇 江慧迪 赵惠娟 孙杏云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550-552,共3页
目的:探讨气体代谢运动试验对心衰病人康复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择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Ⅱ~Ⅲ级病人77例进行气体代谢运动试验(气体代谢试验组),根据气体代谢运动试验结果制定康复方案,半年后复查,与既往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的N... 目的:探讨气体代谢运动试验对心衰病人康复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择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Ⅱ~Ⅲ级病人77例进行气体代谢运动试验(气体代谢试验组),根据气体代谢运动试验结果制定康复方案,半年后复查,与既往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的NYHA心功能Ⅱ~Ⅲ级病人(常规康复组,65例)的疗效进行比较,比较两组病人心功能分级、运动时最大摄氧量(V.O2max),6min步行距离等参数。结果:与常规康复组比较,气体代谢试验组病人康复治疗半年后心功能分级无显著差异,而运动时V.O2max[(22.3±7.5)ml.kg-1.min-1比(26.5±5.9)ml.kg-1.min-1],6min步行距离[(315.2±25.5)m比(396.7±20.6)m]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基于气体代谢运动试验结果制订的康复方案可以改善心衰病人运动功能,最大摄氧量,6min步行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试验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室功能
下载PDF
降脂治疗对糖尿病人眼底动脉硬化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宁丽娜 李仲巧 +2 位作者 滕志涛 孙杏云 郭志勇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52-153,共2页
糖尿病作为临床常见的代谢异常疾病,常并发动脉硬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眼底动脉硬化程度常用于动脉硬化分级,眼底动脉可以直接观测,具有无创性、检测方便等优势。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是最有效的改善动脉硬化的方法,国内外研究提供了... 糖尿病作为临床常见的代谢异常疾病,常并发动脉硬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眼底动脉硬化程度常用于动脉硬化分级,眼底动脉可以直接观测,具有无创性、检测方便等优势。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是最有效的改善动脉硬化的方法,国内外研究提供了在糖尿病病人应用他汀类药物的循证医学依据,本文主要观察糖尿病患者降脂干预对眼底动脉硬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动脉硬化 降脂治疗 眼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