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育课程构建策略——以《善于追问好处多》为例
1
作者 赛世静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7-49,共3页
通过前期调研,《善于追问好处多》这一学习策略辅导课程围绕“追问”这一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团体辅导式心育活动,以活动和体验为抓手,以应用型评价和追踪性评价为反馈,从而以课程的方式推进学生人格的完善,以课程的思维引领心育,聚焦学... 通过前期调研,《善于追问好处多》这一学习策略辅导课程围绕“追问”这一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团体辅导式心育活动,以活动和体验为抓手,以应用型评价和追踪性评价为反馈,从而以课程的方式推进学生人格的完善,以课程的思维引领心育,聚焦学生“学会学习”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乐学善思的行为习惯,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成功体验,建立稳定持久学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心理健康 心育
下载PDF
让学会学习从“心”发生
2
作者 赛世静 《山东教育》 2023年第1期56-56,共1页
“学会学习”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一。学会学习就要乐学善学,深度学习,勇于创新。那么,如何把学生内心乐学善思的因子有效激发与调动出来呢?为此,我们开展了“心育”,让学会学习从“心”发生。“洋葱”思维——学会学习是一场由表及里... “学会学习”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一。学会学习就要乐学善学,深度学习,勇于创新。那么,如何把学生内心乐学善思的因子有效激发与调动出来呢?为此,我们开展了“心育”,让学会学习从“心”发生。“洋葱”思维——学会学习是一场由表及里的旅程问题是学习之旅的入口,学习中是徘徊在入口处踌躇难行,是推开问题之门浅行而止,还是深入其内探个究竟?三种学习方式所产生的结果完全不同。学会学习要具有“洋葱”思维,探究知识的历程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剥开问题的外衣,然后得到每一层的答案,从基于表层问题后不断提出进阶问题,然后逐一回答,这样由表及里,探究问题本质,直至达到深度学习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会学习 深度学习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探究问题 心育 探究知识 乐学善学 学生内心
下载PDF
“线段、射线、直线”教学实录与评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健 于华静 《小学数学教育》 2020年第5期30-33,共4页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四制)三年级下册第42~43页"线与角"信息窗。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它们的特点并会表示,初步感受三种线之间的关系。2.充分经历线概念形成的过程,在想...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四制)三年级下册第42~43页"线与角"信息窗。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它们的特点并会表示,初步感受三种线之间的关系。2.充分经历线概念形成的过程,在想象、比划、比较和不同层次的画图等数学活动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并积累有关图形与几何部分的数学学习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长 无限长 教学实录
原文传递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命题新思考
4
作者 王小丽 于华静 《小学数学教育》 2022年第21期25-27,共3页
《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考试命题,要关注数学的本质,关注通性通法,综合考查‘四基’‘四能’与核心素养。适当提高应用性、探究性和综合性试题的比例,题目设置要注重创设真实情境,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实现... 《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考试命题,要关注数学的本质,关注通性通法,综合考查‘四基’‘四能’与核心素养。适当提高应用性、探究性和综合性试题的比例,题目设置要注重创设真实情境,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实现对核心素养导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学业质量的全面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综合考查 学业质量 通性通法 题目设置 数学命题 义务教育 四能
原文传递
一场“数说中国”活动的启示
5
作者 于华静 《小学数学教育》 2021年第17期1-1,共1页
前不久,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小学数学学科"数说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活动。为响应此次活动,我区举行了一场课例展评活动"。数说中国"是一次全新尝试,参赛教师平均教龄不足5年,&... 前不久,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小学数学学科"数说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活动。为响应此次活动,我区举行了一场课例展评活动"。数说中国"是一次全新尝试,参赛教师平均教龄不足5年,"新"教师遇上"新"挑战,我在心里着实为他们捏把汗。但出乎意料,现场展示课异常精彩!课堂上,学生们眼神里闪烁着亮光,小组活动中全身心地投入,互动交流时按耐不住地分享,乃至经常情不自禁地响起掌声,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学生们在深度学习,思在其中、乐在其中。为何活动会如此成功?仔细反思,原因有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学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